DB13/T 5204-2020 彩叶豆梨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DB13/T 5204-2020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lor-leafed pear plants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T 5204-2020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6-28
实施日期
2020-07-28
发布单位/组织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

B2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204—2020

彩叶豆梨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报批稿)

2020-XX-XX发布2020-XX-XX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XXXXX—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冀州区绿泽家庭农场、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储博彦、荣艳菊、耿德杰、尹新彦、刘智勇、王志彦、张全锋、赵玉芬、王

乃泽、李雪塞、苏智海、蒋晓辉、刘建英、郝毅、宋平。

I

DB13/TXXXXX—2020

彩叶豆梨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彩叶豆梨培育过程中的圃地选择、种苗繁育、大苗培育、苗木出圃、苗木检疫、包

装运输和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彩叶豆梨苗木的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23473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规程

CJ/T24园林绿化木本苗

3苗圃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条件良好、pH值6.5~7.5之间的沙壤土或壤土地作为育苗地。

4种苗繁育

4.1砧木培育

4.1.1种子采集与贮藏

采集杜梨盛果期健壮母树上充分成熟、果形端正的果实,通过堆放、搓揉、漂洗等过程得到种子,

阴干,于通风干燥处保存。种子质量应达到GB7908Ⅱ级以上要求。

4.1.2播种

4.1.2.1整地

播种前应深翻耕施肥,耕深40cm~50cm,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4m3~6m3。耙平做畦,畦宽2m~3

m。

4.1.2.2播种期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地表10cm处,地温达8℃~10℃时为宜。

4.1.2.3播种量

1

DB13/TXXXXX—2020

播种量为:每亩1.5kg~2kg。

4.1.2.4种子处理

播种前30d~50d进行种子沙藏处理。处理前种子宜用600~800倍的高猛酸钾溶液浸泡2h,再用

30℃的温水浸泡3min。采用干净河沙作层积材料,沙的用量为种子容积的3~5倍,沙的湿度以手握成

团不滴水为宜。层积温度为0℃~5℃。应经常观察种子催芽程度,有30%以上露白时即可播种。

4.1.2.5播种方法

采用宽窄行双行条播法。播种前5d~7d先浇足底水,宽行行距50cm~60cm,窄行行距15cm~20

cm,播种沟深1.5cm~2.0cm,播后覆土耙平,轻微镇压。

4.1.3播后管理

4.1.3.1浇水

出苗后视墒情适时浇水。

4.1.3.2间苗与定苗

幼苗2~3片真叶时间苗,间苗时应留匀、留齐、留良、去劣、去病苗。幼苗长至5~6片真叶时定

苗,株距5cm~8cm,每亩留苗0.6~0.8万株。

4.1.3.3中耕除草

幼苗2~3片真叶时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除草后要及时补水护根。

4.1.3.4施肥

6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复合肥(N-P2O5-K2O=30-15-15)15kg~20kg或尿素10

kg~20kg。

4.1.3.5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植株的抵抗力;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实施药物防治,及时控制病虫害的蔓延。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按附录A执行。

4.2嫁接苗繁育

4.2.1嫁接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立地条件和市场前景确定繁育品种。彩叶豆梨主要栽培品种参见附录B。

4.2.2嫁接

4.2.2.1砧木移植

移植时间宜秋季落叶后和早春发芽前。选择地径0.6cm~0.8cm的杜梨裸根苗,主根保留10cm~

15cm,剪除杂乱须根,按株行距15cm×40cm,深度20cm~25cm定植,定植后及时浇水。春季移植的

砧木需距地面10cm~15cm平茬。

4.2.2.2接穗的采集和处理

2

DB13/TXXXXX—2020

彩叶豆梨落叶后至翌年萌芽前采集接穗。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发育充实的1年生枝,粗度0.4

cm~0.6cm,接穗长8cm~10cm具2~3个芽眼,封蜡保湿后置于0℃~3℃冷库中保存。

4.2.2.3嫁接时间

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避开雨天。

4.2.2.4嫁接方法

采用腹接。

4.2.3嫁接后管理

4.2.3.1检查成活率

接后10d~15d检查嫁接成活情况,未成活的翌年春季及时补接。

4.2.3.2解绑和除萌

嫁接成活的苗木,新梢长至1m左右时,要及时解绑,并抹除砧木上的萌蘖,每隔10d~15d检查1

次,一般除萌蘖3~4次。

4.2.3.3水肥管理

接后7d浇水1次,之后视墒情适时浇水,上冻前,浇防冻水。嫁接成活后,新梢长至10cm左右,

每亩施复合肥(N-P2O5-K2O=45-15-15)10kg~15kg,以后每月施水溶肥(N-P2O5-K2O=15-15-15)15kg~20

kg,至8月中下旬停止施肥。

4.2.3.4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见附录A。

4.2.4嫁接苗出圃

4.2.4.1起苗、分级

春季发芽前起苗,起苗后立即进行分级,分级方法按照GB6000规定执行,分级标准见附录C。

4.2.4.2苗木检疫

苗木出圃前,应向检疫部门申请产地检疫。

4.2.4.3包装和运输

按照GB/T6001执行。

5工程苗培育

5.1苗木培育规格划分

苗木培育分小苗、中小苗、中苗和大苗等四个规格,见表1。

3

DB13/TXXXXX—2020

表1苗木规格

小苗中小苗中苗大苗

地径<3cm3cm≤地径<8cm8cm≤地径<12cm12cm≤地径<20cm

5.2移植

5.2.1移植苗选择

选择达到附录C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的苗木进行移植。

5.2.2移植时间

春季土层解冻后,腋芽萌发前。

5.2.3移植密度

根据培育目标确定株行距,期间不调整密度;或早期密植,期间分期分批连续多次剔苗,培育不

同规格的大苗。移植后的密度依培育的苗木规格而定,具体见附录D。

5.2.4修根处理

移植前,剪除劈裂根、过长主根、病虫根。

5.2.5标点挖穴

按照附录D要求的株行距,标点挖穴,树穴深度为30cm~40cm。

5.2.6栽植

穴底填5cm~15cm深的细土,堆成馒头形,在细土堆之上均匀撒施2kg~3kg的腐熟有机肥,再覆

盖一层细土压肥,将种苗移入栽植穴中央位置,分2~3次填土,苗木根颈与地面相平为宜。栽后踏实、

浇水。

5.2.7栽后管理

5.2.7.1水肥管理

移栽后,立即浇1次透水,随浇水随扶苗,保持苗干中正直立。3d~5d后浇第2次水,7d后浇第3

次水。进入正常田间管理后采用滴灌方式,视土壤墒情适时补水,土壤封冻前浇封冻水。6月下旬至8

月结合浇水每亩可施尿素10kg~20kg或复合肥20kg~30kg。

5.2.7.2中耕除草

中耕结合除草进行,松土保墒,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清除。

5.3树形培育

5.3.1干形培育

中小苗阶段,逐年逐级修除主干上的侧枝和萌条,根据苗木用途,满足分枝点高度要求,每次修

枝后的主干高度不应超过整个树高的1/3。

4

DB13/TXXXXX—2020

5.3.2冠形培育

5.3.2.1疏枝

以原冠冠形为主。及时修除竞争枝、徒长枝、交叉枝、病虫枝、下垂枝等多余枝条,保留有利于

冠形培养的主枝。疏枝时应保持剪口平滑,避免撕裂树皮。

5.3.2.2短截

对影响冠形的枝条,应按照弱枝强剪和强枝弱剪的原则,及时进行短截。

5.3.2.3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