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GCML 4133-2024 棒体整段探伤的超声波检测系统

T/QGCML 4133-2024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QGCML 4133-2024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4-24
实施日期
2024-05-09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了棒体整段探伤的超声波检测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系统结构、工作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棒体整段探伤的超声波检测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湖南长达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科信检测有限公司、上海杜远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起草人:
何其坚、晏腾、胡卓、盛青军、李清涛、刘聪、白镇华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9.100

CCSN77

团体标准

T/QGCML4133—2024

棒体整段探伤的超声波检测系统

Ultrasonictestingsystemforrodwholesegmentflawdetection

2024-04-24发布2024-05-09实施

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  发布

T/QGCML4133—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系统结构............................................................................1

5工作条件............................................................................1

6技术要求............................................................................2

7试验方法............................................................................4

8检验规则............................................................................6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

I

T/QGCML413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南长达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长达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科信检测有限公司、上海杜远工程检测有限公

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其坚、晏腾、胡卓、盛青军、李清涛、刘聪、白镇华。

II

T/QGCML4133—2024

棒体整段探伤的超声波检测系统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棒体整段探伤的超声波检测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系统结构、工作条件、技术要求、试

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棒体整段探伤的超声波检测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611—2022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GB4793.1—2007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6587—2012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12604.1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

GB/T13306标牌

GB/T25480—2010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JB/T6147—2017试验机包装、包装标志、储运技术要求

JB/T12458—2015无损检测仪器多通道数字超声检测仪

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漏报率missingalarmrate

系统多次对同一参考试件检测时,不能对应报警缺陷报警的次数与检测次数和缺陷个数乘积之比,

用百分数表示。

3.2

误报率falsealarmrate

检测系统多次对同一参考试件检测时,应不报警时报警的次数与检测次数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4系统结构

4.1系统应包括传动机构、超声波测试机构、循环水机构和中转机构。

4.2超声波检测机构应设置有进口端和出口端,进口端的一侧应设置有传动机构。棒体放置于传动机

构,超声波检测机构应能接收传动机构运送来的棒体,并能对整段棒体进行探伤检测。

4.3循环水机构应设置于超声波检测机构的下方,循环水机构应能使棒体完全浸泡在超声波检测机构

中。

4.4中转机构应设置于超声波检测机构出口端的一侧。

5工作条件

1

T/QGCML4133—2024

下列条件下,系统应正常工作:

a)环境温度:﹣10℃~40℃;

b)相对湿度:不大于85%;

c)电源电压:(220±22)V;

d)电源频率:(50±1)Hz。

6技术要求

6.1外观质量

系统外观质量应符合GB/T2611—2022中第10章的规定。

6.2稳定性

6.2.1预热后的稳定性

预热后的稳定性要求如下:

a)信号幅度变化应不超过全屏幅度的±2%;

b)信号沿时基线漂移应不超过全屏宽度的±1%。

6.2.2相对电压变化的稳定性

6.2.2.1相对电压变化的稳定性要求如下:

a)信号幅度变化应不超过全屏幅度的±2%;

b)信号水平位置变化应不超过全宽度的±1%。

6.2.2.2如系统具有低电压自动关机或报警指示,应在回波信号幅度从初始值变化±2%全屏幅度,

或其水平位置从初始值变化±1%全屏宽度之前起作用。

6.2.3显示抖动

显示抖动要求如下:

a)信号幅度变化应不超过全屏幅度的±2%;

b)信号水平位置变化应不超过全屏宽度的±1%。

6.3通道间灵敏度余量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