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4/T 024.1-2023 油橄榄栽培管理技术规范 第1部分:规划建园技术规范

DB5304/T 024.1-2023 Olive cultivation manage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Part 1: Planning and planting orchar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04/T 024.1-2023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11-08
实施日期
2024-02-08
发布单位/组织
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080.20

CCSB39

5304

玉溪市地方标准

DB5304/T024.1—2023

代替DG5304/T024-2017

油橄榄栽培管理技术规范第1部分:规划

建园技术规范

2023-11-08发布2024-02-08实施

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4/T024.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5304/T024《油橄榄栽培管理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的第1部分,本文件包含5个部分:

——第1部分:规划建园技术;

——第2部分:扦插育苗技术规范;

——第3部分:栽培管理技术规范;

——第4部分: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第5部分:果实采收、分捡与贮运技术规范。

本规范附录A、B为资料性附录。

本文件由易门县油橄榄栽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

本文件由玉溪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易门县油橄榄栽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易门县林业局、易

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易门榄源林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易门森淼林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段丽蓉、李林、沈金顺、胡鸿明、王连富、武秀魁、马双喜、韩勇、许建萍、

李胜春、刘宏斌、高云学、胖灵波、李艳华、吕玉华、丁丕华、顾明、金建华、杨全林、陈启荣。

I

DB5304/T024.1—2023

油橄榄栽培管理技术规范第1部分:规划建园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本地区油橄榄种植园的选址条件和规划建园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本地区油橄榄种植园的规划和建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1532油橄榄

3选址条件

3.1气候条件

3.1.1气温

要求年平均气温在14℃~18℃之间,年≥10℃以上的有效积温达4200℃~5300℃,1月份平均气温

6℃~10℃,极端最低气温-5℃~-0.8℃,极端最高气温不超过40℃。

3.1.2光照

油橄榄为强喜光树种,年日照时数1800~2000h最为适宜,最低不能少于1300h。

3.1.3降雨量

需年平均降雨量500~1000mm,冬、春干旱季节要具备水源灌溉条件。

3.1.4湿度

要求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在50%~80%。

3.1.5风

花期微风有助于授粉,宜平均风速≤1.8m/s。

3.2土壤条件

3.2.1土壤质地和结构

选择质地疏松、理化性状良好、通透性好、排水良好、含45%~65%砂粒的砂质壤土为宜。

3.2.2土壤种类

1

DB5304/T024.1—2023

本地区适宜种植油橄榄的土壤为山地红壤和紫色土,尤以含钙量高的红壤最为适宜;水稻土、沼泽

土不宜种植油橄榄。

3.2.3PH值

宜选择PH值6~8之间的土壤种植油橄榄,偏低、偏高都要进行调整。PH值7~8之间的中性偏碱土壤

最适宜油橄榄生长发育。

3.2.4有机质含量

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0%以上。

3.2.5其它营养物质

油橄榄喜氮、嗜钙,要求土壤中速效氮的含量不小于76mg/kg、钙含量不小于2500mg/kg,其它元

素的含量要求参见LY/T1532。

3.2.6土层厚度

选择土层厚度达60cm以上的中、厚层土壤为宜。

3.3地形、地势和坡向条件

3.3.1地形

宜选择海拔1400m~1800m之间的干热河谷地区、地势开阔、背风向阳、相对集中连片的中山平地或

缓坡地带建园,不宜在积水低洼地或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以及湖边、沟边、田边建园。

3.3.2坡度

坡度25°以下为宜。

3.3.3坡向

阳坡或半阳坡。

3.3.4坡位

坡地宜选择在坡面的中上部建园;平地建园需考虑水涝和霜雪冻害影响。

3.4交通条件

宜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建园。

3.5电力条件

园址应尽量选在离电力设施较近的地方,方便架设生产、生活用输电线路。

3.6环境条件

所选园址必须远离污染源。

4规划建园

2

DB5304/T024.1—2023

4.1规划

4.1.1调查准备

对照适生条件选定油橄榄种植园地后,应先对现地进行踏查,详细了解拟建园区的地形、地貌、水

资源状况、适于种植的土地面积、权属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等基本情况,做好园区规划前期准备工作。

4.1.2规模划分

根据面积大小,将油橄榄种植园区划分为大、中、小型种植园:>20hm2以上的为大型,6.7hm2~

20hm2之间的为中型,<6.7hm2以下的为小型。中、大型种植园需对种植区、道路系统、排灌系统、防

护林带、配套设施等做出具体规划;小型种植园可只对种植区、支路、简易排灌设施、防护林带和必要

的管护用房等做出规划。

4.1.3分区

依据地形、地势、立地条件、经营目的和功能等的不同,结合道路系统和排灌系统等的布设,将整

个园区细分为若干个作业区,明确油橄榄具体种植区,便于经营管理。各种植区面积之和须占整个园区

面积的85%以上。

4.2品种选择和配置规划

4.2.1主栽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性好、抗逆性强,丰产、稳产性好,含油率高、油质好的优良品种为主栽品种,在我省主

要以佛奥、莱星、鄂植8号、皮瓜尔、科拉蒂、软阿斯等为主栽品种,具体主栽品种的选择参见附录A。

同一个油橄榄种植园区内的主栽品种以2~4个为宜,避免品种单一化。

4.2.2授粉品种选择

选择花粉量大、亲和力好、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丰产性和含油率等经济性状优良的油橄榄品种为

授粉品种,用作授粉树的品种主要有配多灵等,具体授粉品种的选择参见资料性附录B。

4.2.3授粉树配置比例

主栽品种之间相互授粉亲和力高的,按1:1的比例配置;主栽品种之间不能相互授粉或相互授粉亲

和力低的,按4:1的比例进行配置。

4.2.3.1授粉树配置方式

授粉品种的配置方式以隔行栽植和点状混栽为宜。坡地可按行向隔3~4行主栽品种栽1行授粉品种、

平地隔2~3行主栽品种栽1行授粉品种,或是在行中隔每2~4株主栽品种栽1株授粉品种,在下一行中将

授粉树位置与前行授粉树的位置相互错开,以利于授粉。

4.2.3.2栽植密度

油橄榄栽植适宜的株行距为(4~6)m×(4~6)m,即300~600株/hm2,具体视品种特性、立地

条件和栽培目的而定。

4.3道路系统规划

3

DB5304/T024.1—2023

道路由主(干)路、支路和小路组成,以园区建筑物为中心进行布置,应根据园区内地形、地质条

件,结合排灌系统、输电线路、防护林带等规划具体而定,以方便、实用、少占土地为原则,一般占地

不超过园区总面积的5%。

4.3排灌系统规划

4.3.1排水系统规划

在降雨量大或雨季集中的地区应修建必要的排水设施,做到涝时能排即可,占地一般不超过园区总

面积的1%。

4.3.2灌溉系统

根据园区地形、水源和经济条件,结合道路、排水系统和防护林带等因素综合考虑布置园区灌溉系

统,保证旱时能灌即可,占地一般不超过园区总面积的1.5%。

4.4防护林带规划

有风害、冻害的地方,应根据地形和风向规划设置防护林带。选当地速生常绿、高大直立、抗逆性

强的树种营建防护林带为宜,避免采用与油橄榄有相同病虫害和互为寄主的树种。林带宽4~8m,株行

距视树种和立地条件而定。防护林带面积一般不超过园区总面积的5%。

4.5其他配套设施规划

配套设施的具体建设规模和布局应视种植区面积大小和地形条件而定,遵循方便、实用、投资小、

占地少的原则,一般占地不超过园区总面积的2.5%。

4.6绘制成图

将分区情况、造林技术要求、道路系统、排灌系统、防护林带、配套设施等规划形成文字并绘制成

图、表,完成建园规划,最后按图纸和造林技术要求施工建园。

4.7建园

4.7.1整地

栽植前,全面清除园区中的杂草等有害残存物。平地或坡度较小的地方可进行全垦深翻,翻耕深度

为30~40cm。对坡度较大的坡地宜采用沿等高线修筑梯地的方式进行水平带状整地,带宽视地形而定,

一般应与栽植的行距或株距相一致,也可按株行距直接开挖反坡鱼鳞坑进行穴状整地,待栽植后再结合

扩盘施肥,采取挖上垫下、削高填低、大弯顺势、小弯取直的方法将种植区逐步改造成外埂略高、内侧

稍低的水平梯地,防止造成水土流失。

4.7.2开挖定植塘

深翻平整土地后按规划的栽植密度(株行距)要求开挖定植塘。定植塘规格(0.8~1)m×(0.8~

1)m,挖出的表土和心土要分别堆放。

4.7.3回塘

每塘施入农家肥25~40kg、磷肥1~2kg、复合肥0.5kg、硼镁肥0.1kg,并与表土充分拌均匀后回填,

回填深度60~70cm,压实后再用心土回填至高出地面10~20cm。酸性土要加施1~2kg的石灰,黏重土壤

要掺入适量砂土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有利于油橄榄生长发育。

4

DB5304/T024.1—2023

4.7.4定植

4.7.4.1定植时间

一般在夏末秋初定植,在秋季苗木停止生长前定植。在水源充足、具备灌溉条件的地方亦可春季定

植。

4.7.4.2苗木要求

选用苗高≥40cm、地径≥0.6cm、根系发达、长势好、苗干直、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合格扦插苗

或嫁接苗定植。

4.7.4.3定植方法

4.7.4.3.1挖定植坑

栽植时,先在定植塘中心挖定植坑,大小以略大于苗木根系范围为宜。

4.7.4.3.2定植

用裸根扦插苗定植前需先剪除破损根、过长根,将根系蘸泥浆后垂直置于定植坑中用细土回填覆盖

根系,边回填、边向上轻提根系、边压紧,让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回填至苗木根颈部为止;用容器扦

插苗定植时要先去掉容器后再将苗木放入定植坑,其他步骤与栽植裸根苗相同;用嫁接苗定植时注意要

将嫁接口露于地面。无论用裸根苗、容器苗还是嫁接苗定植,均要做到苗正、根舒,苗木入土部位应高

于地面10~20cm,以便浇水土壤下沉后使苗木原来的入土部位与地面相平。

4.7.4.3.3筑树盘

苗木定植好后,要在以苗干为中心的地表周围培一圆形树盘,要求苗干周围稍高、向外渐低、盘边

再稍高,便于浇水和施肥。

4.7.4.3.4浇水覆盖

浇透定根水后,用稻草或地膜覆盖于树盘之上保湿、增温,以利苗木根系愈合、生长,提高成活率。

4.7.4.3.5立防风支柱

定植结束后2~3d内应设立防风支柱,固定好苗木,以防止苗木倾斜或被风吹动而影响成活。

4.8定植后期管理

苗木定植完成后,需加强水份管理。日常应密切关注土壤中水分的变化情况,特别是在春季干旱时

节定植的苗木,更要仔细观察,发现缺水要及时灌溉以保证成活。待苗木成活后还要进行一次查缺、补

漏,对漏栽或死亡的苗木应及时补植,同时指定专人加强管护,防止人、畜损毁,确保栽一片、成一片。

4.9营建防护林带

于雨季按规划好的树种、密度、配置方式等在种植园区迎风面营建防护林带。最好于园区内油橄榄

苗木定植前2~3a营造,最晚也要与油橄榄苗木定植同期进行。为了不让防护林树种的根系串入种植区

内与油橄榄争水、争肥,可在防护林带和油橄榄种植区之间开挖一条宽60cm、深80cm的深沟,此沟还可

兼作园区排水沟用。

4.10配套设施建设

5

DB5304/T024.1—2023

按照规划好的施工图纸,于雨季来临前完成管理用房、果品临时存放仓库、加工包装场所、农药房、

农具房、化肥仓库、药池、肥池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4.11建立健全档案管理

于油橄榄建园之初起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由专人负责收集、整理、记录好园区日常管理数据,建立

完整、详实的生产记录档案,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按国家标准到产品合格产家和经销商处实行统一采

购、专库保管,并对农药、化肥的入库、领用、施用量、施用方法、间隔时间及包装剩余物的处置等情

况详细登记造册归档,一方面做到有据可查,为产品质量提供有效证明材料;另一方面便于总结生产管

理经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种植效益。

6

DB5304/T024.1—2023

附录A

(资料性)

主栽品种

序种别用植物学生物学经济授粉

号名名途特征特性性状品种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