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878-2021 鸟类生态廊道设计与建设规范

DB11/T 1878-2021 Bird Ecological Corrid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tandards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1878-2021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9-24
实施日期
2022-01-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CCSB64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878—2021

鸟类生态廊道设计与建设规范

Designandconstructionspecificationsforecologicalcorridorofbirds

2021-09-24发布2022-01-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1878—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设计要求............................................................................2

5建设要求............................................................................3

6监测与维护..........................................................................4

附录A(资料性)制图要求.........................................................6

附录B(资料性)关键鸟类物种名录.................................................7

附录C(资料性)源、汇、脚踏石的选择方法.........................................9

附录D(资料性)鸟类生态廊道设计与建设报告主要内容..............................10

I

DB11/T187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易草(北京)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北京市园林绿化资源保护中心(北京市园林绿

化局审批服务中心)、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景天下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建工路桥集团有

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慧建、杨锡涛、黄三祥、李艳、梁健超、张玉强、范淑娇、杜璇、王一臻、

蔺莎、任瑶、徐沁贞、齐峰、孙雯、郭建梅、王飞、李喆、田香姣、宋美杰。

II

DB11/T1878—2021

鸟类生态廊道设计与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鸟类生态廊道的设计要求、建设要求和监测与维护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地区新建及改建的鸟类生态廊道的设计与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10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DB11/T1513城市绿地鸟类栖息地营造及恢复技术规范

DB11/T1605鸟类多样性及栖息地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鸟类生态廊道ecologicalcorridorofbird

用于连接鸟类栖息生境斑块的、能供其扩散交流的线性或带状区域,包括主廊道和次廊道。

3.2

主廊道maincorridor

引导鸟类由源扩散至源的廊道。

3.3

次廊道secondarycorridor

引导鸟类由源扩散至脚踏石、脚踏石扩散至脚踏石、脚踏石扩散至汇的廊道。

3.4

源source

鸟类的聚集地,包括鸟类物种多样性丰富度高和种群数量大的繁殖地、越冬地、迁徙停歇地等。

3.5

汇sink

鸟类扩散的目标地,包括具有一定生境条件的潜在鸟类栖息地、城市绿地、自然保护地等。

3.6

脚踏石stepstone

源中的鸟类向汇扩散时起到驿站作用的、鸟类相对丰富的区域。

3.7

关键鸟类keybirds

1

DB11/T1878—2021

具有生境代表性,且在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的鸟类。

3.8

栖息地适宜性habitatsuitability

栖息地对目标鸟类的适宜程度。

4设计要求

4.1资料收集

4.1.1鸟类

收集整理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2km~5km范围内的鸟类资料,包括:

a)鸟类物种多样性;

b)珍稀濒危鸟类的种类、数量和分布;

c)鸟类的保护现状、居留型、活动规律等。

4.1.2其他动物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昆虫等资料的收集。

4.1.3植被和植物

收集整理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2km~5km范围内的植被和植物资料,包括:

a)植被类型、面积、分布;

b)植物物种多样性;

c)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

4.1.4地质地貌

收集整理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2km~5km范围内的地质、地貌、地形等资料。

4.1.5气候

收集整理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2km~5km范围内的气候,包括风力、降水、气温等资料。

4.1.6水系及水文

收集整理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2km~5km范围内的水系概况,包括水体类型、径流量、水

体质量等资料。

4.1.7土地利用类型现状

收集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2km~5km范围内的不同土地的利用类型现状资料,包括各类

土地的利用面积、保护状况、分布等,并形成土地利用现状图,绘制要求见附录A。

4.1.8土地权属

收集整理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内的土地权属资料。

4.1.9遥感资料

收集整理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2km~5km范围内的卫星图片和航空相片等遥感影像。

4.2本底调查

4.2.1调查范围

调查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2km~5km范围内的重要栖息地,包括聚集区、觅食地、越冬

地、繁殖地等。

4.2.2调查内容

2

DB11/T1878—2021

调查内容包括:

a)鸟类物种多样性,包括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2km~5km范围内的鸟类种类数量、关

键鸟类种群现状、珍稀濒危物种的分布情况等;

b)鸟类活动规律,包括鸟类在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2km~5km范围内的不同季节的活

动规律,迁徙和迁飞路线以及潜在的可利用路线;

c)珍稀濒危鸟类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

d)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2km~5km范围内的鸟类栖息地质量,以及鸟类对不同类型栖

息地的利用时间;

e)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开展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昆虫等本底资源调查;

f)植物和植被,包括鸟类生态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2km~5km范围内的植被类型、面积、分布

等和植物多样性、珍稀濒危植物种类、数量和分布等资料,植被分类单位应当细化到群系。

4.3设计内容

4.3.1关键鸟类选择

根据调查结果,参照附录B中的关键鸟类物种名录,确定关键鸟类,并形成关键鸟类分布图,绘制

要求见附录A。

4.3.2源、汇、脚踏石选择

根据DB11/T1605对城市建成区城乡绿地、非城市建成区城乡绿地、旱地和水田栖息地等级划分,

确定源、汇、脚踏石,选择方法见附录C,并形成源、汇和脚踏石分布图,绘制要求见附录A。

4.3.3主廊道确定

在源和源之间满足以下条件的区域确定为主廊道,要求如下:

a)宽度宜为80m~150m;

b)能够自然或通过人工措施改造后连接源和源;

c)优选自然河流、防护林带、绿道等鸟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带状或线状绿地区域,以及主要绿地保

护分布区域;

d)生境较为丰富的区域。

4.3.4次廊道确定

在源和脚踏石之间、脚踏石和脚踏石之间、脚踏石和汇之间满足以下条件的区域确定为次廊道,要

求如下:

a)宽度宜为20m~80m;

b)能够自然或通过少量的人工措施后连接源和脚踏石、脚踏石和脚踏石、脚踏石和汇;

c)优选自然河流、防护林带、绿道等有鸟类活动的带状或线状绿地区域;

d)区域内的生境较为丰富或经人工措施改造后,可形成较好生境。

4.3.5设计成果

根据源、汇、脚踏石的选择和主次廊道的选择形成鸟类生态廊道空间布局图、工程布局图,绘制要

求见附录A。编制鸟类生态廊道建设项目设计报告,包括背景意义、鸟类生态廊道区域概况、建设条件

和问题分析、指导思想、构建依据、建设原则、建设期限、建设目标、空间布局、主廊道和次廊道建设

内容、投资估算、保障措施等,报告编写格式见附录D,报告中的各部分制图要求见附录A。

5建设要求

5.1各要素

5.1.1源

源的建设以保护现有栖息环境为主,以关键鸟类种群的恢复和绿地景观营造为辅,主要包括:

3

DB11/T1878—2021

a)栖息地保护;

b)关键鸟类种群的恢复。根据关键鸟类的栖息适宜性,在区域范围内因地制宜地采取林相改造、

人工造林、退耕还湿等措施,同时种植浆果植物等方式对廊道内的鸟类种群进行恢复;

c)关键鸟类栖息生境质量提升,包括关键鸟类觅食地、夜栖地、繁殖地的质量提升;

d)关键鸟类食物质量提升。通过生态种植鸟类食源性植物等方法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