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541-2019 小麦品种连麦6号、7号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DB32/T 3541-2019 Seed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wheat varieties Lianmian 6 and 7

江苏省地方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2/T 3541-2019
标准类型
江苏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02-28
实施日期
2019-03-30
发布单位/组织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品种连麦6号、7号的来源和类型、适应范围及种子生产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小麦品种连麦6号、7号的种子生产。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起草人:
樊继伟、陈凤、李强、孙中伟、王康君、郭明明、张广旭、李筠、浦汉春、周振玲、马腾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1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22

备案号: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541-2019

小麦品种连麦6号、7号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seedproductionofwheatcultivarLianmai6andLianmai7

2019-2-28发布2019-3-30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T3541-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归口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起草单位: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樊继伟、陈凤、李强、孙中伟、王康君、郭明明、张广旭、李筠、浦汉春、周

振玲、马腾。

I

DB32/T3541-2019

小麦品种连麦6号、7号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品种连麦6号、7号的来源和类型、适应范围及种子生产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小麦品种连麦6号、7号的种子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43.5-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

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17317-2011小麦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NY/T1301-2007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小麦

3品种来源和类型

3.1来源

连麦6号是以郑9023为母本、济南1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再以其F1为母本、烟农19号为父本,进

行复交,后代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审定编号:苏审麦201208)。连麦7号是以陕229为母本,灌8116

为父本,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审定编号:苏审麦201405)。

3.2类型

半冬性小麦品种。

4原种生产

4.1方法

采用三圃(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制生产原种,操作符合GB/T17317-2011的要求。

4.2单株选择

4.2.1种子来源

在原种圃、入选的株行圃和株系圃、种子繁殖田选取。

4.2.2选择时期

抽穗至灌浆阶段进行初选、成熟阶段逐株复选、收获后室内决选。

4.2.3选择数量

按照下季计划的株行数量及原种圃面积而定。田间初选数量应比决选数量多一倍。

4.2.4选择方法

1

DB32/T3541-2019

4.2.4.1抽穗至灌浆阶段初选

主要根据抽穗期、株高、株型、叶型、叶相、叶色、抗病性等进行初选,做好标记,不在边行和缺

株周围选择。

4.2.4.2成熟阶段复选

主要根据成熟期、株高、株型、穗部性状、蜡质、抗病性、抗逆性等进行复选。

4.2.4.3室内决选

4.2.4.3.1入选单株

入选单株连根拔起,分株扎把,挂藏干燥后主要根据株高、穗长、芒、护颖、粒型、粒色、粒质、

籽粒饱满度等性状进行决选。

4.2.4.3.2入选株行

根据粒型、粒色、粒质、籽粒饱满度等性状进行决选。

4.2.4.3.3入选株系

分区取样考种。考查项目在4.2.4.3.2基础上,增加千粒重和容重测定,综合评价,决定取舍。

4.2.5选择标准

见附录A。其中性状指标按照NY/T1301-2007的规定测定。

4.2.6当选株处理

当选单株分别编号、考种、脱粒、装袋、复晒、收藏。严防株间混杂和鼠、虫危害及霉变。

4.3株行圃

4.3.1种子来源

上季当选的单株种子,对照种子采用同品种育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