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7181-2018 钢筋混凝土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 通用要求

GB/T 37181-2018 Reinforced concrete corrosion control engineering life cycle—General requirement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7181-201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12-28
实施日期
2019-11-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防腐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8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中钢筋混凝土防腐蚀各控制要素的通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的钢筋混凝土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中有关活动的管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蚀国际防腐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大庆庆鲁朗润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爱尔家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河南省蒲新防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
起草人:
刘福云、曹擎宇、吴希革、邢峻、王宝柱、杨卫科、高玉柱、曾荣昌、王贵明、曹东、赵相月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2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03.100.99

A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7181-2018

钢筋混凝土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

通用要求

Reinforcedconcretecorrosioncontrolengineeringlifecycle-

Generalrequirements

2018-12-28发布2019-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啦告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保叩

GB/T37181-2018

GB50300的相应格式;

b)质量保证资料棋查记录应采用GB50224中表A的格式。

12.2.5当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不符合本标准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a)经返工或返修的检验批,应重新验收;

b)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c)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掏安全

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d)经返修或力IJ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f~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

理方案和协商文件验收。

12.2.6通过返修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工程,严禁验收。

12.2.7凡现场抽样的性能检验及复验报告,均应由具有资质的质量检测部门出具。

12.3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及组织

12.3.1建筑防腐蚀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应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依次进行。

12.3.2检验批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检验批质量验收应由施工单位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组织作业班组自捡,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

量检验员填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b)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检验员等进行验收。

12.3.3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应由施工单位分部工程技术负责人组织检验,项目专业质量检验员填写分

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b)Mi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12.3.4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应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验,在自检合

格的基础上,由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填写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b)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

验收。

12.3.5当建筑防腐蚀工程由分包单位施工时,其总包单位应对质量全面负责。分包单位对所承包的

工程项目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程序检查验收,总包单位应派人参加;分包工程完成后,应将工程有关资料

交总包单位。

12.4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

a)钢筋是否有防腐蚀措施,防腐蚀措施的完整性;

b)纵向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

c)钢筋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质量、接头而积百分率、搭接长度、锚固方式及锚固长度;

d)箍筋、横向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间距、位置、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及平直段长度;

巳)预埋件的规格、数量和位置。

12.51昆凝土基层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基层表面应密实、平整,不得有不均匀沉陷、起砂、脱层、裂缝、

蜂窝和麻而等缺陷;基层的含水率,在深度为20mm的厚度层内,不应大于6%。

13使用要求

13.1应实施系统化的腐蚀控制大纲,确保安全、经济、绿色环保、长周期运行。

7

GB/T37181-2018

1

3.2腐蚀控制大纲应考虑下述经验和因素:

a)实施系统化的腐蚀控制大纲;

b)采取降低环境腐蚀的控制方法;

c)运行、维护人员应了解腐蚀控制的基本知识,并参与定期培训和考核;

d)处理复杂的腐蚀问题应多专业、多部门参与;

e)建立有效的内部交流及外部交流、经验反馈的机制;

f)建立腐蚀控制工程中的系统和部件的维修数据库。

13.3运行管理方法应考虑下述要求:

a)依据使用于册、相关的法规、标准等进行制定;

b)使用单位应确保和提供满足使用条件的资源;

c)工作内容包括现场巡检、过程报告、问题处置、过程记录、过程分析、经验反馈等。

14测试检验

14.1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常规检测应根据既有建筑结构的设计质量、施工质量、使用环境类别等确定检

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应以下列部位为检测重点:

a)出现语水漏水部位的构件;

b)收到动力或反复荷载作用的构件;

c)暴露在室外的构件;

d)受到污染影响的构件;

e)与侵蚀性土壤接触的构件;

£)受到冻融影响的构件;

g)委托方年检怀疑有安全隐患的构件;

h)容易受到磨损、冲撞的构件。

14.2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与缺陷的检测可分为蜂窝、麻面、孔洞、夹渣、露筋、裂缝、疏松区和不同时间

浇筑的混凝土结合丽质量等项目,可采用目测与尺量的方法检测;检测数量:对于建筑结构工程质量检

测时宜为全部构件。1昆凝土构件外观缺陷的评定方法可按GB50204确定。

14.3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到的损伤时,可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测,宜确定损伤对泪凝土结构的安全及耐久

性影响的程度,对于不同原因造成的损伤:

a)对环境侵蚀,应确定侵蚀源、侵蚀程度和侵蚀速度;

b)对混凝土的冻伤,可按GB50344的规定进行检测,并测定冻融损伤深度、面积;

c)对火灾等造成的损伤,应确定灾害影响区域和受灾害影响的构件,确定影响程度;

d)对于人为的损伤应确定损伤程度;

c)宜确定损伤对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及耐久性影响的程度。

14.4现挠混凝土结构不应有严重缺陷和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严重缺陷的判定依据

GB50204中的规定。

14.5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验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14.6当钢筋混凝土构件出现腐蚀的迹象,应对混凝土保护层状态、混凝土表丽氯化物浓度、钢筋环氧

涂层状态、混凝土碳化深度、钢筋腐蚀电位、混凝土电阻率进行检测,必要时应根据构件的服役环境进行

相关检测。

14.7宜采用超声波法、冲击回波法、超声脉冲法、红外成像法、雷达波法检测钢筋与混凝土界丽的

8

GB/T37181-2018

状态。

15维护保养

15.1根据工程项目和腐蚀源状况,制定日常、定期、全丽维护保养周期及计划,并编制相应维护保养程

序,包括以下内容:

a)日常维护保养包括巡视、检查和清洁等;

b)定期维护保养包括性能状态检查和计划性能修理等;

c)全面维护保养包括对设施进行全丽解体检查及维护;

d)维护保养程序文件应与材料或设备维护手册、技术规范书及相关标准要求一致。

15.2对处于服役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构筑物应进行检查,包括初始检查、例行检查、探伤检查、深入

检查和例行检查:

a)初始检查,在完成一个新的结构时,执行该检查以获得所有结构清单和评价数据,另外,确定结

构的基线状态,并确定当前或榕在的问题区域;

b)例行检查,该检查为定期进行(通常是每隔两年),以确定桥梁的物理和功能状况,并确定自上

次检查后的变化;

c)探伤检查,该检查的执行是基于由于环境或人类活动导致的结构损伤,其主要目的是确定是否

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

d)深入检查,要集中在结构中的个别部位,检查范围仅限于调查期间例行检查未检查到的缺陷

部位;

巳)专项检查,旨在检测已知缺陷或状态。

15.3维护保养工作应安排专人实施,并符合下列要求:

a)维护保养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

b)应使用专用的维护保养工具;

c)维护保养前应充分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做好相关检查及维护记录。

15.4维护保养工作后,应及时向相关负责人汇报腐蚀控制工程项目所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眼踪和

处理。

15.5维护保养工作不应对设备设施造成新的腐蚀或损坏风险。

16维修

16.1维修应不影响整体安全功能,并符合规范、标准及其他相关规定。

16.2维修质量应不低于原建造时的要求。

16.3对生产系统产生影响的维修,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16.4维修完成后应按照第12章的规定验收。

17延寿

17.1当腐蚀控制工程的材料和设备已达到预期使用寿命,仍能正常运行时,应考虑延寿。

17.2为论证延寿可行性,应评估且验证材料和设备仍符合安全运行标准,并核算其经济性和延寿

年限。

17.3由使用部门提出延寿申请、相关部门审核、单位负责人批准,办理延寿申请手续。

9

GB/T37181-2018

17.4确定实施延寿之后,应建立延寿管理大纲,包含以下内容:

a)腐蚀控制文件;

b)腐蚀评估计划;

c)材料修复、补强与工程改造。

18报废

18.1对正在使用的钢筋混凝土腐蚀控制工程的材料和设备经论证其安全性、功能性已不能满足设计

要求,且无法修复或修复不经济时,应报废。

18.2囱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相关部门审核、单位负责人批准,办理报废手续。

19文件和记录

19.1文件

19.1.1对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和发放进行控制;明确文件的发布和分发渠道;文件变更及废止应按

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核和批准;外来文件应确保得到识别,有效管理。

19.1.2在腐蚀控制工程设计、建造、运行等阶段建立腐蚀控制管理程序,编制工作大纲及其具有配套

技术支持的文件。

19.2记录

19.2.1质量保证大纲中编写的质量保证记录应包含对腐蚀控制工程质量的审查、检验、质量计划的执

行、数据分析等内容,其内容应涵盖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通用要求。

19.2.2对腐蚀控制记录和报告进行管理和控制,符合整体腐蚀控制工程质量保证有关规范、标准和程

序的要求。

19.2.3按程序要求进行记录,记录表格由执行者和监督者共同签署,并对记录的收集、归档、保管和处

置做出规定。

19.2.4签署和记录的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文件和记录,应由有关单位保存,并对记录保存时间

做出规定。

19.3定期评审

腐蚀控制工程文件和记录应进行定期评审,以获得最新腐蚀控制信息,满足下列要求:

a)对材料、环境、腐蚀机理、危害因素、腐蚀部位等腐蚀信息进行定期评审,以确保未发生明显

变化;

b)考虑相关经验反馈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现有评估、监检测技术进行评审,以确保有效控制

腐蚀;

c)腐蚀控制工程定期评审应形成文件井通过审查。

20资源

20.1一般规定

制定人力、设备、材料与技术、方法、环境等资惊管理计划,使其与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每个

10

GB/T37181-2018

要素相适应。

20.2人力

20.2.1建立完善的管理组织,明确工作目标、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及与其他组织和管理机构的接口,以

协调各项腐蚀控制工程要素,保障足以完成腐蚀控制工程目标的人员配备。

20.2.2制订人力资源管理文件,包括管理目标、要求、计划、实施、评价。

20.2.3人员资质应满足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要素需求和国家有关规定,特有工种、特种作业人员

应持证上岗。

20.2.4定期对人员进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培训考核。关键岗位操作人员应进行

实操培训,并定期进行现场绩效评估,建立培训考核档案。

20.3材料与技术

20.3.1对腐蚀控制工程物料进行严格的采购、质量、物流和仓储管理,制定管理程序及措施。

20.3.2保证供应,满足工程进度要求。

20.3.3对于新材料及新技术的使用,应明确其知识产权或专利,避免法律纠纷。

20.4方法

应建立健全的作业指导程序和工作方法。

20.5环境

具备满足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达到要求所需的大气生态环境及工作环境。

21评估

21.1对腐蚀控制工程各要素以及要素间的整体性、系统性、相五协调和优化性进行评估,确保腐蚀控

制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长周期运行。

21.2对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全过程评估、使用部门评估和综合性评估。

21.3按照以下程序进行评估:

a)确定评估对象;

b)组建评估团队;

c)确定评估标准;

d)收集相关资料;

e)现场测试、实验室测试验证;

f)评估,出具评估报告。

21.4评估结果应作为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过程管理、验收及持续改进、完善的依据。

21.5应对腐蚀控制工程可持续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应满足主体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要求。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