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831-2024 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
DB45/T 2831-2024 Quick Bus Transportation System Design Standard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南宁市道路运输发展中心、南宁市交通运输局、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
- 起草人:
- 朱海、段小梅、朱超、吴嘉佳、吴宛倢、王仕国、范华、李仕成、谢惠静、苏妮、马文轩、陆璐、张思瑜、李海珑、李发奕、杨义平、张晓瑾、陆兆德、肖辉利、梁启来、廖燕宇、胡凯、简志伟、陆家聪、冼彩红。
- 出版信息:
- 页数:2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20.20
CCSP51
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831—2024
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
Designspecificationforbusrapidtransitsystem
2024-03-28发布2024-06-01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5/T2831—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基本要求...........................................................................3
5总体设计...........................................................................4
6运营设计...........................................................................6
7线路设计...........................................................................8
8道路交通设计.......................................................................8
9桥梁与地下通道设计................................................................10
10车站站台设计.....................................................................11
11人行过街系统设计.................................................................14
12管线综合设计.....................................................................15
13无障碍设计.......................................................................16
14调度中心、管理用房及停保场.......................................................17
15车辆.............................................................................17
16电气通信设备设计.................................................................18
17智能交通系统.....................................................................19
18系统标识和乘客信息服务系统.......................................................21
19多交通方式整合设计...............................................................21
20特殊地质和气候条件关键设计技术...................................................22
I
DB45/T283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宁市道路运输发展中心、南宁市交通运输局、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
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海、段小梅、朱超、吴嘉佳、吴宛倢、王仕国、范华、李仕成、谢惠静、苏
妮、马文轩、陆璐、张思瑜、李海珑、李发奕、杨义平、张晓瑾、陆兆德、肖辉利、梁启来、廖燕宇、
胡凯、简志伟、陆家聪、冼彩红。
II
DB45/T2831—2024
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设计的相关术语和定义,规定了基本要求、总体设计、运营设
计、线路设计、道路交通设计、桥梁与地下通道设计、车站站台设计、人行过街系统设计、管线综合设
计、无障碍设计、调度中心、管理用房及停保场、车辆、电气通信设备设计、智能交通系统、系统标识
和乘客信息服务系统、多交通方式整合设计、特殊地质和气候条件关键设计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的新建或改建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589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5768.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5768.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14886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
GB20815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
GB/T31455(所有部分)快速公交(BRT)智能系统
GB/Z31822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安全要求指导文件
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标准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7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69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157地铁设计规范
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9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5034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52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GB50429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
GB50576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966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
GB55015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1
DB45/T2831—2024
CJ/T107城市公共汽、电车候车亭
CJ/T342快速公共汽车交通(BRT)站台屏蔽门
CJJ1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CJJ/T15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
CJJ37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4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69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CJJ136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
CJJ169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194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CJJ221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GA/T527.1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JGJ/T331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
JT/T888公共汽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
JT/T933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站台门系统
JT/T936快速公共汽车配置要求
JT/T959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运营评价指标体系
JT/T960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
JTG336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336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T36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D6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D64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
DB45/T396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CJJ136、JT/T959、JT/T96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快速公共汽车交通busrapidtransit;BRT
以大容量、高性能公共汽电车沿专用车道运行,有专用站台,可实现车外售票、乘客水平乘降,并
由智能调度系统、优先通行信号系统和乘客信息服务系统控制的快速公共交通方式。简称快速公交。
[来源:JT/T959—2015,3.1,有修改]
3.2
组合线路模式combinationroutemode
在快速公交专用车道上允许多条公交线路进入并按快速公交方式运行的运营形式。
3.3
运送速度travellingspeed
运载工具在起讫点之间的总行程长度除以平均行程时间(包括各站间的行驶时间与各中间站停站时
间)所得的平均速度。
2
DB45/T2831—2024
3.4
公交专用车道dedicatedright-of-wayforbus
在规定时间内,只准许公共汽电车通行的车道(在道路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也允许机场巴士、校车、
通勤班车等车辆通行;军车、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公交专用
车道)。
4基本要求
4.1快速公交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
4.1.1快速公交应由专用车道、车辆、车站、场站、运营组织及运营设备、调度与控制系统、售检票
系统、乘客信息系统、乘客过街设施、智能交通系统及各种交通方式整合衔接等组成。
4.1.2快速公交应满足以下要求:
——具备专用路权的车道;
——与其他交通方式接驳良好;
——安全性能高、运送速度快、客运能力强、准点率高。
4.1.3快速公交宜具备以下功能:
——可实现车外售检票、水平乘降的封闭式车站;
——使用便于乘降、节能环保、多门、大容量的车辆;
——能采用智能调度、信号优先控制;
——完善的乘客信息服务系统。
4.2快速公交分级
4.2.1快速公交系统级别划分根据运送速度和单向客运能力确定,见表1。
表1快速公交系统级别划分
运送速度单向客运能力
级别
km/h万人次/h
A级≥30≥2.0
B级≥25≥1.5
C级≥20≥1.0
D级≥15≥0.5
4.2.2快速公交分级按以下要求选用:
——应根据路网规划、线路功能、客流量、项目所在地综合客运体系、近远期发展等确定级别;
——同一线路近远期选用不同级别时,系统的各要素应具有远期扩展的可能性;
——同一线路全线宜选用同一级别,特殊困难路段可选用较低级别。
4.3设计范围及年限
4.3.1设计范围
宜与快速公交线网规划空间范围相一致,宜以快速公交走廊道路红线范围为设计界限。道路红线条
件困难时,宜考虑将建筑退让纳入设计界限。
3
DB45/T2831—2024
4.3.2设计年限
充分考虑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实际,合理确定设计年限,一般以快速公交走廊客流和道路交通量达到
饱和状态的年限作为设计年限。
5总体设计
5.1交通调查与分析
5.1.1资料收集
收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资料:
——城市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发展政策及规划等方面的数据资料;
——城市社会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城市人口岗位规模及分布等社会经济数据;
——城市用地布局、用地拓展趋势等城市用地数据。
5.1.2交通调查
5.1.2.1走廊沿线道路交通设施调查和交通运行调查。
5.1.2.2交通设施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城市路网布局及横断面,公共交通线路布局、站点布局及形式、
场站布局及规模、专用车道布局及形式等。
5.1.2.3交通运行调查主要内容包含公共交通(包含轨道交通)上下客数量、时间延误、乘客出行、
发车频率及满载率、客源、主要道路机动车及非机动车流量等。
5.1.2.4应根据资料收集及交通调查进行定量分析。
5.2客流需求预测
5.2.1应包括公共交通出行预测和公共交通客流预测;可在快速公交总体设计中同步开展。
5.2.2应按JT/T960的要求开展需求预测。
5.2.3公交客流预测应包含:公交客运量、客运周转量、换乘率等网络客流特征,以及分线路的客运
量、客运周转量、平均运距、最高断面通过量等线路客流特征。
5.2.4总体设计中应根据客流预测结果确定快速公交系统级别标准、专用车道设置标准等。
5.3专用车道布设
5.3.1专用车道应针对不同等级的道路,充分考虑车道位置、车道数量、车道宽度、隔离形式等来实
现系统功能,技术指标宜保持一致和连续。
5.3.2快速公交专用车道的布设位置可结合道路条件和客流需求,采用地面路中式公交专用车道见图
1中的分图a)、地面路侧式公交专用车道见图1中的分图b)。若道路一侧土地利用形式特殊,可采
用双向同侧式公交专用车道、高架式公交专用车道。
4
DB45/T2831—2024
a)路中式公交专用车道b)路侧式公交专用车道
图1快速公交专用车道布置
5.3.3专用车道数量满足下列要求:
——在路段上拥有连续的专用路权,每个方向应至少设置1条快速公交专用车道;
——交叉口进口道范围内,每个快速公交通道方向应最少设置1条快速公交专用车道;
——车辆进站频率高的车站处,应设置超车道。
5.3.4常规路段专用车道宽度不应<3.5m,站台处若设有超车道,靠近泊位的车道宽度可减小,但不
应<3m;交叉口进口道拓宽和渠化设计时,专用车道的宽度宜≥3.5m。
5.3.5快速公交隔离形式分为物理隔离和非物理隔离,物理隔离可选择绿化带、路侧石、护栏等隔离
形式,非物理隔离可选择车道分隔标线等隔离形式。
5.3.6在道路平面空间不能满足专用车道的设置要求时,可采用另设高架桥专用车道或下穿隧道专用
车道。
5.4交通组织设计
5.4.1应对快速公交沿线路段及交叉口进行交通组织优化和调整。
5.4.2交通组织设计内容应包含机动车交通组织、非机动车交通组织和行人交通组织设计等。
5.4.3沿线路段宜设置连续的非机动车通行空间,走廊设计速度>40km/h的,应设置机非隔离设施;
交叉口保证非机动车交通连续,宜设计非机动车过街通道、非机动车信号控制、非机动车等候区等要素。
5.4.4快速公交沿线路段宜设置公交优先通行信号,对沿线相邻交叉口进行信号协调控制。沿线交叉
口可采用“禁左”等交通组织调整措施,精简相位。
5.4.5如平面路口通过能力无法满足快速公交设置要求时,可考虑对路口进行立交改造优化。
5.5交通影响评估
5.5.1应基于客流需求预测、专用车道布设、交通组织设计方案,对建设范围进行快速公交建成后的
交通影响评估。
5.5.2应包含对公交系统、社会车辆、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的影响分析。
5.5.3公交系统的预评估可根据JT/T959提出的运营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对运营设施和运营服务指标
进行评估。评价结果低于快速公交二星级标准的,应对总体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并对优化方案进行再
评价,结合评价结果确定总体设计方案。快速公交评价等级划分表见表2。
5
DB45/T2831—2024
表2快速公交评价等级划分表
评价等级评价准则
四星级总分值达到85分以上
三星级总分值达到70分~84分
二星级总分值达到60分~69分
一星级总分值达到50分~59分
评分细则参见JT/T959
5.5.4基于交通影响评估结果,对专用车道布设、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组织设计、线路和运
营设计等分别提出优化建议。
6运营设计
6.1一般要求
6.1.1快速公交运营设计应确定规划期内系统运载能力、线路组织形式、基础设施技术选型及系统运
营调度管理等。
6.1.2快速公交应基于所在城市和所在走廊的客流分布特点,选择系统级别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QJ 881.1-1984 塑料挤压模具 圆形加料腔 1984-09-05
- QJ 1163.8-1987 深度、高度、长度极限量规型式尺寸 手柄式槽宽塞规(B=0.1~3) 1987-03-31
- HB 4529.17-1991 H型孔系组合夹具定位件 V形板 1992-01-23
- QJ 802-1983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 平面定位器 1984-03-01
- HB 2579-1976 螺 1976-04-28
- QJ 2532.3-1993 小型组合弯曲模元件 长340mm上模座 1993-03-29
- HB 3029-1989 冲点扩口冲头 1990-04-11
- HB 4534.3-1991 H型孔系组合夹具成组定位夹紧件 槽用斜楔卡紧爪 1992-01-23
- HB 4035-1988 螺纹凸缘模柄 1988-04-09
- GB/T 32.3-1988 六角头头部带孔螺栓 细牙 A和B级 1988-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