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698-2018 实验用喜马拉雅旱獭遗传质量控制

DB63/T 1698-2018 Experimental genetic quality control of Himalayan Marmot

青海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3/T 1698-2018
标准类型
青海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9-25
实施日期
2018-12-01
发布单位/组织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B41

备案号:60861-2018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698—2018

实验用喜马拉雅旱獭

遗传质量控制

2018-09-25发布2018-12-01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1698—2018

前言

本规程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规程由青海省科学技术厅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青海喜马拉雅动物实验中心有限公司、青海央宗药业有限公司、青海省野生动植

物保护协会。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吴天一、范微、张评浒、徐楠、张玲、周国华、张毓。

I

DB63/T1698—2018

实验用喜马拉雅旱獭遗传质量控制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实验用喜马拉雅旱獭的遗传分类、封闭群的繁殖方法、遗传质量监测。

本部分适用于封闭群实验用喜马拉雅旱獭的遗传质量控制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4923实验动物哺乳类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实验用喜马拉雅旱獭ExperimentalMarmotaHimalayana

指经人工饲育适应青藏高原低氧环境,对其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

者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和检定等其他科学研究的青藏高原特有种鼠喜马拉雅旱獭。

3.2

封闭群或远交群Closedcolonyoroutbredstock

以非近亲方式进行繁殖的实验用喜马拉雅旱獭群体,在不从外部引入新的个体的条件下,至少繁殖

4代以上,封闭群亦称远交群。

4封闭群实验用喜马拉雅旱獭的繁殖方法

按照GB14923附录A封闭群动物繁殖方法进行。

5封闭群实验用喜马拉雅旱獭的遗传质量监测

5.1遗传质量要求

5.1.1具有明确的遗传背景资料,来源清楚,有较完整的资料(包括种群名称、来源、遗传基因特点

及主要生物学特性等)。

1

DB63/T1698—2018

5.1.2用于保种及生产的繁殖谱系应清楚完整,繁殖方法科学合理。保持喜马拉雅旱獭的基因异质性

和多态性,避免近交系数随代数增加而过快上升。遗传谱系鉴定参照喜马拉雅旱獭遗传进化分析方法进

行,见附录A。

5.1.3经遗传检测(微卫星分子标记)证明基因频率稳定,为相同种群。微卫星分子标记检测方法见

附录B。

5.2遗传检测方法

5.2.1喜马拉雅旱獭遗传进化分析方法,见附录A。

5.2.2微卫星分子标记检测方法,见附录B。

5.2.3抽样

按表1要求。

表1抽样数量

生产种群旱獭数量取样数量(只)

100只以上≥30

100只以下≥15

5.2.4微卫星分子标记的选择

选择实验用喜马拉雅旱獭13个具有高度多态的位点作为遗传检测的微卫星分子标记。

5.2.5群体评价

5.2.5.1群体内遗传变异采用平均有效杂合度指标或群体平衡状态进行度量。所用分子标记或生化标

记能反映群体基因多态性。

5.2.5.2当平均有效杂合度在0.5时~0.7时,群体为合格封闭群实验旱獭群体。或用群体是

否达到平衡状态来判断定,如果没有达到平衡状态,说明群体的基因频率或基因型频率发生变

化,该封闭群判为不合格。

5.2.5.3喜马拉雅旱獭Cytb序列进行同源比对与遗传进化分析。

5.3检测频率

封闭群实验喜马拉雅旱獭每年进行一次遗传质量检测。

2

DB63/T1698—2018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喜马拉雅旱獭遗传进化分析方法

A.1实验材料与仪器

A.1.1主要试剂

DNAMarker、RNase、高保真Taq酶、琼脂糖、琼脂粉、Tris碱、质粒抽提试剂盒、AMP、IPTG、β

-gal、Goldview、异丙醇、CaCl2、甘油、QIAGEN动物组织与全血DNA提取试剂盒。

A.1.2实验室常用溶液的配置方法

——TE缓冲液(pH8.0):10mMTris-HCl,1mMEDTA;

——TAE母液(50×):242gTris碱,57.1ml冰乙酸,100ml0.5mol/LEDTA(pH8.0)定容至1

升;

——凝胶加样缓冲液母液(6×):0.25%溴酚蓝,0.25%二甲苯青FF,30%甘油水溶液4℃贮存;

——Goldview染液:5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