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815.1-2022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呈现攻击检测 第1部分:框架

GB/T 41815.1-2022 Information technology—Biometric presentation attack detection—Part 1:Framework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1815.1-2022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10-12
实施日期
2023-05-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
适用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常用于呈现攻击检测方法的规范、特性描述与评价的术语和定义。本文件不涉及的范围如下:--具体呈现攻击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关于对策(如反欺骗技术)、算法或传感器的详细信息;--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级安全或漏洞评估。本文件中所要考虑的攻击是在呈现和采集生物特征识别特性期间发生在传感器上的攻击。其他攻击不在本文件的范围内。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想中天科技有限公司、平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市熠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赛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万里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眼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科虹星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麦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景联文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新大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学院、天复(东莞)标准技术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澎思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起草人:
钟陈、王思翔、史春腾、冷霜、王文峰、宋继伟、刘倩颖、王衍强、蒋慧、石红岩、何智勇、梅敬青、张小亮、杨春林、李星光、何召锋、雷震、樊磊、李军、李海青、崔峰科、刘云涛、傅山、宁华、李霖、林冠辰、罗中良、王成、蔺琛皓、张玮、张辰宇、谢佩博、王力宽、蒋增增、张慧、张默男、黄剑锋、秦日臻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2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35.240.01

CCSL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GBT41815.12022ISOIEC30107-12016

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呈现攻击检测

:

第部分框架

1

——

InformationtechnoloBiometricresentationattackdetection

gyp

:

Part1Framework

(/:,)

ISOIEC30107-12016IDT

2022-10-12发布2023-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41815.12022ISOIEC30107-12016

目次

前言…………………………Ⅲ

引言…………………………Ⅳ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2

5呈现攻击的特性描述……………………2

5.1总则…………………2

5.2呈现攻击工具………………………3

6呈现攻击检测方法框架…………………4

6.1呈现攻击检测类型…………………4

/……………………

6.2质询响应的作用5

6.3呈现攻击检测过程…………………5

6.4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架构中的呈现攻击检测………6

7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中假冒呈现攻击的阻止手段………8

参考文献………………………9

/—//:

GBT41815.12022ISOIEC30107-12016

前言

/—《:》

本文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GBT1.120201

起草。

/《》,/

本文件是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呈现攻击检测的第部分已经发

GBT418151GBT41815

布了以下部分:

———:;

第部分框架

1

———:。

第部分数据格式

2

/:《: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