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6060.1-1997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铸造表面
GB/T 6060.1-1997 Roughness comparison specimens—Cast surfac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7年12月
-
2018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哈尔滨理工大学、沈阳铸造研究所
- 起草人:
- 任善之、陈捷、毕林丽、李安民
- 出版信息:
- 页数:5页 | 字数: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GB/T6060.1一1997
-4--
前「1
本标准等效采用ISO2632/E:1979《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第三部分:铸造表面》。考虑到颜色
对视觉的误差,本标准增加了对颜色的要求。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标准在铜合金砂型类样块中增加
了Ra12.5和Ra200两级。
本标准增加了最小尺寸为17mm和26mm的样块,列为国标II型样块,并增加了最小尺寸为
llOmm的样块,列为国标11型样块,以适应我国铸造行业设计人员和检验人员的不同需要。
本标准是GB6060.1-85的修订版。由于测量手段的进步,本标准根据ISO2632/11:1979,不再规
定R:为铸造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参数,而一律选用Re。取消了原“定义”条文中的“…或微观不平度
十点高度R(})值”的字样,并将原版中的有关RX0和RJ600字样改为Ra200和R8400o
本标准对“评定方法”中个别条文做了调整。如“在样块表面均匀分布的位置上,测取25个数据”代
替了原条文中的“横过样块表面,在均匀分布的表面位置上取足够的数据”,以使确切。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6060.1-85.
本标准与GB/T15056-94((铸造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配套使用。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沈阳铸造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善之、陈捷、毕林丽、李安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GB/T6060.1一1997
eqvISO2632/11:1979
铸造表面代替(;B6060.1-85
Roughnesscomparisonspecimens
Castsurfaces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铸造金属及合金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制造方法、表面特征、样块分类和粗糙度参数
值及其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7633-1994 变压器用螺旋板式强油水冷却器 1994-12-09
- JB/T 9515-1999 质量法油耗测量装置 技术条件 1999-08-06
- JC/T 1051-2007 铝箔面硬质酚醛泡沫夹芯板 2007-09-22
- EJ/T 1067-1998 X射线荧光分析用镅-241源 1998-03-25
- QJ 2329-1992 灰铸铁件技术条件 1992-03-24
- SL 92-1994 锑的测定 (5-Br-PADAP分光光度法) 1995-05-01
- EJ/T 1074-1998 核临界安全培训准则 1998-08-25
- QJ 2580A-2011 钛合金六角头螺栓 2011-07-19
- JB/T 7790-1995 电涡流测功机(器)技术条件 1995-11-10
- SY/T 4072-1993 沥青膨胀珍珠岩防腐保温钢管 199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