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972.2-1998 光纤总规范 第2部分:尺寸参数试验方法

GB/T 15972.2-1998 Generic specification for optical fibres—Part 2:Measuring methods for dimension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15972.20-2021 | 页数:2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5972.2-199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98-12-21
实施日期
1999-07-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电子工业部上海传输线研究所
起草人:
陈永诗、吴金良、刘泽恒、陈国庆
出版信息:
页数:23页 | 字数:43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光纤总规范

第部分尺寸参数试验方法

发布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标准是等效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光纤第部分总规范第篇尺寸参

数试验方法和修改单对光纤的几何尺寸参数测量方法和

光纤总规范中的进行修订的本标准某些条款中还参考采用了

单模光纤相关参数的定义和试验方法和多模渐变折射率

光纤缆的特性中的有关规定

这样使我国的光纤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相一致以适应在此领域的国际技术交流和贸易往来迅速

发展的需

标准与和中的相比除增加了光纤涂覆层尺寸光

纤伸长量的测量方法外折射率剖面测试方法中增加了横向干涉法光纤包层直径测量方法中增加了机

械法光纤长度测量方法中增加了传输和或反射脉冲延迟法删除了模场直径的测量方法

在光纤总规范总标题下包括五个部分

第部分即总则

第部分即尺寸参数试验方法

第部分即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第部分即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试验方法

第部分即环境性能试验方法

本标准是第部分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和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和电子工业部共同提出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电子工业部上海传输线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永诗吴金良刘泽恒陈国庆

前言

国际电工委员会是一个包括所有国家电工委员会国家委员会的世界性标准化组

织的标是促进电气和电子领域内涉及的所有标准化问题的国际合作为此的除其他活动外

发布国际标准标准的制定委托给技术委员会对该内容感兴趣的任何国家委员会都可以参

加这个制定工作与有联系的国际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的组织也可参加制定工作与国际标准

化组织按照双方协商确定的条件进行密切合作

在技术问题上的正式决议或协议是由对这些问题特别关切的国家委员会参加的技术委员

会制定的对所涉及的问题尽可能地代表了国际上的一致意见

这些决议或协议应按国际应用的建议以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发布并在此意义上为各

国家委员会所接受

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一各国家委员会有责任使其国家和地区标准尽可能采用国际标

准国家或地区标准与标准之间的任何差异应在国家或地区标准中清楚地指明

国际标准是由第技术委员会纤维光学的第分委员会光纤光缆制定

年颁布的的第版已被修改它被分成了五个标准每个标准包括一篇

第版取消并替代的第篇形成了一个新的技术修订版

本标准应与下列标准结合起来使用

光纤第部分总规范第篇总则

光纤第部分总规范第篇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光纤第部分总规范第篇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试验方法

光纤第部分总规范第篇环境性能试验方法

本标准文本以下列文件为依据

国际标准草案表决报告

表决批准本标准的全部资料可在上表列出的表决报告中查阅

附修改单前言

修改单是由第技术委员会纤维光学的第分委员会光纤光缆制定的

修改单的文依据下列文件

最终国际标准草案表决报告

表决批准本修改单的全部资料可在上表列出的表决报告中查阅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光纤总规范

第部分尺寸参数试验方法

代替

一部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光纤尺寸参数的试验方法及其对试验装置试样程序计算方法结果的统一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成品光纤横截面尺寸折射率剖面长度和光纤伸长量的商业性检验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新版本的可能性

光纤总规范第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试验方法

尺寸参数试验项目

应从表中选择确定的试验方法进行光纤尺寸的测定适用的试验合格判据和试样数应在产品

规范中规定

应当明确表包括了所有种类光纤但不是所有试验都适用于任何一类光纤

当预涂覆层由两层以上不同材料的同轴和同心层组成时接近包层的那一层定义为第一层紧挨第一层的那

一层定义为第二层依此类推

表光纤的尺寸特性

试验方法标准号试验方法适用的参数

折射近场法纤芯直径

包层直径

不圆度

横向干涉法同心度误差

纤芯直径

包层直径

预涂覆层直径

近场光分布法横截面几何尺寸测定

缓冲层直径

不圆度

同心度误差

预涂覆层直径

侧视光分布法预涂覆几何尺寸测定预涂覆层不圆度

预涂覆层同心度误差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实施

表完

试验方法标准号试验方法适用的参数

包层直径

预涂覆层直径

机械法直径测定

缓冲层直径

不圆度

机械法长度测定

传输和或反射脉冲延迟法长度测定光纤长度

后向散射法

光纤伸长量光纤长度的变化

折射近场法是一个基于折射率分布的纤芯定义直接测量芯区尺寸参数的方法由本方法给出的折射率分布

可以计算出光纤横截面尺寸和数值孔径

采用近场光分布法获得的尺寸与折射率分布相关但并不严格符合纤芯直径定义

与单模光纤传输部分有关尺寸即模场直径模场同心度误差的测量见的有关规定

实际上一般不规定单模光纤纤芯直径

方法机械法长度测定尚在考虑中

定义

基准面

基准面应在产品规范中规定它可以是纤芯包层预涂覆层或缓冲层的表面

折射率剖面

沿光纤直径的折射率分布

纤芯包层预涂覆层或缓冲层的中心

纤芯包层预涂覆层或缓冲层的中心是纤芯包层预涂覆层或缓冲层外边界的最佳拟合圆的圆

纤芯直径

单模光纤纤芯直径

正在研究中

多模光纤纤芯直径

根据折射率分布多模光纤芯区边界上每点不包括任何折射率下陷处的折射率都比内均匀包

层的折射率大一个规定值该规定值是多模光纤纤芯直径是多模光纤芯区外边界在该边界

上各点的折射率是佳拟合圆的直径

式中内均匀包层的折射率

纤芯的最大折射率

称为因子的常数

折射率剖面可通过折射近场法或横向干涉法获得也可以用近场光分布法测量

被全部照明的纤芯近场来获得

对拟合的折射近场作图法或不拟合的法的典型取值为这与拟合的法的值为零等效

对纤芯包层交界区域折射率剖面是渐变的光纤不拟合的法的值取为等效于拟合的法的

值取为零

包层预涂覆层或缓冲层直径

包层预涂覆层或缓冲层直径是包层预涂覆层或缓冲层外边界的最佳拟合圆的直径

纤芯包层预涂覆层或缓冲层不圆度

对纤芯包层预涂覆层或缓冲层边界作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纤芯包层预涂覆层或缓冲

层不圆度是纤芯包层预涂覆层或缓冲层边界的外接圆与内切圆的直径之差除以纤芯包层预涂

覆层或缓冲层直径所得的值用百分数表示

同心度误差

纤芯包层预涂覆层或缓冲层中任意两个不同的中心如纤芯中心与包层中心包层中心与预涂覆

层中心包层中心与缓冲层中心之间的距离就是对应的同心度误差

对于多模光纤纤芯包层同心度误差也可以是纤芯中心与包层中心的距离除以纤芯直径所得的

值用百分数表示

方法折射率剖面法

测量折射率剖面的两种试验方法如下

折射近场法

折射近场法是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折射率分布测定的基准试验方法也是多模光纤尺寸参

数测定的基准试验方法和单模光纤尺寸参数测定的替代试验方法

定制服务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