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5218-2022 微型桩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技术规程
DB37/T 5218-2022 Micro-pile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treat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王术江
- 出版信息:
- 页数:10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前言
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
<2018年第二批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
〔2018〕17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
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设计、施工、
检验和监测。
本规程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东省建筑科学研
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
请反馈至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济南市无影山路29
号,邮编:250031,联系电话:0531-85595270,邮箱:253150634@)。
主编单位: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铁建工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青岛瑞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华鲁工程总公司
山东华科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济南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山东正元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舜祥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用主要起草人员:王术江程海涛付军安振山
杨红波常玉军孟宪伟王景广
王益超杜云晶于峰郝海峰
高嵩宋立玺朱磊陈战江
1
徐贞社李虎高磊华仝霄金
杜嘉林刘同鲁黄庆华王涛
刘强炳臧运锋张珊孙家宏
刘金法郑向东孙捷李兴忠
刘洪伟刘伟明李强李凯
单连顺矫龙军赵洪胜曹永品
孔凡龙杨朋刘国辉赵荣平
主要审查人员:邢庆毅寿崇琦蒋世林钟岱辉
葛颜慧王志胡安春骆明足
陈杰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用
2
目次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3
3基本规定...................................................................................................6
4设计.........................................................................................................8
4.1一般规定...........................................................................................8
4.2选型与布置.......................................................................................8
4.3作用效应和承载力计算...................................................................9
4.4地基变形计算.................................................................................21
4.5承台设计.........................................................................................21
4.6构造要求.........................................................................................22
5施工.......................................................................................................26
5.1施工准备.........................................................................................26
5.2微型灌注桩施工.............................................................................26
5.3微型注浆钢管桩施工.....................................................................28
5.4微型预制桩施工.............................................................................29
5.5水泥土复合微型桩施工.................................................................31
6检验和监测............................................................................................33
6.1一般规定.........................................................................................33
6.2检验.............................................................................................33
6.3监测.............................................................................................35
附录A微型桩用钢材腐蚀损失厚度......................................................36
附录B桩型与成桩工艺选择...................................................................37
附录C钻孔测试和预灌浆.......................................................................38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用附录D静力压桩施工记录......................................................................39
附录E封桩工程施工记录.......................................................................40
本规程用词说明..........................................................................................41
引用标准名录..............................................................................................42
3
附:条文说明..............................................................................................43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用
4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andSymbols...................................................................................2
2.1Terms..................................................................................................2
2.2Symbols.............................................................................................3
3BasicRequirements..................................................................................6
4Design.......................................................................................................8
4.1GeneralRequirements.......................................................................8
4.2SelectionandLayoutofPiles............................................................8
4.3CalculationofLoadEffectandBearingCapacity.............................9
4.4DeformationCalculationofSubsoil................................................21
4.5CapDesign.......................................................................................21
4.6DetailedRequirements....................................................................22
5Construction............................................................................................26
5.1ConstructionPreparation.................................................................26
5.2ConstructionofCast-in-situMicropile............................................26
5.3ConstructionofPostGroutingSteelMicropile...............................28
5.4ConstructionofPrefabricatedMicropile.........................................29
5.5ConstructionofPrefabricatedMicropileEmbeddedinCement
soil.............................................................................................................31
6InspectionandMonitoring......................................................................33
6.1GeneralRequirements.....................................................................33
6.2Inspection.........................................................................................33
6.3Monitoring.......................................................................................35
AppendixACorrosionLossThicknessofSteelforMicropiles...............36
AppendixBSelectionofPileTypeandPileFormingTechnology..........37
AppendixCBoreholeTestingandPregrouting.........................................38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用AppendixDConstructionRecordofStaticPressurePile.........................39
AppendixEConcealedConstructionRecordSheete................................40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41
ListofQuotedStandards..............................................................................42
5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43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用
6
1总则
1.0.1为在微型桩地基基础加固处理中,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确
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既有建筑和新建建筑的微型桩地基基础加固处理
的设计、施工、检验和监测。
1.0.3微型桩地基基础加固处理的设计、施工、检验和监测除应符合本
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用
1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微型桩micropile
在地基土或地基土竖向增强体中形成的截面直径或边长不大于
300mm的桩。
2.1.2微型灌注桩cast-in-situmicropile
通过机械钻孔、人力挖掘等手段成孔,在孔内放置钢筋、钢棒、钢
管等加筋材料,由压力灌注水泥浆、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形成的直
径不大于300mm的灌注桩。
2.1.3微型注浆钢管桩postgroutingsteelmicropile
在静压或引孔植入的钢管内,通过压力使灌注的水泥浆扩散至桩周
土体并填充钢管内腔形成的微型桩。
2.1.4微型预制桩prefabricatedmicropile
截面尺寸不大于300mm的预制混凝土方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钢管桩、型钢桩等预制桩。
2.1.5水泥土复合微型桩prefabricatedmicropileembeddedincement
soil
由水泥土桩与同心植入的微型预制桩复合而形成的桩。
2.1.6减沉复合桩基compositefoundationwithsettlement-reducing
piles
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要求,为减少沉降采用疏布微型桩的复合桩基。
2.1.7锚杆静压法methodofanchorjackedpile
通过设置在基础上的锚杆作为反力装置,以结构自重为反力,将微
型预制桩段从基础中预留或开凿的压桩孔内逐段压入土中,再将桩与基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用础连接在一起的施工方法。
2.1.8坑式静压法methodofpit-jackedpile
在基础侧面和底部挖坑形成工作面,以结构自重为反力,将微型预
2
制桩逐段静压入土中,再将桩与基础连接在一起的施工方法。
2.1.9投石注浆法stonegroutingmethod
在已成孔内投入级配碎石并利用埋入桩孔中的注浆管、钢管等灌注
水泥浆,凝结后形成的混凝土桩的方法。
2.2符号
2.2.1作用和作用效应
F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
Gk——桩基承台及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
Mxk、My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底面,绕通过桩群
承载力合力点的x、y主轴的力矩;
N——作用效应基本组合下的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
Ni——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作用下微型桩第i基桩桩顶的竖向
力(kN);
p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
Pmax——最大压桩力设计值;
Pp——设计最终压桩力;
Pp(z)——桩入土深度为z时的最大压桩力;
ρ——轴心受压的水泥土复合微型桩截面上植入的微型预制
桩与桩周水泥土的应力比。
2.2.2抗力和材料性能
Ecs——水泥土桩的弹性模量;
EI——桩身抗弯刚度;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用Ep——植入桩的弹性模量;
Epcs——水泥土复合微型桩植入桩复合段桩身材料复合模量;
3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cu——与桩身水泥土配比相同的水泥试块(边长为70.7mm
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d龄期的立方体抗压
强度平均值;
fsc——考虑套箍效应的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sk——处理后桩间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spk——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y——锚固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y——钢筋或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
Nps——水泥土复合微型桩同心植入的微型桩轴心受压承载力
设计值;
ps(z)——桩入土深度z时的最大比贯入阻力;
q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q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R——基桩或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λRi、λRj——分别为桩群中第i基桩、第j基桩与微型桩的竖向支
承刚度比。
2.2.3几何参数
A——承台底面积;
Ac——承台底净面积;
Acs——植入微型桩段水泥土净截面面积;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用Ags——钢管或型钢截面面积;
Ap——桩端面积;
Aps——实心钢管混凝土面积;
A'y——纵向主筋截面面积;
4
d1——锚固筋直径;
li——桩周第i层土的厚度;
u——桩身周长。
2.2.4计算系数
B、C——截面形状对套箍的影响系数;
Kp——压桩力系数;
Ks——换算系数;
mp——植入桩截面面积与水泥土复合微型桩全截面面积之
比;
n0——每个桩孔预埋锚固筋数;
αsc——钢管混凝土含钢率;
αp——桩端端阻力发挥系数;
——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
βp——极限端阻力调整系数;
βsi——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调整系数;
——桩身水泥土强度折减系数;
θ——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套箍系数;
——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
λ1i、λ2i——地基土、相应水泥土抗拔系数;
——植入桩—水泥土界面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换算系数;
ξp——单桩极限承载力利用系数;
ξs——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利用系数;
——天然地基承载力满足率;
ψc——微型桩成桩工艺系数。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用
5
3基本规定
3.0.1微型桩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
人工填土、风化岩或软质岩石等既有建筑的地基基础加固或新建建筑地
基处理。
3.0.2在选择微型桩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方案前应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完
成下列准备工作:
1搜集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上部结构及基础设计、施工资
料等;
2搜集既有建筑结构、基础使用现状,结构强度和变形观测资料
包括结构裂缝、基础沉降、倾斜等;
3了解当地微型桩地基基础加固处理经验和施工条件,对于有特
殊要求的工程,尚应了解相似场地上同类工程的加固处理经验和使用情
况等;
4确定微型桩地基基础加固处理的目的和加固处理后要求达到的
各项技术指标;
5了解施工场地的周边环境,调查临近建筑、地下工程、周边道
路及有关管线等情况。
3.0.3微型桩地基基础加固设计前应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
成果资料应满足地基基础设计、施工及验收要求。
3.0.4采用微型桩加固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前,应对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及
上部结构进行鉴定。
3.0.5对于无地区同类工程经验或施工条件复杂的场地,应在设计前选
择有代表性区域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确定微型桩成桩效果和施工工艺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用参数。
3.0.6工程桩正式施工前应进行静载试验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同一
条件下,试桩数量不应少于3根。
6
3.0.7微型桩地基基础加固应按地基变形设计,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
形验算。
3.0.8微型桩地基基础加固处理在施工及使用期间,应对可能受影响的
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沉降观测,直至沉降达到稳定为止。
3.0.9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应对该建筑和施工可能影响的周边环境
进行监测设计。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用
7
4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微型桩加固后的地基,当基桩与承台整体连接时,应按桩基础设
计;当基桩与基础非整体连接时,应按复合地基设计。
4.1.2微型桩地基处理工程应按上部结构、基础及地基共同工作的原则
进行设计;对于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微型桩加固工程,应遵循新基础和旧
基础、新增桩和原有桩变形协调原则进行设计。
4.1.3微型桩地基基础加固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
的要求,其设计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在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软弱下卧层地
基承载力验算;
2对承受较大水平荷载或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应进行
地基稳定性验算。
4.1.4微型桩桩基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GB500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相关规定。
4.1.5微型桩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
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
执行。
4.2选型与布置
4.2.1桩型和成桩工艺应根据建筑结构类型、荷载性质、桩的使用功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用穿越土层、桩端持力层、地下水位、施工设备、施工环境、施工经验、
成桩材料供应条件等,并按安全适宜、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选择时可
参照本规程附录B的相关规定。
8
4.2.2微型桩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钻孔桩及引孔植入法施工的非挤土桩,基桩的中心距不应
小于桩直径的3倍;对于在非饱和土、饱和非黏性土中采用静压法施工
的挤土桩,基桩的中心距不应小于桩直径的3.5倍;对于在饱和黏性土
中采用静压法施工的挤土桩,基桩的中心距不应小于桩直径的4倍;对
于水泥土复合微型桩,基桩的中心距不应小于植入桩直径或边长的4
倍,且不宜小于水泥土桩直径的2.5倍;
2微型桩宜选择中、低压缩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进入持力层深
度不宜小于微型桩桩身桩径或边长的5倍。对于水泥土复合微型桩除满
足以上要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不宜小于水泥土桩直径的2
倍,且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以下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水泥土桩直
径的3倍;
3微型灌注桩可采用竖直桩或网状结构的斜桩布置,其他类型微
型桩宜采用竖直桩布置;
4锚杆静压法沉桩压桩孔宜布置在墙体的两侧或柱子四周,并应
尽量靠近墙体或柱子;
5坑式静压法沉桩的桩位布置,应根据既有建筑的墙体和基础形
式及荷载大小,按结构荷载重心均匀布置,且应避开门窗等墙体薄弱部
位,设置在结构受力节点位置。
4.3作用效应和承载力计算
Ⅰ桩顶作用效应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用4.3.1既有建筑基础采用微型桩加固前,群桩中基桩桩顶竖向力计算应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规定。
4.3.2既有建筑基础采用微型桩加固后,群桩中新增桩或既有桩的基桩
9
桩顶竖向力增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在既有建筑原基础内增加微型桩时,作用于第i基桩的竖向力增
量:
FkGkMxkyiMykxi
Nik
ny2x2
jj(4.3.2-1)
2既有建筑的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扩大并增加微型桩时,作用于
第i基桩竖向力增量:
FkGkfaAcMxkyiMykxi
Nik
ny2x2
jj(4.3.2-2)
3既有建筑桩基础扩大基础并增加微型桩时,新增微型桩与既有
桩支承刚度不同时,作用于第i基桩竖向力增量:
FGMyMykxi
Nkkxki
ikRinnn
22
RjRjyjRjxj(4.3.2-3)
j1j1j1
式中:F'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地基基础加固后,作用于桩
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增量(kN);
G'k——地基基础加固后,桩基承台及承台上土的自重增量
标准值(kN),对稳定的地下水位以下部分应扣除
水的浮力;
——既有建筑地基经持载压实后增加的地基承载力
fa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用(kPa),宜由静载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方法确定,按
经验取值时,不应超过持载压实前地基承载力特征
值的25%;
10
N'ik——地基基础加固后,微型桩或既有桩第i基桩竖向力增
量(kN);
M'xk、M'y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地基基础加固后作用于承台
底面通过桩群承载力合力点的x、y轴的力矩增量
(kN·m);
xi、xj、yi、yj——地基基础加固后,第i、j基桩至桩群承载力合力点
的y、x轴线的距离(m);
λRi、λRj——分别为桩群中第i基桩、第j基桩与微型桩的竖向支
承刚度比,取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与微型桩的单桩
承载力特征值的比值;
2
Ac——地基基础加固后,原基础净面积(m)。
Ⅱ单桩竖向承载力
4.3.3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微型灌注
桩、微型预制桩、微型注浆钢管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
应按下式计算:
()
QukusiqsiklipqpkAp4.3.3
式中:Quk——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
u——桩身周长(m);
q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如无当地
经验时,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用94有关规定取值;
q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如无当地经验时,可按现
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有关规定取
11
值;
βsi、βp——桩侧、桩端阻力调整系数,应按表4.3.3的规定取值;
li——桩周第i层土的厚度(m);
2
Ap——桩端面积(m),当采用空心桩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有关规定考虑桩端土塞
效应。
表4.3.3桩侧阻力调整系数βsi、桩端阻力调整系数βp
桩类型βsiβp
未采用二次注浆工艺1.01.0
微型灌注桩、淤泥、淤泥质土1.0~1.11.0
采用二
微型注浆钢管黏性土、粉土1.2~1.41.2~1.7
次注浆
桩中砂、粗砂、砾砂
工艺1.3~1.61.6~2.3
全风化岩、强风化岩1.2~1.51.4~2.2
锚杆静压法沉桩、坑式静压法沉
微型预制桩1.01.0
桩
水泥土复合微
外围水泥土1.5~1.61.0
型桩
注:干作业钻、挖孔桩,βp按列表值乘以小于1.0的折减系数,当桩端持力层为黏性土或粉土
时,折减系数取0.6,为砂土或碎石土时,取0.8。
4.3.4初步设计时,确定水泥土复合微型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
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桩基础设计时,植入微型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应按
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
QukUsiqskilpqpkAp4.3.4-1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公开�浏览专用
()
QukufculfcuAP4.3.4-2
式中:U——水泥土桩周长;
12
u——同心植入的微型预制桩周长(m);
——桩端端阻力发挥系数,应按地区经验确定,无地区经
p
验时可取1.0;
——植入桩—水泥土界面极限侧阻力换算系数,取预制桩-
水泥土界面剪切强度标准值与对应位置桩身水泥土强
度标准值之比,无当地经验时,可按表4.3.4的规定取
值;
——桩身水泥土强度折减系数,可取0.55~0.70;与水泥
土掺入比及搅拌均匀程度有关,对高喷水泥土搅拌桩
取高值,对深层搅拌桩取低值;
——与桩身水泥土配比相同的水泥土试块(边长为70.7mm
fcu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Y/T 0440-2024 海岛植物物种登记技术指南 2024-09-13
- GB/T 45924-2025 薄型中空玻璃 2025-06-30
- GB/T 45928-2025 固体回收燃料用除臭剂 2025-06-30
- GB/T 45930-2025 雪场装备 压雪机 技术条件 2025-06-30
- HY/T 0441-2024 海洋经济调查 海洋工程调查技术规范 2024-09-13
- HY/T 0438-2024 海洋生物资源碳库贡献调查与评估技术规程 紫菜 2024-09-13
- GB/T 45927-2025 固体回收燃料的储运要求 2025-06-30
- GB/T 45935-2025 应急管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总体技术要求 2025-06-30
- GB/T 45949-2025 中文新闻语义结构化标注 2025-06-30
- GB/T 45936-2025 应急管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数据传输接口和通信协议规范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