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217-2019 猴耳环实生苗培育技术规程

DB44/T 2217-2019 DB44/T 2217-2019 Monkey-ear-type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广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4/T 2217-2019
标准类型
广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2-03
实施日期
2020-03-03
发布单位/组织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广东省林业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猴耳环(Archidendron clypearia(Jack)Nielsen)实生苗培育的种子、播前准备、播种育苗、苗期管理、苗木出圃和建档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猴耳环实生苗的培育。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起草人:
李梅、黄世能、陈祖旭、施国政、李樨、胡文强、张迪、马星宇、金文云、闫晶晶。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61

DB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2217—2019

猴耳环实生苗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nseedlingcultivationofArchidendronclypearia

2019-12-03发布2020-03-03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T2217—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梅、黄世能、陈祖旭、施国政、李樨、胡文强、张迪、马星宇、金文云、闫

晶晶。

I

DB44/T2217—2019

猴耳环实生苗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猴耳环(Archidendronclypearia(Jack)Nielsen)实生苗培育的种子、播前准备、

播种育苗、苗期管理、苗木出圃和建档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猴耳环实生苗的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LY/T1000容器育苗技术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猴耳环Archidendronclypearia(Jack)Nielsen

含羞草科(Mimosaceae)猴耳环属的乔木树种,拉丁名也常用Pithecellobiumclypearia(Jack)

Benth。该树种是传统的中药材树种,在药、材、园林绿化和林业经济领域均有广阔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3.2

顽拗性recalcitrant

指种子成熟时仍具有较高的含水量,不耐失水,贮藏中忌干燥和过度低温。

3.3

穴盘holeplate

用聚苯乙烯制成的白色塑料泡沫板育苗容器,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板高、孔穴大小、孔穴数量等。

4种子

4.1母树

选择生长健壮、树冠茂盛、种粒大而饱满、无病虫害的单株采种;人工林宜选择3年生及以上林龄

中的单株采种;观测和记录母树生长状况,记载于附录A。

1

DB44/T2217—2019

4.2采收

果期4月~8月,果实成熟期6月中旬~7月中旬;宜于果荚开裂,种子未脱落时用高枝剪等将成熟的

荚果剪下,或摇晃树干枝条直接将成熟的种子震落;亦可直接捡拾成熟后自然落地且保存尚佳的种子。

4.3处理

去掉果荚和杂质;直接播种,或装入塑料密封袋于5℃~8℃条件下贮藏,时间不宜超过2个月。

4.4质量要求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