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356-2022 水文年鉴资料审查技术规程
DB22/T 3356-2022 Hydrological Yearbook Data Review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7.120
CCSP12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356—2022
水文年鉴资料审查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dataexaminationofhydrologicalyearbook
2022-01-28发布2022-02-28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3356—2022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综合性检查........................................................................2
5说明资料..........................................................................3
5.1目录和编印说明................................................................3
5.2一览表和资料索引表............................................................3
5.3站网分布图....................................................................4
5.4各站月年平均流量和输沙率对照表................................................4
6考证资料..........................................................................5
6.1测站说明表与测验河段平面图....................................................5
6.2水文站以上(区间)主要水利工程基本情况表及平面图..............................5
7水位资料..........................................................................5
7.1逐日平均水位表................................................................6
7.2洪水水位摘录表................................................................7
7.3逐潮高低潮位表................................................................7
7.4潮位月年统计表................................................................7
8流量资料..........................................................................8
8.1实测流量成果表................................................................8
8.2实测大断面成果表..............................................................9
8.3堰闸流量率定成果表...........................................................10
8.4逐日平均流量表...............................................................10
8.5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11
8.6水库水文要素摘录表...........................................................12
9悬移质输沙率资料.................................................................12
9.1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12
9.2逐日平均悬移质输沙率表.......................................................14
9.3逐日平均含沙量表.............................................................15
10泥沙颗粒级配资料................................................................15
10.1实测悬移质颗粒级配成果表....................................................15
10.2实测悬移质单样颗粒级配成果表................................................15
10.3悬移质断面平均颗粒级配成果表................................................16
I
DB22/T3356—2022
10.4月、年平均悬移质颗粒级配成果表...............................................16
11水温和冰凌资料...................................................................16
11.1逐日水温表...................................................................16
11.2冰厚及冰情要素摘录表.........................................................17
11.3冰情统计表...................................................................17
11.4实测冰流量成果表.............................................................18
12降水量资料.......................................................................18
12.1逐日降水量表.................................................................18
12.2降水量摘录表.................................................................19
12.3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19
13水面蒸发量资料...................................................................19
13.1陆上(漂浮)水面蒸发场说明表及平面图.........................................19
13.2逐日水面蒸发量表.............................................................20
13.3水面蒸发量辅助项目月年统计表.................................................20
II
DB22/T335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吉林省水利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正茂、陈锦岚、曲延光、管利群、张伟、隋佳硕、黄旭、柴禾蕾、张驰、彭
朝辉、刘玉申、曹国忠、鄂文峰、张海波、闫法森、赵晶东、王丽华。
III
DB22/T3356—2022
水文年鉴资料审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文年鉴资料审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综合性检查、说明资料、考证资料、水位资料、
流量资料、悬移质输沙率资料、泥沙颗粒级配资料、水温和冰凌资料、降水量资料和水面蒸发量资料。
本文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资料审查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SL/T460水文年鉴汇编刊印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HydrologicalYearbookofP.R.China
按流域水系汇编,由国家水行政部门逐年刊印成册的水文资料。
3.2
水文资料整编hydrologicdataprocessing
对原始水文资料按科学方法和统一规格进行考证、整理、分析、统计、审查、汇编、刊印或存贮的
全部技术工作。
3.3
水位stage
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的高程。
3.4
流量discharge
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渠或管道某一过水断面的水体体积。
3.5
径流模数runoffmodulus
时段径流总量与相应集水面积的比值或时段内单位集水面积所产生的平均流量。
3.6
径流深度runoffdepth
单位集水面积的径流量所折算的平均水层厚度,一般以mm计。
3.7
输沙率sedimenttransportrate
1
DB22/T3356—2022
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横断面的泥沙质量。
3.8
输沙量sedimentrunoff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水文测验断面的干沙质量。
3.9
输沙模数sedimentrunoffmodulus
时段总输沙量与相应集水面积的比值。
3.10
颗粒级配grain-sizedistribution
每一粒径组泥沙在给定的沙样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
3.11
中数粒径medianparticlediameter
小于某粒径的沙重百分数为50%的粒径。
3.12
平均粒径meanparticlediameter
粒径组平均粒径为粒径组上下限粒径几何平均值。样品的平均粒径为各粒径组平均粒径按各粒径组
相应沙重百分数加权的平均值。
3.13
冰流量icedischarge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冰块或冰花的体积。
3.14
流冰疏密度icerunconcentration
测验河段内,流冰块和流冰花面积与敞露水面面积的比值。
3.15
降水量precipitation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
深度。
3.16
水面蒸发量watersurfaceevaporation
在一定时段内,由地表水体的自由水面逸入大气的水量,单位为mm。
3.17
合理性检查rationalexamination
为保证水文资料整编的质量,根据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各种要素间的关系,对整编成果的规
律性所做的检查工作。
4综合性检查
4.1各成果表与水位、水文站一览表及降水量、水面蒸发量站一览表(含资料索引)对照,检查各成
果表的相关数据:
a)各成果表站次、河名和站名与一览表应一致,后一测站站次应大于前一测站站次,刊印成果
的测站均应列入一览表;
b)表头所列的集水面积、基面名称与基面高差应与水位、水文站一览表一致,基面名称与基面
高差不得空白。
2
DB22/T3356—2022
4.2各成果表使用的数据单位、有效位数应按SL/T460要求执行,其中:
a)输沙率单位应为“kg/s”,输沙量单位应为“104t”。同一测站各成果表使用的含沙量单位、
蓄水量单位一致;
b)数据量级与使用的单位匹配。
4.3各成果表附注应按SL/T460要求执行,与表内数据及测站的实际情况相符。
4.4当出现河干、连底冻、水流停滞、缺测及部分测验项目部分时段按规定停测等现象时,检查各成
果表同一日日值或摘录值的相应性,日值及月年特征值统计(计算)应符合SL/T460要求。
4.5水位、水文站各表项数据按上、下游关系,降水量、水面蒸发量站数据按区域地形特点进行综合
合理性检查,若出现突大、突小等不合理现象,应结合水利工程情况、测站控制条件、人类活动影响、
区域地形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4.6与上年度资料对照,对同一测站相邻年份的刊印成果进行检查,主要包括:
a)刊印的成果表项应保持历年统一,各要素观测月份或时段保持历年统一,符合测验规范要求;
b)保证率水位、洪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输沙模数等特征值统计应保持历年统一;
c)附注说明应具有连续性,与测站当年实际情况相符;
d)若有变动,应结合编印说明、附注说明及测站特性分析其合理性。
4.7月、日省略方式与水位整米数省略方式应按SL/T460要求执行。实测类成果表时间格式为“时:
分”,摘录类成果表时间为整点时,只记至时。
5说明资料
5.1目录和编印说明
5.1.1按照SL/T460中水文年鉴卷册划分情况,检查水文年鉴的卷册名称、卷册编号与译文。水文资
料年份应与刊印的资料年份一致,刊印单位名称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文司”。
5.1.2目录与卷册内刊印的资料项目应一致,成果表、图的名称及排列次序正确,页码编排与刊印的
内容一致。
5.1.3编印说明中统计的测站数量应与水位、水文站一览表及降水量、水面蒸发量站一览表相符,一
站多断面按一站统计,降水量、蒸发量站按项目统计。统计的成果表项名称、排列次序与卷册内刊印的
资料一致,成果表数量统计正确。
5.1.4编印说明中涉及的领导机关名称应与实际情况一致,各项文字说明与卷册内资料相符。
5.1.5编印说明中各项特征值统计应与卷册内刊印资料相符,最小值应在全年观测值中挑选。
5.1.6参照相邻年份水文年鉴资料,结合刊印年份的水文测站变动情况,检查编印说明中测站变动、
资料变动等需要说明的内容,不应有漏写、错写现象。
5.1.7编印说明中列写的流向符号、观测物符号和整编符号应齐全,符号说明正确。
5.1.8编印说明中所述的水文测验方法和水文资料整编方法应与卷册内刊印资料相符,名称正确。
5.2一览表和资料索引表
5.2.1检查各类一览表中的测站信息,确认各项数据和文字准确无误,内容填写准确无误,主要包括:
a)站次应自1开始连续编号;
b)检查测站编码、水系、河名、流入何处、站名和站别有无漏写、错写现象,应与实际情况相
符且彼此相应;
3
DB22/T3356—2022
c)断面(观测场)地点应填写至省、市、县(盟、州)、乡(镇、街道)、村,与所在地行政
区划相符。同一市(盟、州)、县(旗、市、区)、乡(镇、街道)、村名称卷册内一致。
经纬度填写至分(××°××′)或秒(××°××′××″);
d)检查水文测站至河口距离和集水面积,下游测站至河口距离应小于上游测站的至河口距离,
集水面积应大于上游测站的集水面积;
e)考证资料最近刊印年份不早于领导机关最近一次统一考证的刊印年份及设站年份。刊印年份
新设的测站,当年应刊印测站说明表与测验河段平面图;
f)刊印逐日平均水位表或逐潮高低潮位表的测站,“冻结基面与绝对(假定)基面高差”与“绝
对或假定基面名称”不得空白,其他测站可不填写;
g)领导机关名称的填写应与实际情况相符;
h)测雨仪器型式应为“20cmJDZ01”、“20cmJDZ02”、“20cmJDZ05”、“20cmJQR01”、“20cmJHT01”
或“20cmJEZ01”,仪器精度与刊印资料的精度一致;
i)测雨仪器器口离地面高度不小于0.7m,与测站实际情况相符。绝对高程应与测站所在地海
拔高度相近。
5.2.2水位、水文站一览表及降水量、水面蒸发量站一览表中的水系、河名和流入何处应与站网分布
图中的河流信息一致,水位、水文站应按“自上而下、先干后支、先右后左、顺时针方向”的方法排序,
降水量、水面蒸发量站应按“自上而下、逢支插入”的方法排序。
5.2.3各类一览表中的测站排序和测站信息应与上年度一致,若有变动应在编印说明中说明。
5.2.4站别为水位、水文站的降水量站,其测站信息应与对应的水位、水文站一致,否则应结合测站
实际情况分析论证。
5.2.5水位、流量、泥沙、水温、冰凌资料索引表中的站次、河名、站名和排序应与水位、水文站一
览表一致。刊印表项应符合站别和断面性质,缺项或多项应在编印说明中说明。
5.2.6将各项资料索引表与资料成果对照检查,索引表项目填写准确无误,不存在多刊、漏刊现象,
索引页码编排正确无误。
5.2.7将本年度水位、流量、泥沙、水温、冰凌、降水、蒸发资料索引表与上年度对照,相邻年份刊
印的资料成果应一致,若有变动应在编印说明中说明。
5.3站网分布图
5.3.1水位、水文站一览表及降水量、水面蒸发量站一览表中的所有测站均应准确标注,站名和站次
一致。水位、水文站分别采用空心等腰三角形、实心等腰三角形标注在基本水尺所在岸,降水量、水面
蒸发量站采用空心圆、半空心半实心圆标注。
5.3.2绘制的图形元素应包括河流、水系、行政地名、行政区界、经纬线、比例尺、流域界与卷册界,
应与实际情况相符。
5.4各站月年平均流量和输沙率对照表
5.4.1与水位、水文站一览表对照,刊印逐日平均流量表的测站均应列入各站月年平均流量对照表,
刊印逐日平均悬移质输沙率表的测站均应列入各站月年平均输沙率对照表。表内河名、站名和集水面积
应与水位、水文站一览表一致。
5.4.2与站网分布图及水位、水文站一览表对照,列入表内的测站应按“自上而下、逢支插入”的方
式排序。有支流汇入时,应在下游干流站的上面填写上游干流站与各支流最下游站流量之和。其他卷册
与本卷册有对照关系的测站亦应列入。
5.4.3列入表内的各项数据应与逐日平均流量表、逐日平均悬移质输沙率表一致,数值单位及量级应
与本表表头相符。
4
DB22/T3356—2022
5.4.4水库站蓄水变量及月、年平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J/T 11621-2016 信息技术 软件资产管理 成熟度评估基准 2016-01-15
- SJ/T 11018-2016 电子器件用纯银钎料的分析方法 燃烧碘量法测定硫 2016-01-15
- SJ/T 11619-2016 软件工程 NESMA 功能规模测量方法版本2.1 使用功能点分析的定义和统计准则 2016-01-15
- SJ/T 11622-2016 信息技术 软件资产管理 实施指南 2016-01-15
- SJ/T 11623-2016 信息技术服务 从业人员能力规范 2016-01-15
- SJ/T 2658.14-2016 半导体红外发射二极管测量方法 第14部分:结温 2016-01-15
- SJ/T 11615.4-2016 网络数据采集分析软件规范 第4部分:服务要求 2016-01-15
- SJ/T 11617-2016 软件工程 COSMIC-FFP 一种功能规模测量方法 2016-01-15
- SJ/T 11618-2016 软件工程 MK II功能点分析计数实践指南 2016-01-15
- SJ/T 11616-2016 信息技术 移动信息终端基于关键词引导的规范 2016-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