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679-2020 沥青混合料拌合站建设规范
DB34/T 3679-2020 Mixing station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for asphalt mixtur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01
P66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679—2020
沥青混合料拌合站建设规范
SpecificationforConstructionofAsphaltMixturesMixingPlant
文稿版次选择
2020-08-03发布2020-09-03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3679—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提出单位:安徽省公路学会筑机专业委员会。
本标准归口单位: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公路学会筑机专业委员会、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高路建设有限
公司、安庆市顺通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佳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合肥
工业大学、昆山市轨道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合肥公路建设集团有
限责任公司、合肥市政工程管理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柳青、徐炬平、汪洪波、汤峰、王良初、胡红雨、戴照彪、陈海龙、吴楠、
陈欣、尚光明、程正亮、唐军、陈群、何杰保、姚国栋、周家华、王文全、张长安、王辉、李承章、刘
润峰、龚敏、檀朝霞、陶涛、倪良松、周新华、夏腾龙。
I
DB34/T3679—2020
沥青混合料拌合站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沥青混合料拌合站的术语和定义、选建站的基本规定、集料仓、装备及技术、智能控
制及信息系统、试验条件、环境保护、安全与质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及制度等有关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沥青混合料拌合站的建设及验收。
临时性的沥青混合料拌合站的建设及验收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0(所有部分)压力容器
GB/T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5768(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T7932气动对系统及其元件的一般规则和安全要求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5432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17808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25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J22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HJ/T40固定污染源排气中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HJ/T4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HJ/T4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T45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的测定重量法
HJ/T5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
HJ57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1
DB34/T3679—2020
HJ/T398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
HJ479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482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HJ629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646环境空气和废气气相和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HJ647环境空气和废气气相和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HJ675固定污染源排气氮氧化物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HJ692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693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HJ836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HJ956环境空气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JB/T3926垂直斗式提升机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模块封闭式结构Modularclosedstructure
为达到抑尘、降噪和除烟等目的,对沥青混合料拌合站部分功能区的总成模块采取密闭封装的结构。
3.2
工厂封闭式结构Factoryenclosedstructure
为达到抑尘、降噪和除烟等目的,对沥青混合料拌合站的拌合楼、集料仓等装置采取整体式密闭封
装的结构。
3.3
下沉式冷料斗Sinkinghopperforcoldaggregate
料斗底面高程位于地平面以下的冷料斗。
3.4
主除尘器Maindust-wiper
对集料在烘干、筛分、拌合及沥青混合料卸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烟气采取有效措施处理的除尘装
置。
3.5
冷料除尘器Dust-wiperforcoldaggregate
对冷料供给系统产生的粉尘采取有效措施处理的除尘装置。
4基本规定
2
DB34/T3679—2020
4.1沥青混合料拌合站选址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要求,统筹考虑安全、环保、经济等因素,选址应远
离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区,严禁靠近生活饮用水源地建设。
4.2沥青混合料拌合站应根据生产能力,结合地形、周围环境、风向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及工业设计,
以满足安全、环保、质量等要求。
4.3沥青混合料拌合站由生产作业区(拌合楼、集料区、沥青存储区)、试验区、办公区、停车区、
道路等组成,并设置现场平面布置图;生产区与办公区应分开设置并保持不小于20m安全距离。
4.4沥青混合料拌合楼基础必须进行结构设计。
4.5沥青混合料拌合站站内道路及生产作业区地面宜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线形及结构应符合
GBJ22的规定。
4.6沥青混合料拌合站应设置洗车池、沉淀池等设施,对收集的雨、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4.7拌合站应设置专用的进出大门和道路;沥青混合料拌合站外围应采用围墙封闭,高度不低于2m。
4.8沥青混合料拌合站可配置筛分、清洗设备,以提高集料质量。
4.9沥青混合料拌合站可采用间歇式或连续式沥青混合料生产技术。
4.10沥青混合料拌合站可采用沥青温拌等拌合技术,以降低沥青混合料温度,减少烟气排放。
4.11沥青混合料拌合站应采用模块封闭式结构或工厂封闭式结构。
5集料仓
5.1集料应采用集料仓进行分类、分级储存。
5.2集料仓地面应做硬化处理,并充分考虑排水,排水坡坡度不宜小于1.5%,宜向取料侧排水。
5.3集料仓的空间尺度应满足拌合站生产能力和载运工具的操作需求。
5.4集料仓顶棚与隔墙须经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
——集料仓顶棚起拱线高度不小于7m,宜配备喷雾降尘系统。顶棚雨水应集中排放至排水沟,两
端的集料仓外侧面与端面设置封闭围挡,防止雨水在风力作用下进入料仓。
——集料仓之间应采用硬质隔墙隔离。
——隔墙上应设置统一标识牌。
标识牌规格为40cm×30cm,竖立。
标识牌上应含有以下内容:材料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进场日期、检验日期、检验
状态、检验人等信息。
6装备及技术要求
6.1沥青混合料拌合站
应配置冷料供给系统、烘干加热系统、热料输送系统、筛分与存储系统、沥青加热与存储系统、粉
料系统、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G/T 2797.2-1996 硅铝炭黑吸碘值的测定 1996-04-15
- JB/T 7968.1-1999 磨前齿轮滚刀 第1部分:基本型式和尺寸 1999-05-20
- SHS 01027-2004 板框过滤机维护检修规程 2004-06-21
- JB/T 11529-2013 空调连接管线用保护套管 2013-04-25
- QB/T 2742-2005 数码信息历 2005-07-26
- GB/T 10988-1989 光学系统杂(散)光测量方法 1989-03-31
- MT/T 826-1999 煤矿用单级耐腐耐磨离心泵技术条件 1999-06-02
- HB 7047-1994 民用飞机旅客座椅设计要求 1994-10-31
- SJ 54409/5-2005 CY-YZ-006系列高温差压传感器详细规范 2005-06-28
- JB/T 8985-1999 电触头材料金相检验方法 1999-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