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福建省长乐大鹤国有防护林场、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闽侯白沙国有林场、福建省泉州罗溪国有林场、福州市林业局、福建省罗源国有林场。
- 起草人:
- 林宇、连勇机、李树斌、张勇、丁国昌、 曹光球、林燕青、林思祖、何宗明、王英姿、黄秀勇、黄政、林秀琴、陈凤娇。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CCSB64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2140—2023
相思树沿海防护林营造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fAcaciaprotectionforestconstructionincoastalarea
2023-10-25发布2024-01-25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5/T2140—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苗木培育...........................................................................2
5造林...............................................................................3
6抚育管理...........................................................................4
7林分更新...........................................................................5
8成效评价...........................................................................5
9档案管理...........................................................................5
附录A(资料性)相思树常见病害和防治方法.............................................6
附录B(资料性)相思树常见虫害和防治方法.............................................7
附录C(资料性)沿海防护林主要相思树树种特性、适宜区域及立地条件.....................8
附录D(资料性)相思树沿海防护林造林模式............................................10
参考文献.............................................................................11
I
DB35/T214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长乐大鹤国有防护林场、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闽侯白沙国有林场、福建
省泉州罗溪国有林场、福州市林业局、福建省罗源国有林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宇、连勇机、李树斌、张勇、丁国昌、曹光球、林燕青、林思祖、何宗明、
王英姿、黄秀勇、黄政、林秀琴、陈凤娇。
II
DB35/T2140—2023
相思树沿海防护林营造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相思树(Acaciaspp.)沿海防护林营造技术的苗木培育、造林、抚育管理、林分更
新、成效评价和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沿海沙岸地段、岩岸地段基干林带和纵深防护林的台湾相思(Acaciaconfusa)、厚
荚相思(A.crassicarpa)、肯氏相思(A.cunninghamii)、卷荚相思(A.cincinnata)、纹荚相思
(A.aulacocarpa)、黑木相思(A.melanoxylon)、大叶相思(A.auriculiformis)、马占相思(A.mangium)、
马大相思(A.mangium×A.auriculiformis)防护林建设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35795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LY/T1000容器育苗技术
LY/T1763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技术规程
LY/T2496防护林经营技术规程
NY/T886农林保水剂
DB35/T84造林技术规程
DB35/T127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
DB35/T1348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建设技术规程
DB35/T1754卷荚相思短轮伐期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
DB35/T1964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沿海防护林coastalshelterbelt
由省人民政府确定具体范围的以海岸为主线建立的人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综合森林生态防御体系。
3.2
基干林带trunkshelterbelt
沿沙岸地段、岩岸地段、泥岸地段海岸带生长的抵御自然灾害的海防林带。
3.3
沙岸地段sandycoastsection
从海水涨潮的最高限起,向岸上延伸200m的沙质地带。
1
DB35/T2140—2023
3.4
岩岸地段rockycoastsection
临海第一座山山脊的临海坡面。
3.5
纵深防护林coastalbackboneforestbeltofprotection
从沿海基干林带后侧延伸至工程区范围内,通过人工营造和自然恢复等方式形成的各种防护林复合
体,包括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防路护岸林、村镇防护林等。
4苗木培育
4.1培育前准备
4.1.1容器袋选择
宜选择以下规格的容器袋:
a)轻基质容器袋:(5~8)cm×(12~14)cm;
b)塑料薄膜容器:(8~10)cm×(14~16)cm。
4.1.2基质配制
按照以下比例配制基质:
a)轻基质容器袋基质配方:40%(谷壳、树皮粉碎物、锯沫等混合物)+30%泥炭土+20%椰
糠+10%珍珠岩;
b)塑料薄膜容器基质配方:60%黄心土+35%火烧土+4%有机肥+1%钙镁磷肥,或60%腐殖
质土+30%黄心土+10%有机肥。
实生容器苗培育可采用上述两种基质配方,扦插容器苗培育采用塑料薄膜容器基质配方。
4.1.3基质消毒
基质消毒按LY/T1000规定执行。
4.1.4基质装袋
将充分混合均匀的基质装入容器袋,装满填实距离袋口1cm为宜。
4.2容器苗培育
4.2.1实生容器苗
4.2.1.1采种
采收母树林或种子园的优良种子。种子质量分级按GB7908的要求执行。
4.2.1.2种子前期处理
按种子:热水(80℃~90℃)=1:10的体积比例烫种,自然冷却后,去掉种子表层蜡质,清洗,再
用清水浸泡24h,筛选出未膨胀的种子,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种子全部膨胀。
将膨胀的种子置于器皿中,用浸湿的2~3层纱布覆盖种子后,放入光照培养棚中,催芽温度控制在
25℃~30℃,并保持通风,每日翻动种子并喷清水3~5次,2d~3d后种子露白,即可用于播种。
2
DB35/T2140—2023
4.2.1.3播种和育苗
播种和育苗按DB35/T1754的规定执行。
4.2.2扦插容器苗
4.2.2.1插穗
选取优树或省级以上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通过的优良无性系,采集当年生萌芽条作插穗,
插穗长度8cm~12cm,每个插穗的上部留1/2~2/3的2片叶子。
4.2.2.2扦插
最佳扦插时间为8月下旬至11月上旬,采集的穗条应在当天上午扦插完成。扦插按GB/T6001的规定
执行。
4.3苗木管理
苗期的水肥管理和除草管理执行DB35/T1754的规定。
4.4有害生物防治
苗期主要病害有白粉病、茎腐病、炭疽病等,防治方法参照附录A规定执行;主要害虫有蟋蟀、蛴
螬(金龟子幼虫)、蝼蛄等,防治方法参照附录B规定。
4.5苗木出圃与运输
出圃前30d左右进行分级,合格苗木分为I级、Ⅱ级两个等级,苗木质量和分级规格按DB35/T127
的规定执行。起苗、包装和运输按LY/T1000的规定执行。
5造林
5.1造林地选择
造林适宜区域和立地条件见附录C。
5.2树种配置
树种配置模式参照附录D的规定。
5.3模式营造
5.3.1混交林混交方式主要采用行间混交、带状混交。混交方式、混交比例、造林密度见附录D。
5.3.2纯林仅适宜在纵深防护林区域营造,具体要求见附录D。
5.4造林技术
5.4.1整地
带状整地:方向与主害风向垂直;带宽60cm~100cm,带长因地而宜;岩岸地段和纵深防护林整
地深度25cm~30cm;沙岸地段整地深度25cm~40cm为宜。
穴状整地:依苗木规格和立地条件而异,以长(30~60)cm×宽(30~60)cm×深(30~60)cm
为宜。
3
DB35/T2140—2023
5.4.2下客土
在沙岸地段,可采用客土造林,造林穴内加客土(以表层红壤土为佳),客土量不少于栽植穴容积
的1/5,且保证充分混匀。有条件的,可采用半穴或全穴客土。
5.4.3施基肥
栽植前,在栽植穴的底部施复合肥(N:P:K=25:15:10),每株100g。有条件的,宜施有机肥,每穴
1kg~2kg。
施肥时,应与表土或客土充分拌匀,再覆土5cm~10cm,避免苗木根系与有机肥直接接触而导致
烧苗等肥害。
5.4.4苗木选用
岩岸地段和沙岸地段基干林带宜采用Ⅰ级苗;在纵深防护林区域可用Ⅰ级或Ⅱ级苗。
5.4.5栽植
宜在3月~5月雨后栽植。
栽植前,苗木应适当修剪枝叶,保留侧枝3条~6条,每条侧枝4~8片叶。
栽植时,将容器苗轻放栽植穴中央或栽植穴靠上坡内侧一边,扶正苗木回土定植,覆土略低于地表。
风力较大的区域宜深栽,栽植深度30cm~50cm为宜。
栽植后,浇足定根水。有条件的地方在苗木根径部采用覆膜、覆草等措施。
在沙岸地段,可采用穴衬膜造林技术,穴内铺设符合GB/T35795规定的全生物可降解薄膜。
5.4.6造林辅助
5.4.6.1蓄水保墒
在栽植穴内混施高分子保水剂,保水剂应符合NY/T886的规定。在沙岸地段有条件的地区,可配置
滴灌装置。
5.4.6.2设置风(沙)障
在流动沙地或沙丘风力大的区域,应设置符合DB35/T1348规定的风障和沙障。
5.4.7补植
造林地幼苗成活率低于85%时,应及时进行补植。补植的幼苗与所在林分造林苗木同龄。补植时间
和技术要求执行5.1~5.4的规定。
6抚育管理
6.1除草松土
造林后3年内,在每年的5月~6月和9月~10月结合追肥进行除草,并将杂草覆盖回幼树基部。除草
松土深度为5cm~10cm。
4
DB35/T2140—2023
6.2浇水追肥
6.2.1造林后3年内,应及时关注林分土壤水分状况,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8221-2014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时间比例控制器性能评定方法 2014-05-12
- GY/T 254-2011 高清晰度电视测试图 2011-12-26
- SY/T 6679.1-2014 综合录井仪校准方法 第1部分:传感器 2014-03-18
- JB/T 11941-2014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巡检盘库系统技术条件和测试评价方法 2014-05-12
- QB/T 1875-2013 电推剪 2013-08-12
- SY/T 6696-2014 储罐机械清洗作业规范 2014-03-18
- JB/T 12022-2014 过程控制仪表的可靠性要求与考核方法 2014-05-12
- JB/T 9714-2014 工程机械 变速泵 试验方法 2014-05-12
- GY/T 264-2012 广播电视停播统计方法规范 2012-08-07
- QX/T 66-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22部分:观测记录质量控制 2007-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