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7/T 50-2023 丽薯系列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DB5307/T 50-2023 Lishu series potato original micropropagation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起草人:
- 和习琼、王菊英、和晓堂、方子松、李朝凤、夏菊香、石涛、和平根、李光达、李昊、和立宣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21
DB5307
丽江市地方标准
DB5307/T50—2023
丽薯系列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ProceduresofOrignalSeedProductionofPotatoLishuSeries
2023-10-10发布2023-11-10实施
丽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07/T5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丽江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和习琼、王菊英、和晓堂、方子松、李朝凤、夏菊香、石涛、和平根、李光达、
李昊、和立宣。
I
DB5307/T50—2023
引言
丽薯系列马铃薯是丽江市主要推广的马铃薯品种,为规范丽江市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打造最干净种
薯基地,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不断摸索,整理出一套适合本地条件的马铃薯丽薯系列原原种规范
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为加快关键技术在生产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应用,特制定本规程。
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6.2条“一种组培接种用具冷却及摆放
支座”(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420730394.1)及11.6条“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过程中的植株
调控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0100706.4)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对于该专利的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经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承诺,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
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通过以下联系
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地址:丽江市古城区祥和路229号
联系电话:0888-5121611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
的责任。
II
DB5307/T50—2023
丽薯系列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丽薯系列马铃薯原原种的术语和定义、脱毒试管苗组培室建设、培养基制作、接种、
试管苗培养、原原种生产温网室环境要求、移栽前的准备、移栽、移栽后管理、收获、种薯分级及包装、
贮藏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丽薯系列马铃薯原原种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18133马铃薯种薯
GB20464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GB/T29375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繁育技术规程
GB/T29378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马铃薯丽薯系列
以育成的丽薯系马铃薯品种丽1号、丽2号、丽6号、丽7号、丽10号等14个品种。
原原种
符合GB18133马铃薯种薯标准,用于生产原种的种薯。
二次培养
第一次培养的丽薯系列脱毒试管苗剪苗时留下最底部的腋芽,在原瓶加入营养液,再次放入培养室
培养后,作为基础苗再次扩繁。
免扦插法
即不用扦插,直接将剪好的基础苗节段均匀地撒入培养瓶中,倒入已灭菌营养液,盖上瓶盖放入培
养室培养。
4脱毒试管苗组培室建设
1
DB5307/T50—2023
组培室建设在周围没有污染源,与大田隔离,具备向阳、通风、干燥、清洁的环境。应设置清洗室、
更衣室、配置灭菌室、接种室、培养室等功能区,培养室面积按生产丽薯系列马铃薯试管苗3 000 株/m2~
4 000 株/m2设计,接种室、组培室每25m2配备两盏紫外灯或一台臭氧发生机和一台除湿机。
5培养基制作
5.1配制培养基
母液:配方参见附录A,硫酸亚铁储备液配制浓度为 200 倍,其余成分配制浓度为 100 倍。
培养基:MS+白糖30 g/L+卡拉胶(琼脂)6 g/L+活性碳粉1g/L+植物激素B9,pH5.8。调制过程:
先加入除CaCl2外的其他母液,依次加入白糖、卡拉胶、活性炭粉、植物激素B9,用冷水调成糊状,再
加入烧开的自来水调制,加至 2/3 后,加入CaCl2母液,定容,用HCl(HNO3)或NaOH将pH值调至 5.8。
营养液:无固化剂 3 倍-4 倍MS配方加适当植物激素B9,配制过程同上。
5.2培养基分装、灭菌和保存
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在组培瓶中,封装后,在 121℃、压强 103.4kPa条件下高压蒸汽灭菌30min,
冷却后移入接种室或无菌室保存,培养基最好在灭菌后 14 d内用完,最多不超过 30 d。
营养液分装、灭菌和保存过程同上。
6接种
6.1接种前准备
a)接种用具消毒:剪刀、镊子用牛皮纸包好、扎紧,与培养基共同灭菌。
b)接种室日常消毒:使用紫外灯或臭氧发生机消毒,干季每 7 d开一次,湿季每 3 d~5 d开一次,
紫外灯每次 10 h~12 h,臭氧发生机每次 0.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GCPU 012-2022 临床试验机构档案管理评估规范 2022-12-14
- T/SAMD 0001-2023 家用强脉冲光治疗仪 2023-10-27
- T/CACM 1152-2019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风温肺热 2019-01-30
- T/CHSA 012-2020 乳牙牙髓病诊疗指南 2020-12-29
- T/CMEAS 012-2023 医疗机构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规范 2023-09-28
- T/ZMDS 10010-2019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可靠性试验与评价方法 第6部分:调制器加速试验与可靠性快速评价方法 2019-12-30
- T/SDACM 001-2023 高血压病常见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023-12-27
- T/AHN 008-2021 白术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2021-11-26
- T/GDNS 001-2022 医疗设备安全规范 2022-01-14
- T/SDA 001-2022 次氯酸消毒液卫生要求 202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