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194-2020 高速公路入口称重检测工程建设导则

DB13/T 5194-2020 The Construction Guidelines for Weigh-In-Motion (WIM) Detection Engineering at Expressway Entrances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T 5194-2020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6-28
实施日期
2020-07-28
发布单位/组织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3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20.20

R04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194—2020

高速公路入口称重检测工程建设导则

2020-06-28发布2020-07-28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194—2020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布设要求............................................................................1

3.1一般规定........................................................................1

3.2布设方式........................................................................2

4设施(设备)..........................................................................2

4.1一般规定........................................................................2

4.2设施(设备)主要构成............................................................2

4.3网络安全........................................................................2

4.4性能要求........................................................................2

4.5数据存储和备份..................................................................3

4.6供电要求........................................................................3

4.7防雷措施要求....................................................................3

4.8称重图像数据叠加要求............................................................3

4.9软件功能要求....................................................................3

4.10硬件功能及技术参数.............................................................5

4.11接口要求......................................................................10

5土建工程...........................................................................10

5.1一般规定.......................................................................10

5.2路基...........................................................................11

5.3路面...........................................................................11

5.4入口收费岛.....................................................................11

5.5隔离岛.........................................................................11

6安全设施...........................................................................11

6.1一般规定.......................................................................11

6.2标志...........................................................................11

6.3标线...........................................................................12

附录A(资料性附录)设计参考图目录...................................................13

I

DB13/T5194—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高速公路青银管理处、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

理局、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尹江华、侯岩峰、张文斌、刘爽、张士银、胡艳民、韩飞飞、陆群、栗辉、

陶涛、张悦、李嘉楠、胡世博、史志攀、董树洪、赵伟、徐晓燕、尹学博、樊永攀、田丰盛、冯

志刚、安天明、谷建玲、连海坤、翟娜、李想、朱子靳、刘锦会、宋司南、孙华月

II

DB13/T5194—2020

高速公路入口称重检测工程建设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河北省高速公路入口货车称重检测设施(设备)布设要求,设施(设备)、土建工程、

安全设施相关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收费站入口称重设施(设备)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89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轮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T2312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GB5768.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5768.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GB/T17626.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1785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T20851.1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第1部分:物理层

GB/T20851.2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第2部分:数据链路层

GB/T20851.3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第3部分:应用层

GB/T20851.4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第4部分:设备应用

GA/T497道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A/T832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

GA/T995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视频取证设备技术规范

GA/T138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交通运输部2011年第13号公告收费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

3布设要求

3.1一般规定

3.1.1收费站入口称重设施建设,应在公路占地界内合理布局检测、超载调头车道,根据交通量、广

场几何尺寸、调头车道设置条件、连接线或被交路现状等因素合理确定检测车道设置方案。

3.1.2运营高速公路,应在收费站外广场、外广场+入口车道等不同的组合位置,设置不少于两条检测

车道,保证称重检测工作不间断进行;建设条件受限、检测设施只能设置于入口车道时,经论证后,可

在入口车道设置2条检测车道;不具备两条检测车道建设条件、入口平均日交通量(自然数)小于1000

辆/日、货车占比小于30%的收费站,在制定有效的预案措施后可设置一条或不设检测车道。

3.1.3新(在)建高速公路入口称重设施建设应和收费站广场建设统筹考虑,宜同步建设不少于1套

称重检测设施。工程按照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的原则,在项目建成通车时同步投入使用。

1

DB13/T5194—2020

3.2布设方式

3.2.1左转调头劝返方式即:在收费站外广场适当位置设置检测车道,并进行物理隔离,超载车辆左转

经出口侧外广场调头驶离,称重检测设施布置方式如附录A图A.1所示。适用于入口大于等于3个车道、

渐变段过渡率小于1/5的收费站。

3.2.2收费车道倒出劝返方式即:检测设施设置于入口收费车道内,超载车辆采用倒出后在外广场调

头的方式返回,称重检测设施布置方式如附录A图A.1所示。适用于入口少于3个车道,或渐变段过渡

率无法保证货运车辆顺利进出检测区的收费站。

3.2.3个别货车流量小且不具备超载车辆劝返条件的收费站,在协调有关部门实施货车管控措施后,

可不在入口安装称重检测设施(设备)。

4设施(设备)

4.1一般规定

4.1.1根据收费站场地条件和货车通行量等因素,合理布设入口不停车称重检测设施(设备),实现车

辆号牌自动识别、重量自动检测及图像自动抓拍。

4.1.2入口检测数据包括入口称重检测数据和入口称重图像数据,其中入口称重检测数据包括检测时

间、收费站名称、称重检测设备编号、车辆号牌、车型、车货总质量、最大允许总质量、超限量、超限

超载率、车辆轴数、是否为大件运输车辆、是否准予通行等;入口称重图像数据包括车辆正面照、车辆

尾部照、车辆侧面照2张检测照片和长度不少于5秒的视频记录等。

4.1.3入口称重检测数据通过收费专网上传至省(区、市)联网结算管理中心。

4.2设施(设备)主要构成

4.2.1称重检测设施(设备)主要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4.2.2硬件由闭路监视子系统、入口检测称重子系统及附属设施等组成。主要设备包含称重设备、车

道控制器、雾灯、相控阵ETC路侧设备、车牌识别设备、视频监控设备、电子显示屏和安全引导等设施。

称重检测设备布设方案如附录A图A.2~图A.4所示。

4.2.3称重检测软件具备重量称量、车牌信息采集、轴型识别、图片视频采集、信息告知等功能;具

备检测数据自动采集、存储、显示、查询、导出和运行日志记录等功能;人为无法删除、修改检测数据

和运行日志,同时应具备远程智能巡检功能;可实现检测数据上传至收费系统功能。

4.3网络安全

4.3.1为了确保网络和数据安全,高速公路称重检测设施应按照GB17859、GA/T1389的要求,遵循《联

网收费系统省域系统并网接入网络安全基本技术要求》的相关规定,参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中在安全通

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及安全计算环境等方面的三级安全保护要求,同时充分考虑外场设备的物联网属

性,开展安全保护。

4.3.2称重检测设备统一纳入到收费系统管理,所使用的杀毒软件、安全接入防护设备均在收费站现

有的设备及软件基础上进行扩容。

4.4性能要求

称重检测设施(设备)应7×24h不间断运行,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最低为20000h,平均修复

时间(MTBR)不大于30min。

2

DB13/T5194—2020

4.5数据存储和备份

4.5.1应建立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数据备份应明确备份信息的备份方式、备份频度、存储介质、保

存期等。称重检测数据在车控器中至保存不少于30天,称重检测数据和称重图像数据分别上传至收费

站数据服务器和图片服务器,保存不少于6个月。

4.5.2车辆正面照、车辆尾部照为300万像素,按照300k一张存储,车辆检测视频按照6Mbps,每条

需要5s,每条信息需要4M。

4.6供电要求

供电系统应纳入收费站整体供电系统中,统一考虑UPS不间断电源容量和后备电池,确保系统在供

电中断后可以持续工作至少1h。

4.7防雷措施要求

应具备必要的防雷和接地保护,具备防雷击和防浪涌冲击的能力,确保人和设备的安全。

4.8称重图像数据叠加要求

4.8.1每幅照片上叠加有称重检测日期、时间、地点、称重设备编号、车辆号牌、车型、车辆轴数、

车货总质量、超限量、超限超载率等信息。

4.8.2视频记录帧中应包括精确的称重检测时间、地点、车辆号牌等信息。

4.9软件功能要求

4.9.1基本设置功能:

a)检测日志:记录车辆检测的简要信息。

b)时间同步:检测系统时间同步于收费系统。

c)参数管理:对接入的设备参数进行配置管理。

d)消息管理;各模块间消息的收发及处理功能。

4.9.2数据采集及输出功能:

a)称重管理:获取称重检测数据和称重设备运行状态。

b)轮轴识别:获取轮轴识别数据和轮轴识别运行设备状态。

c)视频抓拍:获取车辆检测过程视频及视频监控设备状态。

d)车牌识别及抓拍:获取车辆号牌抓拍图像、识别出的车辆号牌信息及车牌识别设备运行状态。

e)引导及称重结果显示:发送称重检测结果信息和引导信息到电子显示屏,获取电子显示屏运行

状态。

f)ETC天线标贴管理:可将称重检测信息写入OBU中。

g)提示音控制:播放语音提示音,可控制音量大小。

h)雾灯控制:控制雾灯开关。

4.9.3业务处理功能:

a)检测数据匹配:将各个设备模块检测到的车辆数据进行匹配,形成完整单车数据。

b)超限判定及引导:对匹配后的车辆检测数据进行超限判定,并生成引导信息。

c)检测数据及放行上报:将检测信息和是否准予通行信息实时上传收费系统。

d)数据异常检测:对采集的车货总质量、轮轴信息等数据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数据发送警告信息。

4.9.4数据传输功能:

3

DB13/T5194—2020

能够将称重检测数据和称重图像数据时时上传至收费系统。出现网络中断时,数据在车道控制器中

能够自动存储;网络恢复后,数据自动恢复上传。接收收费系统下发的可在本站通行的大件运输许可数

据、黑名单。

4.9.5超限判定流程:

a)已办理ETC的货车,读取车辆OBU内存储的最大允许总质量数值,作为判定该车辆是否超限

超载的依据。未办理ETC的货车,如果当事人可以当场提供该车最大允许总质量的有效证明文件,则以

证明文件上标明的最大允许总质量作为判定该车是否超限超载的依据。如果当场无法提供或无法验证证

明文件的合法有效性,则按照GB1589的规定,按同一轴数限定的最小值作为最大允许总质量限值,作

为判定该车是否超限超载的依据。

b)发现货车超载时,通过收费系统核查该车是否为合格大件运输车辆。对合格装载且未被列入黑

名单的货车,提示允许进入高速公路;对超载运输或被列入黑名单的货车,提示拒绝进入高速公路。无

法自动核查大件运输许可数据的,人工扫描《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二维码进行核查。车辆号牌自动识

别错误或与车辆OBU中获取的车辆号牌不一致时,应通过人工获取或复核并在系统中校正。

c)货车入口称重检测业务软件流程如图1所示。

开始

引导称重货车驶入

称重检测车道

是否进入称重检否

测车道电子抓拍公安部门依法处理

车道分离光栅检测到车辆安全衡称平台反馈车辆重量车牌识别设备获取车

通过信息和轮轴信息牌抓拍图片

数据采集处理器形成完整

是否为ETC车辆车辆信息上传到工控

读取车辆OBU信息获取最大车货总质量是否大于

允许总质量同一轴数最小限值

车货总质量是否大

于最大允许质量

是否为合格大件

否运输车

确认车牌等信息,并

确认车牌等信息并上传上传

车牌、超限信息显示,提示

车辆通行车牌、超限信息显示,提

示车辆禁止通行

结束

图1入口检测业务流程

4

DB13/T5194—2020

4.10硬件功能及技术参数

4.10.1闭路监视子系统

4.10.1.1系统功能要求

4.10.1.1.1能够实现对货运车辆检测和劝返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4.10.1.1.2闭路监视子系统统一纳入收费站已有视频监控系统统一管理,收费站IP-SAN存储阵列统

一考虑其相关存储容量,存储时间不小于30天。

4.10.1.1.3能够对交通事故和紧急事件的相关视频进行备份存储,数据永久保存、按规定删除。

4.10.1.1.4闭路监视存储要求采用H.264编码、D1格式、25帧/s、定码流(1.5~2M带宽)、存储时

间不小于30天计算;磁盘的富余容量不小于磁盘总容量的20%。

4.10.1.2技术指标要求

4.10.1.2.1检测车道摄像机技术要求如下:

——采用1080PFullHD日夜型枪型低照度高清网络摄像机;

——≥1/2.8inch逐行扫描200万像素;

——3.8mm~16mm焦距范围;

——接口:1路BNC输出,1路10/100以太网接口,1路RS-232接口;

——最低照度:0.001lux(F1.2,50IRE,彩色),0.0005lux(F1.2,50IRE,黑白);

——支持彩转黑功能;

——1/30秒至1/8000秒电子快门速度;

——2个报警输入/1个输出口,满足环境告警需求;

——支持H.264主流和辅流单独配置(支持1080P@30+D1@25双流套餐);

——支持“1080P@25+1080P@5+D1@25”格式三码流套餐;

——G.711编解码协议;

——支持时间与场名OSD配置,OSD位置可以任意拖拉;

——提供SDK供第三方厂家进行开发调用;

——支持标准ONVIF协议与第三方厂家设备进行互通。

4.10.1.2.2网络球形摄像机技术要求如下:

——不低于200万像素(1920×1080)的高清机芯,支持自动光圈、自动聚焦、自动白平衡、背光

补偿;

——至少支持1路音频输入;

——4.7mm~103mm焦距范围;

——最低照度:0.001lux(F1.2,50IRE,彩色),0.0005lux(F1.2,50IRE,黑白);

——内置高速云台:可水平360°连续旋转,垂直扫描范围:≥90°,云台速度:0~80°/s;

——应具备红外功能,20倍光学变焦;

——帧率:1~25fps;

——一体化彩色黑白模式自动转换,日夜两用型快速球形摄像机。

4.10.2检测称重子系统

4.10.2.1系统功能要求

4.10.2.1.1称重系统能够提供完整的称重信息,完整的称重信息包括车速、轴型、轴数、轴重、每轴

5

DB13/T5194—2020

的胎数、轴组载荷、总重、时间、序号等。

4.10.2.1.2能够保证称重检测数据与通过车辆的一一对应。

4.10.2.1.3能对静态或低速通过的车辆进行自动分离并称量。

4.10.2.1.4计重设备应具有开机自检、空闲时定时自检、零点校正和自动温度补偿功能,并能实现车

型收费与称重收费的相互切换。

4.10.2.1.5计重系统中所有活动金属部件均应有可靠的防锈功能。

4.10.2.1.6车辆不完全进入并退出时系统能够正确判断并撤消该车数据。

4.10.2.1.7车辆在称重平台上不完全倒车(未收尾)并进入时,系统能够正确判断处理该车数据。

4.10.2.2技术指标要求

4.10.2.2.1车道控制器技术要求如下:

——采用低功耗处理器,CPU不低于双核,主频不低于2.5GHz;

——内存:≥8GB;

——硬盘:系统盘采用固态硬盘,不低于120GB,数据盘不低于1TB;

——10/100/1000MBps自适应网络接口:≥2个;

——USB接口数量:≥2个(USB2.0或以上);

——串口(支持RS232)数量:≥4个;

——宜支持不少于16路开关量I/O;

——支持上电自动开机和远程硬重启;

——具备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及报警提示,支持实时监测电源参数、支持与机柜门禁联动,实现入

侵监控报警;

——MTBF:≥30000小时;

——MTTR:≤0.5小时;

——至少保存180天的流水记录和7天的图像信息;

——供电电压及适应范围:AC220V±20%;

——功耗:≤200W;

——含有电源、网络等接口防雷功能。

4.10.2.2.2相控阵ETC路侧设备(车道天线)技术要求如下:

a)RSU

——天线采用相控阵;

——应符合GB/T20851.1、GB/T20851.2、GB/T20851.3、GB/T20851.4、《收费公路联网电子不

停车收费技术要求》、《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相关规定;

——天线半功率波瓣宽度,水平面,<25°,垂直面,<55°;

——接收灵敏度:≤-95dBm;

——支持PSAM、PCI密码卡;

——PSAM卡插槽数量:≥8;

——具备防邻道干扰机制;

——具备快速处理能力,尽量缩短处理时间,加解密运算宜采用PCI密码卡;

——具备远程工作参数调整、状态监控、免拆卸在线程序更新的功能;

——具备发射功率、工作信道、接收状态、PSAM卡/PCI密码卡状态等主要器件和功能的状态自检

6

DB13/T5194—2020

功能,便于故障快速处理;

——具备交流和直流两种供电方式,交流供电电压及适应范围:AC220V±20%,直流供电电压及适

应范围:DC24V±10%;

——功耗:≤60W/台。

b)天线控制器

——交通流量检测,车辆数据采集;

——管理标识RSU数量≥1台(单向);

——脱机标识记录存储容量:≥25万条,支持U盘扩展;

——外部接口:RJ45,10M/100M自适应,RS232;

——扩展接口:Wifi,3G/4G;

——PSAM卡接口:≥4个标准ISO7618PSAM卡接口;

——电源:AC220,DC24V;

——MTBF≥10000h;

——支持二次开发。

4.10.2.2.3车牌识别及抓拍设备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a)车牌识别设备

——应符合GA/T497、GA/T995和GA/T832的要求;

——摄相机抓拍图片分辨率不小于300万像素;

——日间车辆号牌识别准确率应不小于95%,夜间车辆号牌识别准确率应不小于90%;

——日间车辆号牌颜色识别准确率应不小于90%,夜间车辆号牌颜色识别准确率应不小于80%;

——车辆号牌种类识别准确率应不小于95%;

——未悬挂号牌的识别率应不小于80%;

——识别车辆行驶速度:对车速在0km/h~140km/h范围的车辆进行识别;

——通信接口:RS232、RS485、以太网接口等多种实时传输接口;

——防护等级:IP66;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30000h;

——平均修复时间:MTTR≤30min;

——电磁兼容性:符合GB/T17626.11。

b)补光灯

——光源组成:进口大功率白光LED;

——外壳材质:金属铝;

——电源效率:≥90%,可连续启动;

——触发方式:电压触发;

——发光角度:40°;

——补光灯由车牌识别设备自动控制。

4.10.2.2.4电子信息显示屏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可视距离:静态视距≥30m;

——显示屏上的字符或图案的结构尺寸符合GB5768的要求,每个汉字尺寸不小于32cm×32cm;

内置16×16点阵GB2312一级汉字字库;

——点间距:≤10mm;

——LED视认角:≥30°;

7

DB13/T5194—2020

——显示亮度:≥8000cd/m2、6级可调;

——交流功耗:全屏点亮,亮度≥8000cd/m2时的平均功率:≤80W/m2;

——LED平均寿命为≥10000小时;

——失控率:≤1‰;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100000小时;

——通信接口:RS485、RS232、RJ45,通信速率:1.2~19.2kbps;

——集成高音喇叭和黄闪,可播放提示音,功率≥35W,带功率放大器;

——屏体防护等级:IP65;

——显示屏显示内容应包括车牌、轴数、总质量、超载数量、是否超限等信息,两个检测车道共用

的显示屏具备分屏功能。

示例:

冀A1233216轴冀A1233216轴

总重量:60t超载:11t总重量:48.5t超载:0t

超限拒绝驶入合法装载欢迎驶入

图2电子显示屏显示内容示例

4.10.2.2.5数据以太网交换机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支持线速转发交换容量不小于192Gbps,包转发速率不小于137Mpps;

——至少24个10/100/1000M(全交换)端口和2个SFP千兆以太网光口;

——能够与工业交换机组成2芯环网保护,可网管;

——支持IGMPSnooping,IGMP,组播VLAN等组播协议;

——支持VLAN功能,支持4K个符合IEEE802.1Q标准的VLAN,支持基于端口的VLAN和基于协议的

VLAN;

——支持全双工,支持IEEE802.3x流控(全双工),支持背压式流控(半双工);

——支持IPv4和IPv6的三层路由功能;

——MAC地址表:16K,地址自学习,IEEE802.1D标准,支持静态MAC地址1K;

——支持流量控制(FlowControl),支持服务质量(QoS),生成树协议支持,广播风暴控制,802.lx

认证支持,支持端口汇聚,镜像支持等。

4.10.2.2.6双通道车辆检测器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线圈电缆由截面积大于1.5mm2的多股铜导线构成,应用于超低电路(AC32V以下);

——埋设后的环形线圈绝缘电阻:>500Ω(DC500V时),线圈电感量范围:15~2000μH;

——灵敏度为四级可调,有车信号继电器输出;

——线圈频率为四级可调,高、次高、中低、低;

——检测精度≥99.9%;

——车辆到线圈发脉冲、离开线圈发脉冲、车辆存在可调;

——检测线圈的平均使用寿命应大于8×106辆次;

——电源要求:24VDC±15%,150mA最大输入电流;

——检测器具有加电自动复位和人工复位两种功能;

——计数误差小于1×10-4;

——线圈槽的填充剂要保证低温不断裂,高温不软化;

——满足本路收费车道宽度。

8

DB13/T5194—2020

4.10.2.2.7雾灯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外形尺寸:不小于200mm×200mm×90mm;

——电源:220V±10%(50Hz);

——发光区域:不小于φ150mm;

——防护等级:IP65。

4.10.2.2.8称重设备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a)称重平台

——规格:普通车道:3500mm、超宽车道:4500mm;

——最小分度值:20Kg;

——动态称重误差:0~30Km/h车辆有明显加、减速时误差<±2.5%、准确度≥99.9%;

——传感器:单支额定载荷:30t,最大过载能力:≥150%F.S,破坏载荷:≥300%F.S;数据采样

频率:400次,防护等级:IP68;

——当传感器发生故障时,可通过硬件和软件,显示出明确的故障信息;

——MTBF:≥20000h;

——使用中的称台应当经计量检定合格,且在计量检定有效期内。

b)红外光栅车辆分离器

——最小检测物尺寸:30mm;

——分离判断正确率达到99%以上;

——光栅的有效检测范围:检测范围在距离路面400mm至1600mm之间,即底部距离路面不低于

400mm,顶部距离路面不高于1600mm;

——两车间的最小分车距离:100mm;

——采用光栅方法分离时,发射和接收窗口必须能够防止凝露、结露;

——箱体外壳采用1.5mm以上不锈钢或同等强度铝合金,并设有醒目的防撞反光标志。

c)轮轴识别器

——能够判别车辆各轴轴型和检测车辆轮胎总宽度以识别每侧的单、双胎,判断准确率99%以上;

——能够对车辆的车轴数量进行自动识别,判断准确率99.9%以上;

——当轮轴识别器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收费界面上)显示出明确的故障信息;

——使用寿命:8年以上;

——MTBF:≥20000h。

d)线圈车辆检测器

——在车距不小于2m时,判断准确率≥99%;

——线圈电缆由截面积不大于1.5mm2的多股铜导线构成;

——线槽宽:4mm、深:50mm,线圈缠绕不少于4圈;

——环氧树脂为填充物,填缝应饱满密封,无缝隙;

——尺寸:不小于2000mm×1000mm;

——MTBF:≥20000h。

e)数据采集控制器

——能够提供完整的称重信息,完整的称重信息包括车速、轴型、轴数、轴重、每轴的胎数、轴组

载荷、总重、时间、序号等;

——能够保证称重检测数据与通过车辆的一一对应;

——能对静态或低速通过的车辆进行自动分离并称量;

——计重设备应具有开机自检、空闲时定时自检、零点校正和自动温度补偿功能,并能实现车型收

9

DB13/T5194—2020

费与称重收费的相互切换;

——车辆不完全进入并退出时系统能够正确判断并撤消该车数据;

——车辆在称重平台上不完全倒车(未收尾)并进入时,系统能够正确判断处理该车数据。

4.11接口要求

4.11.1设备接口

4.11.1.1称重设备控制接口

a)包括资源初始化、释放资源、连接设备、断开设备连接、解析称重结果、获取设备状态、设置

设备状态、设备状态回调、获取错误码、同步时间、获取设备版本信息等设备控制接口。

b)通信接口:RS485、RS232,通信速率:1.2~19.2kbps。

4.11.1.2车牌识别及抓拍控制接口

a)包括连接设备、断开设备连接、识别及抓拍结果获取手动识别、获取设备状态、获取错误码、

同步时间、获取设备版本信息等设备控制接口。

b)通信接口:RJ45;RS485、RS232,通信速率:1.2~19.2kbps。

4.11.1.3视频流接口

a)包括连接设备、断开设备连接、启动显示视频、停止显示视频、视频录制、抓拍图片、图片文

件获取、获取错误码、同步时间、获取设备版本信息等设备控制接口。

b)通信接口:RS232、RJ45,通信速率:1.2~19.2kbps。

4.11.1.4电子显示屏控制接口

a)包括连接设备、断开设备连接、打开显示、关闭显示、显示文字、清空文字、获取错误码、同

步时间、获取设备版本信息等设备控制接口。

b)通信接口:RS485、RS232、RJ45,通信速率:1.2~19.2kbps。

4.11.1.5其他设备接口

控制雾灯、控制通行灯、报警控制、语音报读等设备控制接口。

4.11.2数据传输接口

数据传输接口用于称重检测系统与收费系统之间的数据上传和下发,采用Socket方式发送数据包,

称重检测系统与收费系统的连接使用基于TCP/IP的Socket长连接,称重检测系统为客户端,收费系统

为服务端。

5土建工程

5.1一般规定

5.1.1运营高速公路,可根据称重检测设施(设备)布置及超限车辆调头需要对收费广场进行拼宽改

造,拼宽后应保证广场渐变段平滑、缓和过渡、不得出现突变,渐变率宜缓于1/5。拼宽部分路面横纵

坡应和广场同一断面横纵坡指标保持一致。

5.1.2新(在)建高速公路,入口收费车道数应不少于3条,收费广场渐变段的渐变率应缓于1/5。

5.1.3当两条检测车道均设置于收费站外广场时,外侧检测车道宽4.5m、内侧检测车道宽3.5m。应保

证检测区隔离岛岛尾至入口收费岛岛头距离不小于35m,广场横向宽度满足超载车辆调头需求,左侧隔

离岛和广场中央分隔带之间的最小宽度不小于4.5m。

10

DB13/T5194—2020

5.1.4当采用外广场+入口车道布设方式时,外广场检测车道宽4.5m,入口车道检测设施设置于紧邻

超宽车道的普通车道内。应保证检测区隔离岛岛尾至入口收费岛岛头距离不应小于30m,广场横向宽度

满足超载车辆调头需求,隔离岛和广场中央分隔带之间的最小宽度不小于4.5m。

5.2路基

5.2.1宜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选择路基填料。

5.2.2广场拼宽工程,拼宽路基应与既有路基之间保持良好的衔接,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减小新老

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

5.2.3收费广场拼宽改造,应综合考虑相邻路段路基排水,确保排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