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755-2020 城镇再生水厂恶臭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
DB11/T 1755-2020 Techniques guidelines for odour pollution control of urban recycled water treatment plant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40
Z68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755—2020
城镇再生水厂恶臭污染治理工程
技术导则
Technicalguidelinesforodorcontrolprojectofmunicipalreclaimed
waterplant
2020-09-17发布2021-01-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1755—2020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规定...........................................................................2
5工程设计...........................................................................2
6施工与验收.........................................................................3
7运行管理...........................................................................4
附录A(资料性)恶臭污染现况实测结果表............................................6
附录B(资料性)恶臭污染封闭罩、封闭空间巡视记录表................................7
附录C(资料性)风管风量复核记录表................................................8
附录D(资料性)恶臭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巡视记录表....................................9
附录E(资料性)恶臭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果自行评测记录表...........................10
附录F(资料性)厂界恶臭污染物自行评测记录表.....................................11
附录G(资料性)药剂投加注意事项和安全操作步骤...................................12
附录H(资料性)恶臭污染治理设施应急预案.........................................13
I
DB11/T1755—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水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水务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北排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常江、赵珊、白宇、蒋勇、张荣兵、葛勇涛、郝书峰、郭学彬、常菁、刘垚、
孙冀垆、陈刚新、韩军、彭浩、白金、李烨。赵珊、黎艳、常江、王佳伟、王国安、郭学彬、郝书峰、
彭浩、田凌宇、潘萌、王思维、李亚明、宋垚
II
DB11/T1755—2020
引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保障城
镇再生水厂恶臭治理工程稳定运行,提升其环境友好程度,改善北京市空气质量,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是HJ2038-2014《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技术规范》、CJJ60-2011《城镇污水处理
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T243-2016《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技术规程》的有益补充。
细化城镇再生水厂恶臭污染治理工程的一般规定、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运行管理的要求。
III
DB11/T1755—2020
城镇再生水厂恶臭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镇再生水厂恶臭污染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城镇再生水厂的恶臭污染治理工程,城镇雨污水提升泵站和不在城镇再生水厂内的污
泥处理厂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50334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HJ905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1083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水处理
HJ2038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技术规范
DB11/50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11/T85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DB11/1195固定污染源监测点位设置技术规范
CJJ60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CJJ/T243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技术规程
JGJ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14554、GB18918、CJJ/T243、DB11/5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镇再生水厂municipalreclaimedwaterplant
以进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污水为水源,对其进行净化处理,达到排放或使用要求的水处理厂。
3.2
污水处理设施wastewatertreatmentfacilities
位于城镇再生水厂内,用于处理城镇污水所配置的设备、设施及其所在空间的统称,包括格栅、提
升泵房、沉砂池、初沉池、生化池、二沉池等。
1
DB11/T1755—2020
3.3
再生水生产设施reclaimedwaterproductionfacilities
位于城镇再生水厂内,用于生产再生水所配置的设备、设施及其所在空间的统称,包括滤池、混凝
沉淀池、消毒池、膜池等。
3.4
污泥处理设施sludgetreatmentfacilities
位于城镇再生水厂内,用于污泥处理所配置的设备、设施及其所在空间的统称,包括浓缩池(机)、
脱水机、热水解设备、厌氧消化池(罐)、好氧发酵设备、干化设备等。
4一般规定
4.1城镇再生水厂恶臭污染治理工程应符合GB14554、GB18918、DB11/501等国家和地方相关排放
标准的规定。
4.2城镇再生水厂恶臭污染治理工程设计应执行CJJ/T243等的规定。
4.3城镇再生水厂恶臭污染治理工程施工应执行CJJ/T243、JGJ46等的规定。
4.4城镇再生水厂恶臭污染治理工程质量验收应执行GB50334、CJJ/T243的规定。
4.5城镇再生水厂恶臭污染治理工程运行管理应符合HJ2038、DB11/T852、CJJ60等的规定。
4.6城镇再生水厂恶臭污染治理工程污染物监测应符合HJ905、DB11/1195、HJ1083等的规定。
5工程设计
5.1前期调研
5.1.1现有城镇再生水厂恶臭污染治理工程设计,宜以恶臭污染物现况实测结果作为工程设计的主要
依据。现状实测监测方案应包含下列规定:
a)监测项目应依据城镇再生水厂相关标准要求选取硫化氢、氨、臭气浓度等指标;
b)监测点位设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包括但不限于在构筑物或设备周边和厂界;
c)应监测再生水厂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恶臭污染物浓度,监测频次根据相关标准及臭气排放特征确
定;
d)监测实施单位应具备相关检测资质;
e)恶臭污染现况实测结果记录,可参考附录A。
5.1.2新改扩建城镇再生水厂恶臭污染治理工程设计,宜参考同类工程作为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5.2源头与过程控制
5.2.1城镇再生水厂的污水污泥处理工艺布置和设备优化选型时,应考虑恶臭污染物源头控制要求。
5.2.2污水进水至生化池(不含)、污泥处理设施排放的恶臭气体宜封闭收集,生化池厌缺氧段排放
的恶臭气体宜封闭收集。其他污水处理设施及再生水生产设施排放的恶臭气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封闭收
集。
5.2.3设备、设施应优先采用单体封闭,封闭罩不应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工作人员在封闭罩外进行操
作。如无法实施单体封闭,可采用空间封闭,并采取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2
DB11/T1755—2020
5.2.4初沉池、生化池厌缺氧段等构筑物封闭时,应采取低加罩方式,在罩外布置电气设备。使用水
上行走设备的构筑物,应根据实际情况,强化行走设备的封闭效果。
5.2.5污泥转运间等空间封闭宜采用完整的围护结构将恶臭气体封闭在空间内部,避免通过门窗或其
他开口(孔)部分向外逸散。
5.2.6封闭罩、封闭空间的人员、设备进出口宜采用自动门或带有磁吸的软帘封闭。
5.2.7与污水污泥直接接触的工作场所墙地面可根据需要,采取原位处理等除臭措施。
5.3治理工艺路线
5.3.1按照CJJ/T243要求,结合恶臭污染排放特征、处理要求、安全要求、区域环境敏感程度、场
地情况、投资和运行费用等因素综合比较选择恶臭污染治理方案工艺路线。
5.3.2恶臭污染治理方案工艺路线可结合城镇再生水厂规模、恶臭污染种类等因素,确定采用集中或
分散式处理工艺路线。如条件许可,宜采用集中处理工艺路线。
5.3.3集中式处理工艺路线,宜以生物除臭为主,结合吸收、吸附等多种工艺单元的组合式工艺路线。
不宜采用燃烧、放电等除臭工艺或设备。
5.3.4根据恶臭气体性质的差异,采用分散式处理工艺,宜符合下列要求:
a)生化池等区域产生的恶臭污染物浓度较低,宜采用生物法除臭;
b)污水进水至生化池(不含)及污泥处理区域产生的恶臭污染物浓度较高,宜采用生物法与吸收
法等多种组合工艺除臭;
c)存在恶臭污染的室内工作场所和空间,宜增设室内微污染空气处理系统或新风系统;
d)间歇性排放恶臭污染物的场所,宜采用吸收法或吸附法除臭。
5.3.5恶臭污染治理设施的平面布置宜靠近总风量占比大的构筑物。当产生恶臭污染的构筑物布置分
散时,宜采用分区处理。处理净化后的气体宜合并后集中排放。
5.3.6恶臭污染治理工程的主风机宜放置在恶臭污染治理设施后,风机选型宜考虑不超过15%的风量/
风压余量。风管材质需防腐、防湿,不宜埋地敷设,架空风管的高度应满足再生水厂正常运行的要求。
5.3.7涉及用水的装置应考虑冬季防冻,生物除臭装置应考虑冬季微生物活性下降。新风系统应考虑
冬季引入室外冷空气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5.3.8恶臭污染治理工程可采取增设隔音罩等手段消除噪声污染。
5.4自控系统
5.4.1恶臭污染治理工程宜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5.4.2恶臭污染治理设施宜采用集中监视、分散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
5.4.3恶臭污染治理设施的控制应与再生水厂的系统控制相结合。
5.4.4恶臭污染治理设施可采用便携式仪表监测风量、设备压降,且在设备出口设置恶臭污染物监测
仪表。
5.4.5参与控制和管理的机电设备应设置工作与事故状态的检测及报警装置。
6施工与验收
6.1施工要求
6.1.1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召开设计交底会,留存会议记录。
6.1.2施工前施工人员应按设计要求复核反应器基础、预留、预埋。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BAEE 015-2023 小旧家电回收残值评估指南 2023-03-01
- T/GZZH 004-2023 室内环境净化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2023-08-31
- T/CAB 0066-2020 人工环境舒适性产品 第5部分:风道控风型房间空气调节器 2020-07-23
- T/CACE 033-2021 气流床煤气化渣利用和处置 有害成分判定技术导则 2021-08-31
- T/EERT 011-2021 农村供水站 一体化设备集成及安装规范 2021-01-20
- T/NMRJ 009-2023 煤化工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南 2023-06-16
- T/SZPCO 0004-2022 流行性出血热疫点应急灭鼠指南 2022-10-10
- T/CAB 0021-2017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智能坐便器 2017-08-28
- T/JNHB JNHB005-2022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022-12-12
- T/CWDMA 004-2023 保安犬(大型活动场地及相关区域安保) 配备使用规范 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