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983-2020 三七根腐病诊断及防控
DB53/T 983-2020 DB53/T 983-2020 Three-cornered Barley Root Rot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15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983—2020
三七根腐病诊断及防控
2020-08-17发布2020-11-17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T983—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三七标准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文山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军文、崔秀明、杨玲、赵久霞、张金燕、寸竹、刘源、朱琳、杨生超、张广
辉、范伟、龙光强、赵艳。
I
DB53/T983—2020
三七根腐病诊断及防治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七根腐病诊断及防控有关的术语和定义、病害诊断和鉴定、农业控病措施和化学防
控技术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三七根腐病的诊断及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478植物检疫术语
DB53/T055.8三七农药使用准则
DB53/T055.9三七育苗技术规范
DB53/T055.10三七栽培技术规范
DB53/T055.11三七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三七
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
3.2
三七根腐病
俗称鸡屎烂、臭七等,是三七块根、根茎、休眠芽等地下部分病害的总称,是三七种植过程中由细
菌性病原和真菌性病原单独或复合侵染根部引发的土传性病害。
3.3
科赫氏法则
又称柯赫氏假设,是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序和法则。
4诊断
4.1田间诊断
4.1.1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的相应月份易发,连茬地和轮作年限较短的地块易发。
4.1.2病状特征
1
DB53/T983—2020
病菌从根部侵入,引起根腐,病菌随病残体、土壤和种苗传播,有如下特征:
a)发病初期地上部分正常或叶脉稍黄,或仅顶端略萎垂,但早晚尚可恢复;
b)发病初期根尖出现黄色水渍状斑点,后期变黑褐色,根皮湿腐,内部逐渐软腐呈灰白色浆液状,
有腥臭或腐臭味;
c)病情继续发展,则三七植株单个叶片甚至相邻的两个叶片也变黄,或茎、叶萎蔫下垂,整株枯
死;
d)症状及流行特点详情参见附录A。
4.2室内诊断
4.2.1诊断原则
应遵循科赫氏法则进行。
4.2.2病样材料采集
根据根腐病症状及流行特点,采集典型的病样标本。
4.2.3培养基制备
制成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灭菌后备用。
4.2.4病原菌分离培养
前处理消毒后,在无菌操作台将切成5mm小块病样接于PDA培养基上,培养5d后按以下方法进行
再纯化和特征形态观察:
a)将分离培养的菌落边缘取菌龄一致的菌饼(6mm),转接于PDA或NA或PSA培养基上;
b)在无光照条件下,25℃培养7d以上;
c)观察菌落形态、颜色,并测定菌落直径;
d)镜检观察产孢方式、菌丝分生孢子形态,测量孢子大小。
4.2.5病原菌形态鉴定
参见附录B进行病原菌形态鉴定。
4.2.6科赫氏法则鉴定病原物
科赫氏法则进一步确定病原物:
a)无菌基质栽培三七苗,生长60d后备用;
b)将镜检后的病原菌菌株接种于健康三七植株根部,常规水肥管理;
c)观察病害发生情况;
d)采集接种根部发病部位,再次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参照4.2.4过程。
5防控
5.1防控原则
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控、持续防控、绿色防控”的防控原则。
5.2农业措施
2
DB53/T983—2020
5.2.1种植地选择
应选择土质疏松、通透性较好的沙壤土缓坡地,坡度15度左右为宜,并利于排水。
5.2.2种子种苗选择
种子、种苗应符合DB53/T055的要求。
5.2.3土壤处理
于播种或移栽前,结合倒土和理厢,用杀毒矾混合敌克松或用黄腐酸盐混合敌克松按使用说明书对
厢面喷雾处理。
5.2.4种子(苗)处理
用70%敌克松与58%瑞毒霉锰锌各500倍混合液浸种10分钟~20分钟或其它杀菌剂处理10分钟~20分
钟,捞出晾干后进行播种或移栽。
5.2.5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a)清除病残体和田间杂草;
b)排灌,土壤湿度应控制在20%~25%为宜;
c)遇到阴雨或暴风雨应及时排涝,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NAIA 0395-2025 畜禽肉中9种生物胺含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 2025-07-07
- T/NAIA 0392-2025 柑橘中2,4-二氯苯氧乙酸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2025-07-07
- T/JSF 028-2025 金叶系紫薇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2025-07-04
- T/QGCML 4969-2025 饲用谷子干草制作技术规程 2025-07-04
- T/NAIA 0397-2025 葡萄酒中四种有机磷杀虫剂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2025-07-07
- T/NAIA 0394-2025 食用油中三种抗氧化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2025-07-07
- T/NAIA 0398-2025 枸杞中双丙环虫酯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2025-07-07
- T/SAASS 208-2025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藜麦丰产技术规程 2025-07-03
- T/NAIA 0396-2025 枸杞中氟吡呋喃酮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2025-07-07
- T/GXDSL 066-2025 垂直农业光照系统能效等级标准 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