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28/T 23-2023 甜龙竹栽培技术规程

DB5328/T 23-2023 Sweet Bamboo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28/T 23-2023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10-30
实施日期
2023-12-30
发布单位/组织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西双版纳州林业和草原局
适用范围
甜龙竹栽培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西双版纳港埠农业有限公司
起草人:
刘强、陈文贵、杨丽、许宏春、山伟、李优、杜凡、李定生。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05

5328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方标准

DB5328/T23—2023

甜龙竹栽培技术规程

2023-10-30发布2023-12-30实施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西双版纳港埠农业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西双版纳州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双版纳港埠农业有限公司、西双版纳州林业技术服务中心、西南林业大学、墨

江县林业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强、陈文贵、杨丽、许宏春、山伟、李优、杜凡、李定生。

DB5328/T23—2023

甜龙竹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西双版纳勃氏甜龙竹(Dendrocalamusbrandisii)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竹苗培育、

竹林营造、竹林管护、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西双版纳笋用勃氏甜龙竹(Dendrocalamusbrandisii)的栽培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525有机肥料

DB53/T487云南甜龙竹育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勃氏甜龙竹Dendrocalamusbrandisii

是大型丛生竹类牡竹属的竹种,其鲜笋肉质脆嫩可口,是公认的品质最好的笋用竹之一。

4产地环境

4.1基本要求

宜选择海拔470m~1400m的区域,立地条件适宜、地势平缓,排灌条件好、交通便利,应远离

工矿区、公路铁路干线和生活区,避开污染源。

4.2土壤环境质量

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91的规定。

4.3灌溉水质要求

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4.4空气质量要求

1

DB5328/T23—2023

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

5竹苗培育

按照DB53/T487的规定执行。

6造林技术

6.1造林地选择

海拔1400m以下的低山、浅丘、山谷和缓坡适宜造林的地块;土层深厚、湿润肥沃的砖红壤、赤红

壤、红壤、紫色土壤更宜。

6.2整地

6.2.1整地时间

于每年秋冬季至次年3月进行。

6.2.2整地方法

清除造林地杂草、灌丛、石块;可结合地块实际条件选择带状、块状或点状整地方式;有条件实行

以耕代抚的地块应进行全面整地。

6.2.3挖塘

挖塘规格可根据不同竹苗类型而定,塘的长、宽、深一般为80cm×80cm×60cm。挖塘时应将表

土和生底土分开放置。

6.3造林密度

在无立木林地造林时,初植密度一般为22丛/亩,株行距5m×6m;若造林地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块

初植密度可为33丛/亩,株行距4m×5m。在疏林地或灌木林地造林,初植密度可为10丛/亩,株行距8m

×8m,适当保留原有林木。

6.4造林季节

宜在每年6月~7月雨季造林。

6.5造林方法

6.5.1定植方法

在定植塘穴底部施入约10cm厚的充分熟化的农家肥,回填约20cm厚的土壤,然后将竹苗直立于

穴中,切口处紧贴植穴的下侧壁,竹秆应保持端正,分层回土和灌水进行打浆定植,使竹蔸和根系与土

壤充分接触。先回填表土,再回填生土,适当踏实,并浇透定根水。

6.5.2定植要求

深挖塘(60㎝~100㎝)、浅栽竹(定植面低于平台20㎝)、打泥浆(种苗根部浆根或种植坑打

浆)、浇透水(定根水)。

2

DB5328/T23—2023

6.5.3定植管护

定植后可用杂草或其它枯落物覆盖在竹苗周围;若在旱季定植造林,应浇透定根水后用塑料薄膜将

其根部周围覆盖;若持续超过5d不下雨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6.5.4分蔸苗定植管护

在阳光特别强烈的地方,需用干草将竹秆整个包住,在竹秆第一节打孔灌水并用塑料膜包扎;也可

在其伤口处抹上粘性很强的稀泥,然后用塑料薄膜和绳子包捆好。

7抚育管理

7.1幼林抚育管理

7.1.1除草

定植后的竹林每年要进行中耕除草3~4次。6月~7月,应全面除草;8月~9月,结合深翻压青,全

面清除杂草,竹蔸覆草;其余2次除草根据管护情况及时除草。

7.1.2松土

新造竹林,每年应松土3次,分别于3月~4月、8月~9月、11月~12月进行。

7.1.3施肥

每年施有机肥或益生菌肥2次,施用的有机肥质量应符合NY/T525的规定。于每年5月~6月雨季前

施有机肥或益生菌肥800kg~1000kg/亩,11月~12月施有机肥或益生菌肥1000kg/亩。施肥前先把竹

根附近发笋位置的土壤适当扒开,晒2d~4d后再施肥。施肥方式可采用沟施或穴施,施肥覆土后,有

灌溉条件的竹林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温润。

7.1.4疏笋、留笋养竹

疏去小弱病害的竹笋,保留生长健壮的竹笋。

7.1.5补植补造

对较大空穴林地在春季或雨季进行补植补造,要求补植竹龄>1a生袋苗,分蔸苗年龄1a~2a。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