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9320-2012 光伏电站太阳跟踪系统技术要求
GB/T 29320-2012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tracking system of PV power station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光伏电站的平板式和聚光式太阳跟踪系统。
发布历史
-
2012年12月
-
2024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协鑫光伏系统有限公司、无锡昊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阴凯迈机械有限公司、四川中光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能华辰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振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白兔科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钟顺太阳能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电电气(南京)太阳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科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太阳能技术研究中心、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中盛光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太阳能研究设计院
- 起草人:
- 徐永邦、顾华敏、于耘、邓霞、王峰、季蔚蓉、张海平、耿楷文、王德言、徐剑、黄良甫、钱毅、黄忠、冯凯辉、秦筱迪、康巍、贾艳刚、江燕兴、孙利国、王宇、周荣明、沈恂如、嵇尚海、邹新、史君海、于立波、刘建松、张红文、凌小虎、吴洲、成佰新、张旭东、何爱英
- 出版信息:
- 页数:28页 | 字数:4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光伏电站太阳跟踪系统技术要求(GB/T29320-2012)
链接:/tech/70293.html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光伏电站太阳跟踪系统技术要求(GB/T29320-2012)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光伏电站太阳跟踪系统(以下简称跟踪系统)的外观、支架结构、驱动装置、控制系统、安装、可靠
性、环境适应性等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以及对于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光伏电站的平板式和聚光式太阳跟踪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方法
GB/T2423.2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M:低气压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4824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5237.2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型材
GB/T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452.2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139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GB16895.23建筑物电气装置第6-61部分:检验一初检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光伏电站太阳跟踪系统技术要求(GB/T29320-2012)
链接:/tech/70293.html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GB18802.1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8802.21低压电涌保护器第21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9582.1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第1部分:Modbus应用协议
GB/T19826电力工程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
GB/T20540.6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类型3:PROFIBUS规范第6部分:应用层协议规范
GB/T24343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绝缘电阻试验规范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L/T768.7电力金具制造质量钢铁件热镀锌层
JGJ82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跟踪系统trackingsystem
通过机械、电气、电子电路及程序的联合作用,调整光伏组件平面的空间角度,实现对入射太阳光跟踪,以提高光
伏组件发电量的装置。又称向日跟踪系统、追日跟踪系统、太阳跟踪器。
跟踪系统一般可分为单轴跟踪系统和双轴跟踪系统。跟踪的具体参数按坐标系可分为地平坐标系、赤道坐标系。
跟踪系统按结构型式可分为独立型和联动型。
跟踪系统按外观形状可分为T型(塔柱式、立柱式),V型(双V型、W型),O型(盘式)和其他型式。
跟踪系统按跟踪精度可分为通用(普通)型(平板式太阳跟踪系统)和精密型(聚光式太阳跟踪系统)。点聚焦型
聚光器一般要求双轴跟踪,线聚焦型聚光器仅需单轴跟踪。
3.2
平板式跟踪系统flatplatetrackingsystem
用于安装平板式光伏组件的跟踪系统。
3.3
聚光式跟踪系统CPVtrackingsystem
用于安装聚光式光伏组件的跟踪系统。
注:聚光倍率低于100倍为低倍聚光,不低于100倍为高倍聚光。
光伏电站太阳跟踪系统技术要求(GB/T29320-2012)
链接:/tech/70293.html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3.4
单轴跟踪系统single-axistrackingsystem
绕一维轴旋转的跟踪系统。又称一维跟踪系统。
注:单轴跟踪系统可分为水平单轴跟踪系统、倾斜单轴跟踪系统和垂直单轴跟踪系统。
3.5
双轴跟踪系统dual-axistrackingsystem
绕二维轴旋转的跟踪系统。又称二维跟踪系统。
注:双轴跟踪系统以地平面为参照系,跟踪的是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以赤道平面为参照系,跟踪的是赤纬角
和时角。
3.6
线聚焦跟踪系统line-focustrackingsystem
光伏聚光器利用透镜或反射镜将太阳光聚焦在光伏组件线阵列上的跟踪系统。
3.7
点聚焦跟踪系统point-focustrackingsystem
光伏聚光器利用透镜或反射镜将太阳光以点方式聚焦在光伏组件上的跟踪系统。
3.8
太阳入射角angleofincidence
人射阳光射线与接收平面法线的夹角。
3.9
太阳方位角azimuthangle
太阳中心到地面观测点的连线在当地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正南方向(北半球)或正北方向(南半球)的夹角。
3.10
太阳高度角solarelevationangle
人射阳光射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3.11
赤纬角solardeclination
地球中心与太阳中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北半球为正)。
3.12
光伏电站太阳跟踪系统技术要求(GB/T29320-2012)
链接:/tech/70293.html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时角hourangle
某时刻太阳在赤道平面上的投影与正午时刻太阳在赤道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
3.13
跟踪精度trackingaccuracy
单轴跟踪系统的跟踪精度以人射阳光射线与接收平面法线在跟踪方向的夹角来表示。
双轴跟踪系统的跟踪精度用太阳人射角来表示。
3.14
主动控制activecontrol
根据地理位置和当地时间实时计算太阳光的人射角度,通过控制系统使光伏方阵调整到指定角度,又称为天文控制
方式或程序控制方式。
3.15
被动控制passivecontrol
通过感应器件判断太阳光的人射角度,从而控制光伏方阵旋转并跟踪太阳光人射角度,包括光感控制方式、重力平
衡控制方式等。
3.16
复合控制compoundcontrol
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4要求
4.1一般规定
4.1.1跟踪系统的技术规格应满足环境适应性要求、电气安全性要求、外观要求、支架结构要求、驱动装置要求、控
制系统要求以及可靠性要求等。
4.1.2跟踪系统的主要技术规格项目应包括附录A的内容。
4.1.3跟踪系统型号编制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
4.2环境适应性要求
4.2.1跟踪系统抗风要求
跟踪系统在风速18m/s以下时应能正常运行,风速增至18m/s,跟踪系统应自动进人抗风状态。在抗风状态下,跟踪
系统应能经受33m/s的风速;在12级风以上地区,应能经受42m/s的风速。
没有大风情况下自动进入抗风状态功能的跟踪系统,应能承受当地25年内最大风速。
4.2.2跟踪系统抗雪要求
在多雪地区,跟踪器系统应具有手动或自动避雪功能。
光伏电站太阳跟踪系统技术要求(GB/T29320-2012)
链接:/tech/70293.html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4.2.3跟踪系统耐高低温要求
跟踪系统的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应为-25℃一70℃
跟踪系统的存储温度范围应为-40℃一70℃
4.2.4跟踪系统耐湿热要求
跟踪系统在环境温度为40℃时,应能适应最大相对湿度85%的工作环境。
4.2.5跟踪系统工作大气压要求
a-70kPa的大气压。
4.2.6跟踪系统电气防护等级要求
跟踪系统的电气外壳应达到IP54防护等级。
4.2.7跟踪系统金属表面防腐要求
钢制部件防腐应选用镀锌、防腐涂料涂装等防腐措施,其保证支架寿命25年以上。
钢制部件镀锌宜采用热浸锌,热浸锌钢制部件镀锌层的最小平均厚度应不小于65µm,镀锌层的外观、附着
强度、均匀性应符合DL/T768.7的规定。
防腐涂料涂装钢制部件的防腐涂层厚度、外观、附着力应符合GB50205的规定。
铝合金部件防腐可采用阳极氧化,并应符合GB5237.2的规定。
氧化膜的膜厚级别不应小于AA15,对于大气污染条件恶劣的环境或需要耐磨时氧化膜的膜厚级别应选用A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B/T 31030-2022 陆上风电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2022-11-04
- NB/T 11004-2022 水轮机和水泵水轮机模型验收试验规程 2022-11-04
- NB/T 11019-2022 水电工程闸门和启闭机运行维护规程 2022-11-04
- NB/T 11015-2022 土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设计规范 2022-11-04
- NB/T 10999-2022 海上风电场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2022-11-04
- NB/T 11007-2022 水电工程钢闸门技术条件 2022-11-04
- NB/T 11017-2022 光伏发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2022-11-04
- NB/T 11002-2022 海上风电场工程嵌岩桩基设计规程 2022-11-04
- NB/T 35019-2022 卧式液压启闭机系列参数 2022-11-04
- NB/T 11011-2022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2022-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