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5109.1-2024 智慧城市 城市数字孪生 第1部分:技术参考架构

GB/T 45109.1-2024 Smart city—City digital twin—Part 1:Technical reference architecture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5109.1-2024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12-31
实施日期
2025-07-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全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7)
适用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城市数字孪生的技术参考架构,规定了智能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数字引擎、数字孪生服务、安全管理以及运营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数字孪生在城市中应用部署,支撑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更新、服务。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软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中移雄安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五一视界数字孪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泰瑞数创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见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电系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易图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深圳优立全息科技有限公司、园测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政务大数据中心、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科星图数字地球合肥有限公司、以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原世界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新禾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勘察测绘院(集团)有限公司、诺比侃人工智能科技(成都)股份有限公司、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山东奔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天津万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摩根(浙江)智能芯片有限公司、上海城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
张红卫、王涛、安小米、王瑶瑶、彭革非、梅述家、李建慧、董南、张晓春、崔昊、郑庆国、张育雄、刘文、冯晓蒙、林涛、王辰康、姚新新、蒋力俭、李庆、邵泽华、田晶、高旻、卓鹏飞、刘俊伟、王雪强、汤莉、浦贵阳、李瑞、相福民、李腾、臧中海、姚巍、顾晓光、隆颢、张培、钱程扬、楼晓雷、王彦生、唐德可、霍春望、吴顺民、贾海鹏、廖峪、杨宏旭、卢志超、黄科锋、周鹏、王冠男、战树岩、张珣、耿信财、蒋志平、周哲峰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2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3524001

CCSL.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51091—2024

.

智慧城市城市数字孪生

第1部分技术参考架构

:

Smartcit—Citdiitaltwin—Part1Technicalreferencearchitecture

yyg:

2024-12-31发布2025-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51091—2024

.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Ⅳ

范围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术语和定义

3………………1

缩略语

4……………………1

概述

5………………………2

技术参考架构

6……………2

智能基础设施

7……………3

感知基础设施

7.1………………………3

网络基础设施

7.2………………………4

存储基础设施

7.3………………………4

计算基础设施

7.4………………………4

数据资源

8…………………4

数字引擎

9…………………5

数字建模

9.1……………5

虚实映射

9.2……………6

对象标识

9.3……………6

时空计算

9.4……………6

仿真推演

9.5……………7

孪生可视

9.6……………7

交互控制

9.7……………7

数字孪生服务

10……………8

数据基础服务

10.1………………………8

数据分析服务

10.2………………………8

应用服务

10.3……………8

其他服务

10.4……………9

安全管理

11…………………9

运营管理

12…………………9

参考文献

……………………10

GB/T451091—2024

.

前言

本文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GB/T1.1—2020《1:》

起草

本文件是智慧城市城市数字孪生的第部分已经发布了以下

GB/T45109《》1。GB/T45109

部分

:

第部分技术参考架构

———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SAC/TC28)。

本文件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

(SAC/TC28)

会共同归口

(SAC/TC567)。

本文件起草单位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

:()、、

究院软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

、、、、

份有限公司中移雄安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五一视界数字孪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秦川物

、、、

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泰瑞数创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见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电系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冶武勘工

、、()、

程技术有限公司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易图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深圳优立全息科技有限公司园测信息科

()、、、、

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政务大数据中心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科星图数字

、、、

地球合肥有限公司以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原世界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新禾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集团有限公司诺比侃人工智能科技成都股份有限公司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山东奔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天津万峰环保科技

、、、

有限公司摩根浙江智能芯片有限公司上海城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红卫王涛安小米王瑶瑶彭革非梅述家李建慧董南张晓春崔昊

:、、、、、、、、、、

郑庆国张育雄刘文冯晓蒙林涛王辰康姚新新蒋力俭李庆邵泽华田晶高旻卓鹏飞刘俊伟

、、、、、、、、、、、、、、

王雪强汤莉浦贵阳李瑞相福民李腾臧中海姚巍顾晓光隆颢张培钱程扬楼晓雷王彦生

、、、、、、、、、、、、、、

唐德可霍春望吴顺民贾海鹏廖峪杨宏旭卢志超黄科锋周鹏王冠男战树岩张珣耿信财

、、、、、、、、、、、、、

蒋志平周哲峰

、。

GB/T451091—2024

.

引言

智慧城市城市数字孪生旨在规范城市数字孪生的内涵指导数字孪生技术在城市

GB/T45109《》,

中的应用拟由三个部分构成

,。

第部分技术参考架构目的在于确立城市数字孪生的技术参考架构规范城市数字孪生智

———1:。,

能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数字引擎数字孪生服务安全管理以及运营管理等组成要素的要求

、、、、。

第部分数据参考架构目的在于确立城市数字孪生的数据参考架构围绕城市数字孪生技

———2:。,

术参考架构中的数据资源给出有关数据汇聚数据处理数据共享数据服务等要求

,、、、。

第部分业务参考架构目的在于确立城市数字孪生的业务参考架构围绕技术参考架构中

———3:。,

数字孪生服务及应用从业务角度给出相关业务应用场景和业务组织关系的参考架构

,。

其中技术参考架构决定了数据参考架构和业务参考架构的组织模式与内在关联关系

,。

GB/T451091—2024

.

智慧城市城市数字孪生

第1部分技术参考架构

: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城市数字孪生的技术参考架构规定了智能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数字引擎数字孪生

,、、、

服务安全管理以及运营管理等要求

、。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数字孪生在城市中应用部署支撑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更新

,、、、、、

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

本文件

信息安全技术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

GB/T37971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

城市数字孪生citydigitaltwin

对城市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中的物理实体关系及活动等在数字空间进行映射同步交互演进的

、、、、

数字化表示技术

注城市数字孪生能够以数据模型算法为载体完成城市仿真预测交互和控制

:、、,、、。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人工智能

AI:(ArtificialIntelligence)

应用程序接口

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

增强现实

AR:(AugmentedReality)

建筑信息模型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Computer-AidedDesign)

城市信息模型

CIM:(CityInformationModeling)

分布式拒绝服务

DDoS:(DistributedDenialofService)

地理信息系统

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

图形处理器

GPU:(GraphicsProcessingUnit)

1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