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T 440-1995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MT/T 440-1995 The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resistance of mine ventilation

行业标准-煤炭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MT/T 440-2008 |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MT/T 440-1995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煤炭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1996-03-08
实施日期
1996-08-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
归口单位
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风技术及设备分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起草人:
富奎聚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1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MT/T440一1995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1主恤内容与适用范困

本标准规定了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用仪器、测定步骤、测定结果计算和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巷通风阻力测定。

2术语

2.1主要路线

测定矿井通风阻力时,所选定的从入风井口(或井底车场),经人风大巷、采区、回风大巷,回风井至

风桐的通风路线。

2.2次要路线

测定矿井通风阻力时,所选定的除主要路线外的通风路线。

3仪器

以下计量器具均应检定,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a.普通型空盒气压计:

测量范围80-107kPa(相当于600^-800mmHg),最小分度值50Pa;

b.倾斜压差计:

测量范围。-3000Pa,最小分度值1OPa;

c精密气压计:

测量范围83.6-114kPa,最小分度值25Pa;

d.通风干湿温度计:

测量范围一25-+500C,最小分度值。2"C;

么皮托管:

校正系数0.998-1.004;

f低速风速表:

测量范围0.2^-5m/s,启动风速(0.2m/s;

g.中速风速表:

测量范围0.4^-1Om/s,启动风速(。4m/s;

h.高速风速表:

叶轮:测量范围0.8-25m/s,启动风速(0.5m/s;

杯式:测量范围1.0-30m/s,启动风速(0.8m/s;

I.秒表:

最小分度值Is;

i.钢卷尺:

2m钢卷尺:测量范围。-2m,最小分度值1.Omm;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6一03一08批准1996一08一01实施

MT/T440一1995

30m钢卷尺:测量范围。-30m,最小分度值1.Omm;

k橡胶管(或塑胶管):

内径4-5mm;

:橡胶管接头:

内径3-4mm,外径5-6mm,长度50-80mme

4测定步骤

4.1测定路线选择

在通风系统图上选择测定的主要路线和次要路线。同时,要考虑一个工作班内将该路线测完;当测

定路线较长时,可分段、分组测定。

4.2测点选择

一首先在通风系统图上按选定测定路线布置测点,并按顺序编号。然后再按井下实际情况确定测点位

Visit,并作标记。

选择测点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a.测点应在分风点或合风点前(或后)处选定。选在前方不得小于巷道宽度的3倍;选在后方不得

小于巷道宽度的8倍;

b.需要在巷道转弯处、断面变化大的地方选点时,选在前方不得小于巷道宽度的3倍;选在后方

不得小于巷道宽度的8倍;

c.测点前、后3m内巷道应支护良好,巷道内无堆积物;

d.两测点间的压差应不小于20Pa.

4.3压差计法

4.3.,风压测量

从测点1开始,在测点1,2两处各设置一个皮托管,一般在测点2的下风侧6-8m处安设压差计。

皮托管应设置在风流稳定的地点,正对风流。压差计应靠近巷道壁安设平稳,调零或记下初读数。橡胶

管要防止折叠和被水、污物等堵塞,待橡胶管内的空气温度等于巷道内的空气温度后,将两个橡胶管安

在压差计上,待压差计液面稳定后读数,并填入表A4中。

测点1,2测完后,压差计可以不动,进行测点2,3间的测量。依次按测点的顺序进行测量,直至全路

线测完为止。

测量顺序也可逆风流方向进行。

4.3-2风速测量

用风速表测量风速,需测量三次,取其平均风速值。并填入表A2中。

4.3.3大气物理参数测量

用空盒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力;用通风干湿温度计测量空气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并填入表A3

4.3.4巷道断面积和周长参数测量

按测点的巷道断面形状,用钢卷尺进行测量。并填入表A1中。

4.15测点间距测量

用钢卷尺测量两测点间的距离。并填人表A1中。

4.4气压计法

4.4-1风压测量

4.4.1.1逐点测量法:

在井口或井底车场调好两台精密气压计(I,II),并记录初读数。仪器I留在原地监视大气压力变

化,炼隔10-15min记录一次读数,仪器.按测点顺序分别测出各测点风流的绝对静压。并填入表A5

MT/T440一1995

4.4.1.2双测点同时测定法:

在测点1处,调好两台精密气压计(工、u),并记录初读数。然后仪器工留在原处不动,仪器皿放置

在测点2,在约定时间内两台仪器同时读数。再把仪器I移到测点2,同时读数,仪器I不动,将仪器H移

到测点3,再在约定时间内两台仪器同时读数。如此前进直至测完。并填入表A6中。

4-4.2风速测量同4.3.2

4.4.3大气物理参数测量同4.3.3

4.4.4巷道断面积和周长参数测量同4.3.4

4.4.5测点间距侧量同4.3.5

4.4.6测点标高测量

由地测部门给出各测点标高。

5测定结果计算

5.1空气密度计算

空气密度按式((I)计算:

__、,__尹。一0.3779叻P.n_______________‘_,。、

,0=.5.4647,IV-一一二;言军弋军尸甲气甲--..…’..-..一’一”一”一”--.-..一、山,

2;0一1州尸c

式中:P—空气密度,kg/m';

P,-测点的大气压力,Pa;

bs—空气相对湿度,写;

P.n-测点温度为t℃时,空气的绝对饱和水蒸汽压力,Pa;

t—空气温度℃。

5.2巷道断面积和周长计算

按巷道断面形状,计算其断面积和周长。

5.3平均风速计算

每测点取三次实际风速值的算术平均值。

5-4风量计算

风量按式((2)计算:

9.=Sv·············”·,····“·”·,·········”二(2)

式中:9—测点风量,m'/s;

S测风处巷道断面积,mz;

二—测风断面的平均风速,m/s,

5.5动压计算

动压按式((3)计算:

ha一w2·······,································一··(3)

式中:气—测点的动压,Pa.

MT/T440一1995

5.6通风阻力计算

5.6.1两测点间通风阻力

5.6.1.1压差计法按式(4)计算:

huj=h+ha;-ha,·······..·····。·..·..········……,’’··…(4)

式中:、,—两测点间的通风阻力,Pa;

机—两测点间的压差值,Pa;

ha;测点i的动压值,Pa;

呱—测点J的动压值,Pa,

5.6.1.2气压计法

逐点测定法按式((5)计算:

h,;;=k'(h'厂从)一k"<h";-矶)+(Z,一Z,)Pa%+(ha;-ha;)·一…(5)

式中:k'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