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06/T 26-2023 绿色机关建设规范
DB5106/T 26-2023 Green office building guidelin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德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 起草人:
- 范晓华、徐伟、张岚、王全贵、廖德智、赵斌、李家勇、白岩、朱霖、周玲、敬敬。
- 出版信息:
-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01
CCSA20
5106
四川省(德阳市)地方标准
DB5106/T26—2023
绿色机关建设规范
Specificationsforconstructionofgreengovernmentagencies
2023-11-01发布2023-12-01实施
德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06/T26-2023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低碳建设...........................................................................2
5绿色转型...........................................................................4
6绿色管理...........................................................................6
附录A(资料性)机关二氧化碳排放核算示例.............................................8
附录B(资料性)节能量节水量计算示例................................................10
附录C(资料性)低碳行为减排量评估方法..............................................14
附录D(资料性)用能用水设备对应能效水效标准........................................15
参考文献.............................................................................17
I
DB5106/T2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德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德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范晓华、徐伟、张岚、王全贵、廖德智、赵斌、李家勇、白岩、朱霖、周玲、
敬敬。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DB5106/T26-2023
引言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四五”规划》《深入开展公共机构
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四川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德阳市
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四五”规划》等要求,结合德阳公共机构特点,开展绿色机关建设,推行机
关节约化、智能化、规范化管理,通过树立绿色载体、建设标杆,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全市公共机
构绿色发展。探索“德阳市绿色机关模式”,形成典型示范效应,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美丽四
川”、“古蜀之源重装之都”、大美德阳建设,推进公共机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在对绿色建设活动确定规则时,在满足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参考了《节约型机
关创建行动方案》《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四川省用水定额》《“电动四川”行动计划(2022
—2025年)》等文件规定。
本文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内容组成:
——低碳建设
该章节重点描述了机关办公建筑层面的低碳工作,侧重机关整体能源资源管控和设备改造,体现了
需要改造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才能达到绿色机关建设要求。
——绿色转型
该章节重点描述了机关人员层面的低碳工作,侧重人员涉及的办公、出行、文化、采购、食堂等绿
色低碳行为,体现了绿色机关建设的全流程要求。
——绿色管理
该章节重点描述了机关制度层面的低碳工作,侧重绿色机关建设过程中的制度顶层设计,体现了绿
色机关建设的规范性。
III
DB5106/T26-2023
绿色机关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色机关低碳建设、绿色转型和绿色管理的相关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德阳市各级机关,包括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
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2452水平衡测试通则
GB/T13234用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
GB/T13462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
GB/T13469离心泵、混流泵与轴流泵系统经济运行
GB1848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T19095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915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
GB/T29118节约型机关评价导则
GB/T29149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29455照明设施经济运行
GB/T30260公共机构能源资源管理绩效评价导则
GB/T31342公共机构能源审计技术导则
GB/T32019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GB/T32036公共机构节能优化控制通信接口技术要求
GB/T34148项目节水量计算导则
GB/T34149合同节水管理技术通则
GB/T36674公共机构能耗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GB/T36710公共机构办公区节能运行管理规范
GB/T37813公共机构节水管理规范
GB/T39775能源管理绩效评价导则
GB/T40010合同能源管理服务评价技术导则
GB40879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41014照明系统能效评价
GB/T41568机关事务管理术语
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174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
DB5106/T26-2023
GB/T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55015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JGJ176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JGJ/T391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技术规范
DB51/T2762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
3术语和定义
GB/T4156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机关greengovernmentagencies
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以低碳建设、绿色转型和绿色管理为目标,采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
降低运行成本,提供绿色、低碳办公环境的机关。
4低碳建设
4.1碳排放核算与报告
4.1.1应核算和报告机关统计范围内的直接二氧化碳排放(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和间接二氧化碳排放
(购入和输出的电力和热力产生的排放),核算和报告方法及示例可参考附录A。
4.1.2机关办公人员通勤、大型公务会议召开、公务出差等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宜依据主管部门或机
关内部需求识别评估。
4.2节能降碳
4.2.1主要用能系统节能改造
应每3年内至少开展1次能源审计,能源审计应符合GB/T31342要求。组织落实节能整改并
计算节能量,按照GB/T13234进行节能量计算,示例可参考附录B。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应符合GB50189要求。
中央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生活热水供应系统改造应符合GB55015要求。
中央空调系统改造后应符合GB19577规定的二级及以上能效要求。
照明系统改造后应符合GB/T41014规定的二级及以上能效要求。
应实现高效照明光源使用率100%,照明系统应采用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充分利用
自然采光,自然采光区域的照明控制应独立于其他区域的照明控制。照明功率密度值应符合GB50034
规定。
电气与控制系统改造应符合JGJ176要求。
垂直电梯应采取群控、变频调速或能量反馈等节能措施。
宜采用能源费用托管服务进行节能改造。
4.2.2数据中心机房改造
宜建设机房能耗与动力环境计量监控系统。
大型、超大型及新改扩建数据中心机房电能利用效率应符合GB40879规定的2级及以上能效
要求,宜申报绿色数据中心,绿色低碳等级宜符合4A级以上。
小规模数据中心宜按要求统筹规划和整合,或采购云计算服务、应用云计算技术整合改造。
2
DB5106/T26-2023
宜应用高密度集成等高效IT设备、液冷等高效制冷系统,因地制宜采用自然冷源等制冷方式。
4.2.3经济运行
应充分利用建筑外窗的可开启部分进行自然通风降温,宜设置空调系统运行状态下窗体关闭
提示或空调系统停运联动装置。
空调系统运行应符合GB/T36710要求。空调冷却循环水、空调水系统补水和空调冷凝水应按
GB/T37813要求进行管理。
分体空调宜集中设置温度,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
照明系统运行应符合GB/T29455要求。
电气与控制系统运行应符合GB/T36710要求。
电力变压器运行应符合GB/T13462的要求。
泵系统运行应符合GB/T13469要求。
数据中心机房系统应符合GB50174要求。
4.2.4能效提升
应按照GB/T29118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评价工作。
应建设实施符合GB/T23331和GB/T32019要求的能源管理体系。
宜按照GB/T50378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评价工作,新建建筑应符合绿色建筑标准二星级要求,
既有建筑宜开展节能改造符合绿色建筑标准二星级及以上要求。
宜按照GB/T30260、GB/T39775开展能源资源管理绩效评价。
4.3协同降碳
4.3.1节水
应至少每3年开展1次水平衡分析,水平衡测试应符合GB/T12452要求。组织落实节水改造
并计算节水量,按照GB/T34148进行节水量计算,示例可参考附录B。
应定期开展管网漏水普查,管网漏损率应≤2%。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安装率应达到100%,食堂宜采用节水型洗菜、洗碗设备。
中央空调冷却塔补水率宜≤1%,补水宜采用非常规水源。
绿化灌溉应采用喷灌、微喷灌和滴灌等高效节水方式,宜采用非常规水源。
应进行剩水、纯净水尾水、空调冷凝水和雨水等回收改造利用。
4.3.2减污
食堂油烟排放应符合GB18483的相关规定。
食堂应安装废气净化设施,厨房排风罩、排油烟风道及排风机设置安装应便于油、水的收集
和油污清理,且应采取防止油烟气味外溢的措施。宜安装新型高效油烟净化设备。
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并进行沼气、热能等资源能源回收利用。
4.3.3循环利用
应不采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限制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宜使用环保布袋、纸袋、可降解塑料
制品、可替代笔芯等。
宜在会议室、培训场所设置直饮净水机替代塑料瓶装水。
4.3.4垃圾分类
3
DB5106/T26-2023
应按照GB/T19095合理配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和垃圾处理设施,喷涂、张贴垃圾分类标志。
应在垃圾集中投放点张贴垃圾分类投放指南,与具有相应运输处理资质的企业签订各类垃圾
收运处置协议。
有害垃圾应单独存放。
餐厨垃圾处置应遵守国家及属地要求规范。
应建立垃圾分类收运台账,定期公示垃圾清运量和去向。
宜对纸类、塑料、纺织品、金属、玻璃、办公家具等可回收物实行全品类精细化分类收集,
签订全品类回收协议。
应指导干部职工分类投放生活垃圾。
4.4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
4.4.1新能源汽车应用
除实物保障岗位工作用车、处置突发事件应急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等特殊用途车辆(不
含固定线路执法执勤、通勤车辆)和特殊地区外,新增和更新公务用车应采用新能源汽车。
应配置充电基础设施,充电设施与新能源汽车总数的配比不小于1:3。
新建停车场设置专属新能源汽车停车位应不低于20%。
宜通过市场化合作方式对换电网点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
4.4.2太阳能、地热能、空气能等利用
应充分利用建筑屋顶、立面、车棚顶面等适宜场地空间,合理增设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太阳
能光伏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和空气源热泵机组等为机构提供生活热水、空调冷热量和电量。增设的系统
或机组应不降低相邻建筑的日照标准。
太阳能、地热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系统设计应符合GB55015要求。
可再生能源系统运行应符合JGJ/T391要求。
新建建筑可安装光伏屋顶面积光伏覆盖率宜≥50%。
宜建设连接光伏发电、储能设备和充放电设施的微网系统。
宜根据建筑功能情况采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
4.5碳减排量化评估
4.5.1机关宜对实施的节能改造项目进行二氧化碳减排量评估,节能改造项目涉及空调系统改造、照
明系统改造、供配电系统改造等。
4.5.2机关宜对采用的高效节能产品或低碳行为进行二氧化碳减排量评估,高效节能产品中办公设备、
照明产品、电子视像产品、燃气用具、厨卫电器、电冰箱、房间空气调节器等的减排量评估方法可参照
附录C。
4.5.3机关宜开展碳资产管理或参加所属地区机关系统的碳普惠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a)建立职工碳账户、内部碳税、碳票等机制,涉及职工绿色办公、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反食
品浪费等绿色低碳行为;
b)通过机关办公数字化平台开展碳减排评估;
c)针对职工设立低碳行为激励机制并有效落实。
5绿色转型
4
DB5106/T26-2023
5.1绿色办公
5.1.1应减少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待机能耗,关闭后应切断电源或选择智能型节能插座。
5.1.2上下三楼以内不宜乘坐电梯。
5.1.3非必要不开空调,室内温度在冬季不超过20℃,夏季不低于26℃。
5.1.4会议室、走廊等区域杜绝长明灯现象。
5.1.5宜采用电子办公系统等无纸化办公形式。
5.1.6限制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宜使用再生纸、再生耗材等循环再生办公用品。
5.1.7应减少纸质文件资料印发数量,双面打印,宜开展无纸化、电子化会议。
5.1.8大型会议活动宜实现碳中和。
5.1.9宜建立公物仓等资产共享调剂平台和制度,在单位内部及系统内采用调剂使用、交易、捐赠等
方式处置办公设施设备。
5.2绿色出行
5.2.1宜采取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自行车、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的公务出行方式,干部职工
通勤宜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新能源汽车、小排量燃油车等绿色出行工具。
5.2.2更新用于机要通信和相对固定路线的执法执勤、通勤等车辆时,应配备新能源汽车。
5.2.3宜采用自助分时租赁等商业运营模式,租赁使用新能源汽车。
5.2.4宜向社会开放单位内部充电基础设施。运用智慧新能源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充电基础设施资源。
5.3绿色文化
5.3.1应在电脑、打印机、粉碎机、照明开关、空调调节面板等用能设备处张贴及时关闭电源节约用
电和温度设定等提醒标识,水龙头、饮水机、打扫间等主要用水设备或区域处张贴节约用水提醒标识,
电梯开关处张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63/T 447.4-2003 大通县退耕地整地技术规范 2003-08-06
- DB12/ 154-2003 无公害农产品 大蒜 2003-07-16
- DB12/ 152-2003 无公害农产品 天鹰椒 2003-07-16
- DB41/T 318-2003 农作物种子田间检验规程 2003-07-25
- DB63/T 447.2-2003 大通县退耕地类型划分及区划技术 2003-08-06
- DB63/T 447.3-2003 大通县退耕还林典型模式 2003-08-06
- DB12/ 153-2003 无公害农产品 大葱 2003-07-16
- DB12/T 157-2003 无公害农产品 大标生产技术规程 2003-07-16
- DB12/T 156-2003 无公害农产品 大葱生产技术规程 2003-07-16
- DB63/T 447.5-2003 大通县退耕还林标准化示范区检查验收标准 200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