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159-2008 贵金属及其合金复合带材

GB/T 15159-2008 Composite material strips of precious metals and their alloy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15159-2020 |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5159-200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03-31
实施日期
2008-09-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贵金属及其合金复合带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电器、仪表、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用的以贵金属及其合金为复层材料,以铜或铜合金为基体材料的复合带材。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起草人:
王耀东、周世平、卢绍平、唐敏、裴洪营、杨娅利、朱武勋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2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7.120.99

H68O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159—2008

代替GB/T15159—1994

贵金属及其合金复合带材

Compositematerialstripsofpreciousmetalsandtheiralloys

2008-03-31发布2008-09-01实施

发布

GB/T15159—2008

本标准代替GB/T15159—1994《贵金属及其合金复合带材》。

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有如下变动:

增加了Ag99.4Ni、Ag94Ni、Ag9ONi、Ag8OPd、Ag75Pd、Ag7OPd、Ag5OPd、Ag65CuZn、

Ag45CuZn、Ag95.5CuNi、Ag95CuNi、Ag93.5CuNi、Ag93CuNi、Ag94.5CuZnNi、Ag92.5CuZnNi、

Ag9O.5CuZnNi、Ag91CuPdNi、Ag9O.5CuPdNi、Ag94.5CuPdNi、Ag9&2PdCuZnNi、Ag98SnCeLa、

Au6OAg/Ag95.5CuNi、Au6OAg/Ag93.5CuNi、Au6OAgCu/Ag94.5CuPdNi、Au59AgCuPd/

Au91CuPdNi、Au7OCuAgPtNi、Pd35AgCuAuPtZn等27个合金牌号,删除了AgCdO合金

牌号;

——引用了最新的铜合金国家标准;

—按静触点、动触点复合材料及焊料复合材料对贵金属及其合金复合材料进行了分类,并对动触

点提出了较高的尺寸精度要求;

——采用了更为清楚明了的产品标记;

——明确了用于复合材料的贵金属及其合金化学成分的规定;

—采用YS/T370贵金属及其合金金相试样制备方法,制备复层材料厚度测定试样,提高厚度测

定准确度。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贵研钳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王耀东、周世平、卢绍平、唐敏、裴洪营、杨娅利、朱武勋。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5159—1994O

T

GB/T15159—2008

贵金属及其合金复合带材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贵金属及其合金复合带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电器、仪表、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用的以贵金属及其合金为复层材料,以铜或铜合金为

基体材料的复合带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340.1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5231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GB/T15072(所有部分)贵金属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15077贵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几何尺寸测量方法

GJB950.2贵金属及其合金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YS/T370贵金属及其合金金相试样制备方法

3要求

3.1产品分类

3.1.1复合材料按工作方式分为静触点及钎焊复合材料、动触点复合材料。

静触点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各种开关、继电器、接触器、热保护器等的静止接触导电触点;动触点复合

材料主要用于电动机换向器、电刷等滑动接触导电触点。

3.1.2复合截面按结合方式为面复合、嵌镶复合。如图1所示。

3.1.3复层材料与基体材料的复合带材品种见表1。

3.1.4供货状态

产品状态分为硬态(Y)、半硬态(Y2)和软态(M)三种。一般以硬态供货,若需半硬态和软态产品,

必须在订货合同中注明。

3.1.5标记示例

3.1.5.1用H62和Ag90Ni生产的半硬态、I、厚度为0.5mm、复层厚度为0.2mm、宽度为30mm

的单面复合带材,标记为:

单面复合带Ag90Ni/H62Y2I0.2/0.5X30mmGB/T15159—2008o

3.1.5.2用T2和Ag2生产的软态、I、厚度为0.4mm.复层厚度为0.1mm、宽度130mm的双面复

合带材,标记为:

双面复合带Ag2/T2MI0.1/0.4X130mmGB/T15159—2008o

3.1.5.3用BZnl5-20和Ag70pd生产的硬态、皿、厚度为0.1mm、复层厚度为0.03mm、宽度为

23mm、复条宽度为3rrnn的单条复合带材,标记为:

单条复合带Ag70Pd/BZnl5-20Y川0.03X3/0.1X23mmGB/T15159—2008o

3.2合金牌号及化学成分

3.2.1用作复层材料的贵金属及其合金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0和表11的规定。

1

GB/T15159—2008

注:面复合图Al〜A2,其复层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2层及多层。

1-1而复合

33

HU

注:嵌镶复合图B1-B11,其复层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2层及多层。

1-2嵌镶复合

图1

3.2.2用作基体材料的铜及铜合金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5231规定。

表1复层材料与基体材料复合的带材品种

基体材料

青铜系

白铜系

复层材料纯铜系黄铜系QSn6.5-0.1其他

BZnl5-2O

T2、TU1、TU2H62、H65、H68QSn4.0-0.3铜合金

BZnl8-26

QSn6.5-0.4

Ag2ooooo

Ag99.5Ceooooo

Ag99.4Nioooo—

Ag94Nioooo—

Ag9ONiooo0—

及Ag80Pdo—ooo

Ag75Pdo—ooo

4

Ag7OPdo—o0o

Ag5OPdo—ooo

Ag70CuPoooo—

Ag95CuZno—oo—

Ag93CuZno—oo—

Ag95.5CuNioo

2

GB/T15159—2008

表1(续)

基体材料

青铜系

白铜系

复层材料纯铜系黄铜系QSn6.5-0.1其他

BZnl5-2O

T2、TU1、TU2H62、H65、H68QSn4.0-0.3铜合金

BZnl8-26

QSn6.5-0.4

Ag95CuNio—o——

Ag93.5CuNio—o——

Ag93CuNio—o——

Ag94.5CuZnNio—oO—

Ag92.5CuZnNio—oO—

银Ag9O.5CuZnNio—oO—

合Ag91CuPdNio————

Ag9O.5CuPdNio————

Ag94.5CuPdNio————

Ag9&2PdCuZnNi———OO

Ag98SnCeLaoOoO—

Au2oOoOO

Au91Ni—OoOO

Au6OAg/Ag95.5CuNio————

合Au6OAg/Ag93.5CuNio————

Au6OAgCu/Ag94.5CuPdNio————

Au6OAgCuPd/Au91CuPdNio————

Au7OCuAgPtNio—O—O

Pd2——OOO

合Pd6OAg——OOO

Pd35AgCuAuPtZno—O—O

注:表示有产品9“一"表示无产品。

3.3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3.3.1静触点及钎焊用复合带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3.3.1.1静触点及钎焊用复合带材尺寸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复合带材尺寸及其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

总厚度允许偏差长度

总厚度总宽度总宽度允许偏差

Inm不小于

0.100〜0.150±0.005±0.()1()±0.0155〜100

>0.150〜0.250±0.008±0.()15±0.020±0.05

7〜100

>0.250〜0.450±0.010±0.020±0.025

>0.450〜0.700±0.020±0.025±0.0307〜150±0.102000

>0.700〜1.000±0.025±0.030±0.035

±0.15

>1.000〜1.500±0.030±0.035-HO.04010〜150

>1.500〜2.000±0.035±0.040i0.045±0.20

3

GB/T15159—2008

3.3.1.2静触点及钎焊用复合带材复层厚度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复合带材复层厚度及其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

复层厚度允许偏差

复层厚度

Inm

<0.050—0.010—0.015—0.020

>0.050〜0.100—0.015—0.020—0.025

>0.100〜0.200—0.020—0.025—0.030

>0.200〜0.300—0.025—0.030—0.035

>0.300〜0.50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