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307.1-2022 内河水下工程结构物检测与评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桥梁部分
DB34/T 4307.1-2022 In-water Engineering Structure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1: Bridge Specific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安徽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科兴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安徽交院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安徽省交科检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4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9.020
CCSR52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307.1—2022
内河水下工程结构物检测与评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桥梁部分
Technicalregulationsforinspectionandevaluationofunderwaterstructureofinlandriver
Part1:Bridge
2022-10-26发布2022-11-26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4307.1—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1
检测周期.......................................................................1
检测评定要求...................................................................2
检测方法.......................................................................3
5现场检测...........................................................................3
外观缺陷检测...................................................................3
变形检测.......................................................................5
冲刷和淘空检测.................................................................5
河床断面检测...................................................................6
6技术状况等级分类与评定.............................................................7
技术状况等级分类...............................................................7
技术状况评定方法...............................................................8
水下结构物构件技术状况评定....................................................10
7检测评定报告编制..................................................................21
检测评定报告一般要求..........................................................21
检测评定报告内容..............................................................21
附录A(资料性)桥梁水下结构物检测表格..............................................22
附录B(资料性)冲刷和淘空测点布置要求..............................................29
附录C(资料性)水下检测评定报告封面及扉页样式......................................31
附录D(资料性)桥梁水下结构物构件编号规则及病害位置描述规则........................34
附录E(资料性)桥梁水下结构物评定表................................................36
参考文献.............................................................................38
I
DB34/T4307.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34/T4307《内河水下工程结构物检测与评定技术规范》的第1部分。DB34/T4307
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桥梁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科兴
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安徽交院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安徽省交科检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
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凡文、孙刘林、李强、王佐才、李向前、胡升、慈红武、高俊韬、景月岭、
胡一恒、舒嵩岭、陈小平、孙鹏程、王旭、范亮、王加胜、郭永生。
II
DB34/T4307.1—2022
内河水下工程结构物检测与评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桥梁部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内河水下工程结构物检测与评定(桥梁部分)的基本要求、现场检测、技术状况等级
分类与评定、检测报告编制及附录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内河桥梁水下结构物检测与评定,其它涉水桥梁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JTG/TH21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S131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桥梁水下结构物构件memberofbridgeunderwaterstructure
组成桥梁水下结构物的最小评定单元,如水中单个桥墩、单根桩基等。
桥梁水下结构物部件componentofbridgeunderwaterstructure
桥梁水下结构物同类构件的统称,如桥梁的水中桥墩、桥台、基础等。
桥梁水下结构物bridgeunderwaterstructure
桥梁下部结构及其附属设施的涉水部件的统称,由桥墩、桥台、基础、锥坡、护坡、河床及调治物、
防撞设施等组成。
4基本要求
检测周期
4.1.1水下结构物检测周期宜为宜为3年,一般不超过5年。
4.1.2在下列情况应开展水下检测:
a)旧桥进行改造设计前,需要利用既有水下结构物时;
b)遭受洪水、流冰、漂流物、船舶撞击、地震等造成水下结构物损伤时;
c)河床冲刷严重,埋深不满足设计要求时;
d)水下结构物产生异常变形时;
1
DB34/T4307.1—2022
e)其他异常情况。
4.1.3在下列情况应提高检测频率:
a)水下基础埋深浅或出现明显损坏但不明损伤程度;
b)所处河段有采砂,河床冲刷加速时;
c)河床上下游人工活动频繁,使河床地貌发生显著改变,或者导致河床不稳定时;
d)水下结构物位于腐蚀环境中,所处环境存在水下结构物技术状况加快恶化的情况,如水质腐蚀
强、水下结构物出现异常变形等。
检测评定要求
4.2.1桥梁水下结构物检测人员应具备桥梁工程检测和水下工程检测要求的资格和能力。若使用技术
蛙人潜水作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4.2.2桥梁水下结构物检测方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a)桥梁概况,包括桥梁基本信息、所在水域的水文资料、与水下结构物相关的历次检测及维修加
固资料等;
b)检测目的、要求和依据;
c)检测范围、项目和拟选用的方法;
d)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
e)检测工作进度计划;
f)安全、环境保护与质量保证措施;
g)通航航道水上交通组织方案。
4.2.3桥梁水下结构物检测内容包括外观缺陷检测、变形检测、冲刷及淘空检测、河床断面检测等。
4.2.4桥梁水下结构物技术状况评定应采用分层综合评定与5类桥梁单项控制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先
对水下结构物各构件进行评定,然后对水下结构物各部件进行评定,再对水下结构物进行评定。
4.2.5桥梁水下结构物检测与评定工作流程见图1。
图1桥梁水下结构物技术状况检测与评定工作流程图
2
DB34/T4307.1—2022
检测方法
4.3.1水下检测可采用人工探摸、声学、光学、电磁学、电学,主要检测方法可按表1执行。
表1水下检测主要方法
检测方法检测设备技术特点适用检测内容
探摸、摄像检测潜水设备、水下摄像设备人工、光学外观缺陷、变形、冲刷、淘空
外观缺陷、变形、冲刷、淘空、
三维扫描声呐扫测三维扫描声呐系统声学遥测
河床断面
二维机械式扫描声呐扫测二维机械式扫描声呐系统声学遥测水下地貌
单波束测深单波束测深系统声学遥测河床断面
多波束测深多波束测深系统声学遥测河床断面
侧扫声呐扫测侧扫声呐系统声学遥测水下地貌
水准仪测量水准仪光学结构物变形
全站仪测量全站仪光学结构物变形
三维激光扫描三维激光扫描仪光学冲刷、淘空
交流电磁场检测技术水下交流电磁场检测仪电磁学金属构件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缺陷
电场特征检测法电场指纹法壁厚智能测量系统电学金属构件腐蚀
水下涡流探伤法水下涡流探伤仪电学金属构件缺陷
4.3.2桥梁水下结构物检测仪器、设备的适用范围和技术性能应符合本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测
仪器,设备应按规定定期进行检定、校准。
4.3.3采用新的检测仪器、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b)与成熟的方法进行比对试验;
c)有相应的检测细则,并提供测试误差或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
5现场检测
外观缺陷检测
5.1.1检测内容
5.1.1.1应包括下列内容:
a)混凝土结构包括构件的蜂窝、麻面、剥落、露筋、钢筋锈蚀、空洞、孔洞、磨损、裂缝、表观
水生物覆盖等;
b)圬工结构包括砌体破损,剥落、松动、变形、裂缝、灰缝脱落、表观水生物覆盖等;
c)钢结构包括构件涂层劣化、锈蚀、焊缝开裂、裂缝、螺栓(铆钉)损失、表观水生物覆盖等;
d)防撞设施损坏。
5.1.1.2重点检测区域包括干湿交替、冲刷、冲蚀、易碰撞位置、水位变动区、浪溅区等。
5.1.2检测方法
5.1.2.1宜采用技术蛙人、水下机器人或其他专用平台搭载检测设备抵近水下构件进行检测,宜配合
使用钢直尺、钢卷尺、塞尺等测量各外观缺陷的范围和尺寸。
3
DB34/T4307.1—2022
5.1.2.2外观缺陷可采用下列方式进行检测:
a)从构件低处开始,按指定增量向上移动,水平圆形或半圆形扫视水下构件;
b)从构件的一侧往下扫视,另一侧往上扫视;
c)从下往上螺旋式扫视水下构件。
5.1.3检测精度
5.1.3.1外观缺陷记录参数和记录精度宜满足表2的要求。
表2外观缺陷记录参数和精度
序号外观缺陷类型记录参数精度要求推荐方法
1蜂窝、麻面面积S=ab0.01㎡
2剥落面积S=ab0.01㎡探摸、摄像检测、三维扫描声呐扫测
3露筋长度L0.01m
探摸、摄像检测、三维扫描声呐扫测、
4钢筋锈蚀长度L0.01m
电场特征检测法
5空洞面积S=ab0.01㎡
混凝土面积S=ab面积:0.01㎡
6孔洞
结构深度H深度:0.01m探摸、摄像检测、三维扫描声呐扫测
7冲蚀面积S=ab0.01㎡
磨损面积S=ab0.01㎡
长度L长度:0.01m探摸、摄像检测、三维扫描声呐扫测、
9裂缝
宽度W宽度:1mm水下涡流探伤法、交流电磁场检测法
面积S=ab面积:0.01㎡
10表观水生物覆盖
厚度t厚度:0.01m
11砌体破损面积S=ab0.01㎡
探摸、摄像检测、三维扫描声呐扫测
12剥落面积S=ab0.01㎡
13松动面积S=ab0.01㎡
14变形面积S=ab0.01㎡
圬工
长度L长度:0.01m探摸、摄像检测、三维扫描声呐扫测、
15结构裂缝
宽度W宽度:1mm水下涡流探伤法、交流电磁场检测法
16灰缝脱落面积S=ab0.01㎡探摸、摄像检测、三维扫描声呐扫测
面积S=ab面积:0.01㎡
17表观水生物覆盖探摸、摄像检测、三维扫描声呐扫测
厚度t厚度:0.01m
18涂层劣化面积S=ab0.01㎡探摸、摄像检测
19锈蚀面积S=ab0.01㎡电场特征检测法
20焊缝开裂长度L0.001m探摸、摄像检测、三维扫描声呐扫测
21裂缝长度L0.01m探摸、摄像检测、交流电磁场检测技术
钢结构
螺栓(铆钉)损数量Q数量:l
22
失百分比P百分比:1%
探摸、摄像检测、三维扫描声呐扫测
面积S=ab面积:0.01㎡
23表观水生物覆盖
厚度t厚度:0.01m
5.1.4检测记录
4
DB34/T4307.1—2022
5.1.4.1外观缺陷检测应对各缺陷类型进行摄影记录,照片宜显示缺陷所处位置及局部特征。
5.1.4.2检测结果填写外观缺陷检测记录表、外观缺陷检测结果统计表,见附录A。
变形检测
5.2.1检测内容
检测内容应包括桥墩、桥台、基础的下沉、滑移、倾斜等变形。
5.2.2检测方法
5.2.2.1沉降、水平位移、倾斜宜采用水准仪和全站仪等仪器进行检测。
5.2.2.2基准点宜选在地基稳固、便于检测的位置,基准点不应少于3个。
5.2.2.3变形检测点应选择在能反映变形体变形特征又便于观测的位置。
5.2.3检测精度
沉降、水平位移的读取数据精度为±1mm,倾斜的读取数据精度为±0.1°。
5.2.4检测记录
检测结果填写变形检测记录表、变形检测统计表,见附录A。
冲刷和淘空检测
5.3.1检测内容
检测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
a)基础的冲刷和淘空检测;
b)锥坡、护坡的冲刷和淘空检测;
c)调治物的冲刷和淘空检测。
5.3.2检测方法
5.3.2.1基础、锥坡、护坡、调治物冲刷检测应对结构物周边水深进行测量。水深测量仪器可采用测
深仪、测深杆、测深锤等。冲刷检测也可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GPS结合水深仪及水下三维全景成像声
呐技术等技术。
5.3.2.2基础冲刷测点的布置要求及淘空范围、尺寸见附录B。锥坡、护坡、调治物在迎水面进行测点
布置,测点间距参照基础冲刷测点的布置要求执行。
5.3.2.3基础、锥坡、护坡、调治物淘空检测应采用测量杆、水下测距仪、钢卷尺等测量淘空范围和
尺寸,淘空面积计算见附录B。
5.3.3检测精度
水深测量仪器适用条件及精度要求应满足表3的要求。
表3水深测量仪器适用条件及精度要求
水深H流速µ精度要求
序号测深仪器或工具
(m)(m/s)(m)
1测深仪>1—0.1
2测深杆0~4—0.1
5
DB34/T4307.1—2022
水深H流速µ精度要求
序号测深仪器或工具
(m)(m/s)(m)
3测深锤0~20<0.50.1
5.3.4检测记录
检测成果宜采用影像及图片进行记录。并填写水下结构物冲刷检测记录表、淘空检测记录表,见附
录A。
河床断面检测
5.4.1检测内容
河床断面检测内容主要是测量桥梁上下游河床断面。
5.4.2检测方法
河床断面测量宜采用测深仪、测深杆,测深锤等工具进行,可采用“无人测量船搭载多波束测深系
统”或“有人船搭载多波束测深系统”。
5.4.3测线测点布设
5.4.3.1如图2所示,河床断面测线宜与桥梁走向平行,布置在桥墩外缘线上、下游200m范围内,
即d1、d2小于200m,测点间距不大于5m,测线间距d3宜为10~20m,距离桥址越近,宜加密测线间
距。
图中:
d1——是上下游第一条河床断面测线到桥墩外缘线的距离,
d2——是上下游第二条河床断面测线到桥墩外缘线的距离,
d3——是相邻两条河床断面测线的距离。
图2河床断面测线、测点布置示意图(尺寸单位:m)
5.4.3.2水深测量的深度误差按照JTS131的规定执行。
6
DB34/T4307.1—2022
5.4.4检测记录
绘制河床断面图,检测结果填写河床断面测量记录表,见附录A。与以往数据对比,判断河床是否
存在冲刷、淤积和变迁,并进行成因和发展趋势分析。
6技术状况等级分类与评定
技术状况等级分类
6.1.1桥梁水下结构物部件分为主要部件、次要部件。主要部件包括桥墩、桥台、基础。次要部件包
括锥坡、护坡、河床及调治构造物、防撞设施。
6.1.2桥梁水下结构物技术状况评定等级分为1类、2类、3类、4类、5类,见表4。
表4桥梁水下结构物技术状况评定等级
技术状况评定等级技术状况描述
1全新状态,功能完好
2有轻微缺损,对桥梁使用功能无影响
3有中等缺损,尚能维持正常使用功能
4主要部件有大的缺损,严重影响桥梁使用功能,或影响承载能力,不能保证正常使用
5主要部件存在严重缺损,不能正常使用,危及桥梁安全,桥梁处于危险状态
6.1.3桥梁水下结构物主要部件技术状况评定标度分为1类、2类、3类、4类、5类,见表5。
表5桥梁水下结构物主要部件技术状况评定标度
技术状况评定等级技术状况描述
1全新状态,功能完好
2功能良好,部件有局部轻微缺损或污染
3部件有中等缺损或出现轻度功能性病害,但发展缓慢尚能维持正常使用功能
结构变形小于或等于规范值a,但功能明显降低,
4
或部件有严重缺损,或出现中等功能性病害且发展较快
结构变形大于规范值,结构刚度、稳定性不能达到安全通行的要求,
5
或部件严重缺损,出现严重的功能性病害,且有继续扩展现象
a参照JTG/TH21,简支梁墩台允许沉降—均匀总沉降值(不包括施工中沉降):2.0√𝐿cm;相邻墩台均匀沉
降差值(不包括施工中沉降):1.0√𝐿cm;顶面水平位移:0.5√𝐿𝑐m 。𝐿为相邻墩台间最小跨径长度,以米计,
跨径小于25m时仍以25m计。
6.1.4桥梁水下结构物次要部件技术状况评定标度分为1类、2类、3类、4类,见表6。
表6桥梁水下结构物次要部件技术状况评定标度
技术状况评定等级技术状况描述
1全新状态,功能完好或功能良好,部件有轻度缺损,污染等
2有中度等缺损或污染
3部件有严重缺损,出现功能降低,进一步恶化将不利于主要部件,或影响正常交通
7
DB34/T4307.1—2022
技术状况评定等级技术状况描述
4部件有严重缺损,失去应用功能。或原无设置,而调查需要补设
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6.2.1桥梁水下结构物的构件技术状况评分,按式(1)计算。
k
UBMCI𝑙=100−∑x=1𝑈𝑥·······························································(1)
式中:
当𝑥=1时,𝑈1=DP𝑖1;
𝑥−1
DP𝑖𝑗
当𝑥≥2时,𝑈𝑥=×(100−∑𝑈𝑦)(其中𝑗=𝑥,𝑥取2、3…𝑘);
100×x
√𝑦=1
当𝑘≥2时,
𝑈1,𝑈2…𝑈𝑥计算公式中的扣分值DP𝑖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当DP𝑖𝑗=100时,UBMCI𝑙=0。
式中:
UBMCI𝑙——水下结构物第𝑖类部件𝑙构件的得分,值域为0~100分;
𝑘——第𝑖类部件𝑙构件出现扣分的指标的种类数;
𝑈、𝑥、𝑦——引入的中间变量;
𝑖——部件类别,例如𝑖表示水下构件基础、桥墩、桥台等;
𝑗——第𝑖类部件𝑙构件的第𝑗类检测指标;
DP𝑖𝑗——第𝑖类部件𝑙构件的第𝑗类检测指标扣分值;
根据构件各种检测指标扣分值进行计算,扣分值按表7取值。
表7构件各检测指标扣分值
检测指标所能达指标标度
到的最高标度类别1类2类3类4类5类
3类02035——
4类0254050—
5类0354560100
6.2.2桥梁水下结构物的部件技术状况评分,按式(2)计算。
UBCCI𝑖= U̅̅̅B̅MCI̅̅̅̅̅-(100-UBMCI𝑚𝑖𝑛)/ 𝑡··················································(2)
式中:
UBCCI𝑖−水下结构物第𝑖类部件的得分,值域为0~100分;当水下结构物的主要部件某一构件𝑙的评
分值UBMCI𝑙在[0,40)区间时,其相应的部件评分值UBCCI𝑖=UBMCI𝑙;
U̅̅̅B̅MCI̅̅̅̅̅−水下结构物第𝑖类部件构件得分平均值,值域为0~100分;
UBMCI𝑚𝑖𝑛−水下结构物第𝑖类部件分值最低的构件得分值;
𝑡−随构件的数量而变的系数,按表8规定取值。
8
DB34/T4307.1—2022
表8t值
𝑛(构件数) 𝑡 𝑛(构件数) 𝑡
18206.6
210216.48
39.7226.36
49.5236.24
59.2246.12
68.9256.00
78.7265.88
88.5275.76
98.3285.64
108.1295.52
117.9305.4
127.7404.9
137.5504.4
147.3604.0
157.2703.6
167.08803.2
176.96902.8
186.841002.5
196.72≥2002.3
注1:n为第i类部件构件总数;
注2:表中未列出的t值采用内插法计算。
6.2.3桥梁水下结构物的技术状况评分,按式(3)计算。
m
USBCI=∑i=1UBCCI𝑖×𝑊𝑖·····························································(3)
式中:
USBCI−桥梁水下结构物得技术状况评分,值域为0~100分;
𝑚−水下结构物的部件种类数;
𝑊𝑖−第𝑖类部件的权重,按表9规定取值。
表9桥梁水下结构物各部件权重值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FSS 22-2024 LED筒灯 2024-08-28
- T/CQAE 22002-2024 永磁铁氧体磁体-尺寸和表面缺陷极限导则 第 2 部分 环形磁体 2024-05-21
- T/ZSLED 15-2024 LED 读写作业台灯 2024-10-30
- T/SZBX 185-2024 真空吸尘器用无刷直流电动机 2024-09-24
- T/CEEIA 786-2024 电线电缆数字化绞线机的一般要求 2024-03-31
- T/CASMES 437-2024 高原地区用DC电源模块 2024-12-17
- T/SDPEA 0035-2024 盐碱地肉羊养殖电气化建设导则 2024-08-27
- T/SMA 0061-2024 城市低压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 第1部分:通用要求 2024-12-15
- T/QGCML 4742-2024 变压器现场检修工艺技术规范 2024-10-10
- T/TIC 059-2024 12kV环保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