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631-2006 网络家电安全通用技术规范

DB37/T 631-2006 Network Home Appliance Safety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631-2006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6-08-01
实施日期
2006-09-01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7.030

Y60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631—2006

网络家电安全通用技术规范

(报批稿)

2006-08-××发布2006-09-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631—2006

前言

本标准对网络家电产品提出技术规范,对网络家电的软硬件接口、功能、性能、安全、检测等多方

面所遵循的技术规格进行了规定。本标准参考了GB470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

用要求》等国家标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FederalCommunicationsCommission)、国际电工

委员会(IEC: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Commission)等相关标准提出的网络家电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所规定的网络家电设备技术要求和指标,随着家庭网络相关技术、标准、业务的发展,将逐

步完善其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提出。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李莉、王袭、申丽双、贾兰芳、高明新、冯承文

本标准于2006年7月首次发布。

I

DB37/T631—2006

网络家电安全通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网络家电设备(以下简称网络家电)的软硬件接口、通讯指标要求、功能要求、性能

要求、安全性要求、检验测试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网络家电的设计、生产、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343.1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1部分:发射

GB4343.2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以及类似器具的要求第2部分:抗扰度—产品类标准(idt

CISPR14-2:1997)

GB470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idtIEC60335-1)

GB4943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eqvIEC60950:1999)

GB7000.1灯具一般安全要求与试验

GB8898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eqvIEC60065:1998)

GB925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idtCISPR22:1997)

GB/T9383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eqvIEC/CISPR20:1998)

GB13837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761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idtCISPR24:1997)

GB17625.1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GB17625.2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

的限制(idtIEC61000-3-3:1994)

GB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IEC61000-3-5:1994)

GB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dtIEC61000-4-5:1995)

GB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IECTR61000-3-4:1998)

GB17743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idtCISPR15:1996)

GB/T18595一般照明用设备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

SJ/T11312家庭主网通讯协议规范

SJ/T11313家庭主网接口一致性测试规范

SJ/T11314家庭控制子网通讯协议规范

SJ/T11315家庭控制子网接口一致性测试规范

SJ/T11316家庭网络系统体系结构及参考模型

SJ/T11317家庭网络设备描述文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1

DB37/T631—2006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

家庭网络

融合控制网络和多媒体信息网络于一体,在家庭范围内,实现信息设备、通信设备、娱乐设备、家

用电器、自动化设备、照明设备、保安监控装置及水电气热表(四表四防)、家庭求助报警、健康保健

等设备互联和管理或与家庭外部网络的互联和管理的家庭信息化平台。

3.2

网络家电

在网络层面上具有信息互联,互通或互操作特征的家庭网络及类似场所网络使用的电子电器产品。

3.3

网络家电系统

通过网络协议将网络家电连接起来,使其能够进行集中控制和信息交换的网络系统。网络家电系统

由网络家电和家庭网络共同组成。

3.4

网络家电通讯模块(简称通讯模块)

网络家电实现网络通讯功能的接口单元。通讯模块可以采用与网络家电分离的结构,也可采用与网

络家电一体化的结构。

3.5

控制终端

用于完成网络家电设备的管理、控制和查询等网络功能的网络家电设备。控制终端可以单独设立,

也可以与特定的网络家电采用一体化结构。

3.6

设备描述文件

用来描述设备自身功能和命令的数据结构文件。通过解析设备描述文件,控制终端可以了解该网络

家电设备具体网络功能和相应的网络操作命令。每台网络家电设备都具有一份设备描述文件,该文件描

述了设备的各个控制、状态参数,以及对相关参数进行读取与设置的方法。

4网络家电的通用设计原则

4.1可靠性原则

网络家电安装用于通信互联的通讯模块等关联插件后,在预定要连接的电源电压下工作时都是安全

的,包括产品安全、通讯安全、信息安全等,同时不能影响周围其他产品的使用及安全。

4.2实用性原则

网络家电带有通讯模块等关联插件后,不能影响或降低产品原有性能指标;网络家电通讯接口部分,

操作指令应简洁、易懂。

5家庭网络体系结构模型

家庭网络体系结构模型见图1。

2

DB37/T631—2006

主网设备(1…x)

子网1

子网关1

子网设备子网21子网设备2子网设备n1

子网2

家庭外部服务

主网子网关2

子网设备1子网设备2子网设备n2

主网关·····

······

/访问区

子网m

子网设备1子网设备2子网设备nm带格式的:字体颜色:自

动设置

子网关m

注:网络设备之间连线仅表示网络逻辑关系

图1家庭网络体系结构模型

6网络家电功能及性能要求

6.1网络家电产品性能要求

网络家电产品应保留原家电产品所有相关性能。

6.2网络家电的网络通用性能要求

6.2.1家庭内部设备的网络管理

6.2.1.1网络控制

网络家电各项操作功能通过网络传输,接受控制终端的操作指令,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

6.2.1.2新设备接入

新网络家电能够以终端设备的身份连接到家庭网络中。

6.2.1.3设备断开

网络家电能够从家庭网络中断开。

6.2.2连接外部网络的能力

家庭网络可以采用多种接入方式与外部网络连接。

6.3状态和性能监视功能

网络家电设备能够监测自身运行的当前状态和性能参数,控制终端应能够获取状态和性能的监视信

息。

6.4网络家电通信可靠性

6.4.1网络家电的使用应不影响周围产品的使用和安全,其操作不会引起自身和其他产品的误动作,在

通讯过程中该网络家电运行平稳。

6.4.2网络家电设备应具有应对外部干扰的能力,确保使用安全。

6.4.3网络家电设备一般在通电情况下才能完成网络通讯功能,因此网络家电设备能够适应长期通电的

要求,其网络通讯性能不应随时间发生变化。

6.5网络标识功能

在家庭网络中,网络家电拥有唯一的网络标识。

6.6通讯模块技术参数

3

DB37/T631—2006

通讯模块与网络家电终端的连接应符合本标准要求,通讯模块根据厂家设计可采用多种对外通讯方

式,其技术参数应符合本标准及相应的国家技术规范要求。

7网络家电接口

7.1控制类网络家电硬件接口要求

7.1.1网络家电产品与内置通讯模块之间的硬件接口要求

适用范围:所有类型为通讯模块与家电设备非一体化设计的控制类网络家电。

通讯模块和家电设备(根据家电类型的不同可以是显示板或主控板)之间采用四线制连接,分别为

TX、RX、地、电源,电源电压、模块电流、信号接收,发送电平及接口方式应在网络家电及通讯模块上

给予明确标识,通讯模块的电源使用4.5V~5.5VDC,模块电流20mA~50mA。通信方式可采用异步串行,

半双工方式,通讯模块和网络家电设备之间通讯协议规范见本标准附录C。

网络通讯线的长度:为保证信号的有效传输,连接家电电控板和通讯模块的网络通讯线越短越好,

最长不超过1.5m。

模块的固定:通讯模块必须安装在专用的模具盒中,并应有效固定在网络家电设备中。

接插线接口:家电设备网络接口使用兼容端子,针间距为2.5mm。线序定义如图2所示:

1——RX信号接收

2——TX信号发送

3——VSS电源地

4——VCC电源,5V

注:对于洗衣机、热水器等防进水类家电电控板,应采取防水措施,预留接线端口应与兼容端子匹配。

图2线序定义

7.1.2家电产品与外置通讯模块之间的硬件接口要求

适用范围:无线通讯方式、有线通讯方式。

家电没有安装通讯模块时,对外接口应采取封堵措施,网络通讯模块插入后,通讯模块应与家电实

现可靠电气连接。网络家电外置通讯模块安装时必须拔下电源,插上模块后再接入电源。

4

DB37/T631—2006

通讯模块插入网络家电的一端,其外壳带有槽状卡口结构,外置模块接口为阳插座,家电接口为阴

插座。模块合适位置设有无线或有线接口。插座定义如图3所示:

1——RX信号接收

2——TX信号发送

3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