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2103-2013 根径立木材积表编制技术规程

LY/T 2103-2013 Technical regulations on construction of volume table based at the groud diameter

行业标准-林业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LY/T 2103-2013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林业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03-15
实施日期
2013-07-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林业局
归口单位
全国森林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编制根径立木材积表的样木数量、数据采集与处理、立木材积模型选择、模型求解、模型检验和立木材积表展开等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根径立木材积表的编制与修订。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起草人:
翁国庆、白卫国、李辉、张成程、王红春、王鹤智
出版信息:
页数:19页 | 字数:3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

B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

LYT21032013

根径立木材积表编制技术规程

Technicalreulationsonconstructionofvolumetablebasedattherouddiameter

gg

ㅤㅤㅤㅤ

2013-03-15发布2013-07-01实施

国家林业局发布

/—

LYT21032013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编表样本检验样本选取与数据采集……………………1

4.1编表区域和编表单元确定…………1

4.2编表样本选取与数据采集…………1

4.3检验样本选取与测定………………3

5数据处理…………………4

5.1异常数据确定………………………4

5.2异常数据剔除原则…………………4

5.3样本有效性…………………………4

6根径立木材积表编制……………………4

6.1根径立木材积表编制方法…………4

以根径立木材积数学模型编制根径立木材积表…………………

6.2-5

ㅤㅤㅤㅤ

以根径胸径数学模型编制根径立木材积表………

6.3-8

7根径立木材积表编制成果………………11

,

7.1根径立木材积表或根径胸径表…………………11

7.2根径立木材积表或根径胸径表编制报告…………11

7.3编表和检验使用的原始材料………………………12

7.4其他技术材料………………………12

()

附录规范性附录数据采集调查表…………………

A13

()

附录资料性附录常用根径立木材积数学模型…………………

B-15

()

附录资料性附录常用根径胸径数学模型………

C-16

/—

LYT21032013

根径立木材积表编制技术规程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编制根径立木材积表的样木数量数据采集与处理立木材积模型选择模型求解模

型检验和立木材积表展开等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根径立木材积表的编制与修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LYT1646

([])

林业专业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林资字198958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ㅤㅤㅤㅤ

3.1

根径treerootdiameter

。,

树干距地面5cm处的直径对于根部显著膨大的树种根径为地面以上距地面不超过20cm处的

,,。

直径在数据采集时可根据树种分别确定

3.2

根径立木材积表volumetablebasedonthetreerootdiameter

、。、、。

以根径为自变量立木材积为因变量建立的函数关系包括表格图数学模型等形式

4编表样本检验样本选取与数据采集

4.1编表区域和编表单元确定

。,

4.1.1根径立木材积表编表区域应与一元立木材积表的编表区域一致没有一元立木材积表时可以

,。()、

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或省内分区为编表区域省内分区可按照树种组自然分布区林业区划三级区或

流域等作为划分依据。

,()、。

4.1.2在一个编表区域内按照树种组起源划分编表单元

4.2编表样本选取与数据采集

4.2.1样本数量

,、

在正式采集编表样本前应根据分析已有资料或实地踏查等方式初步确定该树种的区域分布根径

,。()

径阶范围等情况并根据径阶范围以及不少于个的原则划分根径径级每个径级的样本数按式

51

确定:

1

/—

LYT21032013

tC

α×v

…………()

n=1

iE2

式中:

n———第i根径径级样本数;

i

———可靠性为()();

通常取的值

t1-α95%t

α

Cv———林木立木材积变动系数;

———()。

E估计误差取5%

,;,

以为根径径阶距时每个径阶的样木数应不小于株以为径阶距时每个径阶的样木

1cm302cm

;,。

数应不小于株以为径阶距时每个径阶的样木数应不小于株

404cm50

4.2.2样木选取

样木应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采集所采集的样木应分布于编表区域内该树种所分布的各种立地条

、、、。、

件各林分类型各年龄各郁闭度等级和不同经营措施的林分中样木采集可结合伐区作业设计调查

林木采伐等森林经营活动进行。

4.2.3样木数据采集

4.2.3.1没有可用的一元立木材积表

4.2.3.1.1样本数据采集原则

。,。

4.2.3.1.1.1要充分利用已有样木数据已有样木数据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可以直接使用已有可用

,足部分应进行采集。

样木数量达不到数表编制的最低要求时不

ㅤㅤㅤㅤ

、、,,、,

4.2.3.1.1.2直径立木材积单位分别为厘米立方米样本株数单位为株树高树干长度单位为米

,、、。,

坡度单位为度海拔高度土壤厚度单位分别为米厘米林木单位面积株数保留整数林木直径和林分

,、、、

平均直径保留位小数林分郁闭度林木树高和林分平均高林分单位面积断面积林分单位面积蓄积

1

,,、、。

量保留位小数林木立木材积保留位小数坡度海拔土壤厚度保留整数

24

4.2.3.1.2基本情况调查记载

4.2.3.1.2.1调查内容

、、、、。

基本情况调查内容包括样木所处位置的行政区划营林区划地形地势土壤条件植被等见附

录表。

AA.1

4.2.3.1.2.2行政区划调查

、、,。

调查记载县乡村名以及小地名

4.2.3.1.2.3营林区划调查

、、、、。

调查记载林业企业局林场工区林班小班

4.2.3.1.2.4地形地势调查

地形地势调查包括:

)。。

a海拔调查记载海拔高度

)。。。,()(),

b坡向调查记载坡向坡向以方位角表示其中正北磁北为方位角0°360°正东为方位

,,。。

角90°正南为方位角180°正西为方位角270°全坡记载0°~360°

)。。、、、、、。

c坡位调查记载坡位坡位分为山脊上坡中坡下坡山谷平地

2

/—

LYT21032013

)。。()、、、。

d坡形调查记载坡形坡形分为斜面坡直线坡凸形坡凹形坡凹凸形坡

)。。

e坡度调查记载实际坡度

4.2.3.1.2.5土壤调查

土壤调查包括:

)。。

a土壤类型调查记载森林土壤类型

)。,()、(层厚度

b土壤厚度调查记载森林土壤厚度包括腐殖质厚度A层厚度土壤总厚度A+

B层厚度)。

4.2.3.1.2.6植被

、。

调查记载林下灌木层的平均高度盖度

4.2.3.1.3样木数据采集

4.2.3.1.3.1林况调查

林况调查包括:

)。,、、、、

a调查内容调查记载样木所处林分状况包括林分起源郁闭度优势树种组成树种林分平

、,,、,

均胸径平均高对于人工林调查记载林分年龄株行距以及样木的生长发育状况及其与相

。、。

邻木的相互关系见表A.1表A.2

)。、。

b调查方法调查方法可采用目测调查法样地调查法

4.2.3.1.3.2样木数据采集ㅤㅤㅤㅤ

样本数据采集的内容包括:

)。,

a样木选取原则所选取的样木应根据现实林分分布状况相对均匀分布于各编表区域内的各

、(、、、、)、()、

行政区域立地条件坡向坡位坡度土壤类型土壤厚度等林分年龄龄级郁闭度等级

;、、;

内选取干形和生长正常未断梢无病虫害等危害的林木为样木每个小班或样地选取的样木

数不应超过株。

5

)。/的规定执行。

样木采伐样木采伐按照LYT1646

b

)。,、、、、

c样木测定样木伐倒后测定胸径冠长第一死枝下高第一活枝下高树干长度和相对树高

/、/、/、/、/、/、/、/、/、/、/、/、/处的带

0.2100.5101102100.25103104105106107107.510810910

。,。(),

皮直径和去皮直径打去枝桠根据样木长度确定区分段长树干长度不超过10m含时

;(),;

按1m区分段区分树干长度超过10m不含时按2m区分段区分按照确定的区分段长

,,,。

度将样木分段测定各区分段中间处的直径采用中央断面区分求积法计算样木立木材积

、。

具体测定记载内容见表A.2

4.2.3.2有可用的一元立木材积表

。,、

按照的规定执行但每个小班或样地选取的样木株数不应超过株同时只测定填写样

4.2.3.13

,、,。

木的地径和胸径不测定填写其他直径不采伐样木

4.3检验样本选取与测定

,,。

检验样本应不少于编表样本的三分之一可单独采集也可与编表样本一起采集检验样木采集原

、。

则测定方法等按4.2的规定执行

3

/—

LYT21032013

5数据处理

5.1异常数据确定

5.1.1散点图法

,,,()()

根据样木测定结果在有一元立木材积表时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绘制根径横轴胸径纵轴的

-

、、。

散点图胸径立木材积的散点图根径立木材积的散点图以及根径对胸径的比值立木材积的散点图

---

、,()()。

在有一元立木材积表没有测定立木材积时可只绘制根径横轴胸径纵轴的散点图观察各样本

-

。,,

数据在各直角坐标系中的分布状况如果某一个样本明显偏离于其他样本或少数样本偏离于其他绝

,。

大多数样本时则该样本或少数样本为异常样本

5.1.23倍标准差法

,、。。

以径阶为单位计算各个径阶的平均立木材积立木材积标准差以平均数±3倍标准差为区间

,。

当径阶内的样木立木材积位于该区间之外时则该样木为异常样木

5.2异常数据剔除原则

,,,,

5.2.1对各异常样木进行检查分析原因是否错测误测或记载错误还是确实异常等根据检查结果

进行处理。

、,。

5.2.2对于错测误测的样木应进行改正无法改正的应予以剔除

,。

5.2.3当某样木在两种方法中均显示为异常时应予以剔除

ㅤㅤㅤㅤ

,,。

5.2.4在散点图法中样木在各散点图均出现异常时应予以剔除

,,,。

5.2.5对于其他异常数据应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采取慎重原则尽量予以保留

5.3样本有效性

,,

5.3.1当异常数据剔除数量小于样本总数的5%时则样本有效可以作为编制根径立木材积表的

样本。

,,

5.3.2当异常数据剔除数量等于或大于样本总数的5%时则样本无效不能作为编制根径立木材积

,,,。

表的样本需要补充样本数据或重新采集数据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6根径立木材积表编制

6.1根径立木材积表编制方法

可分别采用以下方法编制根径立木材积表:

)、,

当没有可用的一元立木材积表二元立木材积表时建立根径立木材积数学模型编制根径立

a-

。。

木材积表编制方法按照6.2的规定执行

),,通过胸径树高

b当没有可用的一元立木材积表但有二元立木材积表时先将二元立木材积表-

,,

数学模型建立树高曲线模型将二元立木材积表导算成一元立木材积表然后建立根径胸径

-

,,。,《

数学模型配合一元立木材积表查定根径所对应的立木材积其中树高曲线模型按照一

》,。

元立木材积表编制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根径胸径数学模型按照的规定执行

-6.3

),,,

当有可用的一元立木材积表时建立根径胸径数学模型配合一元立木材积表查定根径所对

c-

。。

应的立木材积编制方法按照6.3的规定执行

4

/—

LYT21032013

以根径立木材积数学模型编制根径立木材积表

6.2-

根径立木材积数学模型选择

6.2.1-

,,

根据根径与立木材积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散点图形状初步确定根径立木材积数学模型的类型并

-

选择或推导与该类型一致或相近的一个或数个数学模型进行拟合。

常用根径立木材积数学模型见附录。

-B

根径立木材积数学模型参数估计

6.2.2-

,,

应以样木为单位进行参数估计而不应将样本按径阶归类后以径阶中值或径阶平均值作为自变量

进行参数估计。

、、、。

参数估计可采用最小二乘法逐步回归法黄金分割法高斯麦夸特迭代法等方法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