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519.2-2003 化学品安全资料表 第2部分:编写细则

GB/T 17519.2-2003 Safety data sheet for chemical products—Part 2:Detailed rules for drafting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17519-2013 | 页数:2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7519.2-2003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3-05-22
实施日期
2003-11-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归口单位
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化化工标准化研究所
起草人:
钟之万、郑淳之、钱葆龙
出版信息:
页数:22页 | 字数:4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GB/T17519.2-2003

前言

GB/T17519《化学品安全资料表》分为以下两部分:

—第1部分内容和项目顺序。

—第2部分编写细则。

本部分为GB/T17519的第2部分。

本部分与美国国家标准ANSIZ400.1:1993((工业化学危险品物质安全资料表制订》(英文版)

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部分根据美国国家标准ANSIZ400.1:1993《工业化学危险品物质安全资料表制订)}(英文

版)重新起草。

本部分与美国国家标准ANSIZ400.1;1993的主要差异如下:

—本部分仅采用了该标准的第3章“物质安全资料表的制订”和第4章“物质安全资料表的项目”

中的部分技术内容。在示例部分采用了该标准附录B中BI.1,311.5的部分技术内容。

—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表示用数字表征的资料。

—在运输信息及法规信息这两项目中,以及在有关叙述分类系统时,增加了我国的有关标准法规

的内容。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原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化化工标准化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钟之万、郑淳之、钱葆龙。

GB/T17519.2-2003

化学品安全资料表第2部分编写细则

范围

GB/T17519的本部分规定了化学品安全资料表(简称SDS)固定的格式和编写要求,并提供了4

个化学品安全资料表的示例。

本部分适用于所有化学品的安全资料表的编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3690-19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T17519.1-1998化学品安全资料表第1部分内容和项目顺序(idtISO11014-1;1994)

3格式与书写要求

化学品安全资料表的内容和项目顺序已在GB/T17519.1中予以规定。本部分所涉及的仅仅是其

编写格式及具体的书写要求.

3.1格式

为了一致性和易填写,以及更进一步的电子传送,特对化学品安全资料表的格式作如下规定:

3.1.1幅面尺寸为A4.按竖式编排。

3.1.2GB/T17519.1所规定的各个项目(条)之间应有明显的标记,以易于使用者阅读‘

3.1.3同一项目的各段之间,也应有一定的空间。

3.2书写要求

3.2.1安全资料表传递的信息应是专业的而且必须是完整的。

3.2.2安全资料表的文字表达应准确、简明、易懂、逻辑严谨,避免产生不易理解或不同理解的可能性。

安全资料表中的句子应尽可能使用主动语态。

示例1:

酸能烧伤皮肤。(主动语态)

皮肤的烧伤是由酸引起的。(被动语态)

当句子中包括一系列结果时,应把其排成一览表式,这样可清晰易读。

示例2:

吸人该物质,能引起:

鼻子和咽喉发炎

呼吸急促

咳嗽

打喷嚏

3.2.3在书写时应选用经常使用的,熟悉的措词,但应避免使用口语和哩语。避免使用脚注。

3.3编写安全资料表的基本要求

GB/T17519.2-2003

3.3.1制足/修订日期

GB/T17519.1-1998规定化学品安全资料表的每一页都应注明日期。

该日期可以是制定的日期(第一次发布),若经修订,则应是最近一次修订的日期。该日期应印在化

学品安全资料表每一页的上部。

3.3.2页码

化学品安全资料表的每一页都要标明页码。按照GB/T17519.1规定的页码系统编写页码,并印

在化学品安全资料表每一页的右上角。参见附录A,

3.3.3计f单位

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表示用数字表征的资料。

对于随温度或其他条件变化的参数(如:燕汽压、枯度、溶解度等),在其数值后,要指明其测量或计

算该参数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

示例1:

沸点93.30C(在1.333kPa或1.333X10'Pa气压下)

蒸汽压3.9226X105Pa(210C)

某些参数是量纲为一的。如相对密度是量纲为一的数值,应指明测量时所使用的参比物质(水

或空气)。

示例2:

相对密度(水=1):1.732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1);3.36

3.3.4空白项

除第16项“其他信息”允许留空白项外,其他各项如无适用信息应注明“无适用信息”。不能留

空项。

3.3.5化学品安全资料表编号

如果化学品安全资料表使用编号,在每一页的左上角都应注明其编号。

化学品安全资料表各项的坡写要求

4.1产品和公司的鉴别

这一项目中的产品名称,系指产品的通用名称或是商品名。应与标签完全一致。

供货者的名称、地址和电话号码栏中,除列出生产厂家(公司)外,还可列出销售商(或进口商)的名

称、地址和电话号码。

应列出化学品安全资料表的制定日期,若经过修订,则应是最近一次的修订日期,还要列出被代替

的化学品安全资料表的制定(修订)日期。

4.2组成和组分的信息

化学品安全资料表中的产品,不论是物质或制剂(混合物)都要按照GB/T17519.1-1998附录A

中A2的规定陈述该产品的组成和组分的信息。在陈述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就物质来说,除给出通用的化学名称之外还给出相对应的纯品的IUPAC(国际纯粹及应用化学联

合会)的中文名称。一般通用名称在前,IUPAC中文化学名在后。

就制剂(混合物)来说,列出其中能产生危险的成分或杂质的通用名称和IUPAC中文化学名称。

在制剂(混合物)中,该成分或杂质的含量(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在1.0%及1.0%以上就要列出,并列

出其含量(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或含量范围。对于致癌物,其含量(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在。.1%及

0.1%以上时就应列出。

GB/T17519.2-2003

列出物质或制剂(混合物)中能产生危险的组分的CAS登记号(美国化学文摘服务社登记号)。

若产品中的某些组成或组分涉及商业秘密,须经有关登记部门批准后可使用代用名称。同时列出

该种化学品的危险特性。

可列出按照GB1369。的分类的类别及标志。

4.3伤容的鉴别

4.3.1按照GB/T17519.1的规定概述产品的最严重的伤害和后果时应按照以下次序叙述。

4.3.1.1按暴露的方式列出该物质对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和症状。

示例:

吸人或与皮肤接触有害(或有毒)。

刺激皮肤,可能引起过敏。

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

咽下有害。

4.3.1.2对环境的影响应包括下述要素:

对水生生物(鱼、藻类等)的毒害,对鸟类和其他陆生生物(包括植物)的毒害等。

示例:

对水生生物有剧毒(或对水生生物有害)。

对蜜蜂有毒。

对环境有危害,可能在环境中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4.3.1.3物理和化学的伤害可论述化学品的物理状态,与答易产生伤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下述情况

作论述:

化学品是易燃的,可燃的或易爆的。

化学品是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或自燃物。

化学品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保存。

化学品有剧毒或有毒。

化学品有麻醉力或催眠作用。

化学品有腐蚀性。

化学品化学性质活泼。

化学品对水生生物有毒。

化学品在自然环境中稳定不易分解。

4.3.1.4特殊的伤害可概述化学品被吸人、摄入(咽下)时引起的各种伤害等。

4.3.2化学品的分类:应使用GB13690的规定分类。

4.4急救措施

本项目中应说明如果意外情况发生时,需立即采取的急救措施以及在专业的医护人员到来之前的

施救方法。

按照不同的暴露方式叙述急救措施时,可使用小标题指出每个暴露途径的急救措施,并且小标题的

次序应总是相同的。

这一项目中,还应包括简单的可补救的措施(如: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等等),以及是否需要医疗护理

的忠告。

如有解毒剂,可在小标题“解毒剂”下列出,并给出使用方法。

示例:

GB/T17519.2-2003

一般建议:立即脱掉全部被污染的衣服。

吸入:如果偶尔吸人蒸汽,将吸人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用水冲洗15min,然后就医。

咽下:如果咽下,不要催吐,立即就医。

4.5灭火措施

在按照GB/T17519.1的规定叙述灭火措施时,这一项目中还应把产品的性质以及可能释出的燃

烧产物列出,因为灭火人员需要知道这些信息。

示例:

可燃物燃烧时释放出的烟雾中有: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

适当的灭火介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雾状水。

不应使用的方法:非常大量的水喷洒。

特殊的伤害:燃烧时产生有毒烟雾。

灭火者的特殊防护设备: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4.6偶然事故的解救措施

这一项目应包括与偶然发生溢出、泄漏或释放等事故相对应的解救措施以防止对人员、财产和环境

的不利影响或将其影响减至最小。

示例:

人员的预防措施:如有燕汽产生,使用呼吸保护器。

环境预防措施:不得将产品排入下水道。

清除方法:使用惰性吸收材料(如砂子、硅胶等)全部吸收,并转移到安全场所。

进一步的建议:彻底清除被污染的表面,当处置该产品时,请见第13项“处置依据”。

4.7处理和储存

4.7.1处理

这一条主要提供有关化学品的安全操作和使用的技术措施和预防措施。

—将操作人员与物质的接触减至最小。

—将着火、爆炸的危险性减至最小。

—将物质向环境的释放减至最小。

这一项中还应该包括安全处理忠告,应避免或禁止的操作等。

示例:

处理技术措施:对静电采取预防措施。

使用防电火花的工具或防爆设备。

预防措施:仅在通风良好的场所使用。

安全处理忠告:避免与皮肤、眼睛或工作服接触。

4.7.2储存

4

GB/T17519.2-2003

为了安全储存化学品,在本项目中应提供有关适宜的储存技术措施和储存条件。

示例:

储存储存技术措施:将容器严格密封,储存在干燥并且通风良好的场所。

储存条件:储存在阴凉处。

远离热源。

远离点火源

不能共同存放的产品:(列出这些产品的名称)。

推荐的包装材料:(列出这些包装材料的名称)。

4.8暴露控制和人员保护

这一项目应叙述为了将化学或物理的危害减至最小所必须的技术措施,以及为了将暴露引起的对

人体伤害的可能性减至最小所必须的人员保护装备以及控制参数。

“技术措施”这一小项目下应叙述通常适用的完整的预防措施。如生产过程的密闭和通风,控制爆

露或其他所需的专门方法。对于相对无毒的物质不需特殊措施时可写“不需要特殊控制”。

控“制参数”,如职业接触极限(极限值)通常是指为了保护作业人员而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

含量不应该超过的接触水平。如果我国已有有关标准,应列出标准所规定的极限值。

“人员保护装备”这一小项目中应针对每一个暴露途径进行论述。

示例:

技术措施使用通风排气系统,以保持化学品在空气中的浓度低于控制参数。

控制参数:CAS登记号物质暴露限值单位

1330-20-7二甲苯100mg/m'

人员保护装备呼吸保护: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戴适合的呼吸装备。

手的保护:戴耐溶剂手套。

眼睛的保护:戴有边屏的安全护目镜。

皮肤和身体保护:穿长袖衣服。

卫生学措施:依据有效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程操作。

4.9物理和化学性质

这一项应按GB/T17519.1的规定陈述化学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除此之外也可以列出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及其他一些特性。例如:

__一热值’

—粒度;

—挥发性有机组分(VO()含量;

—软化点;

—蒸发速度;

—粘度;

—堆积密度;

—饱和蒸汽压。

可根据物质的具体情况,附加上述特性数据或其他特性数据。

物理和化学性质的诸数据中,一个重要的参数是辛醇一水分配系数。当一种物质溶解在辛醇一水的

混合物中时,该物质在辛醇和水中浓度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通常用以10为底的对数形式(logpow)表

示。辛醇一水分配系数是用来预计一种物质在土壤中的吸附性、生物的哈收、亲脂性储存和生物富集的

GB/T17519.2-2003

重要参数

在列出上述物理和化学特性时可以给出所用的测定方法的标准号(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4.10稳定性和反应性

本项目应叙述在正常的环境,贮存和在处理时的温度和压力下,该物质的稳定性和在特殊的条件下

可能发生的伤害反应。

应避免的条件:应列出可能引起危险情况的条件,如热、压力、震动和其他物理应力等。

应避免的材料:应列出能够与该化学品反应引起危险情况(如爆炸、释放出有毒或可燃物、放出过量

的热等)的物质。

危险的分解产物:应列出所知道的该化学品在被加热、氧化(包括燃烧)或与其他物质反应时所产生

的易燃或有毒的分解物。

示例:

应避免的条件:防止光照、远离热源和点火源。

应避免的材料:强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

4.11毒理学信息

按照GB/T17519.1-1998附录A中All的规定,陈述化学品的各种各样的毒理(健康)影响,包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