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 407-2016 芒果生产技术规程

DB46/T 407-2016 Mango Production Techniques Specification

海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6/T 407-2016
标准类型
海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6-10-08
实施日期
2016-12-08
发布单位/组织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海南省农业厅
适用范围
海南芒果生产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
起草人:
华敏、何凡、何舒、郭利军、王绥通、范鸿雁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31

备案号:51625-2017DB46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46/T407—2016

代替DB46/T67-2006

芒果生产技术规程

2016-10-08发布2016-12-08实施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6/T407—2016

前  言

本标准是对DB46/T67-2006《芒果生产技术规程》的修订。

本标准与DB46/T67-2006相比,主要有如下变化:

——本标准的结构、技术要素及表述规则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

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修改;

——对范围进行部分调整和修改;

——删除增加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

——删除了术语和定义;

——将“品种规划”改成“品种选择”,对内容进行部分修改,并单独列章节;

——将“果园规划”改成“园地规划”并对“园地选择”与“园地规划”的内容作了部分修改;

——增加了“园地开垦”,并与“定植”,且对相应的内容作了部分修改;

——将“植后管理”改成“土肥水管理”,并将相应的内容归类,且作部分修改;

——调整了“病虫害防治”章节的位置,对农业防治内容进行了修改,增加了“12.3化学防治”,

并对化学防治内容进行了部分修改;

——将“产期调节”改成“产期调节催花”,并对部分内容作了修改;

——将“保花保果”改成“花果管理”,并对内容作了相应修改;

——将“收获”改成“采收”,并对部分内容作了相应的调整与修改。

——删除了附录A、附录B内容,修改附录C为附录A。

本标准由海南省技术监督局提出修订。

本标准修订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修订人:华敏、何凡、何舒、郭利军、王绥通、范鸿雁。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46/T67-2006。

I

DB46/T407—2016

芒果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芒果(MangiferaindicaL.)园地选择、规划、土壤管理、施肥、修剪和病虫害防

治等系列生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海南芒果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590芒果嫁接苗

NY5026无公害食品芒果产地环境条件

NY/T5025无公害食品芒果生产技术规程

3品种选择

宜选择海南省技术监督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适应性强、市场反映较好的优

质高产品种:台农1号、金煌、贵妃、红玉、白象牙等。

4园地选择

园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5026的规定。

5园地规划

5.1小区

按同一小区的坡向、土质和肥力相对一致的原则,将全园分为若干小区,每小区面积2ha~3ha。

5.2道路系统

根据果园的地形、地势以及面积,分别设立主干道、支道和小型农机作业道。主干道宽4m~5m,

支道宽3m~4m,小型农机作业道宽2m~3m。

5.3排灌系统

果园周边、园内道路两旁应挖排灌沟,园内各级排灌沟相互连通,并与园外排灌沟相连接。

5.4防护林

1

DB46/T407—2016

园区应设置防护林带。按实际情况,结合园区规划和道路建设,在园区周边种植抗风力较强的小叶

桉类、木麻黄和马占相思等树种防风。主林带设在迎风面,与主风垂直,品字行种植,种6~7行;副林

带沿园区道路、排灌沟边沿种植,种1~2行。种植密度为2m×1m。园内林沿距芒果树5m~6m,中间

挖隔离沟,沟的宽度和深度各为80cm~100cm。

6园地开垦与定植

6.1开垦

5度~10度的缓坡地宜修筑宽2m、反倾斜8度~10度的环山行;大于10度的坡地宜修筑宽2m、反倾斜

10度以上的环山行。

6.2种植密度与植穴准备

6.2.1种植密度

采用宽行窄株定植,3m~4m×5m(每亩44株~33株),因品种,土壤肥力和管理技术不同而异,

可收果若干年后疏伐成5m×6m(每亩22株)。

6.2.2植穴准备

定植前2个月,挖面宽80cm,深70cm,底宽60cm的穴植。表土与心土分开堆放。回土时将杂草或

绿肥放底层,撒0.5kg石灰,再填入20cm厚的表土,加入腐熟有机肥20kg~30kg,磷肥1kg,充分混

匀后填土,筑成高出地面20cm~30cm的土墩,并在中间标上标记。

6.3种苗要求

种苗质量应符合NY590的要求。定植前2d~3d袋苗应停止浇水。

6.4定植

6.4.1定植时间

提倡早春抗旱定植,在有灌水条件的地方,以清明前后定植为好;无灌水条件者,适宜在雨季(6

月~9月)定植。

6.4.2定植方法

定植时,在植穴中(即标签下)挖一小穴,除去袋苗的塑料袋,将苗木放入小穴内,接口朝向东北

(或向着常风大的方向),回土盖过土团1cm~2cm,并从外向土团施压力,压紧土壤,在整个定植过

程不得弄散(或弄损)土团。最后,在植株周围修成直径80cm~100cm,埂高10cm的树盘,内盖上5cm

厚的干草,并淋透定根水。

7土肥水管理

7.1土壤管理

7.1.1间作

2

DB46/T407—2016

幼龄芒果园行间可间作蕃薯、花生、豆类、蔬菜、瓜类、菠萝等短期作物,也可间作矮杆绿肥(如

柱花草等)。但间作的作物需种在离芒果树1m以外,不允许藤蔓绕缠芒果树,也不能间作高杆作物和

耗肥力强的作物如木薯、甘蔗、香茅等。

7.1.2覆盖

芒果园周年根圈盖草,保持干草厚5cm以上。盖草的材料不能接触苗茎(树干),也不能用树枝、

大芒茎干、茅根、水竹草等作盖草材料。

7.1.3中耕除草

每1~2个月除草一次,保持根圈(或种植带)无杂草,果园无高草、恶草;暴风雨后或土壤出现板

结时,应进行松土,雨季结束后在11~12月份进行松土保墒。

7.1.4扩穴、改土

在每年杂草生长旺季,进行一次深翻扩穴,第一年植穴外对称开两条长80cm,宽深各40cm的施肥

沟,沟内压满杂草,另加优质粪肥或农家肥10kg~15kg,磷肥0.5kg~1kg,石灰0.5kg~1kg,施肥

后盖土,第二年在另外两侧深翻压青,第三年再换方向,施肥沟可适当加长,这样经过多年深翻整个植

穴周围的土壤就被深翻过一遍,有利于土壤改良,对较瘦瘠、板结或石砾较多的土壤效果更大。

7.2施肥管理

7.2.1施肥原则

宜多施有机肥和生物肥,少施化肥,化肥应与有机肥或生物肥配合使用。推荐的肥料种类和使用方

法见NY/T5025。

7.2.2幼树施肥

幼树施肥以促进枝叶生长,迅速扩大树冠为目的,因此宜勤施薄施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配合磷

钾肥,在生长季节每2个月施一次肥(或每次捎施一次肥)。

定植当年第一次新梢老熟后开始施肥,以后每2个月施一次肥,每次施水肥(粪水或沤制水肥)3kg~5

kg,或施尿素20g/株,雨季干施,旱季水施。第二年于根圈挖环沟施肥三次,分别于5月份、7月份和9

月份每次每株施水肥8kg~10kg或三元复合肥100g~150g。第三年于5月份、9月份每株每次施三元复

合肥250g~300g。

7.2.3结果树施肥

7.2.3.1促花肥

每年10月下旬(或花芽分化前)施氮钾肥,每株施配方专用肥(氮磷钾10:6:11)或三元复合肥500

g~1000g,加钾肥200g~300g。

7.2.3.2谢花肥

末花期至谢花期每株施水肥20kg~40kg,或尿素100g~200g,结合喷药可加入0.5%的尿素,

0.2%~0.3%的硼酸和0.2%~0.3%磷酸二氢钾,以促进坐果。

7.2.3.3壮果肥

3

DB46/T407—2016

当果实横径达2cm~3cm时,每株施配方专用肥,或三元复合肥200g~300g,并结合喷药或独喷

0.2%~0.3%磷肥二氢钾或其他保果剂(如爱多收等)2~3次,促进果实发育。

7.2.3.4采后肥

采果后每株施水肥40kg~60kg或配方专用肥或尿素300g~50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