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 1060.1-2013 便携式放射性物质探测与核素识别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第1部分:γ探测设备

GA/T 1060.1-2013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ortable instruments for radioactive material detection and radionuclides identification—Part 1:γ-ray detection instruments

行业标准-公共安全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A/T 1060.1-2013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公共安全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04-11
实施日期
2013-08-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归口单位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0)
适用范围
GA/T 1060的本部分规定了便携式γ放射性物质探测设备的分类分级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随机技术文件、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利用各类辐射探测器对γ放射性物质进行探测的便携式设备,是设计、制造、验收和使用此类设备的基本依据。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公安部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上海精博析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上海新漫传感技术研究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和为永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太和银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公安局技术防范办公室、重庆市公安局公交治安管理分局
起草人:
刘彩霞、郑文、张文熙、王宇轩、薛昕、蒲中奇、王国保、王强、林伟、姜国锋、金晓峰、刘一麟、刘晓新、兰涛
出版信息:
页数:19页 | 字数:3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310

A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

GAT1060.12013

便携式放射性物质探测与核素识别设备

:

通用技术要求第部分探测设备

ㅤㅤㅤㅤ

Generaltechnicalreuirementsforortableinstruments

qp

forradioactivematerialdetectionandradionuclidesidentification—

:

Part1γ-radetectioninstruments

y

2013-04-11发布2013-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

GAT1060.12013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分类分级要求……………3

5通用技术要求……………4

6试验方法…………………7

7检验规则…………………11

8标志包装………………12

9随机技术文件……………13

10运输及贮存……………14

()

附录A规范性附录探测区域…………15

ㅤㅤㅤㅤ

/—

GAT1060.12013

便携式放射性物质探测与核素识别设备

通用技术要求第部分:探测设备

1范围

/、、、

的本部分规定了便携式放射性物质探测设备的分类分级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GAT1060γ

、、、、。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随机技术文件运输和贮存

,、、

本部分适用于利用各类辐射探测器对放射性物质进行探测的便携式设备是设计制造验收和

γ

使用此类设备的基本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912008

/::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部分试验方法试验低温

GBT2423.12A

/::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部分试验方法试验高温

GBT2423.22B

/::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部分试验方法试验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32Cab

ㅤㅤㅤㅤ

/—::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部分试验方法试验和导则冲击

GBT2423.519952Ea

/—::自由跌落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GBT2423.819952Ed

/—::()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部分试验方法试验振动正弦

GBT2423.1020082Fc

—外壳防护等级(代码)

GB42082008IP

/—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65872012

:

原电池第部分锂电池的安全要求

GB8897.420084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

GB118062004

—:

微剂量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第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B15208.12005X1

/—报警系统环境试验

GBT152111994

/—、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

GBT17799.11999

—、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发射

GB17799.32001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放射性物质radioactivematerial

任何含有放射性核素并且其放射性活度和放射性总活度都超过—中

GB1180620045.1~5.2.5

规定值的物质。

3.2

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

y

,,。

在给定时刻单位时间内处在特定能态的一定量的某种放射性核素发生的核衰变数亦称衰变率

1

/—

GAT1060.12013

,,。,

放射性活度的计量单位为贝可符号为为秒中发生次核衰变也可用居里表示符号为

B1B11

qq

10

,。

Ci换算关系是1Ci=3.7×10Bq

3.3

吸收剂量absorbeddose

、,,,

放射性物质以电离激发的方式向外辐射能量产生以放射源为中心随距离而衰减的辐射场单位

,,(),,·-1。

质量受照物质中所吸收的平均辐射能量即吸收剂量单位为戈瑞Gra符号G1G=1Jk

yyyg

3.4

辐射权重因数radiationweihtinfactor

gg

。、

生物机体及器官组织对不同种类及能量辐射的反应敏感程度常见的射线射线等光子及电

γX

子辐射的辐射权重因数取值为1。

3.5

当量剂量euivalentdose

q

,·-1,[

辐射在器官或组织体内产生的平均吸收剂量与辐射权重因数的乘积单位为Jkg称为希沃

特]()。

Sv

3.6

当量剂量率euivalentdoserate

q

-1

·

,。

单位时间内的放射性当量剂量单位是Svh

3.7

便携式设备ortableinstrument

p

重量小于或等于3kg的手持式设备或可放置于通道两侧的能独立正常工作的单柱重量小于或等

于25kg的立柱式设备。

ㅤㅤㅤㅤ

3.8

便携式放射性物质探测设备ortableinstrumentforradioactivematerialdetection

p

,

当可探测区域内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强度高于设备设定的报警阈值时能够产生报警并提示放射性

剂量的便携式设备。

3.9

放射性标准试验源standardradioactivetestsource

用于实验室测试或易于获得也适合使用于制造厂产品评估中的性质和活度在某一确定的时间内

都是准确已知的放射性标准源。

γ

3.10

探测立柱detectionillar

p

,。

包含一个或多个探测组件的立柱式机械结构可直立放置于地面或平台上

3.11

探测区域detectionzone

()。

设备可以探测到放射性物质的有效空间范围见附录

γA

3.12

入射角响应incidenceanleresonse

gp

设备的辐射响应随辐射入射角的变化。

[()/]……………()

RMMM100%1

a=a-00×

式中:

Ra———设备的入射角响应;

M0———设备探测区域中心轴上的放射性剂量率或计数测量结果;

Ma———距设备探测区域中心轴一定角度的放射性剂量率或计数测量结果。

2

/—

GAT1060.12013

和应在与设备直线距离相等的参考点测得。

M0Ma

3.13

报警响应时间alarmresonsetime

p

,。

当放射性物质进入设备探测区域时设备有效探测并发出报警响应的时间

γ

3.14

误报警率falsealarmrate

。,,

非放射性物质引起的设备报警的概率实际测试中以天然环境本底条件下进行测试时设备连续

工作数小时的误报警次数代替。

3.15

漏报警率alarmfailurerate

γ放射性物质通过设备有效探测区域或留存在设备探测区域而设备不产生报警的概率实际测试

,,,。

中以满足规定条件下设备连续探测规定次数发生的漏报警次数代替

3.16

探测率detectionrobabilit

py

γ放射性物质通过设备有效探测区域或留存在设备探测区域而设备产生报警的概率。

3.17

探测限detectionlimit

,

在一定探测率的前提下设备探测到离开设备一定距离处的规定活度的放射性标准试验源并能

γ

,。。

在内正确报警时设备与放射性标准试验源之间的距离探测限的单位以表示

1sγm

3.18

变异系数coefficientofvariation

ㅤㅤㅤㅤ

。。

衡量设备测量稳定性的指标用设备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方差表示

n

11췍2

()()……()

Vkk100%n12

=췍∑i-×>

kn1

-

i=1

式中:

V———设备的变异系数;

n———测量次数;

———第次的测量结果;

ki

i

k———k的算术平均值。

i

3.19

相对误差relativeerror

,。

在确定参考点及参考辐射下设备测量剂量率值的绝对误差与约定真值之比

[()/]…()

RMCTVCTV100%3

=-×

式中:

R———设备测量剂量率结果的相对误差;

M———设备测量剂量率指示值;

CTV———约定真值。

4分类分级要求

4.1分类

,、。

按产品的结构形式设备可分为手持式立柱式等

3

/—

GAT1060.12013

4.2分级

、、()。,

按产品探测限的高低将设备分为三个等级见表其中级为基本要求级为最高

ABC1CA

要求。

表1探测限等级划分表

标准试验源A级B级C级

241()0.7m0.5m0.3m

Am40Ci

μ

137()0.7m0.5m0.3m

Cs10Ci

μ

60()0.7m0.5m0.3m

Co6Ci

μ

5通用技术要求

5.1外观及机械结构要求

5.1.1外观

设备外观应符合以下要求:

),、,、,,

a设备外观应完好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无裂纹褪色及永久性污渍无明显变形和划痕

、;;

金属件应无毛刺无锈蚀设备表面的标记和字符应清晰可辨

)、。

设备显示屏幕或显示面板上的字符图形应清晰无缺损

bㅤㅤㅤㅤ

5.1.2机械结构

设备的机械结构应符合以下要求:

),,,;

a设备有操作按键的按键应设置于设备上不易引起误触发的位置且应操作灵活不易脱落

)、、,

b设备框架应能够承受正常安装使用搬运和运输中的振动和冲击而不致引起设备机械和性

能受损;

)立柱式设备应能稳定放置。

c

5.1.3外壳防护等级

设备的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中的规定。

GB42082008IP54

5.1.4重量

设备的重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立柱式设备的能独立正常工作的单根立柱重量应小于或等于

定制服务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