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604-2016 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与服务规范
DB34/T 2604-2016 The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specifications for study tour bas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6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安徽万达环球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旅游局、安徽省教育厅、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国家信息中心旅游规划研究中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安徽省标准化协会、蚌埠禾泉农庄
- 起草人:
- 徐华玉、胡晓霞、石培华、张阳志、黄萍、赵云、王云波、杨龙、范星宏、于天厚、 黄静雨、贺冉冉、傅莉莉、傅良成、汪国平、彭彦彬、徐兵、高峰、徐法根。
- 出版信息:
-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00
A12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604—2016
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与服务规范
ConstructionandServiceSpecificationsforStudyTravelBase
文稿版次选择
2016-02-02发布2016-03-02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604—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万达环球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旅游局、安徽省教育厅、北京中
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国家信息中心旅游规划研究中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省标准化协会、蚌埠禾泉农庄、黟县徽黄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黄山京黟旅游开发有限公
司、颍上八里河旅游景区、合肥市金葡萄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安徽华景文化旅游公司、泾县皖南事
变烈士陵园、铜陵永泉农庄。
本标准起草人:徐华玉、胡晓霞、石培华、张阳志、黄萍、赵云、王云波、杨龙、范星宏、于天厚、
黄静雨、贺冉冉、傅莉莉、傅良成、汪国平、彭彦彬、徐兵、高峰、徐法根。
I
DB34/T2604—2016
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与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与服务的术语和定义、总则、基本条件、教育与体验、设施与服务、
综合管理、评定与复核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各类研学旅行基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8408游乐设施安全规范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10001.2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T14308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
GB1493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16153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GB/T16767游乐园(场)服务质量
GB/T18972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18973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19085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
GB/T26361旅游餐馆设施与服务等级划分
LB/T002旅游汽车服务质量
LB/T003星级饭店客房客用品质量与配备要求
LB/T007绿色旅游饭店
LB/T025风景旅游道路及其游憩服务设施要求
DB34/T2327旅游景区服务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DB34/T2604—2016
3.1
研学旅行Studytravel
以全体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培养中小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目标,
由学校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的一种普及性教育活动。
研学旅行旨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重点突出全员参与、集体活动、走出校园、实践体验。
3.2
研学旅行基地Studytravelbase
具有开展研学旅行的资源条件与接待设施,并有明确的活动场所、统一的管理机构以及坚持公益性
质,经主管部门批准,对中小学生具有实践性、教育性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文博院馆等大型公共设施、
适宜开展研学旅行项目的三类产业园区、著名院校与科研机构所在地。
3.3
旅游经营单位Tourismoperators
依托旅游资源开展旅游经营活动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独立经营主体。
4总则
4.1教育为本
坚持公益性、普及性、教育性、实践性的基本原则。
4.2锻炼实践能力
服从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国家旅游改革发展战略,致力于培养研学旅行者认知
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等综合教育体验功能。
4.3安全第一
应当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不同研学旅行活动的设置内容,科学预测风险、完善设备设施、
健全制度建设、完备管理流程,确保研学旅行者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4.4凸显社会责任
4.4.1应当遵循国家鼓励研学旅行的政策导向,履行社会责任,执行研学旅行者门票减免政策、落实
交通与食宿优惠措施,并建立价格监管机制。
4.4.2倡导各级财政引导资金、各类公益基金支持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为研学旅行者广泛参与安徽省
研学旅行活动提供条件。
5基本条件
5.1研学主旨
5.1.1自然与文化遗产地
2
DB34/T2604—2016
5.1.1.1突出研学主旨,发挥自然与文化遗产在广大青少年群体中的阐释、教育、学习功能,发掘、
展示、传播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科研、文化、审美价值。
5.1.1.2根据研学旅行者需要编制生态文明研学、地学与景观研学、水资源与景观研学、气候与天象
景观研学、历史与文化研学、书画与摄影研学等系列研学主旨教育规划。
5.1.2文博院馆等大型公共设施
5.1.2.1博物馆研学旅行主旨应当发挥博物馆的教育、研究、欣赏功能,传播自然与人文活动见证物
的科研与审美价值。根据研学旅行者需求,开设陈列展览项目、研发教育课程。
5.1.2.2博物馆研学旅行中,陈列展览主题和内容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博物馆不得接纳未成年人。
5.1.2.3科技馆研学旅行主旨应当传播科学与技术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与思维,并激发研学旅行者的
科学兴趣。根据研学旅行者需求,开展主题性科普活动,研发实践体验课程,增强互动参与项目。
5.1.2.4纪念馆研学旅行主旨应当展示、传播历史,发挥纪念馆的文化传承、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根
据研学旅行者需求,开设相应知识竞赛、演讲等互动参与方式,编制教育读本。
5.1.2.5红色旅游研学旅行以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所遗存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
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开展的主题性、教育性、游览性活动。
5.1.3三类产业园区
5.1.3.1乡村研学旅行基地
a)应当以特定农作业或地方生活技术及资源为设计主旨,普及青少年在农业生产、历史文化、民
间传统工艺制作、民俗艺术、民俗风情等方面知识。
b)乡村研学旅行基地包括观光农业园、采摘园、垂钓园、休闲农庄、休闲渔场、生态农业园、民
俗文化村、古村镇与古建筑群落等。
5.1.3.2工业研学旅行基地
a)应当以工业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工人劳动生活场景展示为设计主旨,普及青少年在工业历史
以及当代工业文明等方面知识。
b)工业研学旅行基地研学内容包括工业遗产研学、工业科普研学、产业公园研学、企业文化研学
等。
5.1.3.3传统工艺研学旅行基地
a)应当以手工业生产和原始机械生产技艺为设计主旨,通过传统工艺传承人与青少年的直接交流
与沟通,展示、传播传统工艺的科技、人文、历史和审美价值。
b)传统工艺研学旅行基地研学内容包括雕塑工艺、陶瓷制作工艺、织染工艺、传统建筑营造工艺、
金属冶炼加工工艺、工具器械制作工艺、文房四宝制作工艺、印刷品工艺、刻绘工艺、髹漆工
艺、家具制作工艺、编织扎制工艺、特种工艺等中华传统工艺。
5.1.4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
5.1.4.1应当广泛开展高新技术、前沿理论的青少年普及教育。
5.1.4.2鼓励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将产学研活动成果转化为青少年解说教育。
5.1.5国际交流研学旅行基地
5.1.5.1接待国际研学旅行者的研学旅行基地应当凸显美丽中国的窗口形象。
3
DB34/T2604—2016
5.1.5.2有条件的研学旅行基地应当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并将研学内容列入国际合作研究、宣传推
广项目。
5.2接待规模
5.2.1申报各类研学旅行基地的实体应当是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的旅游经营单位,该旅游经营单位应
当具有一定的接待规模。
5.2.2该旅游经营单位应当具有一定的接待规模,每年接待各类研学旅行者的人次不低于接待总人次
的10%。
5.3场所条件
5.3.1进出安全、便捷,交通设施完善。
5.3.2场所面积满足研学旅行需求。
5.3.3环境整洁、卫生良好。
5.3.4基地内设施设备布局合理,配置得当。
5.4环境条件
5.4.1区域内生态环境良好,区域周围500米范围内无污染源,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标准,声
环境质量符合GB3096标准。
5.4.2污水排放符合GB8978规定。
5.4.3通过电视、电子屏等方式及时向研学旅行者提供雨雪、雷电、紫外线指数、及灾害性天气预警
等气象信息服务。
5.5安全条件
5.5.1服务地域范围应当远离地质灾害和其他危险区域,无安全隐患,服务区附近可能发生危险处应
当设置警示标志。
5.5.2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应急预案完善;配备数量充足的安全管理人员。
5.5.3具备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和医疗救助条件。
5.5.4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符合要求;醒目放置消防器材,并定期检验、维修,保持完好有效;设
有专门的安全应急通道。
5.5.5建有全天候、无死角的监控系统,各种设施设备完好无损。
5.5.6近三年或开业(开业未满三年的)以来,无安全事故。
5.6卫生条件
5.6.1具备完善的卫生与医疗管理规范和措施,定期进行检查。
5.6.2全面落实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符合GB19085规定。
5.6.3服务人员按规定进行体检,个人卫生应符合行业有关规定。
5.6.4厕所达到GB/T18973中A级以上标准,布局合理,数量适宜,标识醒目,造型美观。
5.6.5公共场所设置垃圾桶,数量与布局适当合适,分类设置,标识明显,与环境相协调;垃圾及时
清扫,无堆积、无污染。
5.7基地运行
5.7.1管理部门
4
DB34/T2604—2016
5.7.1.1成立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与服务的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专门人员、明确相应职责。
5.7.1.2确定研学旅行项目专员,与研学旅行基地合作的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专业旅行社确定的研
学联络员,一并纳入统一管理序列。
5.7.2政策导向
5.7.2.1依托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博物馆、科技馆、
纪念馆等大型公共设施而建设的研学旅行基地,应当严格执行对青少年群体、学生团体的门票减免政策。
5.7.2.2各类研学旅行基地应当给予研学旅行者在交通、住宿等方面的优惠措施。
5.7.2.3各类研学旅行基地应当针对不同性质研学旅行群体给予研学旅行者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的其他
方面的价格优惠政策。
5.7.3利益相关者
5.7.3.1研学旅行基地应当按照普及性要求编制合作计划,吸引尽可能多的中小学生能进入研学旅行
基地接受教育与体验;争取更多的机构与人员(专业志愿者队伍、本土化专家等)支持、参与研学旅行
基地建设。
5.7.3.2研学旅行基地可以与符合条件的旅行社及其专业团队合作,共同开发研学旅行产品、培训专
业导游(讲解)员。
5.7.4合作要求
5.7.4.1研学旅行基地应当结合不同分类体系,制订相应服务与管理方案。可按下列分类:
a)按培养对象分类:小学生;中学生。
b)按研学主旨分类: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大型公共设施;三类产业园区;科研机构与院校。
c)按研学时间长短分类:1-2天;3-5天;1-2周。
5.7.4.2研学旅行基地应当对进入基地之后团队进行分组:
a)每个研学团组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10-15人,配有研学辅导员1名。
b)每个研学团组根据需要配置相应数量研学联络员、研学项目专员。
c)超过50名研学旅行者的每个研学团组,应当配备卫生保健志愿者或随团医生1名。
6教育与体验
6.1研学教育大纲
6.1.1研学旅行基地应当按照GB/T18972要求,编制研学旅行解说教育大纲。
6.1.2研学旅行解说教育大纲应当凸显本基地的资源与文化特色。
6.2研学场地
6.2.1研学旅行基地应当建设或划定专门研学场地;研学场地由室内、室外教学场地构成。
6.2.2室外场地的选择,应当符合基地所在区域总体规划要求。专业化的青少年拓展训练营地的建设
以及不同项目的动手实践课程的开展,相关要求应当符合GB8408规定以及参考GB/T16767要求。
6.2.3专业场馆的建设,应当兼顾中小学生活动特点、各项动手实践课程设置要求。专业场馆应当完
善综合展厅专业人员解说制度,影视播放厅、触摸屏、公共网络链接等服务手段应当考虑研学旅行要求。
6.2.4依托各类文博院馆或者大型游客中心的研学场地,应当符合开展研学活动的要求。
5
DB34/T2604—2016
6.2.5旅游景区管理机构申请研学旅行基地的,应当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加强游客中心
建设、完善服务体系。
6.3研学活动
6.3.1各类研学活动的设置遵循“观众参与表演”的原则。
6.3.2各类研学活动应当体现研学旅行者与研学服务团队交流、研学者与研学者互动、室内场所与室
外场地融合、传授知识与培养兴趣兼顾。
7设施与服务
7.1游览设施与服务
7.1.1设施设备
7.1.1.1游览步道应当考虑符合人体工程学、景观美学原理,兼顾研学旅行者愉悦与审美需求;沿线
合理设置观景平台、休息场所公共设施等。
7.1.1.2公共休息设施布局合理,数量能满足接待需求,舒适安全。
7.1.1.3研学旅行与游览使用的游览步道,路面及沿途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状态良好。
7.1.1.4主要入口处、交叉路口、主要景观景点以及服务场所应当设置指示标志和导览标志。
7.1.1.5提示标识应当涵盖安全警示、文明游览提示、可持续发展宣传等内容。
7.1.1.6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按照GB/T10001.1、GB/T10001.2、GB2894规定设置,布局合理、醒目,
设计精美。
7.1.2服务
7.1.2.1具有准确、便捷、科学性和趣味性的游览解说系统。
7.1.2.2具有便捷的知识查询系统,有两种以上中外文对照。
7.1.2.3与主要研学活动区域交叉的游览区域,设置多媒体导览系统或流媒体导览系统;二维码标识
位置适当。
7.1.2.4解说标识应当按照本基地研学旅行解说教育大纲要求,结合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自导
式解说教育。
7.1.2.5解说标识与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数量满足要求,文字精炼、准确,图片精美、典型,符号规
范。
7.1.2.6研学旅行相关公众信息资料(研究论著、科普读物、综合画册、音像制品、导游图等)品种
齐全,文字规范、内容丰富,适时更新,满足需求。
7.2交通设施与服务
7.2.1设施设备
7.2.1.1研学旅行者乘坐的交通工具设施完好、卫生整洁,宜使用绿色清洁能源;交通站点的设置方
便研学旅行者,站牌指示醒目;相关内容遵循LB/T002要求。
7.2.1.2根据需要,推进特色交通建设。
7.2.2服务
6
DB34/T2604—2016
7.2.2.1室外研学活动与游览线路布局合理,与研学主题或相应景点景观联结度高,通行顺畅,方便
游览与集散。
7.2.2.2室外活动线路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其自然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游憩价值、视觉价值,
具体内容遵循LB/T025要求。
7.3餐饮设施与服务
7.3.1设施设备
7.3.1.1餐饮设施选址科学,布局合理,其面积及桌、椅、食具满足接待能力要求。
7.3.1.2餐厅微小气候、空气质量、通风等卫生标准,餐厅内外卫生要求执行GB16153规定。
7.3.1.3室内/外餐桌/椅完好无损。
7.3.1.4食/饮具消毒卫生执行GB14934规定。
7.3.2服务
7.3.2.1服务项目丰富,能够提供地方特色餐饮。
7.3.2.2食品安全与卫生有保障,“三证”(餐饮服务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健康证)齐全,价格合
理。
7.3.2.3饮用水卫生标准执行GB5749规定。
7.3.2.4菜品质量要求、餐饮服务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基本程序、管理制度符合GB/T26361要
求。
7.3.2.5公开就餐标准,明码标价,诚实守信。
7.3.2.6研学旅行基地内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
7.4住宿设施与服务
7.4.1设施设备
7.4.1.1住宿设施选址科学,布局合理,体量适宜,特色鲜明。
7.4.1.2野(室)外露营、搭建帐篷等管理规定应当结合资源与环境保护、安全规定以及研学旅行者
合理需求,统筹考虑。
7.4.2服务
7.4.2.1住宿业的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等要求符合GB/T14308要求。
7.4.2.2室内客房用品质量、配备要求等符合LB/T003要求。
7.4.2.3住宿业的环境保护要求符合LB/T007要求。
7.5其他设施与服务
7.5.1设施设备
7.5.1.1服务区域及其设施应按GB/T10001.1的规定做好图文标识。
7.5.1.2具备坡道、安全扶手等基本的无障碍设施。
7.5.2服务
7.5.2.1旅游商品质量合格,明码标价;无欺诈行为;无强买强卖、尾随兜售行为。
7
DB34/T2604—2016
7.5.2.2按照“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拓展旅游发展空间”要求,开发具有文化含量的研学旅行与游览
纪念品。
7.5.2.3研学旅行基地应当建立完善的广播服务网;免费提供急、难、险事的求助服务。
8综合管理
8.1服务团队素质
8.1.1研学旅行基地应当针对不同研学旅行者(小学生、中学生),培养不同专业类型、不同层级研
学旅行服务团队。
8.1.2研学旅行服务团队应具备与所从事岗位相适应专业技术和素质,能为研学旅行者提供及时、有
效的服务。
8.1.3研学旅行基地应当与相关教育机构、研究机构等保持合作,定期组织服务团队进行专业培训。
8.1.4研学旅行活动过程中的资讯服务、交通服务、游览服务、综合管理服务等服务人员与形象等要
求应当符合DB34/T2327规定。
8.2综合接待体系
8.2.1研学旅行基地应当编制研学旅行发展规划,有计划完善多样化、个性化室内场馆与室外场地、
交通工具与游览步道、食宿设施等综合接待服务体系。
8.2.2研学旅行基地应当根据研学旅行者组团的情况,协助研学旅行者进行集中食宿、集体活动;接
待服务与设施符合相关要求。
8.2.3研学旅行基地接待研学团组时,使用“农家乐”或其他社会餐厅与住宿设施的,应当选择符合
相应接待条件的服务与设施,并事先签署合作协议。
8.3安全防范体系
8.3.1风险预测
8.3.1.1研学旅行基地开业之前,应当组织专家力量进行科学的风险预测评估。
8.3.1.2评估重点包括:
a)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生活聚集等方面的安全系数。
b)研学旅行活动的全程安全监控体系。
c)研学旅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操作性。
8.3.1.3研学旅行基地应当协助或提示研学旅行者事先购买相应保险。
8.3.2制度建设
8.3.2.1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8.3.2.2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涉及研学旅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a)研学旅行场地安全管理办法。
b)研学旅行餐饮安全管理办法。
c)研学旅行住宿安全管理办法。
d)研学旅行交通安全管理办法。
e)研学旅行辅导员安全培训章程。
8.3.3流程管理
8
DB34/T2604—2016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T 4160-2022 携号转网业务受理系统技术要求 2022-09-30
- YD/T 4154-2022 通信局(站)喷淋式液冷系统维护技术要求 2022-09-30
- YD/T 4157-2022 车载通信终端语音识别功能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2022-09-30
- YD/T 4159-2022 携号转网本地业务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2022-09-30
- YD/T 1884-2022 信息终端设备声压输出限值要求和测量方法 2022-09-30
- YD/T 4158-2022 携号转网网间互通技术要求 2022-09-30
- YD/T 4161-2022 携号转网服务用户交互界面及程序要求 2022-09-30
- YD/T 4152-2022 通信用低温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2022-09-30
- YD/T 4153.1-2022 通信机房用复合式间接蒸发冷却型温控设备 第1部分:冷水型 2022-09-30
- YD/T 4153.2-2022 通信机房用复合式间接蒸发冷却型温控设备 第2部分:冷风型 202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