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521.2-2023 牛疫病净化技术规范 第2部分:牛病毒性腹泻

DB22/T 3521.2-2023

吉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2/T 3521.2-2023
标准类型
吉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9-28
实施日期
2023-11-16
发布单位/组织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CCSB41

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521.2—2023

牛疫病净化技术规范

第2部分:牛病毒性腹泻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urificationofbovineinfectiousdiseases—

Part2:BovineViralDiarrhea

2023-09-28发布2023-11-16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3521.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是DB22/T3521—2023《牛疫病净化技术规范》的第2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利、张金玉、孙亮、赵立峰、赵敬慧、薛力刚。

I

DB22/T3521.2—2023

引言

牛疫病净化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或消灭牛病病原,为牛疫病净化技术的推广提

供依据和支撑。DB22/T3521《牛疫病净化技术规范》旨在规范牛病毒性腹泻净化指标,指导吉林省牛

疫病净化,保护牛健康生产,推动吉林省“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实施,拟由2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牛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规范。目的在于指导牛布鲁氏菌病的净化。

——第2部分:牛病毒性腹泻净化技术规范。目的在于确定牛病毒性腹泻净化的净化策略、净化

方案、检测方法、净化要求、净化维持要求和档案管理的技术指标。

II

DB22/T3521.2—2023

牛疫病净化技术规范

第2部分:牛病毒性腹泻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牛病毒性腹泻的净化策略、净化方案、检测方法、净化要求、净化维持要求和档案管

理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牛病毒性腹泻的检测、防控与净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8635动物防疫基本术语

GB/T18637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诊断技术规范

NY/T1168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18635和GB/T1863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牛病毒性腹泻bovineviraldiarrhea

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引起牛以发热、黏膜糜烂溃疡、腹泻、咳嗽、怀孕母牛流产或产出畸形胎

儿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病。

净化cleaning

对某病发病地区采取一系列措施,达到消灭或清除传染源的目标。

[来源:GB/T18635—2002,5.3]

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infection

病原体长期留存在生物体内的一种感染。

[来源:GB/T18635—2002,3.2.10]

4净化策略

净化前按估计流行率方式,在95%置信度、50%预期流行率、可接受误差10%情况下(参见表

A.1),进行实验室抽样监测,预判流行情况。抗体阳性率低于20%且抗原检测阴性的,采取监测、淘

汰净化程序;抗体阳性率高于20%的,采取免疫、监测、筛选、淘汰净化程序。

1

DB22/T3521.2—2023

净化时按证明无疫方式,在95%置信度、2%预期流行率情况下(参见表B.1),采集全血样品

进行抗原和抗体检测,分析牛群感染情况、隐性带毒情况,根据流行情况选择免疫净化或监测净化。

加强外引牛及遗传材料的管控。

实施严格的综合防控措施。

5净化方案

开展本底调查

5.1.1分析牛场内现有疫病种类,周边饲养环境与疫病发生风险。

5.1.2按4.2规定选择免疫净化或监测净化种类。

5.1.3在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基础上评估净化成本。

建立净化群

5.2.1免疫净化群

5.2.1.1免疫

对牛群进行牛病毒性腹泻抗体检测,抗体阳性率≥20%的群体,使用灭活疫苗进行免疫。3月龄以

上健康牛,首免疫后21d进行第二次免疫,6个月后加强免疫1次。

5.2.1.2监测

按5%~10%比例对5.2.1.1中免疫牛于第二次免疫后21d进行抗体和抗原检测,当90%以上

牛的中和抗体效价≥1:128,视为群体免疫合格;当抗原检测阴性时,视为群体中无持续性感染牛。

5.2.1.3筛选

对于5.2.1.2中抗体检测阴性、抗原检测阳性牛进行隔离治疗,间隔21d后进行抗原复检,复

检阳性的淘汰处理,并对群体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对于5.2.1.2中抗体检测阴性、抗原检测阴性牛,

间隔21d后进行抗原复检,复检阳性的淘汰处理。

5.2.1.4淘汰

产犊母牛及其新生犊牛进行100%抗原检测,阳性牛直接淘汰。1月龄以上牛抗体检测阴性,抗原

检测阳性,14d后抗原复检仍呈阳性的淘汰处理。新引进牛抗原检测阴性,隔离饲养21d后抗原复

检呈阳性的淘汰处理;新引进牛抗原检测阳性的进行免疫,检测不合格的淘汰处理。

5.2.2监测净化群

5.2.2.1监测

对牛场全群进行抗原监测,检测阴性的14d后再进行1次检测,之后每3个月进行1次抗原

检测。新引进牛全群进行抗原检测,检测阴性的隔离饲养21d后再次进行抗原检测。

5.2.2.2淘汰

对于5.2.2.1中抗原检测阳性牛进行隔离治疗,21d后抗原复检仍呈阳性的淘汰处理,并对场内

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2

DB22/T3521.2—2023

配套防疫措施

5.3.1建立疫病综合防控措施、重要和重点疫病免疫程序,定期开展免疫抗体和病原学检测,发生非

重大传染病时应进行隔离救治。

5.3.2设置兽医室,配备满足日常诊疗、采样和血清分离工作需要设备。

5.3.3病害和病死牛按《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规定处理,粪便按NY/T1168规定处

理,污水排放符合GB18596规定。

5.3.4依据《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规定引进牛及遗传材料。

6检测方法

抗原和抗体检测按GB/T18637规定执行。

7净化要求

免疫净化

连续2年以上无临床病例,且病原学检测阴性,无持续性感染牛;免疫牛群体抗体阳性率>90%,

且中和抗体效价≥1:128。

监测净化

连续2年以上无临床病例,且病原学检测阴性,无持续性感染牛。

8净化维持要求

做好卫生防疫、清洁和消毒管理,落实综合防控措施。

免疫净化群每半年抽检1次,群体抗体阳性率>90%,且中和抗体效价≥1:128;监测净化群每年

抽检1次,病原学检测阴性牛群可逐年缩减监测比例。抽样比例,参见表C.1。

引进牛隔离期间全部进行检测,病原学检测阴性。

9档案管理

做好诊疗、消毒、免疫、监测、净化登记(参见表D.1)等相关记录,保存期不少于20年。

3

DB22/T3521.2—2023

A

A

附录A

(资料性)

估计流行率抽样表

表A.1给出了在95%置信度情况下,不同预期流行率和可接受误差的无限群抽样数量。

表A.1估计流行率抽样表

可接受误差(%)

预期流行率(%)

0.1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

0.051823293751731142034561825

0.0135435471961382163848643457

0.1549607710013619630654412254898

0.2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