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1925-2020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技术规范
DB15/T 1925-2020 Risk zon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lightning hazard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A47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1925—2020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riskzoningoflightningdisaster
2020-06-28发布2020-07-28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1925—202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雷电灾害风险区划..................................................................2
5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评估..........................................................9
6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报告..............................................................9
附录A(资料性附录)归一化处理方法.................................................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层次分析法.....................................................12
附录C(资料性附录)加权综合评价法.................................................14
附录D(资料性附录)百分位数法.....................................................15
参考文献............................................................................16
I
DB15/T192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雷电预警防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内蒙古锐克雷电
防护科技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晓东、尤莉、颜斌、李庆君、宋昊泽、王乐乐、陶建光、东方、王曼霏、
博格、王国胜、侯越、刘旭洋、徐学文、淡奇峰。
II
DB15/T1925—2020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及区划结果评估、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报告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及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010—201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QX/T103—2017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QX/T103-2017、QX/T405-2017、MZ/T027-2011、GB/T26376-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
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雷电灾害lightningdisaster
因雷电对生命体、建(构)筑物、电气和电子系统等所造成的损害。
[QX/T103—2017,定义3.2]
3.2
雷电灾害风险lightningdisasterrisk
雷电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损失。
[QX/T405—2017,定义3.1]
3.3
孕灾环境disaster-formativeenvironment
由自然与人文环境所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以及在此环境中的一系列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
及信息与价值流动的过程——响应关系。
[MZ/T027—2011,定义3.4]
1
DB15/T1925—2020
3.4
致灾因子hazard
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与环境破坏、社会系统混乱等的异变因子。
[QX/T405—2017,定义3.2]
3.5
承灾体hazard-affectedbody
承受灾害的对象。
[MZ/T027—2011,定义3.6]
3.6
防灾disasterprevention
灾害发生前,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预防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对社会
和环境的影响。
[GB/T26376—2010,定义2.4]
3.7
减灾disasterreduction
在灾害管理的各个阶段,采取一系列措施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灾害对社
会和环境的影响。
[GB/T26376—2010,定义2.3]
3.8
雷电灾害风险指数lightningdisasterriskindex
根据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对雷电灾害风险进行评
定的量化指标。
3.9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lightningdisasterriskzoning
根据雷电灾害风险指数的大小对某行政区的雷电灾害风险进行等级划分。
3.10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评估theresultsevaluationoflightningdisasterriskzoning
对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进行评定、验证。
4雷电灾害风险区划
2
DB15/T1925—2020
4.1区划资料
4.1.1地理信息资料
应收集分辨率不低于1:25万的数字高程DEM(DigitalElevationModel)数据、土地利用数据、
水系数据和土壤电导率数据。
4.1.2社会经济资料
应收集最近年份的社会经济资料,包括各行政区域的土地面积、GDP和人口数据。
4.1.3气象资料
应收集气象观测站30年(1981—2010年)逐日雷暴观测数据及近5年的地闪定位资料(包含每次
地闪发生的具体日期、时间、经纬度、雷电流波形陡度和电流幅值等参数)。
4.1.4灾情资料
应收集近20年雷电灾情资料,包含雷击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等数据。
4.2区划流程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的具体流程见图1。
图1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流程
3
DB15/T1925—2020
4.3区划模型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模型由雷电灾害风险指数计算和雷电灾害风险等级划分组成。雷电灾害风险
指数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评价因子构成,如图2所示。
图2雷电灾害风险指数构成
4.4区划方法
4.4.1雷电灾害风险指数计算
雷电灾害风险指数按照公式(1)进行计算:
whwewswr
LDRI(VH)(VE)(VS)(10VR)..................................................(1)
式中:
VH——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因子;
wh——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因子权重;
VE——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价因子;
we——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价因子权重;
VS——承灾体易损性评价因子;
ws——承灾体易损性评价因子权重;
VR——防灾减灾能力评价因子;
wr——防灾减灾能力评价因子权重。
各评价因子和评价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处理方法参见附录A;其权重大小可根据层次分析法确
定,层次分析法参见附录B,其所建立的矩
推荐标准
- DB44/T 349-2006 木塑复合材料 技术条件 2006-09-29
- DB50/T 240-2006 无公害优质专用(中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2006-10-01
- DB50/T 236-2006 稻米食味鉴评方法 2006-11-01
- DB50/T 239-2006 无公害高粱生产技术规程 2006-10-01
- DB12/T 293-2006 无公害农产品 葱姜蒜中农药残留多组份测定方法-GC/MS法 2006-10-18
- DB12/T 294-2006 无公害农产品 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多组份测定方法-GC/MS法 2006-10-18
- DB12/T 297-2006 无公害农产品 红地球葡萄栽培技术规范 2006-11-02
- DB50/T 241-2006 无公害优质中稻栽培技术规程 2006-10-01
- DB50/T 16-2006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范 2006-11-01
- DB12/T 292-2006 晚香玉切花 200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