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333-2018 LTE移动通信终端卫星导航定位模块的测量方法

DB52/T 1333-2018 LT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satellite navigation positioning module measurement method

贵州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4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2/T 1333-2018
标准类型
贵州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9-04
实施日期
2019-03-04
发布单位/组织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4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020

L70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333—2018

LTE移动通信终端卫星导航定位模块的

测量方法

TestmethodsforuserequipmentofLTEdigitalcellularmobilesupporting

Beidounavigationsystem

2018-09-04发布2019-03-04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2/T1333—2018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

3.1术语和定义....................................................................1

3.2缩略语........................................................................2

4测试概述..........................................................................2

4.1测试环境......................................................................2

4.2其他要求......................................................................2

4.3终端信息......................................................................2

5射频最小性能测量..................................................................3

5.1性能指标计算..................................................................3

5.2模拟卫星定位测量..............................................................3

5.3网络辅助定位.................................................................29

6协议一致性测试...................................................................30

6.1协议基本功能测试.............................................................30

6.2网络辅助GPS定位.............................................................31

6.3网络辅助北斗定位.............................................................31

6.4网络辅助北斗/GPS双模定位.....................................................32

附录A(规范性附录)模拟卫星定位测试系统连接示意图.................................33

I

DB52/T1333—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机械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提出。

本标准由大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机械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深圳市赛伦北斗科

技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涛、易晶晶、戚婉君、管梅、刘林、任正东邪、刘珲、徐蓉蓉、雍萍。

II

DB52/T1333—2018

LTE移动通信终端卫星导航定位模块的测量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LTE移动通信终端卫星导航定位模块的测量概述、射频最小性能测量、协议一致性测

试。

本标准适用于LTE移动通信终端卫星导航定位模块的测试测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2575-2013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BD110001-2015北斗卫星导航术语

BD420010-2015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导航设备通用规范

BD420012-2015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信号模拟器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3GPPTS37.571-1通用陆地无线接入和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和演进分组核心用户设备定位一

致性规范第1部分:一致性测试规范(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UTRA)andEvolvedUTRA

(E-UTRA)andEvolvedPacketCore(EPC);UserEquipment(UE)conformancespecificationforUE

positioning;Part1:Conformancetestspecification)

3GPPTS37.571-2通用陆地无线接入和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和演进分组核心用户设备定位一

致性规范第2部分:协议一致性(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UTRA)andEvolvedUTRA

(E-UTRA)andEvolvedPacketCore(EPC);UserEquipment(UE)conformancespecificationforUE

positioning;Part2:Protocolconformance)

3GPPTS37.571-5通用陆地无线接入和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和演进分组核心用户设备定位一

致性规范;第5部分:测试场景和辅助数据(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UTRA)andEvolved

UTRA(E-UTRA)andEvolvedPacketCore(EPC);UserEquipment(UE)conformancespecification

forUEpositioning;Part5:Testscenariosandassistancedata)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BD110001-201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卫星导航定位模块

包含BD420010—2015中4.2.1设备定位功能、具有或支持后续扩展外部射频端口的定位模块。

1

DB52/T1333—2018

3.1.2

UE

在本标准中特指具有卫星导航定位模块并符合YD/T2575-2013TD-LTE要求的用户设备。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DS——北斗卫星定位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

CSFB——电路域回落(CircuitSwitchedFallback);

EPC——演进分组核心网(EvolvedPacketCoreNetwork);

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

GSSGNSS——模拟器(GNSSSystemSimulato);

LCS——位置服务(LocationServices);

LPPLTE——定位协议LTE(PositioningProtocol);

MO-LR——终端发起的定位请求(MobileOriginatedLocationRequest);

NAS——非接入层(Non-Access-Stratum);

SMLC——演进服务移动定位中心(EnhancedServingMobileLocationCenter);

SVID——空间设备识别码(SpaceVehicleIdentity);

TTFF——首次定位时间(TimeToFirstFix)。

4测试概述

4.1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按照3GPPTS37.571-2中关于测试环境的规定进行。

4.2其他要求

4.2.1测试采用被测UE与GSS模拟器通过射频线缆互联的测试方式,要求UE的定位模块具有外部射

频端口。根据具体测试点不同,适当增加频谱仪、信道模拟器、干扰信号发生器以满足监测和测试条件

的要求。具体连接图参考附录A,接口标准参考BD420012-2015中4.6接口要求。

4.2.2GSS模拟器满足BD420012-2015中的功能、性能要求。

4.2.3频谱仪、信道模拟器、干扰信号发生器经计量检定或校准合格。

4.3终端信息

测试前终端厂商需要提供的信息见表1。

表1测试前厂商应提供的信息

序号内容

1终端型号标识、芯片型号

2硬件及软件版本编号

3终端进行测试的必要性设备信息,例如连接电缆、连接器、电源需求、配置编程信息等

4终端支持的功能和技术特性(如pics表格)

2

DB52/T1333—2018

5射频最小性能测量

5.1性能指标计算

5.1.12-D定位误差:参考BD420010-2015中附录B的水平定位精度计算方法。

5.1.2最大响应时间:参考BD420010-2015中5.3.5的首次定位时间计算方法。

5.1.3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参考BD420010-2015中5.3.5的计算方法。

5.1.4温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参考BD420010-2015中5.3.5的计算方法。

5.1.5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参考BD420010-20155.3.5的计算方法。

5.1.6重新捕获时间:参考BD420010-2015中5.3.5的计算方法。

5.1.7最大周期更新间隔:参考BD420010-2015中5.3.5的计算方法。

5.2模拟卫星定位测量

5.2.1模拟GPS定位

5.2.1.1捕获灵敏度

5.2.1.1.1最小性能要求

捕获灵敏度测试在模拟器设置为表2参数下应满足表3所规定的精度和响应时间。

表2测试参数

参数单位值

总卫星数-8

GPS系统卫星数高功率信号卫星数-1

低功率信号卫星数-7

HDOP范围1.1to1.6

传播条件-AWGN

参考高信号功率dBm-142

参考低信号功率dBm-147

表3最小性能要求

成功率2-D定位误差最大响应时间

95%100m300s

5.2.1.1.2初始化状态

5.2.1.1.2.1测试环境按照4.1的规定。

5.2.1.1.2.2按照附录A所示,将GSS连到UE定位天线连接头上。

5.2.1.1.2.3对3GPPTS37.571-5中的GNSS场景#1,按表2设置参数。从3GPPTS37.571-56.2.1.2

模拟的星座表格中选择首个卫星SVID作为高功率的卫星。

5.2.1.1.2.4打开UE。

3

DB52/T1333—2018

5.2.1.1.3测试步骤

5.2.1.1.3.1按照3GPPTS37.571-5的6.2.1.2,开启GNSS场景#1,根据3GPPTS37.571-56.2.1.2.6

描述的方法,设置模拟器使得UE位置随机位于参考位置3km以内,UE的高度随机位于参考椭球面高度

0m到500m之间。

5.2.1.1.3.2启动UE定位功能,删除UE上所有位置相关信息,包括历书、星历、时间、位置等。

5.2.1.1.3.3如果UE在最大响应时间内,返回一个有效的定位结果,记录结果并根据5.2.1.1.3.4

进行处理。如果UE在最大响应时间内没有返回有效结果,记录为一次测试失败结果。

5.2.1.1.3.4读取定位结果,与5.2.1.1.3.1中UE使用的仿真位置信息对比,计算二维定位误差。将

二维定位误差与测试要求中的数值比较,记录一次定位成功结果或定位失败结果。

5.2.1.1.3.5用GNSS场景#2取代场景#1,重复5.2.1.1.3.1到5.2.1.1.3.4,这样参考位置会发生足

够变化。选择相关表格中定义的第一颗卫星SVID作为高信号功率的卫星进行3GPPTS37.571-56.2.1.2

的仿真。在5.2.1.1.3.1中UE的位置和高度都使用新的随机数值。

5.2.1.1.3.6重复5.2.1.1.3.1到5.2.1.1.3.5直到满足测试要求。每次使用场景#1或#2时,GNSS

场景的开始时间将比上次使用时延后2min。一旦一个场景达到其运行时间,从起始时间重新开始。每

次使用场景#1或#2时,从相关表格中选择上次使用的下一颗卫星SVID作为高信号功率的卫星进行3GPP

TS37.571-56.2.1.2的仿真。

5.2.1.1.4测试要求

UE在模拟器设置为表4参数下应满足表5中的要求和成功率,按照3GPPTS37.571-1附录D,其置信

水平为95%。

表4测试参数

参数单位值

总卫星数-6

GPS系统卫星数高功率信号卫星数-1

低功率信号卫星数-5

HDOP范围1.4到2.1

传播条件-AWGN

参考高信号功率dBm-141

参考低信号功率dBm-146

注:根据UE能力,GPS这里可以指GPSL1C/A、现代化GPS、或者两者。

表5性能要求

成功率2-D定位误差最大响应时间

95%101.3m300.3s

5.2.1.2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和标称精度

5.2.1.2.1最小性能要求

冷启动首次定位标称精度在在模拟器设置为表6参数下应满足表7所规定的精度和冷启动首次定位

时间。

4

DB52/T1333—2018

表6测试参数

参数单位值

GPS系统卫星总数-8

HDOP范围1.1到1.6

传播条件-AWGN

参考信号功率dBm-130

表7最小性能要求

成功率2-D定位误差最大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95%15m120s

5.2.1.2.2初始化状态

5.2.1.2.2.1测试环境按4.1的规定。

5.2.1.2.2.2按附录A所示,将GSS连到UE定位天线连接头上。

5.2.1.2.2.3对于3GPPTS37.571-5中的GNSS场景#1,按表6设置参数。

5.2.1.2.2.4打开UE。

5.2.1.2.3测试步骤

5.2.1.2.3.1按照3GPPTS37.571-5的6.2.1.2,开启GNSS场景#1,根据TS37.571-5中6.2.1.2.6

描述的方法,设置模拟器使得UE位置随机位于参考位置3km以内,UE的高度随机位于参考椭球面高度

0m到500m之间。

5.2.1.2.3.2启动UE定位功能,删除UE上所有位置相关信息,包括历书、星历、时间、位置等。

5.2.1.2.3.3如果UE在最大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内,返回一个有效的定位结果,记录结果并根据

5.2.1.2.3.4进行处理。如果UE在最大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内没有返回有效结果,记录为一次测试失

败结果。

5.2.1.2.3.4读取定位结果,与5.2.1.2.3.1中UE使用的仿真位置信息对比,计算二维定位误差。将

二维定位误差与测试要求中的数值比较,记录一次定位成功结果或定位失败结果。

5.2.1.2.3.5用GNSS场景#2取代场景#1,重复5.2.1.2.3.1到5.2.1.2.3.4,这样参考位置会发生足

够变化。在5.2.1.2.3.1中UE的位置和高度都使用新的随机数值。

5.2.1.2.3.6重复5.2.1.2.3.1到5.2.1.2.3.5直到满足测试要求。每次使用场景#1或#2时,GNSS

场景的开始时间将比上次使用时延后2min。一旦一个场景达到其运行时间,从起始时间重新开始。

5.2.1.2.4测试要求

UE在表6参数下应满足表8中的要求和成功率,按照3GPPTS37.571-1附录D,其置信水平为95%。

表8性能要求

成功率2-D定位误差最大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95%16.3m120.3s

5

DB52/T1333—2018

5.2.1.3温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和标称精度

5.2.1.3.1最小性能要求

温启动首次定位标称精度在在模拟器设置为表9参数下应满足表10所规定的精度和温启动首次定位

时间。

表9测试参数

参数单位值

GPS系统卫星总数-8

HDOP范围1.1to1.6

传播条件-AWGN

参考信号功率dBm-130

表10最小性能要求

成功率2-D定位误差最大温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95%15m120s

5.2.1.3.2初始化状态

5.2.1.3.2.1测试环境按4.1的规定。

5.2.1.3.2.2如附录A所示,将GSS连到UE定位天线连接头上。

5.2.1.3.2.3对于3GPPTS37.571-5中的GNSS场景#1,按表9设置参数。

5.2.1.3.2.4打开UE。

5.2.1.3.3测试步骤

5.2.1.3.3.1如3GPPTS37.571-5的6.2.1.2,开启GNSS场景#1,根据3GPPTS37.571-56.2.1.2.6

描述的方法,设置模拟器使得UE位置随机位于参考位置3km以内,UE的高度随机位于参考椭球面高度

0m到500m之间。

5.2.1.3.3.2启动UE定位功能,系统连续播发信号20min,使UE能够稳定输出定位结果,并接收到

完整的历书信息。

5.2.1.3.3.3重复5.2.1.3.3.1,UE的位置和高度都使用原来的随机数值,场景的时间不确定度为1s。

5.2.1.3.3.4重新启动UE定位功能,删除UE上的星历信息。

5.2.1.3.3.5如果UE在最大温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内,返回一个有效的定位结果,记录结果并根据

5.2.1.3.3.4进行处理。如果UE在最大温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内没有返回有效结果,记录为一次测试失

败结果。

5.2.1.3.3.6读取定位结果,与5.2.1.3.3.1中UE使用的仿真位置信息对比,计算二维定位误差。将

二维定位误差与测试要求中的数值比较,记录一次定位成功结果或定位失败结果。

5.2.1.3.3.7重复5.2.1.3.3.3到5.2.1.3.3.6直到满足测试要求。一旦一个场景达到其运行时间,

从起始时间重新开始。

5.2.1.3.4测试要求

UE应满足下表中的要求和成功率,根据37.571-1附录D,其置信水平为95%。

6

DB52/T1333—2018

表11性能要求

成功率2-D定位误差最大温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95%16.3m120.3s

5.2.1.4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和标称精度

5.2.1.4.1最小性能要求

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和标称精度在表12测试参数下应满足表13所规定的精度和冷热启动首次定位

时间。

表12测试参数

参数单位值

GPS系统卫星总数-6

HDOP范围1.4到2.1

传播条件-AWGN

参考信号功率dBm-130

表13最小性能要求

成功率2-D定位误差最大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95%15m3s

5.2.1.4.2初始化状态

5.2.1.4.2.1测试环境按4.1的规定。

5.2.1.4.2.2如附录A所示,将GSS连到UE定位天线连接头上。

5.2.1.4.2.3对于3GPPTS37.571-5中的GNSS场景#1,按表12设置参数。

5.2.1.4.2.4打开UE。

5.2.1.4.3测试步骤

5.2.1.4.3.1如3GPPTS37.571-5的6.2.1.2,开启GNSS场景#1,根据3GPPTS37.571-56.2.1.2.6

描述的方法,设置模拟器使得UE位置随机位于参考位置3km以内,UE的高度随机位于参考椭球面高度

0m到500m之间。

5.2.1.4.3.2启动UE定位功能,系统连续播发信号20min,使UE能够稳定输出定位结果,并接收到

完整的历书信息。

5.2.1.4.3.3重复5.2.1.4.3.1,UE的位置和高度都使用原来的随机数值,场景的时间不确定度为1ms。

5.2.1.4.3.4重新启动UE定位功能。

5.2.1.4.3.5如果UE在最大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内,返回一个有效的定位结果,记录结果并根据

5.2.1.4.3.4进行处理。如果UE在最大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内没有返回有效结果,记录为一次测试失

败结果。

5.2.1.4.3.6读取定位结果,与5.2.1.4.3.1中UE使用的仿真位置信息对比,计算二维定位误差。将

二维定位误差与测试要求中的数值比较,记录一次定位成功结果或定位失败结果。

5.2.1.4.3.7重复5.2.1.4.3.3到5.2.1.4.3.6直到满足测试要求。一旦一个场景达到其运行时间,

从起始时间重新开始。

7

DB52/T1333—2018

5.2.1.4.4测试要求

UE在模拟器设置为表12测试参数下要满足表14中的要求和成功率,根据3GPPTS37.571-1附录D,

其置信水平为95%。

表14性能要求

成功率2-D定位误差最大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95%16.3m3.3s

5.2.1.5动态范围

5.2.1.5.1最小性能要求

动态范围测试在模拟器设置为表15参数下应满足表16所规定的精度和响应时间。

表15测试参数

参数单位值

总卫星数-6

GPS系统卫星数高功率信号卫星数-2

低功率信号卫星数-4

HDOP范围1.4到2.1

传播条件-AWGN

参考高信号功率dBm-129

参考低信号功率dBm-147

表16最小性能要求

成功率2-D定位误差最大响应时间

95%100m120s

5.2.1.5.2初始化状态

5.2.1.5.2.1测试环境按4.1的规定。

5.2.1.5.2.2如附录A所示,将GSS连到UE定位天线连接头上。

5.2.1.5.2.3对于3GPPTS37.571-5中的GNSS场景#1,按表15设置参数。

5.2.1.5.2.4打开UE。

5.2.1.5.3测试步骤

5.2.1.5.3.1如3GPPTS37.571-5的6.2.1.2,开启GNSS场景#1,根据3GPPTS37.571-5中6.2.1.2.6

描述的方法,设置模拟器使得UE位置随机位于参考位置3km以内,UE的高度随机位于参考椭球面高度

0m到500m之间。

5.2.1.5.3.2启动UE定位功能,删除UE上所有位置相关信息,包括历书、星历、时间、位置等。

5.2.1.5.3.3如果UE在最大响应时间内,返回一个有效的定位结果,记录结果并根据5.2.1.5.3.4

进行处理。如果UE在最大响应时间内没有返回有效结果,记录为一次测试失败结果。

5.2.1.5.3.4读取定位结果,与5.2.1.5.3.1中UE使用的仿真位置信息对比,计算二维定位误差。将

二维定位误差与测试要求中的数值比较,记录一次定位成功结果或定位失败结果。

8

DB52/T1333—2018

5.2.1.5.3.5用GNSS场景#2取代场景#1,重复5.2.1.5.3.1到5.2.1.5.3.4,这样参考位置会发生足

够变化。在5.2.1.19.1中UE的位置和高度都使用新的随机数值。

5.2.1.5.3.6重复5.2.1.5.3.1到5.2.1.5.3.5直到满足测试要求。每次使用场景#1或#2时,GNSS

场景的开始时间将比上次使用时延后2min。一旦一个场景达到其运行时间,从起始时间重新开始。

5.2.1.5.4测试要求

UE要在模拟器设置为表17参数下满足表18中的要求和成功率,根据3GPPTS37.571-1附录D,其置

信水平为95%。

表17测试参数

参数单位值

总卫星数-6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