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687-2022 高速公路入口治超检测点设计规范

DB52/T 1687-2022

贵州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2/T 1687-2022
标准类型
贵州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22-08-09
实施日期
2022-11-01
发布单位/组织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3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2.240.99

CCSL78

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687—2022

高速公路入口口治超检测点设计计规范

2022-08-09发布2022-11-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2/T1687—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缩略语.............................................................................2

5设计原则和系统组成.................................................................2

6超限检测车道设计...................................................................3

7交通安全引导设施设计...............................................................3

8机电设计...........................................................................4

9信息安全技术要求..................................................................22

附录A(规范性)称重检测设备连接架构图..............................................25

附录B(规范性)入口称重检测设施(设备)布设示意图..................................26

附录C(规范性)安全设施布设示意图..................................................28

附录D(规范性)电子屏幕显示内容板式................................................30

I

DB52/T1687—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升智交科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贵州数字交通研究院、贵州交通信息与应

急指挥中心、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贵州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

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贵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公路局、贵州安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贵州盘兴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贵州花安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贵州银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贵州交通

技师学院、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电科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尚华、田仁薪、马德龙、杨洋、黄伟、周昌平、丁志勇、许明雷、罗迪、陈珮

静、范启鹏、陈勇、孙会仁、黄志勇、王夫钊、吴明亮、龙文宇、蒋永红、犹津、余涛、马海力、陈略、

陈海兴、张禄、田洪鸿、敖旋峰、徐飞、王佩、周勇、陶侃、张宇、余楷。

II

DB52/T1687—2022

高速公路入口治超检测点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入口治超检测点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设计原则和系统组成、超限检测车

道设计、交通安全引导设施设计、机电设计以及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高速公路入口治超检测点的规划、设计和建设,高速公路出口治超检测点的规划、设

计和建设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589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5768.2道路交通标志

GB5768.3道路交通标线

GB/T7724电子称重仪表

GB14887道路交通信号灯

GB/T20851.1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第1部分:物理层

GB/T20851.2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第2部分:数据链路层

GB/T20851.3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第3部分:应用层

GB/T20851.4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第4部分:设备应用

GB/T21296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3828高速公路LED可变信息标志

GB/T24965.3交通警示灯第3部分:雾灯

GB/T24971轮胎识别器

GB/T26942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74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A/T497道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A/T832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

GA/T995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视频取证设备技术规范

GA/T1211安全防范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JGJ243交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JG539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

1

DB52/T1687—2022

JT/T1012汽车外廓尺寸检测仪

JTGD20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D8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JTGD82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DB52/T1688高速公路入口治超系统数据

《高速公路称重检测业务规范和技术要求》(交公路函[2019]1182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高速公路入口治超系统expresswayentranceover-limitcontrolsystem

设置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入口,对运输车辆进行超限检测的设施设备及配套软件等。

3.2

超限检测车道over-limitdetectionLane

布置在高速公路入口,配备有检测车辆重量、车辆外廓尺寸等装置的专用车道。

3.3

交通安全设施trafficsafetyfacilitiies

在道路沿线所设置的交通标志、标线、安全护栏、防撞及隔离设施等,保障行行车和行人的安全,充

分发挥道路的作用。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MTBF: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eanTimeBetweenFailure)

MTTR:平均修复时间(Meantimetorepair)

RSU:路侧单元(RoadSideUnit)

DSRC: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edicatedShortRangeCommunication)

OBU:车载单元(OnboardUnit)

LED: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

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

UPS: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PowerSupply)

5设计原则和系统组成

5.1设计原则

本着“科学、经济、便于施工”原则进行设计。完善高速公路入口治超检测系系统,规范治超检测流

程,强化入口治超系统与收费系统信息共享,提高治超数据和收费数据质量,确保称重重和车型辨别准确,

提高货车通行效率。

2

DB52/T1687—2022

5.2系统组成

高速公路入口治超系统由检测车道、交通安全设施、计重系统、计算机系统、闭路电视监视系统、

车型车牌识别系统及广播系统、通信和供电系统组成,称重检测设备连接架构见附录A。

6超限检测车道设计

6.1车道

6.1.1车道的设计应综合考虑收费站地理位置,满足车辆的称重和超限车辆安全调头返回的前提下,

在收费车道、收费广场、与收费站匝道相连接的相关公路等合适位置设立车道,超限检测车道设计、入

口安全引导设施布局见附录C。

6.1.2称重检测车道应满足货物运输车辆、大件运输车辆等称重和通行要求,检测车道区域长度应不

小于40m,宽度应不小于4m。入口收费站检测车道区域边界距离收费岛头的距距离应不小于40m。车

道内入口称重检测设施(设备)布设示意图见附录B。

6.2车道路线

路线设计符合JTGD20的相关要求。加宽车道设计时,应以原主匝道中线为参照,同时结合加宽车

道外侧车道路基边线线位设计,作为加宽依据。外侧加宽车道路面高程应与原行车道的横坡顺接。

6.3车道路基

高速公路入口称重检测系统车道路基设计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好地质、车道路基填料勘察试验

工作,满足承受检测车辆荷载的要求,同时,车道路基应结构稳定、防护良好、排水顺畅。车道路基设

计应符合JTGD30中的相关要求。

6.4车道路面

称重车道按秤台设置需要,预留足够的安装位置,混凝土车道路面按普通混凝土车道路面设计,车

道路面板块之间设置横向接缝,同时各板块设置角隅钢筋,角隅钢筋的配置应不影响感应线圈、秤台的

埋设,符合JTGD40的要求。

7交通安全引导设施设计

7.1一般规定

7.1.1标志标线的设置应分别满足GB5768.2、GB5768.3的相关规定。

7.1.2应充分利用既有标志、标线,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兼顾经济性。

7.1.3新增标志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且新增标志和既有标志之间避免相互遮挡、保证其视认性。

7.1.4高速公路匝道入口治超检测系统应综合设置交通安全设施,可与收费广场的相关安全设施合并

设置。

7.1.5交通安全设施包括标志、标线、标牌、护栏、防撞及隔离设施等。

3

DB52/T1687—2022

7.2标志

7.2.1称重检测标志应能及时预告、指示称重检测设施(设备)的位置,根据收费站实际场地情况设置称

重检测预告标志。

7.2.2根据不同区域的限速需要设置限速标志。

7.2.3对未安装称重检测设施(设备)的收费站入口应设置提前绕行预告标志和入口前绕行指示标志。

7.2.4交通标志应合理设置,及时预告、指示治超检测,引导车辆正确行驶。

7.2.5待检车道入口前适宜位置应设置预告标志及分流标志。

7.2.6检测车道前方(来车方向)应设置检测车道通行指示标志、限速标志。

7.2.7若连接线较长,在距治超检测设施200m处设置预告标志一块,标志颜色为为绿底白字,采用单

悬臂安装方式。

7.2.8在检测车道前适当位置设置指示标志一块,标志颜色为白底黑字,采用单悬臂安装方式,若与现

有标志设置位置冲突可作适当调整,但距检测车道起点不宜少于20m。

7.2.9在称重设备旁设置提示标志一块,标志为白底黑字,采用独立柱安装方式。

7.2.10交通标志的设置应符合GB5768.3、JTGD82的有关规定。

7.3标线

7.3.1治超检测系统应根据交通组织合理设置交通标线。

7.3.2待检车道入口前应设置减速标线、导向箭头、文字标记。

7.3.3劝返车道出入口应设置分合流标线,包括出入口横向标线,三角地带标线等等。

7.3.4交通标线采用在检测车道两侧设置振动标线作为车行道边缘线,并在车行道道边缘线内侧设置纵

向的视觉减速标线,同时设置检测车道的地面文字标记。

7.3.5标线的设置应符合GB5768.2的规定。标志标线设计、标志版面布置、匝道道收费站检测车道地

面文字及标线设计见附录C。

7.4安全护栏、防撞及隔离设施

7.4.1在称重检测车道设置必要的防撞护栏及隔离设施,称重检测车道应设置安全全岛,在称重检测亭

或室外机柜靠近车道方向一侧设置防护栏。

7.4.2主检车道与客车行驶车道间宜设置隔离护栏,宜采用混凝土护栏。

7.4.3外广场活动护栏应灵活设置,以能够满足超限超载车辆掉头驶离为原则。

8机电设计

8.1系统描述

治超机电系统主要由计重系统、计算机系统、闭路电视监视系统、车型车牌识别系统及广播系统、

通信和供电系统构成。

4

DB52/T1687—2022

8.2技术要求

8.2.1车道计重系统

功能要求

.1车道计重系统功能

车道计重系统功能包括:

a)能对动态低速的车辆进行称重;

b)能对车辆进行自动、准确分离,完全消除跟车现象,保证称重检测数据与车辆的一一对应;

c)测量车轴、车轴组和车辆总重;

d)提供车辆轮轴识别功能;

e)形成整车称重信息,包括总重量、轴数、轴型等;

f)具备数据存储、通讯和重发功能;

g)具有开放通用的数据传输接口和传输协议;

h)检测方式:动态检测;

i)信号类型:采用压力感应式传感器作为信号采集单元;

j)具有自诊断功能,发生故障时能够通过信息接口向外部发出故障信息;

k)能够全天候作业;

l)具有防雷、抗电磁干扰和抗浪涌冲击的功能;

m)机柜要求应采用室外机柜,双层机箱密封设计,并有独立的温控系统。

.2车道计重系统构成

.2.1应由秤体、称重传感器、轮轴识别器、红外车辆分离器、检测线圈、数据采集器和控制

机箱等构成。

.2.2数据采集器宜使用智能化动态称重管理仪表。

.3智能化动态称重管理仪表

智能化动态称重管理仪表功能包括:

a)具有根据采集的数据信号自动分析并识别车辆作弊行为,例如冲秤、跳秤、溜边等作弊行为;

b)具有实时监测秤台传感器、轮轴识别、RSU天线、车牌识别等外设的使用状态,若相关外设出

现故障能够进行提示;

c)采用双系统架构模式确保仪表使用的高稳定性;

d)具有二级防雷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雷击、浪涌性能;

e)具备自动故障检测和报警机制;

f)能与各厂家秤台、联体秤、整车秤、轴组秤组合使用;

g)具有应用程序远程在线升级的功能;

h)具有多种可扩展性接口;

i)内置加密模块,具有很强的安全性能;

j)应符合GB/T7724和JJG539的要求。

5

DB52/T1687—2022

.4秤台排水

应在秤台维修手孔至车道路基边坡排水沟之间设置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应满足秤台顺利排水的要求。

参数要求

.1称重检测设备

应符合表1要求。

表1称重检测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序号参数要求

1称重范围≥150t

2允许车辆通过速度≤20km/h

3车货质量误差首次检定和后续检定总质量最大允许误差≤±1.5%

4车货质量误差使用中检查总质量最大允许误差≤±5.0%

5使用寿命≥10年

6精度稳定性≤1%

7最大轴负荷≥60t

8检测精度0km/h~20km/h内,误差≤1%

9防护等级≥IP65

10轮轴识别准确率≥99%

11车辆分离准确率≥99%

12最小分车距离30cm

13数据接口不限于RS232、RS485或TCP/IP

14操作模式按键+7.0寸触摸屏模式

15显示≥600*480mm、触摸屏显示

符合GB/T21296、GB/T7724、JJG539

16其他

的要求

.2轮轴识别器

应符合表2要求。

6

DB52/T1687—2022

表2轮轴识别器技术参数要求

序号参数要求

1检测宽度普通车道≥1200mm,超宽车道≥1600mm

2对总重5t以上车辆轮轴识别准确率≥99%

3防护等级IP68

4温度-40℃~+70℃

5相对湿度0~95%

6使用寿命≥10年

7其他符合GB/T26942的要求

.3车辆分离器

应符合表3要求。

表3车辆分离器技术参数要求

序号参数要求

1车辆单车分离精度晴天≥99.5%;雨雾≥98%

2最小分车距离≤100mm

3最大检测距离≥8m

4扫描高度0.4m~1.6m

5最小检测物30mm

6其他符合GB/T24971的要求

.4秤台机柜

应符合表4要求。

7

DB52/T1687—2022

表4秤台机柜技术参数要求

序号参数要求

1数据接口不限于RS232

2通信速率9600bps

3工作温度-40℃~80℃;

4相对湿度0~95%

5数据采集处理器防护等级IP65

6MTBF≥20000h

7数据自动缓存≥10辆车

8绝缘电阻>50MΩ

9环境防护符合GB/T7724的要求

10正常工作电压220V或380V

11响应时间<5ns

12漏电电流<10μA

电源防雷器

13使用寿命≥20年

14工作频率50Hz

15工作温度-40℃~+70℃

16最大放电电流≥10kA

数据防雷器

17频宽≥2MHz

8.2.2车型车牌识别系统

功能要求

车型车牌识别系统功能包括:

a)自动完成各种车辆的快速识别,并输出识别结果,包括标准民用车牌照、新能源电动汽车专

用牌照和军、警、港澳式等汽车号牌、车牌颜色、车身颜色等信息;

b)车牌识别抓拍机动车特征图像应主要包括车辆正面、侧面、车辆尾部图像和时长不少于5秒

的视频记录;

c)能清晰辨别车辆车牌区域、驾驶室、车身颜色、运输货物细节等特征,宜支持夜间无污染定

向补光抓拍车辆,图像颜色无失真;

d)抓拍图片应可叠加字符,内嵌偏振镜,昼夜成像清晰。

参数要求

车型和车牌识别技术参数应符合表5要求。

8

DB52/T1687—2022

表5车型和车牌识别技术参数要求

序号参数要求

1视频格式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