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045-2003 普通磨料 碳化硅化学分析方法

GB/T 3045-2003 Abrasive grains—Chemical analysis of silicon carbide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3045-2024 |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045-2003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3-10-08
实施日期
2004-04-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归口单位
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9)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
起草人:
苗清、麻金凤、王旭、包华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2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25.100.70

J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45-2003

代替GB/T3045-1989

普通磨料碳化硅化学分析方法

Abrasivegrains-Chemicalanalysisofsiliconcarbide

2003-10-08发布2004-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T3045-2003

前言

本标准对应于ISO9286:1997《磨料和结晶块碳化硅的化学分析》英(文版)。本标准与ISO9286

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本标准中对二氧化硅和游离硅的测定采用比色法;ISO9286中,二氧化硅的测定采用容量法,

表面硅的测定采用硅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气体的原理;

—本标准中对游离碳和总碳的测定只采用重量法;ISO9286中除重量法外,还增加了库仑法;

—本标准中对碳化硅的测定增加了三酸处理重量法。

本标准代替GB/T3045-1989碳《化硅化学分析方法》。

本标准与GB/T3045-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a)按GB/T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进行编写;

b)修改完善了二氧化硅、游离硅、碳化硅、三氧化二铁的测定方法;

c)增加了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苗清、麻金凤、王旭、包华。

本标准于1989年首次发布。

GB/T3045-2003

普通磨料碳化硅化学分析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碳化硅磨料及结晶块中二氧化硅、游离硅、游离碳、总碳、碳化硅、三氧化二铁、三氧化

二铝、氧化钙、氧化镁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碳化硅磨料及碳化硅含量不小于95%的结晶块的化学成分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676普通磨料取样方法

3试样的制备

3.1结晶块试样

取具有统计代表性的结晶块,破碎至完全通过2mm筛网,混匀,用四分法缩分至50g-60g。继

续用钢研钵研细至全部通过355rm筛网。用吸力9.8N-14.7N的磁铁吸出粉碎中带人的铁质。然

后混匀,装人试样袋,于1050C^-110℃的烘箱中烘干1h,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备用。

如果对三氧化二铁的测定有严格要求,则应按下列方法另行制样用以测定三氧化二铁:取具有统计

代表性的结晶块,破碎至完全通过2mm筛网,混匀,用四分法缩分至50g-60g。再用刚玉研钵研细

至全部通过500tim筛网,混匀,用四分法缩分至20g-25g。继续用刚玉研钵研细至全部通过355[Cm

筛网,混匀,装入试样袋,于1050C^-110℃的烘箱中烘干1h,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备用。分(析试液

的制备和测定方法同第8章、第9章的规定。)

3.2磨料试样

对于F54(P50)及以粗的试样,取样和缩分依照GB/T4676进行,其余操作同3.10

对于F60(P60)及以细的试样,依照GB/T4676进行取样并缩分至50g-60g,装人试样袋,于

1050C-110℃的烘箱中烘干1h,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备用。

用作测定总碳的试样需研细至全部通过150tm筛网。

4二氧化硅的测定

4.1原理

试样用氯化钠一盐酸一氢氟酸处理,使二氧化硅溶解,加钥酸铁使硅酸离子形成硅钥杂多酸,用

1,2,4一酸还原剂将其还原成硅钥蓝,于700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

4.2试剂

4.2.1盐酸:(1+1),(1十4)。

4.2.2氨水:(1+4)。

4.2.3氢氟酸:(1+1)a

4.2.4氯化钠溶液(10%)。

4.2.5氯化铝溶液4(5%):称取90g氯化铝六(水化合物)溶于水中,用水稀释至200mLo

4.2.6钥酸钱溶液((5%):称取5g钥酸钱溶于水中,用水稀释至100ml,,放置24h过滤后使用;若出

GB/T3045-2003

现沉淀,应停止使用。

4.2.7酒石酸溶液(10%)o

4.2.81,2,4一酸溶液0(.1500):称取0.15g1,2,4一酸(1-氨基一2-蔡酚-4一磺酸)溶于20mL亚硫酸钠溶

液((coq)中,然后和180mL亚硫酸钠溶液(1000)混合。此溶液的使用期为两周。

4.2.9对硝基苯酚溶液((0.2%)0

4.2.10二氧化硅标准溶液:0.05mg/mL,

称取经1000℃灼烧过的二氧化硅高(纯试剂)0.5000g于铂母涡中,与无水碳酸钠基(准试剂))2g

仔细混匀,再筱盖无水碳酸钠基(准试剂)0.5g,送人高温炉中于8500C-900℃熔融20min,取出,冷

却,洗净柑祸外壁,在聚乙烯烧杯中用热水浸出,冷却后转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

匀,立即移入清洁干燥的塑料瓶中贮存。1mL此溶液含0.5mg的二氧化硅。

用移液管移取上述0.5mg/mL的二氧化硅溶液25mL于预先盛有10mL盐酸((1+4)的25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为二氧化硅标准溶液。1mL此溶液含0.05mg的二氧化硅。

4.2.11空白溶液:于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人氯化钠溶液((4.2.4)1mL、盐酸((1+1)3mL,氢氟酸

(1十1)3mL,氯化铝溶液((4.2.5)12mL,混匀,移人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3仪器及装置

4.3.1聚四氟乙烯烧杯,容量为100mLo

4.3.2分光光度计。

4.4分析步骤

4.4.1测定

称取试样约。.2g,精确到0.0001g,放入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人氯化钠溶液4(.2.4)1mL,盐酸

(1+1)3mL,氢氟酸(1+1)3mL在800C-90℃水浴上加热15min-20min,冷却,加人氯化铝溶液

(4.2.5)12mL,混匀,移人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后微(粉试样可进行干过滤)用移

液管移取上部澄清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溶液体积为50mL,加人对硝基苯酚溶液

(4.2.9)2滴~3滴作为指示剂,用氨水中和至溶液呈黄色,立即加人盐酸((1-1-4)5mL,加人铝酸钱溶液

(4.2.6)5mL,放置15min。加入酒石酸溶液4(.2.7)10mL,1,2,4一酸溶液4(.2.8)5ml,,加水稀释至

刻度,摇匀,放置30min,用1cm的比色皿于波长700nm处,用水作参比液测定其吸光度。用同样方

法作空白试验。减去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后,于工作曲线上查出二氧化硅的质量。

4.4.2工作曲线的绘制

吸取空白溶液10mL分别放人8个100mL容量瓶中,再于容量瓶中用微量滴定管依次分别加人

二氧化硅标准溶液4(.2.10)0.00mL,0.50mL,l.00mL,2.00mL,4.00ml-,6.00mL,8.00mL,

10.00mL,以下按4.4.1方法操作,测定其吸光度,减去空白溶液吸光度后,与相应的二氧化硅质量

相对应,绘制成工作曲线。

4.5结果计算

二氧化硅的质量含量二S(i02),数值以%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

w(Si02)=义1001)

式中:

ml—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2—分取试样溶液中自工作曲线上查得的二氧化硅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9();

V,—试验溶液总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z—分取试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0

GB/T3045-2003

4.6允许误差

允许误差按表1之规定。

表1

允许误差

含量范围

同一试验室不同试验室

(0.25士0.02士0.03

>0.25^0.50士0.03土0.04

>0.50-1.50士0.06士0.08

>1.50-3.50土0.10士0.12

>3.50^-5.00士0.15士0.20

5游离硅的测定

5.1原理

试样用硝酸钠一硝酸一氢氟酸处理,使二氧化硅及游离硅溶解,用硅钥蓝吸光光度法测得其含量减去

二氧化硅的含量换算而得。

5.2试剂

5.2.1硝酸:(1十1)0

5.2.2盐酸:(1十4)a

5.2.3氢氟酸:见(4.2.3)0

5.2.4氨水:见(4.2.2)0

5.2.5硝酸钠溶液(10%)0

5.2.6氯化铝溶液:见(4.2.5)0

5.2.7相酸按溶液:见(4.2.6)。

5.2.8酒石酸溶液:见(4.2.7)o

5.2.91,2,4一酸溶液:见(4.2.8)a

5.2.10对硝基苯酚溶液:见(4.2.9)0

5.3仪器及装置

同4.3。

5.4分析步骤

操作同4.4,但所加试剂氯化钠溶液((4.2.4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