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01/T 10-2023 普通中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机考)规范

DB3601/T 10-2023 The specifications for the Ordinary Secondary School Curriculum Progressive Examination (computer-based test) are hereby set forth

江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601/T 10-2023
标准类型
江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8-24
实施日期
2023-09-24
发布单位/组织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南昌市教育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南昌市教育局、南昌市教育考试院、全国信息化标准委员会教育技术分会(教育部技术标准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南昌大学、江西软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中通信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江西字母表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3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240.99

CCSL67

3601

南昌市地方标准

DB3601/T10—2023

普通中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机考)规范

SpecificationfortheAcademicLevelQualificationExamination(ComputerAided

Examination)forOrdinaryMiddleSchools

2023-08-24发布2023-09-24实施

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601/T10—2023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4

5考试组织.............................................................................4

5.1概述.............................................................................4

5.2考前.............................................................................5

5.3考中.............................................................................7

5.4考后.............................................................................8

6考试综合管理平台.....................................................................8

6.1概述.............................................................................8

6.2基础设施层.......................................................................9

6.3数据支撑层.......................................................................9

6.4网络安全防护层...................................................................9

6.5应用平台层.......................................................................9

6.6信息门户层......................................................................14

7考试环境............................................................................14

7.1概述............................................................................14

7.2基本要求........................................................................14

7.3考场基础设施....................................................................14

7.4考场环境考位布局................................................................15

7.5考场网络设施....................................................................16

7.6考场专用设备选型................................................................17

8网络安全体系........................................................................18

8.1概述............................................................................18

8.2安全技术防护....................................................................18

8.3安全管理........................................................................18

9考试题库............................................................................19

9.1概述............................................................................19

9.2试题内容........................................................................19

9.3试题集合........................................................................23

9.4组卷............................................................................23

9.5试题存储........................................................................24

10考试评价...........................................................................24

10.1概述...........................................................................24

I

DB3601/T10—2023

10.2试卷质量分析...................................................................24

10.3学业水平分析...................................................................27

II

DB3601/T1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南昌市教育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昌市教育局、南昌市教育考试院、全国信息化标准委员会教育技术分会(教育

部技术标准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

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南昌大学、江西软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中通信

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江西字母表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钟晓流、郑莉、沈宏兴、董榕、王志强、丁泉龙、陈小丽、季至宇、程晓华、

钱震、龙国英、黄琰、熊彪、胡洪明、富雁、沈艳、石士军、肖卫东、郑金旗、赵聪、熊锐、万林华、

敬亮、熊乾、涂燕、王地林、肖浩宇。

III

DB3601/T10—2023

普通中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机考)规范

1范围

本文件定义了南昌市普通中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机考)规范,包括组织流程、考试综合管理平

台、考试环境、网络安全体系、考试题库和考试评价六大部分,给出了技术架构,逻辑分层,功能模块、

装备配置和网络安全体系等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南昌市普通中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机考)组织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887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36449-2018电子考场系统通用要求

GB/T3976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及技术要求

GB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T2105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交换机安全技术要求

GB/T18018-2019信息安全技术路由器安全技术要求

GB/T20281-2020信息安全技术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

GB/T37090信息安全技术病毒防治产品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

GB/T38671-2020信息安全技术远程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考试组织机构OrganizationOfExamination

各考点的考试组织部门,一般是指地市级、县(区)级及其以下的教育考试院、教育考试中心或者

招生考试办公室。

3.2

上级主管部门HigherAuthorityDepartment

一般指省部级考试管理部门,下级部门组织考试的相关考务材料和考试结果数据需要上报到上级主

管部门。

3.3

生源校ExamineeSourceSchool

考生学籍所在的学校,在考前需要将生源学校分配安排考点。

1

DB3601/T10—2023

3.4

准考证AdmissionCardForExamination

考生进入考场的通行证,它具有唯一性,考前由学校下发给考生。

3.5

候考室WaitingRoom

考试开始前,考生等待休憩的场所。

3.6

检录Check-In

考生进入考场的检查,包括安检、身份证、准考证、考生本人的身份核对。

3.7

准考证号ExamineeID

通过考试综合管理平台根据考生信息统一编排并打印在准考证上的号码,它具有唯一性。

3.8

考籍ExamineeProfile

考生考试档案信息,每个考生都会在考籍系统中生成一个唯一的考籍号以表示该考生的来源与身份

标识,考籍号也作为准考证号,有考籍号的考生才能参加考试。

3.9

缺考Absent

考试完成后,对于未登录考试系统的考生进行缺考状态标记,标记缺考状态的考生本次考试没有成

绩。

3.10

考点ExaminationSite

考试的地方,它设置若干个独立进行考务活动特定场所。

3.11

考场ExaminationRoom

考点下辖的各基于计算机考试的教室,它是物理空间和信息系统的组合形式。

3.12

考位ExaminationSeat

考生的座位或座席,包括桌椅和学生机(计算机)。

3.13

监考服务器ProctoringServerInExaminationRoom

安装了考试监考系统软件并用于考试监考管理的高性能计算机。

3.14

考试环境ExaminationEnvironment

考试环境是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的组合,它泛指所有与考试活动的相关的区域,如:考点、考场、

候考室等。

3.15

考试终端ExaminationTerminal

指考生座位及终端设备组合,由数字语言终端、耳机/话筒组、显示器、键盘、鼠标、计算机主机

和相关软件组成。

3.16

考试综合管理平台PlatformForExaminationComprehersiveManagemeat

包括考务管理、考试管理和巡考管理等功能及其支撑基础的综合管理系统。

2

DB3601/T10—2023

3.17

题(型)目难度系数Difficulty

采用P=x/w定义法(P为难度系数,x为得分的平均分数,w为该题的满分),难度系数值越小表明

试题越难,反之亦然。P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

3.18

题目区分度Discrimination

区分度的计算以被测者对项目的反应与某种参照标准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其取值范围是

-1.00~+1.00。一般情况下,区分度应为正值,称作积极区分,值越大则区分度越好;若区分度为负值,

则为消极区分。

3.19

信度Reliability

测试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3.20

内部一致性信度CoefficientofInternalConsistency

测试各个题目得分的一致性。若测验中的相关题目得分有较高的正相关时,不论题目内容和形式如

何,测试都是同质的;相反,即使相关题目看起来都好像测量同一特质,但分数相关低时,这个测验就

是异质的。

3.21

信息量QuantityofInformation

项目反应理论中的概念,表示题目在评价不同能力学生的信息贡献大小。信息量函数表示就是在某

一特质水平上估计值的估计标准误的倒数,信息量越大表示估计误差就越小。试卷的信息量函数是试题

信息量函数的叠加。

3.22

效度Validity

测量结果反映考生学业水平的程度,效度越高,则成绩与实际水平的吻合度越高。

3.22.1

内容效度ContentValidity

内容效度又称逻辑效度,是指项目对欲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程度。

3.22.2

结构效度ConstructValidity

又称构想效度,结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

3.23

一分三率One-PointThree-Rate

一分,指平均分,三率一般指优秀率、及格率、低分率。

3.24

得分率ScoringRate

题目所得分数占题目总分数的比率。

3.25

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

标准差反映整体成绩的离散程度,标准差越大表示个体之间的离散程度越大,反之越小。

3.26

标准分StandardScore

3

DB3601/T10—2023

标准分是一种由原始分推导出来的相对位置量值,它是用来说明原始分在所属的那批分数中的相对

位置的。

3.27

全距Range

全距体现考试成绩波动范围。全距越大,离散程度越大波动范围越大,反之,离散程度越小波动范

围越小。

3.28

中位数Median

是按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代表一个样本、种群或概率分布中的一个数值,其

可将数值集合划分为相等的上下两部分。

3.29

离均差Deviation

离均差表示得分偏离平均分的大小,大于0表示高于平均分,小于0表示低于平均分。

3.30

方差Variance

方差是每个样本值与全体样本值的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值的平均数,是离散程度的度量。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I: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

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

GFI:拟合优度指数,度量了观测变量的方差协方差矩阵S在多大程度上被模型引申的方差协方差

矩阵所预测(GoodnessofFitIndex)

Latex:是一种基于TEX的排版系统

NTP: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TimeProtocol)

RMSEA:近似误差的平方根(RootMeanSquareErrorofApproximation)

SCVI: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对整个量表的内容效度进行评估(ScaleLevelContentValidity

Index)

SNTP:简单网络时间协议(SimpleNetworkTimeProtocol)

UPS: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PowerSuppl)

5考试组织

5.1概述

普通中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机考)的考试全过程包括考前、考中和考后三个阶段,考试组织流

程见图1。

4

DB3601/T10—2023

图1普通中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机考)的组织流程示意图

5.2考前

5.2.1考试报名

5.2.1.1下发报名通知

考试组织机构制定好报名方案,下发考区或报名点,告知各报名点组织学生报名。

5.2.1.2导入考生信息

考试组织机构统一将所有报名点参加本次考试的考生信息导入系统。

5.2.1.3核对考生信息

报名点审查并确认考生资格,上报错误信息,确保考生的信息完整无误。

5.2.1.4确定报考科目

系统根据考试综合管理平台已有的相关数据信息自动确定每位考生的报考科目。

5.2.1.5核对报考数据

考试组织机构应通知各报名点核对报考数据,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修改和完善报考数据。

5.2.1.6考生报名

由考试组织机构统一导入考生报名信息,进入逐级审核流程,确定考生名单及报考科目信息。

5.2.1.7考试报名缴费

5

DB3601/T10—2023

考试组织机构确定缴费时间及缴费方式并通知各报名点。各报名点通知考生按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完

成缴费。

5.2.1.8关闭报名缴费系统

报名截止后,考试组织机构关闭报名缴费系统;若有漏缴,学生上报至考点,考点联系考试组织机

构进行补缴。

5.2.1.9上报报考数据

考试组织机构收集各考点报考数据进行统计分类等处理,并将报考数据上报至上级主管部门。

5.2.2考务工作准备

5.2.2.1考点申报审核

各考点按考试组织机构规定的格式文件要求提交或上报考试机房和考点信息。所有信息经逐级审核

无误后,通知考点进行后续考务工作。考试组织机构筛查到不符合要求的信息应退回考点并通知考点整

改。

5.2.2.2考点装备巡检

考点应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本考点所有机房的装备和系统逐一进行巡检筛查,确保考试系统安全稳

定,并有系统冗余备份等应急保障措施。

5.2.2.3考点生源分配

考区应遵循考生就近考试的原则,优先将生源分配至生源校。若生源校不作为考点,则将考生就近

分配至其他考点。

5.2.2.4考场编排

考试组织机构制定考试编排方案,允许以下两种模式:

a)统一编排模式:由考试组织机构统一编排;

b)自行编排模式:各考点在考试组织机构的指导下,按要求可以自行编排考场。

5.2.2.5准考证编制

准考证编制应包含考生的照片、准考证号、考试时间、考试批次、考试地点等准确的基本信息。

5.2.2.6分发考生应考材料

考试组织机构应在考试前开放准考证、存根等材料的打印入口,由考生或学校进行打印。

5.2.3考前模拟

5.2.3.1技术培训

考试组织机构应该在考试前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流程培训和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介绍考试工

作要求、各岗位的操作流程、人员分工和考务人员应遵守的基本原则等有关注意事项。

5.2.3.2环境测试

6

DB3601/T10—2023

指对考点和考场所有与考试相关的装备或软硬件系统进行巡检筛查,并确保其符合考试要求,完成

考试环境部署。

5.2.3.3模拟考试

考试组织机构按照正式考试的全流程,组织考生进行预演,以便让考生提前熟悉考试环境、并检测

系统运行情况。

5.2.3.4上报模拟信息

模拟考试结束后,考点向考试组织机构统计上报模拟考试情况,以便各考点及其考场对模拟考试中

发现的问题和出现的故障及时上报并统一解决和修复。

5.2.3.5反馈模拟信息

考试组织机构统计分析考点上报的模拟考试信息后,对考点、考场提出改进建议。

5.2.3.6考场准备及封闭

考点应根据考试组织机构的要求,下载正式考试的相关数据,并确保考试环境的安全和系统运行稳

定,封闭考场。

5.2.4考试准备

5.2.4.1考点人员安排

考试组织机构统一组织安排进驻各考点及其考场的监考人员、巡考人员、技术人员(系统管理员)

等,并应至少提前48小时向各考点反馈所有工作人员的名单。

5.2.4.2考点人员培训

考试组织机构统一组织对进驻各考点的监考人员、巡考人员、技术人员(系统管理员)等进行业务

流程培训、考场操作培训、考风考纪培训,明确各岗位职责。

5.2.4.3考点环境引导与公告

按照考试要求在考点布置引导牌、警戒线等,张贴违规处理办法及考生守则等警示或公告。

5.3考中

5.3.1考试入场

考生按照准考证要求提前15分钟有序进入考场。

5.3.2考试预置

5.3.2.1系统启动

系统管理员提前15分钟开启考点所有考场的计算机考试系统,进入考试状态。

5.3.2.2监考端启动

监考人员登录系统监考端,载入考试数据,统一指令开考。

5.3.2.3答题系统启动

7

DB3601/T10—2023

考生同步登录答题系统等待开考指令。

5.3.3考试

5.3.3.1考试开始

考点统一响铃并下发开考指令,考生按照要求进行答题。

5.3.3.2监考

考点监考人员进行考点巡视、考场巡视、考位巡视,并标记缺考、确认违纪违规事实等监考工作。

5.3.3.3考试结束

考生完成考试并确认交卷后经监考人员同意后方能按照指定路线离场。

5.3.4数据备份并上传

监考人员核对缺考及违纪数据,系统管理员备份(含异地备份)并上传考试、缺考等数据。

5.4考后

5.4.1缺考、违纪核实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