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HLY T/SHLY4006-2024 野生动物栖息地维护技术规范
T/SHLY T/SHLY4006-2024 Wildlife habitat maintenanc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SHLY T/SHLY4006-2024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24-06-22
实施日期
2024-07-01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上海市林学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了野生动物栖息地维护管理的保护要求、维护要求、定额要求和栖息地管理。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地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维护管理工作。其他类别野生动物栖息地维护可以参照本标准执行。1.关于“野生动物”“栖息地”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野生动物”的定义参见《陆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调查技术规程第1部分:导则》(GB/T 37364.1-2019)中“陆生野生动物”的定义,即“在陆地上繁殖或主要在陆地上栖息的野生动物,也包括依靠水体进行繁殖,但其大部分时期仍然在陆地上栖息的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定义参见《陆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调查技术规程第1部分:导则》(GB/T 37364.1-2019),即“由一定的地理空间、土壤、植物、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子构成的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2.关于“栖息地保护要求”的说明栖息地保护要求主要包括生态监测、生态修复、科普宣教、调查评估、形成保护模式、人类活动管理、应急与安全管理7个方面。生态监测方面要求明确监测目标、监测方法、责任主体,根据野生动物栖息地类型、目标物种和生境特征等实际情况定期开展生物监测和环境监测。其中,生物监测主要针对动植物多样性展开,重点关注目标物种的健康情况、种群数量、雌雄比例、种群分布、取食情况和繁育情况,蛙类、鸟类、昆虫、鱼类、底栖类等动物多样性及植被群落结构和植物多样性等。环境监测主要对野生动物栖息地内水质、土壤、大气等关键生态因子进行监测。生态修复方面,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上海的发展重心已经从中心城区移向郊区新域,导致郊区许多野生动物栖息地逐渐萎缩,趋于片段化或破碎化,以及极小种群物种的局部灭绝或迁走。结合上海地区野生动物栖息地数量和质量下降的特点,修复和恢复野生动物栖息地至关重要。在掌握上海野生动植物本底情况的基础上,应对受损栖息地开展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对原生状态退化的野生动物栖息地,通过采取原生植被保护恢复、水生态功能优化、外来入侵物种防治以及特定野生动物重引入等措施进行修复,提升野生动物栖息地质量。科普宣教方面,人们对野生动物栖息地价值的认识往往聚焦在其蕴含的土地经济价值上,而对其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认识不够,保护意识总体上有待提升,因而科普宣教在野生动物栖息地维护工作中必不可少。开展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鼓励倡导公众参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
发布历史
-
2024年06月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上海市林业总站
- 起草人:
- 李梓榕、唐国良、朱希茹、徐灿、王瑾、张岳峰
-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5/T 3494-2024 开发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规程 2024-06-14
- DB15/T 3488-2024 辐射事故应急演练评估指南 2024-06-14
- DB15/T 3486.6-2024 内蒙古北斗高分综合应用服务平台 第6部分:安全要求 2024-06-14
- DB15/T 3493-2024 食用菌种质资源收集与菌种保存技术规程 2024-06-14
- DB15/T 3491-2024 河套灌区麦后复种毛叶苕子还田减施化肥技术规程 2024-06-14
- DB15/T 3487-2024 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基本规范 2024-06-14
- DB15/T 3486.5-2024 内蒙古北斗高分综合应用服务平台 第5部分:高分服务二次开发要求 2024-06-14
- DB15/T 3490-2024 野生乡土草种采收技术导则 2024-06-14
- DB15/T 3489-2024 达乌里羊茅栽培技术规程 2024-06-14
- DB15/T 3492-2024 冷凉地区设施娃娃菜栽培技术规程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