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3102-2023 中小径竹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DB51/T 3102-2023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low-efficiency small and medium-sized diameter bamboo forests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T 3102-2023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8-22
实施日期
2023-10-01
发布单位/组织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小径竹低效林类型与评判标准,复壮改造技术的一般要求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主要中小径竹种(见附录A),如慈竹、孝顺竹、白夹竹、方竹等,不适于毛竹、麻竹等大径竹种。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业和草原科学技术推广总站、西南科技大学
起草人:
张丽、孙鹏、张虹、胡尚连、徐刚、毛毳、刘偲、邓福相、李相君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ICS65.020.40

CCSCCS61B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3102—2023

中小径竹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2023-08-22发布2023-10-01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T3102DB51/T—2023

目次

前言................................................前言II.................................

1范围.............................................范围11..................................

2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21.............................

3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31...............................

4低效竹林类型与评判标准....................................低效竹林类型与评判标准42.........................

5复壮改造技术.........................................复壮改造技术52..............................

附录A(资料性)四川主要中小径竹种生态、生长、产业禀赋.....................附录四川主要中小径竹种生态、生长、产业禀赋(资料性)A7..........

附录B(规范性)中小径散、混生竹丰产林立竹密度.........................附录中小径散、混生竹丰产林立竹密度(规范性)B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9................................

I

DB51/T3102DB51/T—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本文件按照GB/T

起草。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解释。本文件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业和草原科学技术推广总站、西南科技大学。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业和草原科学技术推广总站、西南科技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丽、孙鹏、张虹、胡尚连、徐刚、毛毳、刘偲、邓福相、李相君。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丽、孙鹏、张虹、胡尚连、徐刚、毛毳、刘偲、邓福相、李相君。

本文件属首次发布。

II

DB51/T3102DB51/T—2023

中小径竹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1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小径竹低效林类型与评判标准,复壮改造技术的一般要求和方法。本文件规定了中小径竹低效林类型与评判标准,复壮改造技术的一般要求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主要中小径竹种(见附录A),如慈竹、孝顺竹、白夹竹、方竹等,不适于毛竹、

麻竹等大径竹种。麻竹等大径竹种。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文件。

LY/T1906-2010金佛山方竹栽培技术规程金佛山方竹栽培技术规程1906-2010LY/T

LY/T2526-2015白夹竹栽培技术规程白夹竹栽培技术规程2526-2015LY/T

LY/T2625-2016纸浆用丛生竹培育技术规程纸浆用丛生竹培育技术规程2625-2016LY/T

DB51/T2290-2016梁山慈竹施肥技术规程梁山慈竹施肥技术规程2290-2016DB51/T

3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3.1

中小径竹minorandmediumdiameterbamboobamboodiametermediumandminor中小径竹

立竹平均胸径≤8cm的竹种统称。立竹平均胸径≤8cm的竹种统称。

3.23.2

低效竹林low-efficiencybambooforestforestbamboolow-efficiency低效竹林

群落结构不合理、更新能力下降,经济效益或生态功能亟待提升的竹林。群落结构不合理、更新能力下降,经济效益或生态功能亟待提升的竹林。

3.33.3

竹种生态型ecotypeofbamboospeciesspeciesbambooofecotype竹种生态型

依竹种生长对直射光耐受性分为阳性竹、荫性竹二大类。

3.43.4

阳性竹speciesbambooheliophilous

喜光,处植被群落上层的竹种。喜光,处植被群落上层的竹种。

3.53.5

荫性竹shadybamboospeciesspeciesbambooshady荫性竹

不耐直射光,处植被群落下层的竹种。不耐直射光,处植被群落下层的竹种。

3.63.6

竹种生长型growthformofbamboospeciesspeciesbambooofformgrowth竹种生长型

依竹笋芽萌生位置和竹林自然拓展方式分为散生竹、丛生竹、混生竹三大类。依竹笋芽萌生位置和竹林自然拓展方式分为散生竹、丛生竹、混生竹三大类。

3.73.7

立竹结构structureofstandingbamboobamboostandingofstructure立竹结构

1

DB51/T3102DB51/T—2023

单位(亩、丛)立竹数量及秆龄占比。单位(亩、丛)立竹数量及秆龄占比。

3.83.8

复壮改造rejuvenationandtransformationtransformationandrejuvenation复壮改造

针对性地采用立地控制、密度控制、遗传控制技术措施,进行低效竹林经营管理,促进竹林生长势

恢复和效益提升。恢复和效益提升。

44低效竹林类型与评判标准

4.14.1低效竹林类型

4.1.14.1.1换种型竹林

可用高产或品质更高的同类生长型竹种进行替换的竹林,或顺应立地生境正向演替进行生态型竹种

替换的竹林。替换的竹林。

4.1.24.1.2衰败型竹林

长期缺失经营管理,立竹结构失调、林相老化、更新能力明显下降的竹林。长期缺失经营管理,立竹结构失调、林相老化、更新能力明显下降的竹林。

4.1.34.1.3荒芜型竹林

群落混杂、立竹密集、竹秆细小,或竹株稀疏、衰老退化、效益低下的竹林。群落混杂、立竹密集、竹秆细小,或竹株稀疏、衰老退化、效益低下的竹林。

4.1.44.1.4受灾型竹林

受自然灾害影响导致立竹枯萎、倒伏、破裂等严重损伤的竹林。

4.24.2评判标准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判定为需要复壮改造的低效竹林:

——生长量——较同类立地级、同类生长型优良竹种低1倍以上,或丧失经济价值的竹林;

——林相老化,——竿龄3年及3年以上竹株占总株数50%以上的竹林;

——立竹密度——超出附录B标准范围50%以上的竹林;

————遭受病虫害、火灾、干旱、风灾或冰冻雨雪等自然灾害,死亡竹株(含濒死竹株)占总株数

30%以上的竹林。

55复壮改造技术

5.15.1阳性竹

5.1.15.1.1更新换种

5.1.1.15.1.1.1对象

纤维用低效丛生竹竹林,笋用低效散、混生竹林。

5.1.1.25.1.1.2要求

低效竹林更新换种技术要求:

——纤维用:选用丛生竹佯黄竹;笋用:散生竹选用雷竹,混生竹斑苦竹。

2

DB51/T3102DB51/T—2023

——土层深厚:选择土层厚>60cm的立地上换种。——土层深厚:选择土层厚>60cm的立地上换种。

——林地坡度:更新为散、混生竹的林地坡度≤25°。——林地坡度:更新为散、混生竹的林地坡度≤25°。

——分期实施:为维系植被生态效能和景观,同地块分期实施。——分期实施:为维系植被生态效能和景观,同地块分期实施。

5.1.1.35.1.1.3方法

低效竹林更新换种技术方法:低效竹林更新换种技术方法:

——更新为丛生竹林:既有丛生竹林隔丛实施,第1、3年皆伐拟替换竹丛;既有散、混生竹林划——

分2m宽横山带,隔带皆伐横山带内立竹,带内按3m株距定植目标竹种,换种后林地管理按

照2625-2016LY/T执行。

——更新为散、混生竹林:既有竹林划分3m宽横山带,第——1、5年隔带实施,皆伐横山带内立竹

并翻垦林地深30cm,换种后林地管理按照2526-2015LY/T执行。

5.1.25.1.2调整结构

5.1.2.15.1.2.1对象

衰败型竹林。衰败型竹林。

5.1.2.25.1.2.2要求

竹林结构调整技术要求:竹林结构调整技术要求:

——年龄结构:丛生竹立竹年龄结构1龄:2——龄:3龄保持在5:4(3):1(2),散、混生竹立竹年龄结

构1龄:2龄:3龄保持在4:4(3):2(3)。

——立竹分布:立竹分布均匀。散、混生竹立竹密度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5.1.2.35.1.2.3方法

竹林结构调整技术方法:竹林结构调整技术方法:

——立竹调整:丛生竹于笋期后1个月至——翌年4月择伐老竹、生长纤细的弱竹、病虫竹、风倒竹、

受损竹、枯死竹,应齐地砍伐,伐桩低于10cm,并随即将其劈破或打通节隔,以利腐烂。散、

混生竹于笋期前1个月完成择伐老竹、生长纤细的弱竹、病虫竹、风倒竹、受损竹、枯死竹,

其中老竹择伐应以锄挖方式进行。

————留笋养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