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11/T 32-2020 《冷凉区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DB1411/T 32-2020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tato Production in Cold and Cool Areas"

山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411/T 32-2020
标准类型
山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3-01
实施日期
2020-03-01
发布单位/组织
吕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吕梁市农业农村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吕梁市冷凉区马铃薯生产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吕梁市农业种子站、吕梁市质量安全中心、中阳县农业农村局、方山县农业农村局
起草人:
刘佳薇 成殷贤 薛文平 李奇才 于 江 张海萍 柳 婧 张文剑 梁鹏桢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DB1411

山西省吕梁市地方标准

DB1411/T32—2020

代替DB141100/T032-2013,DB141100/T019-2005

冷凉区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2020-03-01发布2020-03-01实施

吕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11/T32—2020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GB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代替DB141100/T032-2013《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DB141100/T019-2005《无

公害农产品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其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名称变更为《冷凉区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在3.1中,修订了生产基地环境条件;

——在4.3.2中,修订了施肥量;

——在4.3.3中,修订了基肥施肥方法;

——在4.4.1中,调整了催芽温度;

——在4.4.2中,修订了切种方法;

——在6中,修订了病虫害防治技术,增加了草害防治技术;

——在7.1.1中,修订了收获时间。

本标准由吕梁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归口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吕梁市农业种子站、吕梁市质量安全中心、中阳县农业农村局、方山县农业农村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佳薇成殷贤薛文平李奇才于江张海萍柳婧张文剑梁鹏

本标准于2020年3月1日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向吕梁市农业农村局、吕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反馈。电话:

0358-33860090358-8226297。

1

DB1411/T32—2020

冷凉区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凉区马铃薯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贮藏、产品质

量、包装、生产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吕梁市冷凉区马铃薯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8133马铃薯种薯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1049绿色食品薯芋类蔬菜

NY/T1868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有机肥料

NY/T2789薯类储藏技术规范

3产地环境

3.1生产基地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91的规定。生产基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的地区,远离工矿

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污染源。

3.2土壤条件

3.2.1土壤要求

选择排灌方便、耕层深厚、疏松、透气性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轻质壤土或砂壤土,不宜选择盐碱地

和土壤粘重的地块。

3.2.2轮作与茬口

马铃薯忌连作,实行合理的轮作或间套作,实行1年1轮或2年1轮的轮作制。不宜选择上年以马铃薯、

番茄、辣椒、茄子等茄科作物种植的地块,宜选玉米、谷子等禾谷类和豆类作物为前茬。

4生产技术

4.1品种与种薯

4.1.1品种

选用品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抗病性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