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01/T 3161-2023 城市园林绿化 工程设计规范

DB6101/T 3161-2023 Urban Greening and Landscaping Engineering Design Standards

陕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8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101/T 3161-2023
标准类型
陕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8-24
实施日期
2023-09-24
发布单位/组织
西安市
归口单位
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西安城市建设用地内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道路绿地、绿道的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广场用地和除道路绿地外的其他附属绿地等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可参照使用。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西安市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西安市城乡园林设计院、西安市园林研究所、陕西鑫淼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起草人:
徐育红、吴雪萍、王立峰、高军、顾庆美、陈东燕、戴晓瑛、李阳、周勤劳、鲍妍孜、高宇、侯婧、孙治、张亚玲、张伟、石厚鑫、戴晓倩、樊蕊、郭亚君。
出版信息:
页数:8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CCSP53

DB6101/T3100—

2021

西安市地方标准

DB6101/T3161—2023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设计规范

2023—08—24发布2023—09—24实施

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01/T3161—2023

前言

为规范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文件,促进西安市园林绿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建立完善西

安园林绿化标准化体系,特编制本规范。本规范的编制,总结了近年来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实

践工作经验,参考了国家、行业标准及其他现行地方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系统性的

规定条文,适用于西安市城市建设用地内的园林绿化工程设计。

本规范共分8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设计技术与设计成

果;5.方案设计内容与深度;6.初步设计内容与深度;7.施工图设计内容与深度;8.设计制图出图。

本规范由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负责管理,由西安市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

体技术内容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反馈至西安市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有限

公司(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锦园路5号,邮编710082,联系电话:029—84270213,邮箱:

xashgujianyuanlin@163.com),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西安市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西安市城乡园林设计院

西安市园林研究所

陕西鑫淼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徐育红吴雪萍王立峰高军顾庆美陈东燕戴晓瑛

李阳周勤劳鲍妍孜高宇侯婧孙治张亚玲

张伟石厚鑫戴晓倩樊蕊郭亚君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王迁卫天星杨鹏飞杨建辉刘亚玲

I

DB6101/T3161—2023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4

4设计技术与设计成果..................................................................7

4.1公园绿地工程设计技术..........................................................13

4.2防护绿地工程设计技术..........................................................13

4.3道路绿地工程设计技术..........................................................14

4.4绿道工程设计技术..............................................................16

4.5设计成果要求..................................................................18

5方案设计内容与深度.................................................................20

5.1一般规定......................................................................20

5.2设计说明......................................................................20

5.3设计图纸......................................................................21

5.4概念方案设计..................................................................22

6初步设计内容与深度.................................................................24

6.1一般规定......................................................................24

6.2设计总说明....................................................................24

6.3总平面设计....................................................................25

6.4竖向设计......................................................................25

6.5种植设计......................................................................26

6.6园路及铺装场地、园林小品及设施设计............................................26

6.7结构设计......................................................................27

6.8给水排水设计..................................................................28

6.9电气设计......................................................................29

6.10设计概算.....................................................................30

7施工图设计内容与深度...............................................................31

7.1一般规定......................................................................31

7.2总平面设计....................................................................31

7.3竖向设计......................................................................32

II

DB6101/T3161—2023

7.4种植设计......................................................................33

7.5园路及铺装场地、园林小品及设施设计............................................34

7.6结构设计......................................................................35

7.7给水排水设计..................................................................36

7.8电气设计......................................................................37

7.9设计预算......................................................................38

8设计制图出图.......................................................................40

8.1一般规定......................................................................40

8.2图纸版式与编排................................................................41

8.3图纸符号......................................................................42

8.4施工图制图....................................................................45

附录A(规范性)方案设计主要图纸基本内容及深度........................................49

附录B(规范性)初步设计主要图纸基本内容及深度........................................50

附录C(规范性)施工图设计主要图纸基本内容及深度......................................52

本规范用词说明.......................................................................54

引用标准名录.........................................................................55

参考文献.............................................................................56

条文说明.............................................................................57

III

DB6101/T3161—2023

1总则

1.0.1为适应西安市园林绿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规范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西安城市建设用地内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道路绿地、绿

道的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广场用地和除道路绿地外的其他附属绿地等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可参照使用。

1.0.3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

及陕西省、西安市现行标准的相关规定。

1

DB6101/T3161—2023

2术语

2.0.1城市绿地

城市中以植被覆盖为主体,并对生态、游憩、景观、防护具有积极作用的各类型绿地的总称。本

规范所称的城市绿地,主要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道路绿地及城市建设用地内的绿道。

2.0.2公园绿地

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科普宣教及防灾避险等功能,有一定游憩和

服务设施的绿地类型。本规范所称的公园绿地,主要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游园。

2.0.3综合公园

内容丰富,适合各类人群开展多种户外活动,具有完善的游憩和配套管理服务设施的公园。

2.0.4社区公园

服务周边居民开展日常游憩活动,具有基本的游憩和配套管理服务设施的公园。

2.0.5专类公园

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相应的游憩和配套管理服务设施的公园。本规范所称的专类公园,主要包

括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遗址公园、游乐公园、其他专类公园等。

2.0.6游园

规模较小、设施简单,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

2.0.7防护绿地

城市中在环境、卫生、安全等方面发挥防护或隔离功能,游人不宜进入的绿地类型。主要包括卫生

隔离防护绿地、道路及铁路防护绿地、高压走廊防护绿地、公用设施防护绿地等。

2.0.8道路绿地

城市道路用地内的绿地。

2.0.9绿道

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绿色开敞空间,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绿色出行、生

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

2.0.10立体绿化

在建(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设施的顶面或立面进行的绿化方式,主要包括地下空间顶面、建

筑屋顶、构筑物顶面、建(构)筑墙面等绿化,以及立体花坛。

2.0.11节约型园林

在城市绿地建设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的园林模

式。

2.0.12方案设计

立足场地现状,针对设计目标及问题制定整体安排的设计活动,提出拟建项目的总体布局、功能

分区、景观意向等,是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全过程的初始阶段。

2

DB6101/T3161—2023

2.0.13初步设计

即扩初设计,在方案设计文件的基础上进行的扩展深化设计活动,明确园林绿地中各要素的具体

形态及结构,以指导施工图设计。

2.0.14施工图设计

在初步设计(或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扩展深化设计活动,明确园林绿地中各要素的工程做

法,提出各专业详细的设计图纸,以满足设备、材料采购和施工需要。

2.0.15竖向设计

以场地现状地形条件为基础,以控制场地中各设计要素标高为重点的垂直空间安排。

2.0.16种植设计

按植物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和功能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的综合安排。

2.0.17园林建筑

园林中供人游览、观赏、休憩并构成景观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统称。

2.0.18园林小品

园林中供人使用和装饰的小型建筑物和构筑物。

2.0.19驳岸

保护园林水体岸边的工程设施。

2.0.20护坡

为防止边坡变形,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绿化与工程措施的统称。

2.0.21绿道游径系统

指绿道中供人们步行、自行车骑行的道路系统。

2.0.22绿道连接线

承担连通功能,且具交通安全保障的绿道短途借道线路;包括借用的非干线公路、非主干路的城

市道路、人行道路、连接桥梁等。

2.0.23绿道绿化系统

绿道游径两侧由自然要素组成的绿色空间。

2.0.24绿道设施系统

为满足绿道的综合功能而设置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市政设施与标识设施。

3

DB6101/T3161—2023

3基本规定

3.0.1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应遵循《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中1.0.4的原则要

求,并符合以下基本原则:

1应遵循统筹协调原则,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上位规划的要求,符合综合交通体

系、文物保护等专项规划的要求,并与相关工程项目保持协调。

2公园内绿化用地比例应大于陆地面积的65%,广场内绿化用地比例应大于35%。

3应保护城市生态及景观资源,尊重城市地形地貌特征和场地肌理,塑造凸显地域特色的城市景

观风貌。

4应注重通过园林景观要素的设计,挖掘、传承、展示城市文化资源和地方文化特色。

5应保护基址内具有文化价值的建(构)筑物和历史遗迹遗存、具有科学价值的自然遗迹,保护

古树名木及其后备资源。

6城市更新园林绿化工程应坚持低影响的更新建设模式,保留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

建筑风格等,防止大拆大建。

7应提升景观及服务设施品质,符合节约型园林建设要求,提倡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8可考虑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遵循经济性、适用性原则,以满足各类绿地自身的使用功能、生态

功能、景观功能和游憩功能为前提,结合场地实际情况,制定对应方案。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选择应因

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

9应考虑城市景观视线廊道、天际线等要素要求,有序组织景观视线,强化城市空间秩序和视觉

引导。

10涉及建(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设施的顶面及立面绿化的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应符合立体

绿化的相关现行技术标准规定。

3.0.2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应满足《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中1.0.3的功能要

求,并符合以下规定:

1公园绿地应实现为公众提供游憩、生态、景观、文化传承、科普教育、防灾避险等功能。

2防护绿地应以卫生、隔离、安全或生态防护为主要功能。

3道路绿地应满足和提高道路用地的安全、生态、景观等功能。

4绿道应能够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并具有保护自然和人文资源、游憩、绿色出

行、健身功能。

3.0.3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设计的性能及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公园绿地应根据其性质定位合理布局,配置满足规模及功能需要的园路、活动场地和设施。

2防护绿地应根据防护对象、气候条件、影响范围等因素合理布局。

3道路绿地应结合市政道路的类型和功能,合理确定绿地的景观布局、植物配置和相应设施。

4绿道应设有安全的游径、适度的林荫、便利的驿站,并与沿线环境相协调。

4

DB6101/T3161—2023

3.0.4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前期,应对建设场地进行踏勘,了解建设场地的现状建(构)筑物、地

形地貌及植被等情况,了解并挖掘在地文化,并明确项目建设所需的技术条件及场地建设基础条件等。

3.0.5建设单位应明确项目定位、功能、规模、投资及详细设计要求等,并提供设计红线范围、现状

地形图、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文物勘察资料及水文地质资料、给水排水及强弱电等市政基础设施、周

边交通设施的现状资料及规划资料等。

3.0.6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竖向设计应满足《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中3.1的要

求,并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充分结合基址竖向合理塑造地形,满足节约型园林建设要求。

2应在保证游人安全和建(构)筑物安全的基础上,创造丰富的园林空间感受,同时满足植物的

生态习性要求。

3应保证场地边界处设计标高与相邻用地顺畅衔接。

4适宜植物生长的原地表层土壤应加以保护并有效利用。

5绿化种植土质量应符合《绿化种植土壤》CJ/T340—2016中4.1和4.2的规定。必要时应进

行土壤检测,并提供现状土壤及改良后土壤检测报告。

6绿化种植土壤有效土层厚度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中4.1.1

的规定。

3.0.7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种植设计应满足《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中3.3的要

求,并符合下列规定:

1应以乡土植物为主,推广市树市花的应用。当选用外来适生植物时,应避免有害物种入侵。

2应选择无毒、无污染、抗逆性强、易成活、易养护的植物。

3应合理确定苗木规格,除有特殊需求外,应使用全冠苗;不应使用破坏原生态自然环境的苗源。

4苗木控制应明确苗木的种名、规格和质量,包括胸径或地径、分枝点高度、分枝数、冠幅、植

株高度等;对整形地被植物应提出整形后的植株高度等要求;对特殊造型植物应提出造型要求。

5植物配置应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为植物生长预留空间;园林绿化常用乔木、灌木的种植株距

可根据《园林绿化木本苗》CJ/T24—2018的附录A园林绿化常用乔木类苗木规格、附录B园林绿化

常用灌木类苗木规格的冠幅数值确定。

6项目用地内具有景观价值的现状植物,应保留并合理利用。

7具有地下横走茎的植物应设隔挡设施。

8低影响开发种植设计应符合陕西省《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DBJ61/T126—2017中5.7.1~

5.7.3的规定。

3.0.8园林建筑的设计文件的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应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

度规定》的相关要求执行。

3.0.9有明确海绵城市指标要求的场地,应进行海绵城市专项设计,应符合《陕西省海绵城市规划设

计导则》DBJ61/T126—2017及西安市海绵城市专项设计审查的要求。

5

DB6101/T3161—2023

3.0.10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设计一般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对于工程复杂

程度较高或重要性突出的园林绿化项目,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概念方案设计或前期策划方案设计阶段。

3.0.11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文件的编制深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1方案设计文件应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需要;满足编制方案设计估算的需要;满足项目审批

的需要。

2初步设计文件应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满足各专业设计的平衡与协调;满足编制初

步设计概算的需要;提供申报有关部门审批的必要文件,满足初步设计审查要求。

3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满足材料采购、施工、安装及植物种植施工的需要;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预

算的需要。

4在满足本规范提出的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的基础上,尚应符合各类

专项审查等相关要求。

3.0.12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制图应符合以下规定:

1应选用相关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图集,并在设计文件的图纸目录及施工图设计说明中注明所

选用图集的名称等信息。

2应根据不同设计阶段的要求,对选用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注明规格、性能、参数等技术

指标。

3主体工程设计单位应提出对专项设计(包括二次设计)的技术要求。

4经设计单位审核和加盖设计出图章的设计文件才能作为正式设计文件交付使用。

6

DB6101/T3161—2023

4设计技术与设计成果

4.1公园绿地工程设计技术

4.1.1一般要求

1基本原则

1)应与相关上位规划对接协调,明确用地范围、性质、功能定位及服务对象等。

2)综合公园的功能及分区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中4.0.1的规定;

面积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中4.0.4的规定。

3)社区公园和游园的功能及设施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中4.0.3的

规定;规模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中4.0.6和4.0.7的规定。

4)专类公园应有特定的主题内容,应根据其主题内容设置相应的游憩及功能性设施;其中遗

址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应符合以下规定:

a)遗址公园应以遗址科学保护及相关科学研究、展示、教育为首要功能,合理布局服务

设施、活动场地等;

b)植物园设计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第5章、《植物园设计标

准》CJJ/T300—2019的规定;

c)动物园设计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第6章、《动物园设计规

范》CJJ267—2017的规定。

5)可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考虑雨水控制利用设施,应根据上位规划,结合公园绿地的功能定位、

地形和土质条件,确定雨水控制利用目标,并符合《陕西省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DBJ

61/T126—2017中5.4.5的规定。

6)可结合城市综合防灾要求设置防灾避险设施。承担防灾避险功能的公园绿地设计应符合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中2.2.5和《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

3.1.7的规定。

7)公园绿地主出入口、主要园路及铺装场地、主要游览和服务建筑应满足无障碍要求,并与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连接。无障碍设计应符合《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

55019、《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相关规定。

2公园绿地用地比例

1)公园绿地用地比例应以其陆地面积为基数进行计算,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

2016表3.3.2的规定。

2)公园绿地的绿化用地比例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中2.2.3的规定。

3)综合公园的建筑、园路及铺装场地用地比例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

2021表4.0.5的规定;社区公园的建筑、园路及铺装场地用地比例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项

7

DB6101/T3161—2023

目规范》GB55014—2021表4.0.6的规定;游园的建筑、园路及铺装场地用地比例应符合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表4.0.7的规定。

4)公园绿地内的总建筑面积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中3.4.2的规定。

3人均占有公园绿地陆地面积

1)人均占有公园绿地陆地面积指标取值应根据公园绿地的区位、类型、周边地区人口密度等

实际情况确定。

2)人均占有公园绿地陆地面积指标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表3.4.3规定。

4公园绿地设施项目设置

1)公园绿地设施项目的设置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表3.5.1的规定;其中休

息座椅、垃圾箱、标识、园灯等游憩、服务和管理等基本设施的设置,应符合《园林绿化

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中2.2.5的规定。

2)厕所的数量、规模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中2.2.8的规定。厕所

服务半径不宜超过250m,即间距500m。

3)休息座椅设置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3.5.4的规定。其容纳量应按游人

容量的20%~30%设置。

4)垃圾箱设置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3.5.5的规定。公园绿地陆地面积小

于100hm2时,垃圾箱设置间隔距离宜在50m~100m之间;公园绿地陆地面积大于100hm2时,

垃圾箱设置间隔距离宜在100m~200m之间。

5)公园绿地应设置标识、标志、安全监控和信息发布等设施,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

范》GB55014—2021中2.2.11的规定。

5公园绿地配建地面停车场车位指标可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表3.5.6的规定。

4.1.2总体布局

1应对公园绿地功能区和景区划分、地形布局、园路及铺装场地系统、植物布局、园林建筑布局、

园林小品及设施布局及工程管线系统等作出综合设计。应结合现状条件和竖向控制,协调公园绿地功

能、设施及景观之间的关系。

2综合公园布局应满足《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中4.0.2的要求。

3用地范围内的现状地形、水体、建(构)筑物、植物、地上或地下管线和工程设施,应进行调

查,作出评价,并提出处理意见。

4现状有纪念意义、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或景观价值的风景资源,应结合到公园绿地景观设计中。

5有文物价值的建(构)筑物、遗址绿地,应加以保护并结合到公园绿地景观之中。

6水、电、燃气等管线布置应符合安全、卫生、节约和便于维修的要求,不应破坏景观。

7公园绿地内建筑物与穿越用地的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

2016中4.2.16的规定。

4.1.3竖向设计

1公园绿地竖向设计应符合本规范3.0.6的要求。

8

DB6101/T3161—2023

2地形布局应满足景观塑造、空间组织、雨水控制利用等要求,并合理确定场地起伏变化、水系

功能和形态。

3土方工程设计应经济、合理。

4设计地形高程应适应拟保留的现状物,并考虑与周边建(构)筑物及设施的衔接,且满足重要

建(构)筑物及设施、游人集中场所等安全管理的要求。

5各类地表排水坡度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5.1.4的规定。

6公园绿地地面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

表4.3.3的规定。

4.1.4种植设计

1设计原则

1)公园绿地种植设计应符合本规范3.0.7的要求。

2)应根据气候状况、环境特征、立地条件,结合景观意向、功能要求和服务人群等,合理选

择植物种类并确定配置方式。

3)应采用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结合,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结合,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

结合的植物配置方式。

4)应体现植物多样性,并具备生态稳定性;应避免生态习性相克的植物配置;新增的植物应

不影响原有植物的生长。

5)可选择观花、观果、色叶及鸟嗜、蜜源等植物,体现季相景观变化。

6)常绿乔木数量应占乔木总数量的30%~40%。

7)乔灌木垂直投影面积占比应大于绿化用地面积的70%。

8)用地范围内的古树名木保护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中2.2.10的

规定。

2植物选择及苗木控制

1)苗木种类的选择应考虑栽植场地的特点,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7.2.3

的规定。

2)游人正常活动范围内苗木种类的选择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7.2.4和

7.2.5的规定。

3植物配置

1)种植密度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7.1.5的规定。

2)游憩场地的种植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7.1.12~7.1.16的规定。

3)园路两侧的种植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7.1.17的规定。

4)停车场的种植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7.1.18和4.2.9的规定。

5)应考虑使用功能及养护管理的需求,合理预留养护通道。

4.1.5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

9

DB6101/T3161—2023

1应符合以下设计原则:

1)应根据公园绿地的规模和游人容量、各分区内容、管理需要以及公园绿地周围的市政道路

条件,分析公园绿地的人流和车流的主要方向和流量,确定公园绿地出入口位置与规模、

园路的路线和分类分级、铺装场地的位置和形式等;

2)应具有引导游览和方便游人集散的功能,并符合《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

2021中3.2.1和3.2.3的规定;

3)园路布局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4.2.11的规定;

4)出入口布局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4.2.8的规定;

5)停车场布置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4.2.9的规定;

6)游憩场地布置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4.2.12的规定;

7)园路和铺装场地的坡度设计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中3.2.4的规

定;

8)园路和铺装场地材料选择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中3.2.5的规定。

2园路宜分为主路、次路、支路、小路四级,并符合以下规定:

1)公园绿地面积小于10hm2时,可只设三级园路;

2)园路宽度应根据通行要求确定,并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表6.1.3的规定;

3)园路平面线形设计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6.1.4的规定;

4)园路纵断面设计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6.1.5的规定;

5)园路横坡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6.1.6的规定;

6)梯道设计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6.1.7的规定;

7)园路面层材料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6.1.10的规定。

3铺装场地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6.2的规定。

4.1.6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及设施设计

1设计原则

1)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及设施的风格、位置、规模、造型、材料、色彩等,应根据功能、景

观要求和市政设施条件确定,与地形、地貌、自然水体、植物等景观要素协调统一,并保

证游人使用的安全、舒适、方便。

2)园林建筑设计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8.1的规定。

3)支撑藤本植物攀爬的架、廊设计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中3.4.3

的规定。

4)人工堆叠假山设计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中3.4.4的规定。

5)通游船的桥梁设计应符合《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中3.4.5的规定。

2护栏设计

1)安全防护性、装饰性和示意性护栏设计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8.2.1的

规定。

10

DB6101/T3161—2023

2)依山或傍水存在安全隐患的园路和活动场地设置安全防护护栏的要求,应符合《园林绿化

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中3.5.2的规定。

3)防护护栏扶手上的荷载取值,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8.2.5的规定。

3挡土墙设计

1)材料、形式应根据用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并保证其安全性。

2)饰面材料及色彩应与环境协调。

3)墙体应设置排水孔,排水孔的直径不应小于5cm,孔间距不大于3m;浸水挡土墙孔眼间距为

1.0m~1.5m,干旱地区可适当加大,孔眼上下错开布置。

4)应设置变形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20m;与建(构)筑物连接处应设置沉降缝。

4游戏健身设施设计

1)室内外的各种游戏健身设施应坚固、耐用,并避免构造有棱角。

2)游戏健身设施的尺度应与使用人群的人体尺度相适应。

3)儿童游憩设施的造型、色彩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儿童活动区应选择柔性、耐磨的地面

材料,保证儿童活动安全。

4)大型游乐设施应符合《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规范》GB8408的规定。

5)儿童戏水池最深处的水深不应超过35cm;池壁装饰材料应平整、光滑且不易脱落;池底应

有防滑措施。

6)游戏沙坑选用沙材应安全、卫生,沙坑应有排水措施,不应积水。

5景观水体设计

1)应根据水源和水量等条件,合理确定水体规模。应结合周边管网情况,做好给水排水和水

体自循环系统。

2)水体岸边设有活动场地的区域,设置防护设施要求应按《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

55014—2021中3.5.1执行。

3)应确保水体的驳岸、护坡稳定、安全。驳岸应根据公园绿地总体规划中规定的平面线形、

常水位标高、驳岸顶标高、池底标高和流速进行设计。

4)设计前应做地质勘探,结合现状地质条件和景观需求,选择适宜基础做法。

5)景观用水水质要求应按《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中3.5.4执行。

4.1.7给水排水设计

1给水系统设计

1)公园给水管网布置和配套工程设计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9.1.1的规定。

2)应采用节水型器具,并配置必要的计量设备。

3)绿地灌溉系统宜采用节水灌溉方式,水源宜优先考虑中水水源;灌溉设施应根据气候特点、

地形、土质、植物配置和管理条件等设置。用于植物灌溉的管线及设施应符合《园林绿化

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中3.5.5的规定。

11

DB6101/T3161—2023

4)人工水体和喷泉水景水源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9.1.7的规定。

5)消防用水宜由城市给水管网、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给。

2排水系统设计

1)新建公园绿地排水系统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9.2.1的规定。

2)排水设施的设计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9.2.2的规定。

3)公园绿地主要园路及铺装场地、游人集中场所、重要景观节点等,宜结合海绵城市建设,

设置植草沟、下凹式绿地、雨水塘等雨水控制利用设施。

4)应依据当地水文地质及土壤渗透系数,考虑季节性降雨导致透水面层地下水量过多、路面

积水等情况,设计雨水排水设施。

5)生活污水的排放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9.2.8的规定。

4.1.8电气与智能化设计

1供配电系统设计

1)公园绿地用电负荷,应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对人身安全和经济损失所造成

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

2)公园绿地用电负荷等级划分,大型游园活动场所、电动游乐设施、开放性地下岩洞、应急

照明等用电、安全防范系统设备用电均不应低于二级负荷;除上述场所外,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