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345-2022 建设用地非确定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指南
DB32/T 4345-2022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investigation of soil contamination on land for construction with non-deterministic pollution source
基本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建设用地存在使用历史不清、污染来源不明等情况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
本文件不适用于放射性污染、致病性微生物污染调查。
发布历史
-
2022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和东南大学
- 起草人:
- 王水、王栋、张强、王海鑫、曲常胜、丁亮、柏立森、蔡安娟、王长明、罗浩、蒋林惠、潘月、冯亚松、邱成浩、宋静、宋敏、唐伟、陈樯、祝欣、于磊、周永艳
- 出版信息:
- 页数:24页 | 字数:4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020.10
CCSZ05
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4345—2022
建设用地非确定源土壤污染状况
调查技术指南
Technicalguidelineforinvestigationofsoilcontaminationonlandfor
constructionwithnon-deterministicpollutionsource
(报批稿)
2022-09-06发布2022-10-06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T4345—2022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原则...........................................................................2
5工作程序...........................................................................2
6初步调查...........................................................................3
7详细调查...........................................................................8
8现场采样与检测分析.................................................................9
9报告编制..........................................................................12
附录A(资料性)现场踏勘记录表格参考格式............................................14
附录B(资料性)调查报告大纲........................................................16
I
DB32/T434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南京环
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和东南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员:王水、王栋、张强、王海鑫、曲常胜、丁亮、柏立森、蔡安娟、王长明、罗
浩、蒋林惠、潘月、冯亚松、邱成浩、宋静、宋敏、唐伟、陈樯、祝欣、于磊、周永艳。
III
DB32/T4345—2022
建设用地非确定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建设用地非确定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原则、程序、内容、方法和报告编制的技术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建设用地存在使用历史不清、污染来源不明等情况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
本文件不适用于放射性污染、致病性微生物污染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85.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3660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CJJ/T7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标准
HJ25.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
HJ25.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
HJ25.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HJ25.4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J25.5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
HJ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68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
HJ1019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
HJ1231土壤环境词汇
3术语和定义
HJ682、HJ12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建设用地landforconstruction
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
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来源:HJ682-2019]
3.2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investigationonsoilcontamination
1
DB32/T4345—2022
采用系统科学的调查方法,确定地块是否被污染以及污染程度和范围的过程。
[来源:HJ1231-2022]
3.3
非确定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investigationonsoilcontaminationofnon-deterministicsource
采用系统科学的调查方法,确定存在使用历史不清、污染来源不明等情况的地块是否被污染以及污
染程度和范围的过程。
4基本原则
4.1规范性原则
采用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式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保证调查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为地块环境污染风险防控提供依据。
4.2安全性原则
结合地块特征和非确定源未知性等制定调查方案,确保调查现场作业过程安全,避免对调查人员和
周边人群健康产生危害,防止对周边人居或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4.3可操作性原则
综合考虑调查方法、时间和经费等因素,结合当前科技发展和专业技术水平,使调查过程切实可行。
5工作程序
5.1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可分为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两个阶段,具体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2
DB32/T4345—2022
项目启动
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人员访谈
初水文地质调查
步
调
查污染辅助调查
制定初步采样分析方案
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数据分析和评估
否
是否启动详细调查
是
制定详细采样分析方案
详
细
调
查关注污染物采样分析特征参数调查
数据分析与评估
编制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项目结束
图1建设用地非确定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流程
5.2初步调查分识别阶段和证实阶段。识别阶段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证实阶段包括
水文地质勘察、污染辅助探测、初步采样布点方案制定、现场采样、样品检测、数据分析与评估。
5.3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分析,如果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GB36600、GB/T14848等国家或地方相关标准,
并且经过不确定性分析确认不需要进一步调查后,初步调查工作可以结束;否则认为可能存在环境风险,
开展进一步详细调查是十分必要的。
5.4详细调查最重要的是进一步确定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浓度、种类、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对地表水
和空气等介质的影响情况,分析污染物在地块的迁移与归趋。
6初步调查
6.1资料收集与分析
6.1.1资料收集
HJ25.1规定了资料收集的要求,宜按规定执行。
3
DB32/T4345—2022
6.1.2资料分析
调查人员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识别资料中的信息,核实地块非确定源特性。
6.2现场踏勘
6.2.1现场踏勘范围
踏勘范围包括地块及周围区域,周围区域的范围可由现场调查人员根据污染可能迁移的距离来判断。
6.2.2现场踏勘内容
地块现场踏勘记录表格具体示例参见附录A,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地块内恶臭、异常气味、异常颜色、地面腐蚀、疑似固体废物、遗留管线及构筑物等可能造成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异常迹象;
b)地块地形地貌特征及周边环境,分析采用钻探及辅助调查技术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c)地块周边敏感目标分布情况,明确分布位置、规模、所处环境功能区及保护内容、地下水使用
现状等情况;
d)地块及周边地下水监测井、民用水井等分布,了解深度及使用情况;
e)地块及周边河道、沟渠、池塘等地表水体分布;
f)地块及周边区域植物生长情况;
g)相邻地块的现状与历史情况。
6.2.3现场踏勘的方法
可通过对异常气味的辨识、异常痕迹的观察、无人机航拍等摄影和照相、现场笔记等方式初步判断
地块污染的状况。踏勘期间,可使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光离子检测仪、火焰离子化检测仪、便携式气
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便携式傅里叶红外监测仪等野外便携式筛查仪器。
6.3人员访谈
6.3.1访谈内容
访谈内容包括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涉及的疑问,以及针对地块环境异常的信息补充和已有资料的考
证。
6.3.2访谈对象
访谈对象宜包括地块管理机构和地方政府的人员、生态环境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44276.1-2024 显微镜 盖玻片 第1部分:尺寸偏差、厚度和光学特性 2024-08-23
- GB/T 44308-2024 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组合增强塑料组分含量和孔隙含量的测定 2024-08-23
- GB/T 44305.1-2024 塑料 增塑聚氯乙烯(PVC-P)模塑和挤塑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及规范基础 2024-08-23
- GB/T 44283-2024 物联网 语义互操作实现框架 2024-08-23
- GB/T 44278-2024 中文域名解析技术要求 2024-08-23
- GB/T 44268.2-2024 显微镜 照明特性的定义和测量 第2部分:明场显微镜中与颜色有关的照明特性 2024-08-23
- GB/T 44293-2024 显微物镜数值孔径图像式测量方法 2024-08-23
- GB/T 44305.2-2024 塑料 增塑聚氯乙烯(PVC-P)模塑和挤塑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2024-08-23
- GB/T 44273-2024 水力发电工程运行管理规范 2024-08-23
- GB/T 44287-2024 商用车电控气压制动系统(EBS)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