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6/T 069-2024 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 丝绸面料
DB3306/T 069-2024 Product Carbon Footprint Evalu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Silk Fabric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10
CCSZ01
3306
浙江省绍兴市地方标准
DB3306/T070—2024
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丝绸面料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valuationofcarbonfootprintofproducts-Silkfabric
2024-05-06发布2024-06-01实施
绍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06/T070—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价边界与范围.....................................................................3
5数据收集和数据质量控制.............................................................7
6产品碳足迹的量化与评价.............................................................9
7产品碳足迹信息披露................................................................13
附录A(资料性)丝绸面料产品碳足迹评价单元过程数据收集表模板........................15
附录B(规范性)数据质量评价........................................................16
附录C(资料性)产品碳足迹贡献分析示例..............................................18
附录D(资料性)产品碳足迹评价报告框架..............................................19
参考文献......................................................................22
I
DB3306/T07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绍兴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绍兴市柯桥区中国轻纺城检验检测与标准化研究院、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浙江有限
公司、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绍
兴市标准化研究院、绍兴市柯桥区大气污染防治中心、绍兴市柯桥区质量计量检验检测中心、绍兴市柯
桥区环境保护监测站、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湖州金裕丝绸科技有限公司、必维达诚(浙江)检测
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童朱珏、周明建、陆能、金铁、高小杰、孙志辉、黄湘琦、童艳、曹梅军、鲍
振鑫、朱萍、吕菡之、孟於冬、茅金娣、鲁越峰、何洁茹、陈唯、童珈珈、黄翔、孙昱蒙、余锡孟、张
瑛、郭培培、徐琳、陈祖榕、许志颖、林平、沈鹏翀。
本文件是首次发布。
II
DB3306/T070—2024
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丝绸面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丝绸面料产品碳足迹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边界与范围、数据收集和数据质量控制、
产品碳足迹的量化与评价、产品碳足迹信息披露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丝绸面料产品碳足迹的评价与报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4021环境管理环境标志和声明自我环境声明(Ⅱ型环境标志)
GB/T24025环境标志和声明Ⅲ型环境声明原则和程序
GB/T24040—2008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GB/T24044—2008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GB/T26380—2022纺织品丝绸术语
GB/T32150—2015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GB/T32151.12—2018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12部分:纺织服装企业
DB3306/T053—2023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化纤面料
ISO14067:2018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与准则(Greenhousegases-Carbonfootprint
ofproducts-Requirementsandguidelinesforquantification)
3术语和定义
GB/T24040-2008、GB/T32150—2015、GB/T32151.12—2018、GB/T26380—2022、ISO14067:201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丝绸面料silkfabric
全部或主要由蚕丝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纯纺织物、混纺织物和交织织物。
产品碳足迹carbonfootprintofaproduct(CFP)
基于仅考虑气候变化这一影响类型的生命周期评价,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的产品系统中温室气体
排放和清除之和。
[来源:ISO14067:2018,3.1.1.1]
1
DB3306/T070—2024
单元过程unitprocess
进行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时为量化输入和输出数据而确定的最基本部分。
[来源:GB/T24040—2018,3.34]
系统边界systemboundary
根据产品碳足迹评价目标确定纳入产品碳足迹评价的单元过程。核算产品在原辅材料获取、制造、
储存、销售、使用、废弃等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
[来源:ISO14067:2018,3.1.3.4]
声明单位declaredunit
用来表达产品碳足迹的量化单位,通常是产品的重量、体积、面积或数量。
注:声明单位用来标识单个产品或服务的碳足迹,例如1平方米丝绸面料、1平方米坯布等。
[来源:ISO14067:2018,3.1.3.8]
初级数据primarydata
通过直接测量或基于直接测量的计算而得到的过程或活动的量化值。
注:初级数据并非必须来自所评价的产品系统,因为初级数据可能涉及其他与所评价的产品系统具有可比性的产品
系统。初级数据可以包含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和/或温室气体活动数据。
[来源:ISO14067:2018,3.1.6.1]
次级数据secondarydata
不符合初级数据要求的数据。
注:次级数据可以包括数据库和公开文献中的数据、国家清单中的缺省排放因子、计算数据、估计值或其他经主管
部门验证的代表性数据。次级数据可以包括从代替过程或估计获得的数据。
[来源:ISO14067:2018,3.1.6.3]
实景单元过程foregroundunitprocesses
产品碳足迹核算中可以获取初级数据的单元过程。
注:相关数据信息可通过实验、调查等方式直接获得。
背景单元过程backgroundunitprocesses
产品生命周期中无法直接获取初级数据,只能获取次级数据的单元过程。
注:相关数据信息需要从数据库、相关资料中获得。
2
DB3306/T070—2024
活动数据activitydata
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表征值。
注:如各种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原材料的使用量、购入的电量、购入的热量等。
[来源:GB/T32150—2015,3.12]
排放因子emissionfactor
表征单位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系数。
注:如各种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原材料的使用量、购入的电量、购入的热量等。
[来源:GB/T32150—2015,3.13]
取舍准则cut-offcriteria
对与单元过程或产品系统相关的物质或能量流的数量或环境影响重要性程度是否被排除在评价范
围之外所作的规定。
[来源:GB/T24040—2008,3.18]
分配allocation
将过程或产品系统中的输入和输出流划分到所研究的产品系统以及一个或更多的其他产品系统中。
[来源:GB/T24040—2008,3.17]
不确定性uncertainty
与具有离散值特征的量化结果相关的参数,而各离散值可合理地归因于经量化的量。
注1:不确定性包括,例如:
——参数不确定性,例如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活动数据;
——场景不确定性,如使用阶段场景、生命周期结束阶段场景。
——模型不确定性。
注2:不确定性信息通常规定数值可能分散的定量估计和分散可能原因的定性描述。
[来源:ISO14067:2018,3.1.6.4]
4评价边界与范围
目标产品
4.1.1目标产品的确定
目标产品的确定应满足以下要求:
a)每种面料产品应为同一企业在同一产地生产的同一规格的产品;
3
DB3306/T070—2024
b)对于同一企业不同规格的面料,同一种类但不同产地生产的面料,应分别核算碳足迹。
4.1.2产品规格描述
在产品碳足迹评价报告中应详细描述丝绸面料的产品规格。产品规格描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面料名称和类型;
b)面料纤维成分及蚕丝含量;
c)面料成品规格;
d)面料织造规格;
e)面料染色工艺。
声明单位
丝绸面料的碳足迹采用“平方米”作为声明单位进行报告。
系统边界
4.3.1系统边界的界定
4.3.1.1产品碳足迹系统边界定义为从“摇篮”到“大门”,共分为四个阶段:原辅材料获取加工阶
段、原辅材料运输阶段、产品生产阶段和下游存储与分销阶段。具体系统边界内容见图1。
图1丝绸面料产品碳足迹评价系统边界示意图
4.3.1.2丝绸面料碳足迹评价不包括面料进一步加工生产阶段、消费者使用产品阶段和产品生命末期
阶段。
4.3.1.3丝绸面料生产企业可选择将下游存储与分销阶段纳入碳足迹的评价范围。如果纳入,应在产
品碳足迹报告与声明中予以说明。
4
DB3306/T070—2024
4.3.2生命周期阶段
4.3.2.1原辅材料获取加工阶段
4.3.2.1.1进入系统边界的所有原辅材料可以分为原生材料和循环再生材料。
4.3.2.1.2原生材料获取加工阶段包括进入生产阶段的所有原辅材料的获取和加工。在产品碳足迹评
价中应包括下列适用过程:
a)蚕茧饲养的相关过程;
b)植物种植的相关过程;
c)蚕丝的生产(如缫丝、复整等)的相关过程;
d)原辅材料获取加工阶段使用的物料(如肥料、杀虫剂的生产以及上游供应链的运输过程);
e)其他织造印染辅料的生产以及上游供应链的运输过程;
f)包装材料的生产以及上游供应链的运输过程;
g)能源(化石燃料、电力、热力)的开采、生产与输送过程;
h)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过程;
i)原辅材料提取加工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相关过程。
4.3.2.1.3生产系统中使用的循环再生材料产品的生命周期阶段确定以下要求:
a)不应考虑与“前一个生命周期”有关的生产过程;
b)应考虑为新用途制备二次材料所需的生产过程。
4.3.2.2原辅材料运输阶段
原辅材料运输阶段应包括生产产品所需的原辅材料从供应商到产品生产企业的运输过程,不包括
原辅材料生产上游各个阶段的运输过程。
注:原辅材料生产上游各个阶段的运输过程已包含在原辅材料获取加工阶段。
4.3.2.3生产阶段
4.3.2.3.1生产阶段从原辅材料和能源进入产品生产企业开始到成品离开生产企业为止。鲜茧/干茧可
通过选茧、缫丝、织造、印染、裁缝等过程生产丝绸面料;同时,在选茧、缫丝和织造等工艺中产生的
副产品可通过制丝绵/绢纺等过程生产丝绸面料。在丝绸面料产品碳足迹评价中应包括下列适用过程:
a)缫丝、复整、脱胶、梳理、并丝、加捻、整经、面料织造、精炼、染色、后整理、裁剪等相关
流程;
b)产品包装过程;
c)生产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等相关过程;
d)半成品在生产企业各车间之间的运输过程;
e)原辅材料和产品的存储过程;
f)自行生产电力、热力和其他能源的生产过程;
g)供水相关过程;
h)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相关过程,包括企业自行处理的过程、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交由第三方处理(如废水进入城市或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固体废弃物处置等)及相关的运输
过程。
4.3.2.3.2以下过程不纳入产品碳足迹评价范畴:
a)厂房建筑物等固定资产的建设过程;
b)生产企业的设备设施生产过程;
5
DB3306/T070—2024
c)生产企业工作人员的公务出行;
d)生产企业工作人员的通勤;
e)产品设计研发活动。
4.3.2.4下游存储和分销阶段
产品从出厂到下游生产加工企业或转运仓库之间的运输和存储的相关过程。具体包括从工厂大门
到中转仓库的运输,中转仓库的储存,以及从中转仓库到下游客户工厂的运输。
当该阶段纳入产品碳足迹评价系统边界时,应包括下列适用过程:
a)仓库照明、通风、空调和供暖的能源消耗;
b)运输的能源消耗。
4.3.3单元过程的划分
4.3.3.1划分原则
4.3.3.1.1应确保核算边界内生产过程的完整性、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核查性。单元过程不等同于生
产工序,可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和完整性,把多个工序划分为一个单元过程。
4.3.3.1.2应确保各单元过程输入的原辅材料和能源消耗,以及输出的中间产品、副产品和固体废弃
物的数量可获取。
4.3.3.1.3单元过程的划分应确保能计算各个单元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各个单元过程温室气体
排放的贡献率,以支撑产品、技术和管理的改进。
4.3.3.2流程示意图
应画出需要获取的单元过程流程示意图,用于企业数据收集和计算。每个单元过程都应单独收集数
据。单元过程流程示意图应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a)所定义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
b)每个生命周期阶段各单元过程的输入和输出的原材料/能量和产品/固体废弃物;
c)明确从系统边界内排除的任何过程。
4.3.3.3实景单元过程和背景单元过程
4.3.3.3.1实景单元过程一般指产品“生产阶段”的一个或多个单元过程,在数据可获得的情况下,
也可是主要原辅材料生产涉及的单元过程,尤其是原辅材料一级供应商生产涉及的单元过程,以及主要
原辅材料运输涉及的单元过程。
4.3.3.3.2背景单元过程指的是“原辅材料获取与加工阶段”“原辅材料运输阶段”和“下游存储和
分销阶段”涉及的单元过程,可选用次级数据计算背景单元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与清除。
4.3.4取舍准则
4.3.4.1在丝绸面料产品碳足迹评价过程中,不应将对丝绸面料产品碳足迹有实质性贡献的温室气体
排放与清除排除在外。应量化至少95%与产品相关的生命周期内预计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与清除,即
温室气体排放或清除量小于所评价产品温室气体总排放或清除估测值1%的可予以忽略,但累计不应超
过5%。
6
DB3306/T070—2024
4.3.4.2当评估温室气体排放占比存在较大困难时,可采用原辅材料重量代替。当某种原辅材料重量
占比不超过1%时可予以忽略,累计忽略的重量不应超过原辅材料总重量的5%。
4.3.4.3印染过程中,染料和助剂的种类繁多且通常涉及企业机密。当部分染料助剂种类及用量难以
获取时,可予以忽略,但应在产品碳足迹评价报告中予以说明。
4.3.4.4舍去的温室气体排放与清除应建有书面记录。所选择的取舍准则对评价结果产生的影响应在
报告中做出解释。
5数据收集和数据质量控制
数据质量控制要求
丝绸面料产品碳足迹评价过程中使用的数据应满足以下要求:
a)完整性:涵盖对评价的产品系统有实质性贡献的所有温室气体的排放与清除;
b)代表性:使用对评价产品而言具有时间、地理和技术代表性的数据;
c)准确性:避免非必要偏差和不确定度;
d)初级数据应使用最近一年的平均数据,若产品生产不足一年,应使用从生产初始至评价前的累
计平均数据;
e)优先使用初级数据,若无法获取初级数据,可使用次级数据,并进行书面记录,解释数据来源
和使用理由。
f)产品碳足迹评价应使用能获取到的具有最高质量的数据,以减少偏向性和不确定性。
g)应优先选择不确定性较低的参数、情景和模型。
注:不确定性包括参数(如排放因子、活动数据)、情景(如使用阶段情景或生命末期阶段情景)及模型的不确
定性。
数据收集要求
5.2.1总体要求
5.2.1.1丝绸面料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中使用的活动数据应优先使用初级数据,在无法获得完整
的初级数据时,可使用次级数据。
5.2.1.2若单元过程的输入数据来自多个源头,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数据样本计算温室气体排放和清
除。选取的数据应满足5.1规定的要求。
5.2.1.3若单一原辅材料来自多个供应商时,应收集所有供应商的初级数据。若获取初级数据存在较
大困难,应至少收集供应原辅材料数量50%及以上的或具有代表性的供应商的初级数据,其加权平均值
可作为无法获取相关初级数据供应商的次级数据。
5.2.1.4若产品运输路线多于一条,应收集所有路线的初级数据。若收集所有初级数据存在困难,则
应收集销售量占总销售量50%及以上的或具有代表性的主要销售点的运输路线,其加权平均值可作为无
法取得数据的路线的次级数据。
5.2.2原辅材料获取与加工阶段
5.2.2.1原辅材料获取与加工和运输阶段在数据可获得的情况下应优先选用初级数据,在初级数据不
可获得的情况下可采用次级数据。应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对一级供应商的生产过程进行调研,而非直接采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C/T 2252-2014 喷涂聚脲用底涂和腻子 2014-10-14
- CB/T 4275-2013 A类管系附件用铸钢件表面缺陷目视检验方法 2013-10-17
- JB/T 10321-2013 电动工具用串励电动机130级绝缘结构寿命的评定 2013-11-25
- JC/T 2267-2014 盘式制动块消音片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2014-10-14
- JB/T 20005.2-2013 玻璃输液瓶灌装机 2013-12-31
- MH/T 1020-2013 锂电池航空运输规范 2013-01-16
- MH/T 3027-2013 热喷涂涂层结合强度测试 2013-09-10
- JT/T 771-2009 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技术条件 2009-12-23
- JC/T 2272-2014 水泥窑用白云石砖 2014-10-14
- CB/T 3513-2013 船舶涂装质量验收技术要求 201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