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174-2016 额定电压10kV钢芯铝绞线架空绝缘电缆 通用技术规范
DB51/T 2174-2016 Nominal voltage 10kV Steel Core Aluminum Strand insulated overhead cable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6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鑫电电缆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成都营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德源电缆有限公司、四川新东方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金瑞电工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金
- 起草人:
- 廖强、毛传岚、刘曦、曾庆兵、刘亚赤、曾凡令、杨春尧、吴剑勇、汤浩、葛林峰、周丽萍
- 出版信息:
-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9.060
K10/19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2174—2016
额定电压10KV钢芯铝绞线架空绝缘电缆通
用技术规范
2016-05-18发布2016-10-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2174—2016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符号和代号........................................................................2
5使用特性..........................................................................3
6型号和规格........................................................................3
7技术要求..........................................................................4
8试验方法.........................................................................10
9验收规则.........................................................................10
10包装、运输及贮存................................................................11
附录A(规范性附录)架空绝缘电缆用绝缘料半导电屏蔽料性能要求.......................13
附录B(规范性附录)架空绝缘电缆粘附力(滑脱)试验方法.............................15
附录C(规范性附录)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氙灯法).................................17
I
DB51/T2174—2016
前言
本标准由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鑫电电缆有限公司、国网四川
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成都营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德源电缆有限公司、四川新东方电缆集
团有限公司、四川金瑞电工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金力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廖强、毛传岚、刘曦、曾庆兵、刘亚赤、曾凡令、杨春尧、吴剑勇、汤浩、葛
林峰、周丽萍。
II
DB51/T2174—2016
额定电压10KV钢芯铝绞线架空绝缘电缆通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额定电压10kV钢芯铝绞线架空绝缘电缆产品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和代号、使用
特性、型号和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U(Um)为10(12)kV的架空电力线路用钢芯铝绞线交联聚乙烯(XLPE)
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绝缘的架空绝缘电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79-2008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IEC61089:1991,MOD)
GB/T2900.10-2013电工术语电缆(IEC60050-461:2008,IDT)
GB/T2951.1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
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IEC60811-1-1:2001,IDT)
GB/T2951.12-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热老
化试验方法(IEC60811-1-2:1985,IDT)
GB/T2951.2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
验方法--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IEC60811-2-1:2001,IDT)
GB/T3048.4-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T3048.5-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5部分:绝缘电阻试验
GB/T3048.7-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7部分:耐电痕试验
GB/T3048.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IEC60060-1:1989,NEQ)
GB/T3048.11-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1部分: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
GB/T3048.12-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2部分:局部放电试验(IEC60885-3:1988,
MOD)
GB/T3428-2012架空绞线用镀锌钢线(IEC60888:1987,MOD)
GB/T3682-2000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idtIS01133:1997)
GB/T3955-2009电工圆铝线
GB/T4909.2-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测量
GB/T4909.3-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3部分:拉力试验
GB/T6995.3-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T14049-2008额定电压10kV架空绝缘电缆
GB/T17048-2009架空绞线用硬铝线(IEC60889:1987,IDT)
JB/T8137-2013(所有部分)电线电缆交货盘
JB/T10696.3-2007电线电缆机械和理化试验方法第3部分:弯曲试验
1
DB51/T2174—2016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0—2013中确立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例行试验(符号R)
由制造方在电缆成品的所有制造长度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所有电缆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3.2
抽样试验(符号S)
由制造方按规定的频度,在成品电缆的试样上或在取自成品电缆的某些部件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
成品电缆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3.3
型式试验(符号T)
按一般商业原则对本部分所包含的一种类型电缆在供货前进行的试验,以证明电缆具有满足预期使
用要求的满意性能。
注:该试验的特点是:除非电缆材料或设计或制造工艺的改变可能改变电缆的特性,试验做过后就不需要重做。
3.4
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是电缆设计和运行的基准电压,用U(Um)表示,单位为kV。
U──电缆两相导体间的电压有效值。
Um──设备最高电压的有效值。
额定电压U(Um)10(12)kV架空绝缘电缆可用于单相接地故障时间每次一般不大于1min的系统,
亦可用于最长每次不超过8h,每年累计不超过125h的系统。
4符号和代号
4.1系列代号
架空电缆系列………………………JK
4.2材料和结构特征代号
钢芯铝绞线…………………………LG
交联聚乙烯绝缘……………………YJ
高密度聚乙烯绝缘……………………Y
本色绝缘……………/B
耐候黑色绝缘……………………省略
轻型薄绝缘结构……………………/Q
普通绝缘结构……………………省略
4.3产品的表示方法
2
DB51/T2174—2016
4.3.1产品用型号、规格及本标准编号表示。
4.3.2示例:
a)钢芯铝绞线交联聚乙烯轻型薄绝缘架空电缆,额定电压10kV,单芯,标称截面为铝120mm2、
钢芯20mm2,表示为:JKLGYJ/Q-101×120/20DB51/T****—20**
b)钢芯铝绞线本色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额定电压10kV,三芯,标称截面为铝120mm2、
钢芯25mm2,表示为:JKLGYJ/B-103×120/25DB51/T****—20**
c)钢芯铝绞线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额定电压10kV,单芯,标称截面为铝120mm2、钢芯20mm2,
表示为:JKLGY-101×120/20DB51/T****—20**
5使用特性
5.1额定电压为10kV。
5.2电缆敷设温度应不低于-20℃。
5.3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s)电缆的最高温度:
交联聚乙烯绝缘…………………250℃
高密度聚乙烯绝缘………………150℃
5.4电缆导体的最高长期允许工作温度:
由绝缘的最高长期允许工作温度决定。
交联聚乙烯绝缘……………90℃
高密度聚乙烯绝缘…………75℃
5.5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弯曲试验用圆柱体直径。
6型号和规格
6.1架空绝缘电缆的型号如表1。
表1
型号名称主要用途
架空固定敷设,可承受较大拉力。
JKLGYJ钢芯铝绞线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电缆架设时,应考虑电缆和树木保持一定距离,
JKLGY钢芯铝绞线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电缆运行时,允许电缆和树木频繁接触。
架空固定敷设,可承受较大拉力。
JKLGYJ/B钢芯铝绞线本色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电缆架设时,应考虑电缆和树木保持一定距离,
电缆运行时,允许电缆和树木频繁接触。
架空固定敷设,可承受较大拉力。
JKLGYJ/Q钢芯铝绞线轻型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电缆架设时,应考虑电缆和树木保持一定距离,
JKLGY/Q钢芯铝绞线轻型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电缆运行时,只允许电缆和树木短时接触。
6.2架空绝缘电缆的规格如表2。
3
DB51/T2174—2016
表2
型号芯数标称截面—铝/钢,mm2
110/2~300/40
JKLGYJ
316/3~300/40
JKLGY、JKLGYJ/Q、JKLGY/Q110/2~300/40
JKLGYJ/B316/3~300/40
7技术要求
7.1架空绝缘电缆的结构
架空绝缘电缆的结构和技术参数如表3规定。
7.2钢芯铝绞线导体
7.2.1导体采用紧压圆形钢芯铝绞线,导体应由圆形硬铝线、圆镀锌钢线绞制而成,且圆镀锌钢线或
钢承载绞线应处于中心位置。
7.2.2绞合前铝单线应是符合GB/T3955-2009中的LY9型H9状态硬圆铝线,或采用符合GB/T17048
-2009中的LY9型H9状态硬圆铝线,绞合前钢线应是符合GB/T3428-2012中G1A型号技术要求的镀
锌钢线。
7.2.3导体的结构尺寸、拉断力及导体电阻应符合表3规定。
7.2.4导体中的铝单线允许有接头,但成品绞线上两单线接头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5m;所有镀锌钢线
不允许有接头。
7.2.5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以及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7.3绝缘
7.3.1绝缘应采用交联聚乙烯(XLPE)或高密度聚乙烯(HDPE)混合料,如绝缘层外无半导电屏蔽层,
材料应采用黑色耐候料。绝缘料性能应符附录A要求。
7.3.2绝缘应紧密地挤包在导体或导体屏蔽层上,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
7.3.3绝缘标称厚度应符合表3规定,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
称值的90%减去0.1mm。
7.3.43芯电缆绝缘表面推荐采用标有可识别相序的凸出标志,A相为l根凸脊,B相为2根凸脊,C
相为3根凸脊,也可采用其它耐久的标志方法。
4
DB51/T2174—2016
表3
导体结构导体直径
导体导体屏蔽层绝缘标称厚度20℃时
铝/钢(参考值)绝缘屏蔽导体拉断
标称截面最小厚度amm导体电阻
根mm厚度力不小于
铝/钢(近似值)b不大于
普通mmkN
mm2铝钢铝丝钢线导体mm薄绝缘Ω/km
绝缘
10/2611.501.50—0.5—3.4—3.0804.14
16/3611.851.855.30.5—3.4—1.9106.13
25/4612.302.306.60.52.53.41.01.2009.13
35/6612.722.727.80.52.53.41.00.86812.55
50/8613.203.209.10.52.53.41.00.64116.81
50/301272.322.3211.00.62.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Y/T 5078-2014 水力泵抽油系统 2014-10-15
- JR/T 0117-2014 征信机构信息安全规范 2014-11-17
- SY/T 7021-2014 石油天然气地面建设工程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2014-10-15
- SY/T 7015-2014 固井压裂柱塞泵 2014-10-15
- SY/T 7018-2014 控压钻井系统 2014-10-15
- SY/T 4128-2014 大型设备内热法现场整体焊后热处理工艺规程 2014-10-15
- YB/T 4424-2014 H型钢专用角尺 2014-10-14
- YB/T 4413-2014 高碳钢盘条中心偏析金相评定方法 2014-10-14
- EJ 1076-2014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容器 钢箱 2014-11-17
- QC/T 25-2014 汽车干摩擦式离合器总成技术条件 201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