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1912-2013 苗圃主要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22/T 1912-2013 DB22/T 1912-2013 Synthetic control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major underground pests in nursery ground

吉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2/T 1912-2013
标准类型
吉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12-04
实施日期
2013-12-31
发布单位/组织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16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1912—2013

苗圃主要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integratedmanagementofthemajorundergroundpest

insectsinnursery

2013-12-04发布2013-12-31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22/T1912—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晓军、张健、李立梅、陈越渠、左彤彤、张杨、王君、周梦彤、刘媛媛。

I

DB22/T1912—2013

苗圃主要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苗圃主要地下害虫虫情调查内容和方法、防治期和指标及综合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苗圃主要地下害虫的虫情调查和综合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NY/T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CJ/T23-1999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灯光诱杀lighttrap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碘钨灯、篝火等诱杀各类害虫。

3.2

糖醋液诱杀sugarvinegarsolutiontrap

利用地老虎成虫等对糖醋酒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液体的趋性进行诱杀的方法。糖、醋、酒、水按

6:3:1:10的比例配置,或加90%敌百虫1份调匀。

4虫情调查内容和方法

4.1调查时间

根据苗圃地下害虫主要种类、气候和苗木栽培情况而定,选择在秋季结冻前或播种前进行,目的是

查明圃间地下害虫种类和虫口密度。

4.2苗木被害率调查

——分别按土质、地势、前茬、早地或水浇地等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1~3块作调查。

1

DB22/T1912—2013

——采用棋盘式或对角线式取样法进行取样,在每块样地取9点,每点1m×lm,挖土深度可根据

虫种和土温高低而定(一般10cm~30cm,蝼蛄60cm~120cm为宜),分4层取土,分别统计、

记录昆虫的种类和数量。

——在杂草较多、发生较重处选择样地进行地老虎卵和幼虫调查,从越冬代成虫羽化始到产卵末期

止3d~5d查一次。

——将调查结果填入苗圃主要地下害虫田间虫口密度调查表(见附录B)。统计发生面积,填写苗圃

主要地下害虫发生情况报告表(见附录B)。

5综合防治技术

5.1预防措施

育苗前采取翻耙、整地、施肥、土壤消毒等预防措施。应按照CJ/T23-1999执行。

5.2治理技术

5.2.1蛴螬类

5.2.1.1林业措施

5.2.1.1.1苗圃地必须使用充分腐熟的肥作底肥,否则,极易孳生蛴螬。

5.2.1.1.2在蛴螬分布密度较大的宜林地,造林前应先整地,以降低虫口密度。

5.2.1.1.3在苗圃地要及时清除杂草和适时灌水,利用蛴螬不耐水淹的特点,适时灌水对初龄幼虫有

一定的防治效果。

5.2.1.2人工捕杀

当蛴螬在表土层活动时,适时翻土,随即拾虫;利用成虫的假死习性,在盛发期进行人工捕杀。

5.2.1.3物理防治

在羽化期利用灯光或糖醋液诱杀成虫。每隔40m~50m设立一盏杀虫灯,晴朗无风闷热的夜晚效果更

佳;糖醋液诱测地老虎成虫,按糖:醋:酒:水:90%敌百虫=6:3:1:10:1的比例配置后,置盆内放于圃间,

每200m2一盆,使用时将药液盛入敞口容器内、液深3cm~5cm,黄昏时置于离地面0.5m~1m高处,5d加

液1次,第10d更换药液1次,每天或隔天清理死虫。

5.2.1.4化学防治

5.2.1.4.1苗木播种期防治

5.2.1.4.1.1种子处理

可选用辛硫磷。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1%~0.2%。处理方法:将药剂先用种子重量10%的水稀释后,

均匀喷拌于种子上,然后堆闷12~24h,使药液充分渗吸到种子内即可播种。也可采用包衣种子。

5.2.1.4.1.2土壤处理

用50%辛硫磷乳油加水10倍喷于25~30kg细土上拌匀制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或将该毒土

撒于种沟或地面,随即耕翻或混入厩肥中施用。药剂的使用应按照GB4285和NY/T1276-2007执行。

2

DB22/T1912—2013

5.2.1.4.2苗木生长期防治

可选用灌施毒水、撒施毒土等措施。在苗木生长期发现有蛴螬危害时,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

倍液、50%辛硫磷500~800倍液,在苗床上开沟或打洞灌溉根际毒杀蛴螬。

5.2.1.4.3成虫出土期防治

在成虫出土期,采用地面撒药或喷药毒杀方式进行杀灭成虫。用50%辛硫磷乳油、高效氯氰菊酯喷

雾或喷烟的方式进行毒杀地上成虫。

5.2.1.5生物防治

5.2.1.5.1保留苗圃和幼林地周围的高大林木,以利食虫鸟类栖息垒巢。

5.2.1.5.2利用日本金龟芽孢杆菌(Bacilluspopolliat),每亩地用每克含10亿活孢子的菌粉100g,

均匀撒入土中,使蛴螬接触感染发生乳状病致死。

5.2.2蝼蛄类

5.2.2.1林业措施

5.2.2.1.1在早春或晚秋对圃地进行深耕、深翻,苗木生长期要定期进行中耕。通过深耕和中耕,可

以干扰和破坏蝼蛄冬季休眠、春季苏醒、迁移危害、越夏产卵等各发育阶段的栖息和生活环境,减轻危

害。

5.2.2.1.2圃地施用的堆肥、厩肥等有机肥料要充分腐熟,减少蝼蛄卵的成活率。

5.2.2.2化学防治

用90%敌百虫原药用10倍热水稀释后,拌饵料(稀释液与饵料的比例为1:10,饵料用炒出香味的豆

饼、麦麸、谷糠等)傍晚时均匀撒在床面上,每亩1000g~1500g,可诱杀前来取食的蝼蛄。药剂的使

用应按GB4285和NY/T1276-2007执行。

5.2.2.3物理防治

在成虫羽化期,在田间周边设置灯光诱杀。诱虫灯可用白炽灯、日光灯、高压汞灯等,尤以高压专

用诱虫灯诱杀效果最好。开灯时间在夜晚19时至23时,晴天无月光的闷热夜间诱杀效果好。

5.2.3地老虎类

5.2.3.1加强苗圃管理

进行中耕和清除杂草等。

幼虫盛发时,清晨在被害株周围土内搜杀幼虫或用灌水办法(需淹没圃地),可以杀死大部分幼虫,

或迫使其外出从而捕杀。

5.2.3.2化学防治

5.2.3.2.1堆草诱杀

3

DB22/T1912—2013

在播种前或幼苗出土前,以柔嫩多汁的新鲜杂草10kg拌90%敌百虫50g配制成毒饵,于傍晚撒布地面,

诱杀3龄以上的幼虫。

5.2.3.2.2土壤处理

用50%辛硫磷0.5kg掺土2.5~3.0kg撒布苗木行间,随即浅锄,或直接喷于苗木及地面,杀虫效果很

好。

5.2.3.3物理防治

5.2.3.3.1糖醋液诱杀

春季成虫出现时,每天傍晚将糖醋液置于苗圃地诱杀成虫。糖醋液配比为:糖6份、醋3份、白酒1

份、水10份、90%敌百虫1份。

5.2.3.3.2杀虫灯诱杀

用杀虫灯诱杀小地老虎成虫选择在3~4月底,诱杀大地老虎成虫选择在9月下旬~10月下旬。

6防治期及指标

根据地下害虫的活动情况和观测结果,结合气象因素和苗木情况确定防治适期。

6.1一般春季10cm土温稳定在10℃,蝼蛄上升至表土层20cm左右,苗木开始危害,即须及时发报,

开展防治。一般秋季10cm土温下降至1O℃~5℃时,应停止药剂拌种防治。

6.2地老虎越冬后成虫高峰期出现后的第20d~25d为幼虫防治适期(灯诱地老虎成虫发蛾高峰期,加

上产卵前期(3d~5d)、加上卵的历期(5d左右)和1龄幼虫历期和2龄幼虫历期的半数,即为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