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737-2020 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编码及表示规范

DB32/T 3737-2020 Food safety electronic traceability coding and representation specification

江苏省地方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2/T 3737-2020
标准类型
江苏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2-06
实施日期
2020-03-01
发布单位/组织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安全电子追溯领域追溯编码的编码原则、编码要素、编码规则和编码表示。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安全电子追溯过程中零售商品、储运包装商品、物流单元、参与方位置等的编码与表示。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信息中心
起草人:
胡冶、刘琰、曹云、王瑜、杨博、左波、陆诚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2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35.040

A24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737—2020

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编码及表示规范

Specificationofcodingandidentificationforfoodsafetyelectronictraceability

2020-02-06发布2020-03-01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T3737-202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4

5编码原则..........................................................................4

5.1唯一性........................................................................4

5.2开放性........................................................................4

5.3实用性........................................................................4

6编码要素..........................................................................4

6.1总则..........................................................................4

6.2GTIN..........................................................................4

6.3批号..........................................................................5

6.4系列号........................................................................5

7编码规则..........................................................................5

7.1编码类型......................................................................5

7.2实体标识编码..................................................................6

7.3网络标识编码..................................................................6

7.4资源标识编码..................................................................7

8编码表示..........................................................................8

8.1表示方式......................................................................8

8.2实体标识编码表示..............................................................8

8.3网络标识编码表示..............................................................9

8.4资源标识编码表示.............................................................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追溯编码的应用场景.............................................12

I

DB32/T3737-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冶、刘琰、曹云、王瑜、杨博、左波、陆诚。

II

DB32/T3737-2020

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编码及表示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安全电子追溯领域追溯编码的编码原则、编码要素、编码规则和编码表示。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安全电子追溯过程中零售商品、储运包装商品、物流单元、参与方位置等的编码

与表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113-2003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

GB12904商品条码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

GB/T14257商品条码条码符号放置指南

GB/T14258信息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印刷质量的检验

GB/T15425商品条码128条码

GB/T16830商品条码储运包装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

GB/T16986商品条码应用标识符

GB/T18284快速响应矩阵码

GB/T18348商品条码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GB/T22005-2009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的通用原则和基本要求

GB/T23704二维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GB/Z25008-2010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

NY/T1761-2009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通则

EPC标签数据标准V1.9(EPCTagDataStandard,Version1.9)

GS1通用规范R17.0.1(GS1GeneralSpecifications,Release17.0.1)

3术语和定义

GB/T10113-2003、GB12904-2008、GB/T14258、GB/T16986-2009、GB/T22005-2009、GB/Z25008-2010、

NY/T1761-200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10113-2003、GB12904-2008、GB/T16986-2009、GB/T22005-2009、GB/Z25008-2010、NY/T1761-2009

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编码coding

给事物或概念赋予代码的过程。

[GB/T10113-2003,定义2.2.1]

1

DB32/T3737-2020

3.2

物品编码itemcode

按照一定的规范(标识体系),赋予并标识某个事物或项目的代码。

3.3

资源标识符internetresourceidentifier

数据或信息存储、交互时的统一资源命名。

注:资源标识符一般用URN表示。

3.4

商品条码barcodeforcommodity

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代码组成,表示商品代码的条码符号,包括零售商品、储运包装

商品、物流单元、参与方位置等等的代码与条码标识。

[GB/T12904-2008,定义3.1]

3.5

追溯单元traceableunit

需要对其来源、用途和位置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追溯的单个产品或同一批次产品。

注:追溯包括追踪(tracking)和溯源(tracing)两个方面。

[GB/Z25008-2010,定义3.1]

3.6

追溯对象traceabletarget

需要对其来源、用途和位置等信息进行记录和追溯的目标。

3.7

系列号serialnumber

赋予单个产品具备追溯可能性的唯一标识。

注:该唯一性仅适应于预先设定的领域或范围内。

3.8

批次lot;batch

相似条件下生产和(或)加工的或包装的某一产品单元的集合。

注1:批次由组织按照预先建立的参数确定。

注2:一批次产品也可缩为一个单一的单元产品。

[GB/T22005-2009,定义3.3]

3.9

批号lotidentifier;batchidentifier

2

DB32/T3737-2020

赋予批次(产品)具备追溯可能性的唯一标识。

注:该唯一性仅适应于预先设定的领域或范围内。

3.10

应用标识符applicationidentifier

标识数据含义与格式的字符。

[GB/T16986-2009,定义3.1]

3.11

产品电子代码electronicproductcode

存储在射频标签上,由标头、厂商识别代码、对象分类代码、系列号等数据字段组成的一组数字。

3.12

追溯编码traceabilitycode

指向特定目标对象或其追溯信息的唯一标识代码。

3.13

追溯精度traceabilityprecision

质量追溯中可追溯到产业链源头的最小追溯单元。

注:改写NY/T1761-2009,定义3.5。

3.14

追溯地址traceabilityaddress

追溯单元或追溯对象其追溯信息在物联网及因特网中的获取地址。

3.15

实体标识编码entityidentifiercoding

对追溯单元或追溯对象实体自身进行的编码和标识。

3.16

网络标识编码networkidentifiercoding

对追溯单元或追溯对象的追溯地址进行的编码和标识。

3.17

资源标识编码resourceidentifiercoding

对追溯对象或相关资源以资源标识符的形式进行的编码和标识。

3.18

编码表示traceabilitycoderepresentation

定制服务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