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1340-2005 甘肃省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62/T 1340-2005 DB62/T 1340-2005 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iques for Wheat Pests and Diseases in Gansu Province

甘肃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2/T 1340-2005
标准类型
甘肃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5-05-20
实施日期
2005-06-01
发布单位/组织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15

BAH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1340-2005

甘肃省小麦病虫害综合

防治技术规程

2005-05-20发布2005-06-01实施

发布

DB62/T1340-2005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甘肃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甘肃省植保植检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蒲崇建、张秋萍、魏秀春、殷希华、李刚。

1

DB62/T1340-2005

甘肃省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病虫害的防治策略、防治目标、防治指标、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境内小麦(包括冬麦区、冬春麦混种区、春麦区)病虫害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目期的引刚文什,其最新版本使刚于本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及农药登记公告

农业部公告194、199、274、322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小麦病害

是指小麦从播种剑收获,受到病原生物(不利环境、气候、自身营养不良等因素除外)作用,使小

麦在生理和形态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脱离了它的止常生长发育状态,表现出各种不止常的特征,

从而降低了人类利用价值。包括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粒线虫病、腥黑穗病、红矮病、黄矮病、

秆黑粉病、丛矮病、办霉病、霜霉病、白杆病、秆枯病、颖枯病、叶枯病、黑颖病、雪霉叶枯病、全

蚀病、根腐病、条纹病等。

3.2小麦虫害

是指小麦从播种到收获,受到有害昆虫和螨类的作用,使正常生长发育受阻,表现出各种不正常

的特征,从而降低了人类利用价值。包括蚜虫、粘虫、吸浆虫、红蜘蛛、麦茎蜂、麦茎叶甲、麦鞘毛

眼水蝇、麦蝽象、麦秆蝇、麦叶蜂、麦蓟马、麦种蝇、蝼蛄、金针虫、蛴螬、小地老虎等。

3.3综合防治

从农业生产的全局和农业生态系的总体出发,根据病虫与作物、耕作制度、有益生物和环境等各

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合理应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一系列配套防治措施,经济、安

全、有效地消灭或控制病虫危害的方法。

3.3.1农业防治:根据有害生物的生理生态学特性及其发生危害与有关农业因素的关系,在服从丰

产优质栽培的前提下,结合各项农业措施的改进、提高和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控制某些有害生物

危害的方法。

3.3.2生物防治:指运用一些有益生物及其产物来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与危害。

3.3.3物理防治:指运用包括物理器械或物理方法等,使作物免受有害生物为害。

2

DB62/T1340-2005

3.3.4化学防治:指运用化学农药或化学制剂来防治有害生物。

3.4被害率(普遍率)

指田问发病的普遍程度,包括株被害率、茎被害率、叶被害率、穗被害率、粒被害率等。用作物

的株、茎、叶、穗、粒等受害百分率表示,即调查的发病株、茎、叶、穗、粒

总数占调查株、茎、叶、穗、粒总数的比例。

3.5严重度

指作物受害的严重程度(主要用于病害)。即发病叶片(茎杆)上,病症面积占整个叶片(茎杆)面积

的百分比。

3.6病情指数

指发病田被害(普遍)率与严重度的综合指数,为田间被害率与平均严重度的乘积。

3.7百株虫量

是衡量田间虫口密度的一个指标,指平均每调查100株植株中害虫的总量。

3.8平方米虫害

是衡量田间虫口密度的一个指标,指以M2为取样单位,所获得的害虫平均数量。

3.9损失率

指有害生物发生后对作物产量造成损火的比率,用百分数表示。

3.10防治适期

指防治有害生物的最佳时期。

3.11防治指标

指造成小麦出现经济损失时的有害生物发生数量或程度。

3.14防治效果

指对有害生物的控制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4防治策略

从农业生态系总体出发,针对麦田生态结构基本特点,以小麦增产为核心,贯彻“预防为主、综

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因时、因地、因病虫制宜,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保护利用有益生物,发挥自然

控制作用的因素,辅之以化学防治,协调好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矛盾,对各种防治措施综合分析,

优化组合,综合配套。通过农业、物理、生物、生态、化学等各项措施和各种手段的协调运用,在保

证小麦产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经济、安全、有效地将病虫害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

5防治目标

冬麦区小麦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春麦区小麦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

6防治指标及方法(详见附录A)

7防治技术措施

7.1农业措施

7.1.1进行作物结构调整。根据生物多样性原理,在不同生态区尽量种植不同作物。

7.1.2种植抗病虫品种,搞好品种的合理布局。在不同生态类型区尽量种植不同抗源的品种,防止

品种单一化。

3

DB62/T1340-2005

7.1.3调节播种期。冬麦适期晚播,春麦适期晚播,时间为5d~10d。

7.1.4注意轮作倒茬。有条件的要做到2a—3a倒荐一次,合理、适度的开展间作套种。

7.1.5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水、灌水,保持田间良好的通风和透气性;合理配方施肥,适当增施

钾、磷肥,避免过多、过晚施用氮肥,大力推广高温堆肥,有机肥要腐熟,施肥要施匀:麦收后及时

深耕、精细整地,实行伏耕晒垡,并辅之以人工拾虫,适时中耕,铲除田问传播病虫源。

7.1.6消灭自生麦苗。及时收割打碾,尽量做到颗粒归仓,减少自生麦苗的产生:冬麦播种期,结

合翻耕及时铲除田间及田块周围的自生麦苗。

7.2物理防治

7.2.1杀虫灯诱杀。利用某些害虫成虫的趋光性,在田间安装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等,

可诱杀大量的害虫成虫,如粘虫、金针虫、蝼蛄、金龟子、小地老虎等害虫。

7.2.2杨柳枝把、谷草把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味(糖醋)性,在田间安插一些杨柳枝把、谷草把等可

诱集成虫前来产卵,如粘虫。方法是选择较粗壮、朱变质干谷草20根,从中间对折,一端扎紧,绑

往小木棍上,端部朝上,沾少许配好的糖醋液(配方是糖、酒、醋、水按3∶1∶4∶2的比例,加5g~

10g敌百虫等农药)住小麦生产期插入田问,草把顶要高出小麦20cm左右,每667M2插60把左右,

每3d~5d将草把统一收集烧毁。

7.2.3粘虫板诱杀。利用某些害虫成虫的趋色(黄)性,住田间安置一些有色粘虫板来诱杀害虫,如

蚜虫。方法是:选择乳黄色PVC板(也可止反两面刷上黄油漆),涂上厚薄均匀的胶体(聚炳烯酸酯),

裁成33cm×17cm大小,在宽边低中部钻眼,穿上5mm粗细的铁丝,每667m2(亩)10~20个,在

小麦生长期固定在田间,固定时粘虫板低边高出麦顶10cm左右。每10d检查一次,若发现虫板布

满虫体,可及时更换。

7.3生物防治

7.3.1保护利用天敌,控制蚜虫危害。蚜虫的天敌资源主要有瓢虫类、食蚜蝇类、草蛉类、蜘蛛类

利蚜虫蜂类,保护利用时,要根据蚜敌比控制施药,不达防治指标,不轻易施药。

7.3.2施用生物农约。防治粘虫等害虫,可选用BT乳剂(苏云金杆凶)、杀螟杆菌、灭幼脲等;防治

麦蚜、麦红蜘蛛、吸浆虫等害虫可用阿维菌素类约;防治地卜害虫可川苦参碱等;防治纹枯病可用井

冈霉素等;防治条锈病、白粉病可用农抗120等(施药方法详见附录A)。

7.4化学防治

7.4.1农药使用按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及农药登记公告、农

业部公告194、199、322、274号等有关规定执行。

7.4.2药剂拌种播种前,防治小麦条锈病、白粉病、黑穗病、根病等病害,选用三唑酮(粉锈宁)、

病、叶蝉及红矮病、红蜘蛛、金针虫、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等病虫,选州甲拌磷、甲基异柳瞵、辛

硫磷等约剂拌种或进行种子包衣(具体用药方法见附录A)。

7.4.3土壤处理掌握小麦播种前耕最后一次地及害虫幼虫1~3龄期、越冬蛹出土前,选用辛硫磷、

甲基硫环磷、甲基异柳磷、甲敌粉等药剂制成每土,播种前撒施麦田,随即翻耕;小麦生长期顺麦垄

撒施,施后及时灌水,防治地下害虫等(具体用药方法见附录A)。

7.4.4大田喷药防治病害,可选择粉锈宁、禾果利、戊唑醇、百菌清、多菌灵、速保利、甲基托布

津等药剂喷雾;防治害虫,可选择氧化乐果、敌百虫、辛硫磷、抗蚜威、马拉硫磷、快杀灵、大功臣、

功夫、灭扫利、溴清菊酯、天于星、啶虫脒等药剂喷雾(具体用药方法见附录A)。

4

DB62/T1340-200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小麦病虫害防治指标及防治方法

A1小麦病虫害防治指标及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

病虫名称防治时期防治指标防治方法

一、病害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