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876-2010 包装容器 塑料防盗瓶盖

GB/T 17876-2010 Packaging container—Tamper-evident plastic closure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7876-2010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0-12-23
实施日期
2011-05-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饮料用塑料防盗瓶盖的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烯烃为主要原材料,经注塑、热压或其他工艺成型的塑料防盗瓶盖(以下简称瓶盖)。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上海紫日包装有限公司、中国包装联合会
起草人:
韩明、蔡荣阶、谢进昌、张霞、朱婧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2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55.100

A82百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17876—2010

代替GB/T17876—1999

包装容器塑料防盗瓶盖

Packagingcontainer—Tamper-evidentplasticclosure

2010-12-23发布2011-05-01实施

GB/T17876—2010

■ir■■i

刖吕

本标准代替GB/T17876—1999《包装容器塑料防盗瓶盖》。

本标准与GB/T17876—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了防盗条术语,修改了部分术语定义;

——修改产品分类;

——增加了图1瓶盖尺寸示意图和表2尺寸公差;

—增加了5.4碳酸盖热稳定性能中的高温周期循环测试内容和6.4.2.4试验方法;

——增加了5.4中的开启扭矩性能和6.4.5开启扭矩性能试验方法;

——增加6.7瓶盖卫生性能的检测方法;

——修改了检验规则的部分内容;

——增加了附录A。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紫日包装有限公司、中国包装联合会负责起草,宏全企业(苏州)有限公司、百利盖(昆

山)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明、蔡荣阶、谢进昌、张霞、朱嬪。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7876—19990

T

GB/T17876—2010

包装容器塑料防盗瓶盖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饮料用塑料防盗瓶盖的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

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烯姪为主要原材料,经注塑、热压或其他丁艺成型的塑料防盗瓶盖(以下简称

瓶盖)。

2规范性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8,ISO780;1997,MOD)

GB/T282&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8.1—2003,ISO2859-1:1999,IDT)

GB4806.1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标准

GB/T5009.60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9685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9687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96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塑料防盗瓶盖tamper-evidentplasticclosure

用塑料制成,经封装,开启后,不能恢复其原包装形式。

3.2

开启扭矩removaltorque

开启封装的防盗盖时,所需的最大力矩。

3.3

扭断扭矩bridgebreaktorque

扭断防盗环,所需的最大力矩。

3.4

防盗环tamper-evidentband

由桥连接、开启后与盖身全部或部分断开的组成。

注:防盗环分为掉落式和连接式两种。

4分类和规格

4.1分类

4.1.1产品根据盖体结构分为有垫瓶盖和无垫瓶盖。

1

GB/T17876—2010

4.1.2产品根据制造工艺分为一次成型瓶盖和多次成型瓶盖。

4.1.3产品根据用途分为碳酸饮料瓶盖(以下简称碳酸盖)和非碳酸饮料瓶盖(以下简称非碳酸盖)。

4.2规格

本瓶盖的规格适用于口径为28mm、30mr、38mm标准瓶口的瓶子(参见附录A)o其他规格由

供需双方商定。

5要求

5.1外观

外观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外观

项目要求

产品表面成型饱满,结构完整,表面光滑,无明显收缩、气泡、毛边、缺损

色泽色泽均匀

污染无黑点,无锈迹、油污等外来附着物、无明显异味

防盗环防盗环与盖身有连接桥相连,连接桥无破坏

印刷瓶盖印刷色调分明、清晰,顶面印刷图案中心对瓶盖外径中心的图案位置偏差值不大于1.5mm

5.2尺寸

瓶盖尺寸如图1所示,尺寸公差应符合表2的要求。其他尺寸由供需双方商定。

E——螺纹顶径;

H——瓶盖高度;

K防滑齿外径;

M最大外径;

P——内塞外径“

图1瓶盖尺寸示意图

表2尺寸公差单位为毫米

基本尺寸

项目公差等级

14-1818-2424-3030-4040-50

最大外径(M)MT6a0.540.620.700.800.94

瓶盖髙度(H)MT61)0.740.820.901.001.14

螺纹顶径(E)MT6a0.540.620.700.800.94

2

GB/T17876—2010

表2(续)单位为毫米

基本尺寸

项目公差等级

14-1818-2424-3030-4040-50

防滑齿外径(K)MT6a0.540.620.700.800.94

内塞外径(P)MT6a0.540.620.700.800.94

未注公差MT7a±0.39±0.44±0.50±0.57±0.66

5.3印刷图案附着性能

瓶盖印刷图案应无明显脱落,不影响图案的完整性。

5.4物理机械性能

瓶盖物理性能,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物理机械性能

项目要求

非碳酸盖200kPa时不漏气、350kPa时不脱盖

密封性能

碳酸盖690kPa时不漏气、1207kPa时不脱盖

非碳酸盖耐低温性能不爆裂、不变形,倒置不漏液

碳酸盖耐低温性能不爆裂、不变形,倒置不漏气、不漏液

热稳定性能

碳酸盖耐高温性能不爆裂、不变形,不漏液

碳酸盖高温周期循环测试不爆裂、不脱盖

非碳酸盖不脱盖、不漏液

跌落性能

碳酸盖不脱盖、不漏液

耐冲击性能瓶盖及裂片不脱落

规格小于38mm瓶盖0.6N•m〜2.2N•m

规格小于38mm且高度H

开启扭矩性能0.4N•m〜2.2N•m

不大于12mm瓶盖

38mm规格瓶盖0.6N•m〜2.9N•m

封盖性能封盖后防盗环不断裂

防盗环物理性能防盗性能开启后再封时,连接桥应有明显破坏

扭断扭矩不大于2.2N•m

5.5溢脂性能

溢脂性能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4溢脂性能

项目要求

溢脂性能液面不能出现脂类物

5.6安全开启性能

逆时针方向开启瓶盖至瓶盖完全脱离瓶口时,瓶盖不脱盖弹出O

5.7卫生性能

瓶盖所使用材料的卫生性能应符合GB4806.l.GB9685.GB9687和GB9688的要求。

3

GB/T17876—2010

6试验方法

6.1外观

在非阳光直射的自然光或日光型灯下观察。

6.2尺寸

用精度不低于0.02mm的量具检验。

6.3印刷图案附着性能

用粘着力为(10+DN/25mm的胶粘带粘贴于瓶盖印刷图案表面上,胶带与盖面充分贴合无气泡

后沿贴面方向拉开胶带,观察图案的完整性。

6.4物理机械性能

6.4.1密封性能试验

6.4.1.1将非碳酸盖用旋盖机按满足封盖要求的额定扭矩封盖,用密封测试仪测试,加压至200kPa,

在水下保压1min,观察是否漏气,再把压力提高至350kPa,保压1min,观察瓶盖是否松脱弹出。

6.4.1.2将碳酸盖用旋盖机按满足封盖要求的额定扭矩封盖,切去防盗环,用密封测试仪测试,加压至

690kPa,在水下保压1min,观察是否漏气,再把压力提高至1207kPa,保压1min,观察瓶盖是否松脱

弹出。

6.4.2热稳定性能试验

6.4.2.1瓶子中注入标称容量水后,用旋盖机按满足封盖要求的额定扭矩封上非碳酸盖,在4°C±

1°C冷冻箱里侧向2

定制服务